首页 百科知识 恩格斯的科学精神与现时代

恩格斯的科学精神与现时代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恩格斯逝世110周年之际,我们召开以“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来纪念这位伟人,有着重要的象征性意义。恩格斯与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并不是偶然的,这同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同他们青年时代的理想有着重要的联系。从那以后,恩格斯与马克思在一起为创立马克思主义而努力奋斗。

恩格斯科学精神与现时代

在恩格斯逝世110周年之际,我们召开以“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来纪念这位伟人,有着重要的象征性意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传播和发展,是与恩格斯生前的努力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发展,永远地同恩格斯及其思想联系在一起。

(一)恩格斯与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的创立者,他们的名字将永远共同镌刻在马克思主义的丰碑上

恩格斯与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并不是偶然的,这同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同他们青年时代理想有着重要的联系。

1842年,恩格斯和马克思在科伦第一次见面,这次见面,用恩格斯与马克思传记作家的话来讲,是“冷淡”的,双方见面以后就分手了。然而,就在1842~1844年这短短的两年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几乎同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思想变化使他们再次走到一起。作为他们思想变化标志的,就是他们于1843~1844年在《德法年鉴》上各自发表的两篇文章,即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两篇在同一年鉴上发表的重要文章,表达了他们的共同的思想。这种共同的思想使他们走到了一起。1844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再次见面。这次见面前,他们已经树立了一个共同的理论观点,这个理论观点的简要概括就是“人类的未来体现在工人阶级身上”。正是“人类的未来体现在工人阶级身上”这个理想与信念,使得恩格斯与马克思走到一起,使他们终身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从那以后,恩格斯与马克思在一起为创立马克思主义而努力奋斗。我们从他们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著述中,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他们共同完成的这一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第一项成果,就是他们共同署名出版于1845年2月的《神圣家族》,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走向唯物史观、表达他们新世界观的第一步。紧接着在1846年,他们共同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系统地表达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见面的时候,马克思的《神圣家族》实际上已经完成了相当大的部分,但由于他们共同的理想,马克思让恩格斯写了其中的一部分,尔后他们共同署名出版了这部著作。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马克思和恩格斯也认为是他们共同完成的,尽管生前没有发表,但他们共同阐释的这个新世界观,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他们的第二项重要的合作成果就是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候,马克思正好30岁,恩格斯只有28岁。彪炳千秋的《共产党宣言》,尽管是在两位年轻人手中完成的,但却共同地表达了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他们的第三次合作时间延续得比较长,那就是《资本论》三卷的写作。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实际上是从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开始的,对此马克思是认可的。但是,在后来的经济学研究中,马克思专注于他的经济学写作。从1847年开始,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到1862年底马克思决定以《资本论》为标题来写作他的著作,但他生前只出版了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和第二版以及法文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即将出版的时候,曾经邀请恩格斯和他共同署名作为《资本论》的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的作者,恩格斯没有表示同意,而这充分表明了马克思认为恩格斯是《资本论》当然的作者。就在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出版前后,马克思曾多次明确地向恩格斯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

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坦白地向你说,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魔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才让它们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忧患。”(27)马克思还说:“没有你为我作的牺牲,我是决不可能完成这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28)确实是这样,马克思去世以后,恩格斯用极大的心血完成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出版,把自己的名字实际地写上了《资本论》的共同作者之中,这是他们第三项重要的合作成果。

他们的第四项合作就是《反杜林论》。《反杜林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研究和探讨,并由恩格斯作为主要的作者完成的,同时马克思也作为部分文章的作者参与到写作中,有两章的内容是马克思对经济理论史的一个概要说明,但马克思没有署上自己的名字,而是作为恩格斯的作品发表了。

这四项合作成果充分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立者,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马克思主义的丰碑上。列宁指出:“古老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这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29)这是对这两位马克思主义共同创立者的人格的最高赞誉。

(二)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发挥过独特的作用

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并不掩盖恩格斯自己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中所作出的独特的杰出的贡献。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先河,从此以后,马克思一直认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是“天才的大纲”。后来,恩格斯并没有放弃政治经济学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和恩格斯通过书信和谈话来加以解决的。特别是《资本论》第二卷中的很多理论问题,例如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问题、资本流通和循环问题等,都是在恩格斯提供资料甚至详细讲解下,马克思才得以完全理解的。

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贡献,不仅是创作了第一部天才的著作,而且他还花费了极大的心血,对广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奠基者。除此之外,《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至今还在帮助我们了解那个年代,即产业革命年代资本主义发展状况;而产业革命“industry revolution”这个词,就是由恩格斯首先创立的,这个词后来在经济史学界被运用起来。

恩格斯在唯物辩证法、科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都作过极其重要的贡献。一方面我们承认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共同性,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中作出了共同的贡献;另一方面,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中,也确实作出过自己特殊的贡献,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三)1883年之后,恩格斯不仅填补了因为马克思去世而可能出现的理论上的空白,而且还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和创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883年3月,马克思逝世时,恩格斯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在马克思的墓前发表了著名的讲话。在讲话的最后,恩格斯怀着沉重的心情说道:“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30)恩格斯当时非常担心的是,马克思去世以后所形成的理论“空白”,将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值得庆幸的是,恩格斯所担心的这个可能出现的理论上的“空白”,由他自己填补了。我们可以看到1883年以后,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仅指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恩格斯以重写序言的办法,对马克思所写的重要著作,对他们俩人共同完成的重要著作,重新作了诠释;对这些著作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科学价值、理论精髓等等,作了充分的阐述。在这些阐释中,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完备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假如说我们现在能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同1883年以后恩格斯为一系列著作所作的序言是分不开的。1883年以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著作或者他和马克思共同完成的著作所写的10篇序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的,这也使得恩格斯成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发展和理论创新者。

这10篇序言分别是:1883年11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三版序言;1884年10月,《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前言;1885年1月,《哲学的贫困》德文第一版序言;1885年7月,《资本论》第二卷序言;1885年10月,《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件》德文第三版导言;1887年5月,《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英文版序言;1891年3月,《法兰西内战》导言;1892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1894年11月,《资本论》第三卷序言;最后第10篇,也是最值得我们读的,就是1895年3月恩格斯在去世前几个月完成的《1848年到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所有上面的这些序言和导言,构成了恩格斯晚年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贡献的组成部分,这里还暂且不说恩格斯所写下的其它一些重要的著作。

(四)马克思主义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人类思想历史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同时也已经给人类思想的发展打上了不可消除的烙印

在一个多世纪的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没有哪一种思想能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如此深刻地阐明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此强有力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今天,不管是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或者反对者,都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受惠于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的“普照之光”。

西方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吕·费弗尔,曾经这样谈到过马克思对现代历史学发展的深刻影响,他说:“任何一个历史学家,即使他从来没有读过一行马克思的著作,或者他认为除了在科学领域之外自己在各方面都是狂热的‘反马克思主义者’,也不可避免地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思考和了解事实和例证,马克思表达得那样完美的许多思想早已成为我们这一代精神宝库的共同储蓄的一部分。”史学家是如此,其他学科的学者何尝不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已经给人类思想的发展打上了不可消除的烙印。西方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马克思经济学的顽固的反对者)约瑟夫·熊彼特,在谈到马克思经济学时,不得不感慨于马克思经济学的“伟大”。他谈道:“大多数智力或想象的创作,经过一段时间,短的不过饭后一小时,长的达到一个世代,就完全湮没无闻了。有些却不,它们遭受了晦蚀,但是又复活了,不是作为文化遗产中不可辨认的成分而复活,而是穿着自己的服装,带着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己的瘢痕而复活了。这些创作,很可以称之为伟大的创作——我们的定义把伟大和生命力联结在一起,是没有弊病的。按这个意义来说,伟大这个词无疑适用于马克思的道理。”(31)确实,马克思经济学正是在其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强盛的理论生命力的。

这两位西方学者的观点,说明一个道理,不管是马克思主义的赞成者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不管你是读过还是没有读过马克思著作,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已经构成人们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实际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法,这就是我所讲的给人类思想的发展打上了不可消除的烙印。

(五)当今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更是导致世界范围内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格局的急剧变动,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是现时代的,是深刻认识、科学理解和切实改革当今世界的思想武器

现在我们正在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经济全球化确实是当今世界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也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中,往往把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信息全球化这五个方面,概括在一起称作为经济全球化。这当然有它的合理性。这个合理性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这是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因为生产、贸易、投资、金融、信息这些市场经济中的资源或要素配置显然是经济全球化的条件。第二,这是从资源配置的范围扩大化来理解的,即由一国内的资源配置扩展到国际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其实,对经济全球化这两个方面的理解,只是对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关系的理解。经济全球化当然是生产技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生产力分析的层面上,是不可能理解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实质的。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存在着三个悖论,即存在着三个对立的现象。

第一,我们着重于研究市场经济效率的增长,但我们不注重研究经济全球化获得的红利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着不公正、不合理、不公平的分配。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的事实是市场经济效率的不断增长,但这种效率产生的红利进行着不公正、不合理、不公平分配的事实,这两个事实是并行不悖的。要深刻理解这两个同时存在的事实,仅仅停留在生产力层面上是不够的。

第二,我们研究经济全球化的现实,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经济两极分化加剧的结果。发达国家在整个经济格局中,与发展中国家并不是越来越走向经济利益的“趋同”,而是越来越走向经济上的两极分化。所以,经济全球化与经济的全球两极分化是并行不悖的。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生产力层面上同样是不行的。

第三,我们研究经济全球化强调经济一体化、经济利益的共同性,但如果我们看到经济格局中的这些不合理现象的产生,我们就不得不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问题。现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都把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提了出来。这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所倡导的一体化与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呼声,形成强烈的明显的对照。经济全球化与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这两种现象也是并行不悖的。

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研究,假如仅仅停留在生产力层面,以资源配置的方式和市场经济范围扩大等的说明来研究,是理解不了经济全球化现实的。所有这些都表明,经济全球化需要进入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层面。我们必须拓展到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拓展到对国际生产关系的研究。这就进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方法和理论研究领域。今天,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深刻认识、科学理解、有效改革当今世界的重要的和有效的思想武器。

(六)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这种发展不仅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的拓展,而且还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已有的理论的修正、补充和更新,恩格斯和马克思本人就是这样做的

19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32)。他们这一论点所要表达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整个世界走资本主义道路是毫无疑问的;对于世界历史来说,不仅在理论上而且也在现实中,任何地域性的现象已经不再可能继续存在,不管是哪个地域都不能摆脱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此后不久,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他们也清楚地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33)

《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出版于1867年。《资本论》是以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为研究对象的,所揭示的主要是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深刻矛盾和斗争。德国的一些读者以为,《资本论》第一卷讲的是英国的事情而不是欧洲、也不是德国的事情。马克思不赞成这样的理解。他认为,德国作为后发展的资本主义,不仅受着逐渐死亡封建社会的羁绊、束缚,而且也受着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制约、困扰。马克思据此进一步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34)在这里,马克思想要表达的就是:发达国家的历史就是不发达国家的现实,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就是后发达国家未来要走的道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就是较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到19世纪60年代末,马克思实际上还坚持他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观点。但是,进入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的观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马克思经过10多年的思考,特别是研究了俄国独特的发展道路后,他认为:“在俄国,由于各种情况的独特结合,至今还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着的农村公社能够逐渐摆脱其原始特征,并直接作为集体生产的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正因为它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存在的东西,所以它能够不经受资本主义生产的可怕的波折而占有它的一切积极的成果。”(35)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发达和不发达同时并存的时候,不发达就有社会发展选择的可能。由于这种空间的并存性,当不发达国家和资本主义同时存在的时候,不发达国家有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可怕的发展阶段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就产生了世界历史的多样性、社会发展道路的一般规律性和社会发展道路的跨越性的路径选择问题。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如果资本主义制度的俄国崇拜者要否认这种进化的理论上的可能性,那我要向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俄国为了采用机器、轮船、铁路等等,难道一定要像西方那样,先经过一段很长的机器工业的孕育期吗?”(36)马克思认为,经济落后国家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先进生产力而避免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形成了诸如跨越“卡夫丁峡谷”以及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等理论观点。这些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形成的观点,在他们晚年的时候,当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发生变化时,对自己的理论还作出过相应的修正、相应的补充和更新。

(七)马克思主义是战斗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既不拒绝借鉴和吸收世界文明发展中任何有价值的思想成果,也从来不放弃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和错误理论的批判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马克思谈到“我的辩证方法”时指出:“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37)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整个过程,甚至马克思和恩格斯去世以后,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同样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种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不拒绝借鉴和吸收世界文明发展中任何有价值的思想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这么做的,列宁也是这么做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样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吸收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成果,这些思想成果甚至包括了中国古代留下的一些积极的、优秀的思想成果。但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从来不放弃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和错误理论的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这么做的;19世纪60年代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拓展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样是这么做的;即使到了晚年,恩格斯还是坚持运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来对待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既不能拒绝借鉴和吸收当代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任何有价值的思想成果,也不能放弃批判的武器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和错误理论不加批判,或者认为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来达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这种拒绝对错误思潮和错误理论批判的做法,是有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一种放弃,而辩证法中所包含的科学精神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八)马克思主义是世界的,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发展的瑰宝;马克思主义是有民族特色的,它的具体形式总是与一定国家或民族发展的特定阶段结合在一起的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的,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形式又有它的国别特色。我们所讲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具体化”为中国形式、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晚年在给俄国一位革命者查苏利奇回信时,提到了这样一种看法,他认为自己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理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俄国。他指出:“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但是我要请他原谅。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38)马克思从来不认为,他的《资本论》是一部“历史哲学”,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社会历史条件、任何时间都能适用的理论;相反,他总是认为,他的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在不同的国度内,应该有不同的变化。马克思接着表述了一个相似的观点,说明他为什么不赞成这种“历史哲学”。他提到:“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演变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但是,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这种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它是超历史的。”(39)

这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他们的理论看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他们从来都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可以脱离人类文明大道的理论体系。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也从来认为,他们的理论不是一般的“历史哲学”理论,而要我们和不同的历史环境结合起来,要我们和一定的民族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符合历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的理论。

(九)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世纪,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凯歌行进,也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的挫折。但是,不管怎么样,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继续在凯歌中行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形成了,第二个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又形成了,在世纪之交又形成了第三个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人通过三条路径走出来的,第一条就是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也就是我们讲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这种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重要的路径。第二条路径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这个在西方产生的理论和中国社会发展中优秀的文化发展结合的结果,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结果。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小平,他们都是谙熟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能准确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杰出思想家。正是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了现时代的优秀的先进思想。第三条路径就是中国共产党独特地创造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没有的理论与观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的许多理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个时代是不可能产生的,因为那一时代还没有产生这些理论的社会实践。现在有了这样的社会实践,就有了现时代新的理论产生的土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理论创新的过程。所以我们认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重要的成果,突出地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十)恩格斯和马克思都是那个时代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他们的理论绝不是道德义愤宣泄的结果,而是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同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从事的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是分不开的。无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还是他们的宿敌,也不得不敬佩他们的渊博学识和超凡才华,不得不承认他们是那个时代“最卓越的学者”。马克思在大学学的是法学,但对历史和哲学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后来,他又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对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文学、人类学等学科作了深入的研究,还广泛涉猎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些前沿学科。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40)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这一评价,也适合恩格斯本人。恩格斯尽管只有中学学历,还要从事繁忙的商务活动,但他从来没有放弃科学研究。年轻的恩格斯在柏林服兵役的一年时间内,还利用业余时间到柏林大学旁听哲学课,同时还刻苦自学政治经济学。他撰写的“天才的大纲”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这时年仅24岁。恩格斯精通多种语言,对文学、历史、军事学、人类学也都有深入的研究。他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使他有可能遨游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领域,对自然科学某些学科提出了至今仍然有其科学价值的结论。今天,即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反对者,面对马克思、恩格斯留下的卷帙浩繁的著作,也不得不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渊博学识表示由衷的钦佩。

回顾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正是通过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才可能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才可能在已有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伟大的科学革命。因此,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无愧于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特别是19世纪创立的优秀成果的当然弘扬者。正如列宁所说的:“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41)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学说,是通过他们的科学研究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学说。我们应该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能够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把自己的新的理论结论,建立在吸收当代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当之无愧的成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真正的创新性成果。永远的恩格斯将成为我们今后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恩格斯的思想必将同现时代相结合。恩格斯思想在当代的进一步发展和弘扬,必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的发展和创新。

(顾海良,原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1~173页。

(3)《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1页。

(5)《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6页。

(6)《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91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9)《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6页。

(10)《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13)《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9~1060页。

(14)《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15)《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9页。

(16)《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1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292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7页。

(19)《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页。

(2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9页。

(2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5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5页。

(24)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32~533页。

(2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46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0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01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29页。

(29)《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31)[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9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2页。

(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2页。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1~342页。

(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页。

(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777页。

(41)《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