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研究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各二级学科点建立以后,学科建设成为各学科点高度关注的问题。就目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来看,大致上是按照以下两条思路来展开的。但是,这一学科建设思路的最大局限是仍然没有跳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板块化结构模式的框框,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基本要求还有着较明显的距离。其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各二级学科点建立以后,学科建设成为各学科点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应该把着力点放在什么地方?怎样建设学科点的队伍梯队?这些都是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学科建设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把握,宏观层面的学科建设要由理论界共同努力来解决一些基本的、重大的问题,主要是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等;微观层面的学科建设主要靠各学科点的努力来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主要是学科建设的内容和队伍建设等问题。下面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的建设,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1.对学科建设思路的把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这是学科建设在宏观层面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基本思路最重要的是解决建立学科的科学体系问题。就目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来看,大致上是按照以下两条思路来展开的。

其一,以分科性研究为基本思路,即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容结构作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体系的依据,同时,更多地注重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多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征。按照这一思路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体系,其优势是,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分科性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有比较扎实的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把加强整体性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来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体系,其难度相对比较小,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拿出成果。列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这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和意义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一学科建设思路的最大局限是仍然没有跳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板块化结构模式的框框,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基本要求还有着较明显的距离。

其二,以整体性研究为基本思路,即不再按照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框架来构建基本原理的学科体系,而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来构建基本原理的学科体系。这是一个符合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要求的思路,也是在理论界能够得到认可的一个思路,因为这更符合马克思主义学科本身的性质和要求。但是,由于我们一直没有把这一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重点,或者说很少涉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是一个明显的薄弱环节,难以在短时间内拿出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具体方案和成果。尽管在近两年中,许多学者都注重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提出了不少很好的设想。但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形成理论界能够达成共识的基本方案。从现实情况看,以这一思路来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体系,从设想转变为具体的学科体系研究方案,还有待于对一些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待于花大工夫拿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够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以整体性研究思路来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体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学科建设思路所涉及的是宏观层次的问题,更多的是要通过整个学科领域的共同努力来解决。但是,无论是分科性研究思路,还是整体性研究思路,都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每一个学科点都必须要做的事情。例如,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基本原理进行梳理和深入研究,是学科点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这些基本原理如何科学、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把握,如何认识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等,都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因此,在这一问题上,各学科点应该更多的把建设的着力点放在理解和把握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与科学内涵上。只要这方面的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就能够为学科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

2.对学科建设内容的把握

随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点的建立,“学科建设”一词就以较高的频率出现于理论界和各学科点。但对于什么是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应该做些什么?还是一个说得比较多,但具体又不是很清晰的问题。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而对于如何进行学科建设的问题则谈得比较少,不那么具体。这实际上反映了对学科建设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学科建设的内容把握还不是很具体。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学科建立的时间不长,对如何进行学科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这一学科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是存在于少数综合性大学和重点师范院校,对于理工科院校和一般院校来说,由于没有学科点,当然也就谈不上更多地关注学科建设的问题。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新建点的许多院校对于学科建设并不是十分熟悉。现在学科点在理工科院校和一般院校中较普遍地建立起来了,但对于如何进行学科建设的思路却不是很清晰,因而如何搞好学科建设就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学科建设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对学科建设的认识、把握和理解有一个过程,建设经验也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积累。这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二级学科来说是这样,对于其他的二级学科来说也同样如此。

其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学科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对这一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需要在实践中深化。从这一意义上说,对学科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与学科建设的实践相联系的。在一些刚刚建立学科点的院校,由于学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学科建设各个方面问题的认识还不充分是很正常的情况,例如,学科建设中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经费投入与成果产出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需要在学科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协调,经验也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对学科建设规律的认识。

正是由于上述的原因,目前对于大多数学科点来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把学科建设的内容具体化、指标化,而不是抽象的谈建设。只有把学科建设具体落实到项目、成果,才能避免学科建设止步于设想的层次。

作为学科建设,应该拿出一些什么标志性的成果。每一个学科点应该做些什么具体的建设,这是每一个学科点都必须明确的问题。从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来看,以下几个方面是不可缺少的。

一是学科规划。学科建设规划是学科发展的总体蓝图,也是在若干年后检查、评估学科建设成效的基本依据。学科建设规划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规划,它包括学科建设的主要方向、每一个方向具有的特色、研究成果的体现、对外交流的形式、队伍培养的目标、研究经费的投入及用途等一系列内容。学科建设规划的制订必须从各个学科点的实际情况出发,其他学科点的规划只能是参考,而不能照搬。从实际出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要根据自己学科点的实际情况来制订学科建设的指标,建设指标既不能定得太低,与学科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合,但又不能脱离实际定得过高,超越了自身的能力而难以实现。第二,学科建设的规划要有阶段性,制订的指标要分阶段实现,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去完成,要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

二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一个主体内容,必须把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不进行科学研究,没有研究成果,学科建设的许多方面将会落空。科学研究的目标是要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在研究成果中除了要有一定数量的论文、著作等指标以外,还必须把能够体现学科建设水平和质量的标志性成果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集中主要的力量进行建设。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是能够在学科建设中产生较大影响的,它对于提升学科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把标志性成果的研究与省市、教育部、国家研究基金项目的申报结合起来,这对于提高成果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研究不能只是停留于规划,而是必须落实到人,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的体制和机制,使承担科研任务的教师既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充分动力,又有完成科学研究指标的压力

三是人才培养。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科建设成效的具体体现。制订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培养方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性工作。培养方案的制订,既要按照学科建设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又要根据每一个学科点的具体师资状况来安排课程设置,总的目标是要使培养方案能够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学科专业的基本规范和学科点的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有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学生理论基础、专业知识、科研能力以及运用水平的综合体现,它既是学生自身质量和水平的反映,也是检验学科点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依据之一。要把能够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并具体化到人才培养的指标体系中去。抓住了课程培养方案和学位论文这两个主要环节,就能够把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这一目标落到实处。

四是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学术交流的主要功能有两个:第一,通过学术交流和研讨,更多地了解学术发展的动态和信息,在交流和研讨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启发,以促进自身的学术研究和发展。第二,通过学术交流和研讨,更多地建立与外界的广泛接触和联系,拓展自己学科建设的空间,力争使自身的发展能够融入学科建设的主流。要广泛地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又必须要有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因为交流始终是双向的,研讨始终是相互的。各学科点必须把学术交流和研讨作为学科建设规划的内容,使学科建设能够走出自身学科点范围的局限,在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良好环境下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把握学科建设的内容是为了更好地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只有落实了具体的内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建设。不能把学科点等同于学科建设,建立学科点只是学科建设的起点,学科点建立以后,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学科建设。否则,学科点的建立就只能停留在形式上,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3.对学科建设队伍的把握

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因为学科建设的主体是队伍,学科建设的依靠是队伍。要把队伍建设提高到学科建设战略地位的高度来认识,使加强学科建设的根本性措施落实于队伍建设。学科点的队伍建设目标主要是建立两支队伍:一是学科带头人队伍,二是导师队伍。

第一,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建设。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在学科建设中学科带头人起着核心作用,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对整个学科的建设做出规划,为学科建设设计蓝图;二是要具体组织和实施学科的建设,使学科建设能够顺利地运行;三是要为学科发展发挥对外联系的桥梁作用,使学科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环境。正是因为学科带头人具有的这种重要作用,决定了一个学科是否具有在学科领域中有学术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建设的关系极大。因此,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建设就成为各学科点高度关注的问题。各个学科点建设所表现出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差距联系在一起的。当一个学科点没有学科带头人,这一学科的建设一定是处于停滞状态的,或者是走下坡路的。从各个学校的情况来看,学科点建设的差距主要是在队伍的差距上,队伍差距主要是在学科带头人的差距上。学科建设必须要把学科带头人的建设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这应该成为一条基本的思路。各学科点的发展状况如何,可以从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建设状况中得到体现。说到底,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树立这样的理念,这就是学科建设主要依靠的是学科带头人,只有把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好了,才能够说学科建设解决好了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建设应该明确这样几个基本的要求:一是学科带头人必须是这一学科领域中有较大影响的学者,长期在这一领域中从事教学和研究,对这一学科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够把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规律。二是学科带头人必须在这一学科领域中有较丰富的科学研究成果,也包括要有这一学科领域省部级以上的科研课题和项目,具有组织团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三是学科带头人必须与外界有着比较广泛的学术联系,能够与学术界很好地沟通和建立协作关系,能够较多地参与各种学术活动,能够经常提出和发表关于学科建设的看法和观点,对学科的发展起一个引领作用。

学科带头人的产生有其自身的规律,他是在长期的学科发展过程中自发地形成和发展的,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支持和扶持,能够加快这一发展的进程,但不能替代这一过程,从根本上说,学科带头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而不是由谁指定的。所以,加强学科带头人的队伍建设,关键是要遵循其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不能光凭主观愿望,认为指定一个或自封一个学科带头人就可以胜任领导学科建设的重任。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点的建设中,特别要注意不能把与这一学科关系不大、长期不在这一学科中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在这一领域中没有什么科研成果的学者作为学科带头人。这样的做法既不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不利于学者自身的发展。

第二,导师队伍的建设。导师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本队伍,一方面学科点的研究生主要是由导师指导的,另一方面,导师队伍又是教学和科研的骨干。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导师队伍,直接关系到学科点建设的各项工作是否能够得到落实。导师队伍的质量是衡量学科点整体水平的一个基本指标。必须把导师队伍的建设放在学科建设的重要位置上,要花大力气把导师队伍建设好。导师队伍的建设具体要落实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导师要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特色。一个学科专业是由若干个研究方向构成的,研究方向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导师的研究特色来决定的,导师的研究特色体现为研究方向的特色,研究方向的特色则体现了学科点的特色,以及学科点对学生的吸引力。要使自己的学科点有吸引力,就要使学科点的研究方向有特色,而研究方向的特色则是取决于导师的研究特色。要使每一个导师都确定符合学科专业要求的研究方向,并体现其研究特色。这种研究方向和特色的形成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是要经过长期的研究和积累,是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来支撑的。所以,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特色应该纳入到学科建设的规划之中。同时,对于导师队伍也应该有一个选择,除了按照一般条件来遴选导师以外,另一个要求就是导师的专业和从事的教学科研,必须是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领域,研究方向必须是属于这一学科的研究范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学科的导师队伍无专业限制的开放,这是导师队伍建设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如果把研究专业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无关、研究方向不属于这一范畴、在这方面没有相应研究成果的学者都纳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导师队伍,这既不利于学科点的发展,也是对学科点不负责任的表现。在现实中出现该学科点的研究生所写的论文选题明显不符合学科专业的要求,甚至与本学科毫无关系的情况,与导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有直接的关系。

二是导师要着力提高科研能力。导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要放在提高科研能力上,这是一项基础性建设。导师指导研究生最重要的是要使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是否把提高科研能力放在第一位,是导师与教师、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主要区别之一。导师的科研能力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就具有了基本条件。作为研究生导师特别是博士生导师,要有较多的科研成果,要有科研项目。这就需要导师始终把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能力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从导师的基本职责和要求来考虑自身的科研问题。实际上整个导师队伍的建设目标就是通过每一个导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来实现的。学科带头人更多的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导师队伍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这两支队伍建设好了,就使整个学科建设具有了强有力的队伍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