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自我中心困境”的批驳

对“自我中心困境”的批驳

时间:2022-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培里把本体论唯心主义者的上述论证称为“自我中心困境”,并多次对它进行批驳。[17]培里对“自我中心困境”这个论题的批驳获得了其他新实在论者的赞同,被看成是美国新实在论的一条公认的基本原则。在他们共同撰写的《新实在论》一书的绪论中,专门有一节谈论“以自我中心困境为依据的论证的谬误”。

二、对“自我中心困境”的批驳

20世纪初,认识论问题在哲学中处于突出地位,这正是新实在论特别关注的问题,霍尔特曾把新实在论表述为一种主要研究认识过程和被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学说。在这个问题上,当时人们争论的焦点在于事物的存在在认识过程中是否依赖于人的意识。培里以及其他新实在论者一致强调,事物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一个事物能被人们所认识,而被认识的事物本身并不依赖于人的认识,它具有一种独立的存在,它在被人们认识之前早已存在。培里在1901年发表的《罗伊斯教授对实在论和多元论的驳斥》一文中就声明:“实在论者相信实在是某种不依赖于任何可能形成的关于它的观念而给予的事实。”[14]

为了捍卫这一基本观点,培里在1910年发表的《自我中心困境》一文中,着重批驳贝克莱等人主张的所谓“自我中心困境”这个论题,因为他们正是依据于这个论题来论证认识对象的存在依赖于意识,并且仅仅存在于意识之中。他把“自我中心困境”(the egocentric predicament)这个论题称为“本体论的唯心主义”,认为“本体论的唯心主义就是一个关于下述命题的名称:(E)Rc(T)定义了T”[15]。在这里,E指自我,Rc指意识与物或对象之间的任何形式的关系,包括思维、记忆、意愿、感知或者希望等等,T指任何物或对象。(E)Rc(T)表示自我与对象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按照本体论唯心主义的观点,T(物)与E(自我)必然处于Rc这种关系之中,也就是说,Rc(E)这种关系对于T来说是必然的,不处于Rc(E)这种关系之中的T的实例是不存在的。他们争辩说,如果有人想否定这个结论,他就必然找出一个不处于这种关系之中的T的实例,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找出”正是他想排除的那种关系,如果他想排除认识关系,他也就无法观察认识的结果。他们由此得出结论说,物的存在离不开人的意识,用贝克莱的话来说,这就是“存在就是被感知”。培里把本体论唯心主义者的上述论证称为“自我中心困境”,并多次对它进行批驳。

培里承认所谓“自我中心困境”这种情况的存在,因为,一个人不能离开他与对象的认识关系来认识对象,当他意识到一个对象时,这个对象就处于他的意识之中。他说:“没有一个思想者能够提及一个并非观念的事物,其理由明显而又简单,这就是思想者在提到这个事物时,他就把这一事物变成现象。”[16]这就是说,一个人不能设想事物存在于与意识分离的状态下,因为设想真实就处于意识之内。可是,培里强调指出,唯心主义者不能从这种困境中得出对象的存在依赖于意识这个错误结论,因为这种困境其实什么也没有证明,它只不过是方法论方面的一种特殊困难。他说:“诚然,它的确包含这样一个命题:每一个被提及的事物都是观念。然而,这实际上是一个同语反复的命题,即每个被提及的事物都被提及,或者说,每一个观念、知识对象或者经验都是观念、知识对象或者经验。一个重复命题根本不是命题。一个观念是一个观念这样的论断甚至对于观念本身也没有提供任何知识。然而,唯心主义者需要这样一个命题:每个事物都是观念,或者只有观念存在着。而从刚才陈述的那个重复命题中直接推演出这个命题,这只是利用了通常与这个重复命题相伴出现的那种心灵混乱。”[17]

培里对“自我中心困境”这个论题的批驳获得了其他新实在论者的赞同,被看成是美国新实在论的一条公认的基本原则。在他们共同撰写的《新实在论》一书的绪论中,专门有一节谈论“以自我中心困境为依据的论证的谬误”。他们认为,所谓“自我中心困境”是一种处境上的困难,而不是一种发现,因为它所指的是一个方法程序上的困难,而不是指事物的某种特性。他们指出:“如果这一情况被表述为一个关于事物的命题,其结果或者成为一个无意义的重复推论,即一切被认识的东西都是被认识的,或者得出一个荒谬的推论,即一切东西都是被认知的。”[18]前一个命题由于它的重复性根本不成为一个命题,如果采用这样的命题,结果只会使它和第二个命题混淆起来,而这第二个命题却包含有一个逻辑上预期理由的错误。因此,“我们不可能根据一个人所见到的每一事物都是被认知的这一事实,就论证出认知是存在的一个普遍条件这个结论,仅仅因为我们不可能找到不被认知的‘非事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