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困境的启示

困境的启示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像范先生这样身处困境不气馁,对生活前途不悲观,努力学习,踏实工作,机遇的曙光很快显现。范先生的人生态度之所以能给我们以莫大的启示和教育,就在于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静气,有朝气,保持头脑冷静,不浮躁,乐观向上,勤奋努力,不去刻意追求和索取。我想, 这时的范雅各已经从这个寓言中悟出了走出困境的奥秘了。

2011年6月10日的文艺报有一篇范咏戈先生的文章:《困境与机遇》,反复看了几篇不忍释手。范文虽朴素无华,但感人至深,诲人无穷。他只是讲了他从1970年8月到1972年11月两年多的经历,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就平常事,说平常话,而我觉得字里行间包含的道理值得我们去认真研读、体会,对人的启迪教育是深刻的,对我这老者也是一种震撼。我从16岁走向社会到现在近60年中岂止经历过一次两次困境,艰难岁月何止五年十载,但我并没有很快摆脱困境,一次次地被动应付,为困境所困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而碌碌无为。回想当初就因缺乏正确的生活态度,不敢直面,不够坦然,缺乏范先生那种平静祥和、勤奋努力的精神和态度。

1965年的范雅各(范先生原名)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学时代就憧憬做一名作家、学者的他,在进入复旦后便以为愿望可以实现了,然而好景不长,不幸“文革”爆发,他被划为“站错队”一类。一个青年品尝了由幸远儿落为时代弃儿的滋味。1970年8月范雅各被发配到云南的思茅接受再教育。这时才知道全国各地来此接受再教育的大学生有近200人。当时正逢到处树“活学活用”标兵的年代,树标兵必须先整材料,整材料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大学生身上,而当年的范雅各又恰恰是喜欢写的一个。几个材料写下来便得到军代表的赏识,特别是有一份材料在云南日报整版登出后,部队首长便将范雅各招兵了。一夜之间,“臭老九”变成了“工农兵”。由于命远之神的青睐,加上训练刻苦、劳动积极、写作勤奋,不到一年便被调去师部任新闻干事。再后来,又有两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同一天同一版刊用,一篇用名“范咏戈”,另一篇由编辑部改署了“梦云来”意为梦见一名云南来客。从此,声名大起,不久便被《解放军文艺》杂志选去正儿八经地成了部队文艺刊物的一员,圆了他的文学梦。

大凡人生有几个是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的,多为平平淡淡、勤恳一生,能够留个美名就不错了。有许多人艰难困苦、碌碌无为,有许多人穷困潦倒、生不得志,遭遇困境默然忍受。像范先生这样身处困境不气馁,对生活前途不悲观,努力学习,踏实工作,机遇的曙光很快显现。让我们从范先生的人生轨迹中发掘其闪光点,用来补益自己。

范先生的人生态度之所以能给我们以莫大的启示和教育,就在于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静气,有朝气,保持头脑冷静,不浮躁,乐观向上,勤奋努力,不去刻意追求和索取。部队为范雅各办好参军手续、发了军装后,他一连给亲友写了十几封报喜信,又在所住的小镇转了一圈,像打了胜仗的将军踌躇满志。这时他头脑中突然想起了克雷洛夫(俄国作家)的寓言,把命运之神比作人的影子,人追它时总也追不上,当人慢腾腾地转回身时,却发现影子灰溜溜地在后面跟着。我想, 这时的范雅各已经从这个寓言中悟出了走出困境的奥秘了。

对待困境如此,对待顺境也应如此,更应当保持一分静气。明末时的李自成在剩下区区十八骑时头脑冷静,态度积极,路线正确,拉拢张献忠,团结同盟军,事业一步步好转;而当拥有百万之众,打进北京城后,头脑发胀,糊涂得忘乎所以,敲打勒索、贪污腐化,将愿意倒向自己的吴三桂逼向了反面,招来众多的对立面,很快退出北京,不久就土崩瓦解地败亡了。郭沫若为此写了《甲申300年祭》成为延安整风文件,它的历史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困境和顺境是我们两个不同的老师啊!

2011年10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