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外事与学术交流

外事与学术交流

时间:2022-09-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气象水文条件诱发滑坡的风险分析”为主题举办第二届“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暑期学校,有联盟高校的近40位师生参与。2015年9月,吸纳牛津大学加入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该中心成立后,举办和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活动。

【概况】

2015年,学校共派出长短期出国、赴港澳台教师463人次,其中合作研究106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57人;726名本科生远赴欧洲、美洲、东南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海外短期访学、科研训练、专业实习以及国际会议等项目。

学校共执行外专局短期专家项目53项,包括10项“一带一路”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执行高端引智项目“海外名师”3项、“学校特色项目”3项、“111引智基地”3项;接待来华专家362人次,其中外籍科学院院士10人,教授214人、副教授148人;3个“111引智基地”聘请专家90余人,发表高水平国际SCI论文30余篇,聘请多位知名外籍专家为研究生和教师讲授课程。通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专兼职教师,服务人才强校战略。其中,工程学院外籍专家维克多·契霍特金荣获“编钟奖”。至此,学校已成功为4位外籍专家申报该奖项。

学校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高层次的出国留学项目,拓宽学生出国留学途径。2015年,学校共接待国内外来访团组28次,新签订23项友好合作备忘录和校际交流协议,新增两项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奖学金资助项目,新增3所国际交换生规模派出高校(现已达11所)。按照学校与国外合作高校双向标准,经在全校公开报名,共派出33名学生到国(境)外进行研修,其中“2+2”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3+2”本硕项目赴海外留学学生共计20余名;有14名合作培养学生顺利毕业,同时获得学校和国(境)外学校学历学位证书。2015年,学校共有726名本科生远赴欧洲、美洲、东南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海外短期访学、科研训练、专业实习以及国际会议等项目。

学校共申报国际会议9项,200多名外籍专家来校参会,其中包括数名外籍科学院院士。国际会议,尤其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高层次国际会议扩大了学校在国外的学术影响力,促进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学校乃至国内引智工作搭建了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对学校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校秉承以学生为本、以中外友谊为重的方针,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学有所长的来华留学人才和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为目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实施中外学生趋同管理,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初步建立了以语言和文化传播为核心、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以全日制培养为主体、长短期跨文化交流和科技合作相结合的综合性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1987—2015年,国际学生规模从1人增长到895人,学生国别从1个增长到93个。2004—2015年,学校累计招收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类国际学生约1600名,培养毕业生近1000人。截至2015年12月,在校国际学生人数为895人,其中本科生197人,硕士研究生390人,博士研究生134人,进修生74人,短期交流生100人。

全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受教育部委托,组织高水平专家团队,编制《“一带一路”教育专项规划(草案)》,与“一带一路”沿线20余所高校签订谅解备忘录或合作协议,深化教育和科研合作。

严格规范外事管理制度。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教育部要求,制定新的《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办法》,加强学校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规范审批程序,妥善保管因公出国(境)证照。结合教育部规定与学校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外籍教师聘请和引智项目管理的相关文件。

大力加强外事宣传。编撰12期《教育国际化动态》,聚焦世界一流高校和“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与教育现状,为学校国际化办学提供有益借鉴。建立约旦研究中心网站,更新国际合作处、丝绸之路地质资源国际研究中心、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等相关网站,制作相关宣传册,展示学校国际化建设成果、宣传最新外事动态。筹建国际学生招生网站、更新国际教育学院网站等,制作招生视频、宣传海报等,加强招生宣传,努力提高生源质量。国内报刊杂志刊发学校“一带一路”研究工作相关报道50余篇,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建设】

不断推进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建设。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积极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在巩固深化与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学校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与其他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合作。以“气象水文条件诱发滑坡的风险分析”为主题举办第二届“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暑期学校,有联盟高校的近40位师生参与。2015年9月,吸纳牛津大学加入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

【丝绸之路地质资源国际研究中心】

学校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成立丝绸之路地质资源国际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后,举办和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活动。如“第二届亚洲特提斯造山与成矿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了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院士、大学校长、知名专家学者及优秀青年代表共计170余人参加。该中心人员还多次参与对外交流访问、学术交流与合作等,参加了诸如“中国西部造山作用与成矿研讨会”“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日本冈瓦纳国际地质大会”“新西兰SMMTC会议”“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年会”等会议,开展了诸如“中亚区域地质矿产资源开发技术国际培训”“中海油(中国)有限公司深水沉积培训”“老挝矿产资源开发基础技术海外培训”等一系列的国内外培训,在人才培养、决策咨询、“一带一路”地质资源数据库筹建和科学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基础工作。

【中约大学和约旦研究中心】

2015年1月14日—17日,校长王焰新率领学校代表团访问约旦,受到约旦首相恩苏尔的接见,并与约旦政府高等教育与科研部签署《推进中约大学建设合作意向书》。5月21日,在两国元首见证下,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与约旦计划与国际合作大臣伊玛德·法胡里(前国王办公室主任)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约旦哈希王国高等教育与科研部关于合作建设高等教育机构的框架协议》,明确由学校与约旦高等教育与科研部合作利用约旦现有校舍开展中约大学的初步办学活动。2015年9月9日,习近平会见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双方决定建立中约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中约关系持续深入发展,共同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约旦哈希姆王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强调要努力创建中约应用技术高等教育机构(即中约大学)。

为推进中约大学建设,学校于5月24日下午成立全国首个约旦研究中心,约旦高教与科研大臣拉比卜·穆罕默德·哈桑·赫达拉,校领导郝翔、王焰新、郝芳等参加了该中心揭牌仪式。约旦研究中心定位于具有丝路战略智库和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中约教育与科技合作平台。中心举办和参与了“第二届丝绸之路高等教育合作论坛”等活动,与约旦多所大学签订谅解备忘录,编写和出版了《约旦研究》一书,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以及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决策咨询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特提斯造山与成矿国际会议】

2015年10月17日—18日,学校举办“第二届亚洲特提斯造山与成矿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丝绸之路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殷鸿福、金振民,中国台湾中研院江博明院士以及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校长、知名专家学者及优秀青年代表共计170余人参加。王焰新任大学校长论坛委员会主席,马昌前任组委会主席,杨经绥任科学委员会主席。此次论坛主题为“科教联通丝路,青年引领未来”,旨在搭建高等教育科研和教学合作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人才。

此次论坛分为学术会议和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两个部分。学术会议除设立特提斯及邻区构造演化与成矿主会场外,还开设了“特提斯演化与变质作用”“特提斯蛇绿岩:成因及其对古地理和古构造意义”“花岗岩及其相关的成矿系统”“东特提斯成矿系统”“特提斯沉积盆地与油气”“特提斯构造与地震”“中亚地质与成矿”“丝绸之路沿线地热和水资源”8个专题会场。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包括丝绸之路大学校长论坛和丝绸之路青年领袖论坛两个部分。来自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等的校长,世界青年地球科学联盟主席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代表,以及来自法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缅甸、北非、加蓬等国内外16个高校的学生骨干和世界各地青年地球科学家先后在会上发言交流。

【中外合作办学及文化交流】

2015年,中外合作办学及文化交流情况稳步发展。

接待国内外来访团组28次。重要团组情况如下:①美国布莱恩特大学校长梅恪礼一行来校访问。3月20日—21日,美国布莱恩特大学校长梅恪礼、副校长杨洪、校董乔百络一行来校访问。校长王焰新,副校长赖旭龙、郝芳会见了梅恪礼一行。双方回顾了两校开展的交流与合作项目,对进一步开展有关孔子学院、师生交流以及优秀本科生项目等方面的合作交换了意见。②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代表团来访。6月3日,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副校长布莱恩·泰勒教授,国际气象学家王斌教授,副校长助理克里斯·奥斯特兰德教授一行来校访问。王华副校长代表学校与对方签订了两校友好合作备忘录,两校将在学生培养、教师互访、合作科研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

多元化资助本科生开展国际交流。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通晓国际规则的创新型人才,学校继续使用“大学生国际交流基金”资助品学兼优的本科生赴海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学习交流;对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的学生,对其参加国际会议、申请国外大学官方组织的短期课程等多方面予以全额资助。截至2015年底,共有726名本科生远赴欧洲、美洲、东南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海外短期访学、科研训练、专业实习以及国际会议等。

国际交换生规模较往年继续增长。新增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台湾中正大学等3个派出高校,使国际交换生合作高校增加到11所。截至2015年底,遴选并派出33名学生出国(境)研修。

学历类本科联合培养项目稳步前进。2015年,学校共计20余名本科生通过“2+2”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3+2”本硕项目赴海外留学。另外,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以及各相关学院的共同审核下,共有14名学生顺利毕业,获得学校学历学位证书和国外大学学历学位证书。

新增两项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奖学金资助项目。2015年,学校获得匈牙利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和以色列高等教育署合作奖学金项目资助。共有3名学生获得匈牙利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全额资助,分别赴罗兰大学和佩奇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名学生获得以色列高等教育署合作奖学金项目全额资助赴本·古里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名学生继续享受赴俄专业人才全额奖学金资助,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孔子学院】

2015年,学校的3所孔子学院运转正常,顺利完成各项年度工作计划,在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上均取得较大成绩。

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开展9个孔子课堂的教学,各类汉语班注册人数达400名。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继续组织大型文化交流活动:2月,举办中国农历新年联欢及庆祝活动;7月,举办中文夏令营;8月,举办金茉莉中国电影节;9月,举办中秋中国文化活动(配合孔子学院日活动)等;8月,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再次接待学校暑期游学团队。

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孔子学院。2015年,学校各类注册学生总数达8000人,长期(1年)汉语班学员达3377人。合作的地方学区又增加1个,达到10个学区。全年组织12场大型活动,26场小型活动,吸引1.5万人参加。2015年,学校继续总结探索“收费办学”模式,并尝试推广与杰尼瓦学区的合作经验。

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2015年,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扩大影响上再有突破。在保加利亚8所城市设立教学点(包含2所孔子课堂),开展汉语教学;在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开设6门汉语课程,学员人数大幅增长;HSK考试(含HSK考试)的通过率为73.3%。大特尔诺沃孔子学院选派教师承担相关核心课程,参与汉语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并注重与5位本土教师的交流和合作。全年举办29场次中华文化推广活动,参加人数约32 330人。为配合孔子学院日活动,召开“中国与中东欧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国际研讨会”,举办了保加利亚赛区的汉语桥比赛。

孔子学院重要活动、事件。

7月,南非祖鲁地大学基金会执行董事康尼女士一行来校考察访问,并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共同创造条件,努力在南非新建1所孔子学院。

8月,布莱恩特大学舞龙队在徐州第八届中国大学生龙狮大赛上获得最佳表演金奖。

12月,阿尔弗莱德大学孔子学院在第十届孔子学院大会上获得“优秀孔子学院”荣誉。

12月,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理事长普拉门教授举办画展,并被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援引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典范。普拉门教授亦被孔子学院总部聘请为高级顾问。

(撰稿:孙来麟、张立军、范铭;审稿:马昌前)

[附录]

附录1 2015年学校与国外高校新签校际合作交流协议一览

附录2 2015年重要国际学术会议

附录3 2015年接待国外来访团组

续表

附录4 2015年学校出访团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