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策略研究》简介

《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策略研究》简介

时间:2022-09-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自孟连事件以来,不断在社会危机治理层面总结经验,各级政府部门下沉重心,大胆进行治理创新实践,在应对网络社会的舆论危机大潮中因势利导,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将网络舆论危机纳入到“过程—事件”分析框架之中,克服其非理性的不足,使其成为政治发展的促进力量是网络舆论危机治理的根本之道,也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和谐社会建构的核心问题。

冯朝睿 等

随着全球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都经历了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与变迁,中国显然未能置身事外。云南自孟连事件以来,不断在社会危机治理层面总结经验,各级政府部门下沉重心,大胆进行治理创新实践,在应对网络社会的舆论危机大潮中因势利导,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研究认为,在面对事关政党科学执政和政府科学有效行政的宏大命题时,全面考察网络舆论危机的理论内涵、生成逻辑,准确定位我国网络舆论危机的问题透视与政府应对的策略,则是击破网络民主幻象“阿喀琉斯之踵”的有力武器,是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有益借鉴,更是新时期云南和谐发展,谱写中国梦的云南篇章的有益举措。

一、主要内容

本课题以公共管理学及管理学中的危机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当代中国网络舆论危机的典型片段(episodes),从转型时期利益格局和社会秩序变迁、国家—社会互动关系、网络舆论话语生成与传播的视角出发,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刻揭示当代网络舆论形成的机制与过程,从而建构本土化网络舆论危机的基本解释框架,探求社会转型期的政府科学问政与和谐治理之道。

二、主要观点

网络舆论危机是转型时期“国家—市场—社会”结构失衡下社会“自我保护”与网络传播技术下话语权力重组的结果,网络舆论危机治理策略研究有利于国家政治力量体系的平衡,也有利于社会不满情绪的宣泄,为社会秩序的动态平衡创造了新的条件。

将网络舆论危机纳入到“过程—事件”分析框架之中,克服其非理性的不足,使其成为政治发展的促进力量是网络舆论危机治理的根本之道,也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和谐社会建构的核心问题。

三、主要贡献

在网络社会,由于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从事行政管理的组织和个人任何一项不恰当的行政行为均有可能造成对政府的负面舆论危机,损坏政府形象,削弱政府公信力,使政府合法性受到挑战。本研究以网络舆论危机制度化为核心,从强化网络舆论危机意识、完善网络信息预警制度、建立开放式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和完善网络舆论危机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创新网络舆论引导方法、加强网络秩序立法、加强对网络舆论危机治理的监管、培育网民理性精神、健全网络参政制度等途径,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舆论危机治理策略,促进网络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维护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转和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提高政党科学领政和政府稳健执政的能力,更好地担负起历史和人民赋予的领导重任,为政府理性、科学、合法执政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作者简介

冯朝睿,女,1984年生,陕西宝鸡人,昆明理工大学质量发展研究院教师,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治理与政府政策质量评估。参与国家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1项,参与横向项目10多项。迄今已在《澳门理工学院学报》《学习与实践》等重要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