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德国政府援助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研究

德国政府援助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研究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介绍了德国政府在援助中小企业方面的原则和具体措施,并探讨了德国政府的做法对我们的启示。本文重点研究德国政府在发生此次金融危机以来对中小企业的援助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介绍德国政府的援助企业措施,考察这些措施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和效果,并探讨对中国的启示。德国政府把中小企业作为保证自由竞争的最重要力量,十分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发展。

德国政府援助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研究

李好好 欧民辉 申 正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中德学院,上海 200093)

[作者简介]李好好,1946年生,上海市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留德博士,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院长;欧民辉,1964年生,陕西省西安市人,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学院讲师,留德博士;申正,1969年生,上海市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上海市南汇区教育局招生办公室主任。

[摘 要]中小企业在德国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已经形成比较系统的中小企业扶持体系。尽管如此,与大企业相比,德国中小企业还是存在着实力弱、信用低、贷款管理成本高、贷款风险大的问题,商业银行通常也不愿给中小企业贷款。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德国中小企业正面临严峻的形势,表现在信心危机、贷款困难或出口市场急剧萎缩等方面。本文介绍了德国政府在援助中小企业方面的原则和具体措施,并探讨了德国政府的做法对我们的启示。这些启示是:援助中小企业应该加强其自生能力,而不是削弱其自生能力;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提振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尽可能通过立法来实施对中小企业的支持,避免政府的援助措施异化为对中小企业经营的过度干预;加速税制改革,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实现转危为机。

[关键词]德国中小企业;政府;世界金融危机;援助措施;启示

2008年9月,在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提出破产保护后,美国隐藏已久的金融泡沫开始急速破裂,并向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迅速蔓延,爆发了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的国际金融危机。自那以后的半年多时间里,为了防止经济急速深度恶化、减少危机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在汲取20世纪30年代经验的基础上,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救市措施,援助企业渡过难关。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国外需求急剧萎缩,大批出口导向型企业减产、停产以至倒闭,大量农民工失去工作,众多大学毕业生也面临严峻的就业困难。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30年里,还没有经历过如此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对这么大的经济危机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发达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大大小小的危机,积累了很多应对危机的经验和教训,了解它们如何应对此次危机,可以给中国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重点研究德国政府在发生此次金融危机以来对中小企业的援助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介绍德国政府的援助企业措施,考察这些措施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和效果,并探讨对中国的启示。

一、本轮危机前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概况

在德国,通常将职工人数不超过49人、年销售额低于1000万欧元的企业归为小企业;[1]职工人数为50~249人、年销售额低于5000万欧元的企业称为中型企业。[2]目前,德国有345.6万家中小企业,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9.7%,中小企业提供了全部就业岗位的70.5%,承担了83.4%的学徒工培训,创造了德国所有应纳税销售额的40.8%。[3]

中小企业在德国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2007年,德国出口总额达9690.49亿欧元,比上年增长6.5%,继续保持世界第一。[4]其中,超过50%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5]德国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表现突出。根据波恩中小企业研究所(IfM)的调查,11.4%的德国中小企业出口自己的产品,占德国出口企业总数的98.0%。2000~2004年,德国中小企业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从8.0%上升到9.5%,达到1651亿欧元。约有22%的德国中小企业积极在国外投资,建立子公司或合资企业,开拓海外市场。[6]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西蒙(Hermann Simon)曾用“隐形冠军”(Hidden Champion)[7]来形容德国中小企业。西蒙指出,德国出口贸易乃至整体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发展,得益于德国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在全球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却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西蒙将“隐形冠军”企业的特征描述为:它们大多是中小企业;控制着某个产品市场,一般占有全球市场的50%以上;它们的产品经常是“无形”的或“不被人们所知”;拥有引人注目的生存记录;它们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靠出口,为国家的外贸平衡做出了巨大贡献;均是地地道道的全球竞争斗士;大多数都是家庭拥有的私营公司;都是成功的公司,但却不是奇迹般的公司。西蒙认为,“隐形冠军”的成长背景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一个快速的经济增长阶段;第二,“隐形冠军”的产业分布与该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密切相关;第三,“隐形冠军”的成长来自于该国贸易实力的增强。西蒙的研究还表明,由于“隐形冠军”发展速度往往领先于一个国家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其业绩水平也会相应领先于众多公司。

虽然中小企业在德国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同其他国家一样,与大企业相比,德国中小企业还是存在着实力弱、信用低、贷款管理成本高、贷款风险大的问题,商业银行通常也不愿给中小企业贷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维护中小企业良性生存环境,保证德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都至关重要。

与美、英等实行新自由主义体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德国政府把中小企业作为保证自由竞争的最重要力量,十分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发展。在本轮世界金融危机前已经形成比较系统的中小企业扶持体系,包括以下方面:

(一)具有德国特色的社会化中小企业服务组织和网络体系

1.联邦经济与技术部中小企业政策局(Abteilung für Mittelstandspolitik)

联邦经济与技术部中小企业政策局是德国中小企业服务组织和网络体系的龙头,它的职责是研究和制定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此外,中小企业政策局还建立了面向中小企业的网站(http:// www.pro-mittelstand.org,http://www.existenzgruender.de,http://www.mittelstand-plus.de等)和热线电话,中小企业可就创业、融资和促进措施等方面的问题向联邦经济与技术部的相关专家咨询。

2.工商会(Industrie-und Handelskammer,IHK)、海外商会(Auslandshandelskammer,AHK)和德国手工业联合总会(Zentralverband des Deutschen Handwerks,ZDH)

分布在德国各地的半官方服务机构IHK和它在海外的代表机构AHK组成了该体系的基本框架。其职责是帮助中小企业寻找商机,通过商务咨询、商业伙伴寻找、贸易纠纷调解、职业培训以及研讨会、商务午餐会、圆桌会议、演讲和新闻发布会等,帮助中小企业在德国和海外商界建立顺畅的沟通和共享实用的信息。同时,IHK和AHK还有一项重要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和服务,如成立于1951年的联邦外贸经济信息处,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类信息,并将信息分析加工后传递给有关机构和中小企业,以带动促进联邦外贸的发展服务。

在手工业领域,职能与IHK和AHK类似的组织是ZDH,它旗下有53家手工业联合会,36家手工业专业联合总会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手工业专业组织,代表了85万家手工业企业和小商业企业。ZDH接受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的指导,在中东欧和许多发展中国家设有代表处。

3.各类民间行业协会

活跃于德国各行各业的各类民间行业协会在该体系中发挥桥梁的作用。它们通过各种形式充分反映企业的建议和态度,为政府和企业构建通畅的沟通渠道。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是联邦中小企业经济联合会(Bundesverband Mittelständische Wirtschaft,BVMW),它在全德国有200多个办事处,参加的中小企业有15万家。

4.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各种专业性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则是该体系的依托,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地位、优势和服务层面各有侧重,它们为中小企业在法律事务、评估、会计、审计、公证、招标、人才市场、人员培训、企业咨询、技术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服务,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种社会化的组织和网络体系,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由于中介机构定位准确,服务意识强,业务素质高,与政府分工明确,合作默契,制度完善,与企业联系广泛而紧密,因此,能够作为政府工作的很好补充。

(二)立法和政策支持

德国政府十分注重通过立法和政策支持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帮助中小企业在与大公司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除了由普适性的《民法典》、《商法典》来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合同有效性之外,德国还专门制定了保护中小企业利益、促进自由竞争的一系列法规和政策。

1.《反限制竞争法》和联邦反卡特尔

1957年颁布的《反限制竞争法》和1958年成立的联邦反卡特尔局是保护中小企业公平市场竞争地位最重要的法律措施,其目的是限制大企业的合并和对中小企业的兼并;禁止厂商之间达成垄断市场的卡特尔协议;检查监督大企业是否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采取压价或提价等不正当手段打击限制中小企业。《反限制竞争法》对保护中小企业利益、促进自由竞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74年,德国政府对《反限制竞争法》进行了修订,明确提出禁止大企业签订卡特尔合同,以保护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垄断进行抗衡的力量。

2.《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关于提高中小企业效率的行动计划

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陷入滞胀,德国中小企业进入第二次创业的艰难时期。在此背景下,德国各州相继制定了《中小企业促进法》(或《中小企业增加就业法》)等法律,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这些法律的内容包括政府政策促进、财政支持、培训、技术支援、开拓市场等各项内容,特别是把通过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经营能力,作为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广统一标准的双元制职业培训制度,通过先进技术和具有一流技术的高素质工人保证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976年,德国政府制定了《关于提高中小企业效率的行动计划》,从税收、经济和社会政策方面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在税收方面,德国废除了大企业减免税的特权,实行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税收上一视同仁,同时将产品周转税改为商品增值税,使以前在税收上较为吃亏的中小企业同大企业处于平等地位。年利润在200万马克以下的中小企业,要比大企业少交50%的税金。在行政管理方面,德国政府也给予中小企业特别的关照,尽量把订货合同给予中小企业,尽量订购中小企业的产品,以减少中小企业因规模限制而造成的不利因素。这些法规和做法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一批德国中小企业正是在这一时期成为了“隐形冠军”。

3.《联邦政府中小企业研究与技术政策总纲》

20世纪90年代,为抢占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发达国家大力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德国政府特别重视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制定了面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扶助政策。德国政府认为,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是长期保持德国现代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保持其强大出口能力的根本保障。1997年,德国颁布了《联邦政府中小企业研究与技术政策总纲》,1998年,德国又颁布了《中小企业研究和发展工业的设想计划》。联邦研究技术部每年投入6亿马克建立“小型技术企业参与基金”,为中小企业参加高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提供贷款。中小企业可以和研究机构共同承担研究项目,共享研究成果。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以上合作给予补贴。

4.《支持中小企业行动计划》

《支持中小企业行动计划》是德国联邦政府在2004年3月出台的《2010年议程》的组成部分。《2010年议程》的目的是实施全面改革,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增强德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复苏和就业增长。《支持中小企业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提高要求有会计记账企业的标准,销售额在35万欧元以下、利润在3万欧元以下的小企业可以不履行会计记账义务。

(2)为初创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

(3)由中小企业银行统一实施现有的促进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的措施。

(4)为中小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贷款,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并协助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

此外,为给中小企业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德国对《手工业法》、《解雇保护法》等进行了修订或调整。例如,原来规定“只有技师才有资格成立或收购手工业企业”,现在除了可能对自身或第三者生命或身体造成伤害的手工业行业外,其他手工业行业不再要求企业所有者必须拥有技师证书,只要雇用技师作为企业管理者,就可以开设或收购手工业企业。又如,在兼顾社会公正和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对《解雇保护法》作了一定调整,适当放松了不受《解雇保护法》限制的企业标准,并简化企业由于经营不佳而裁员的过程,被解雇的员工可以选择或者按现有法律规定提出解雇保护诉讼,或者获得一定的补偿金额。

(三)提供融资渠道和服务

德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德国政府将每年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列入年初的财政预算,联邦议会直接讨论审查通过后,由部门组织实施。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全部资金中,政府的财政预算资金占70%。政府扶持政策的原则是企业首先应依靠自己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内部的财力。政府通常不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财政补贴,而是通过由联邦政府出资或与各州政府合股创办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或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和融资服务来扶持和促进其发展。其中,最著名的是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 Bankengruppe)。

KfW成立于1948年,比德国联邦政府成立的时间还要早一年。其总部在法兰克福,1994年以后,KfW在柏林设立分部。目前,KfW有员工1900人,资产达2610亿欧元。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KfW的任务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恢复重建筹集和提供资金。70年代以后,KfW逐步以中小企业和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特别是为中小企业的创办和发展、家庭住房现代化、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融资和规划提供服务。此外,KfW还为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等项目提供支持。KfW是国有政策性银行,但在运作上是独立的,不受政府的干预。KfW的信贷资金不直接借给贷款人,而是通过转贷或借贷,由商业银行借给借款人,这样,KfW与商业银行之间形成的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

除了KfW外,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或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和金融机构还有德国平衡银行和信用保证协会等。德国平衡银行原来是独立的中小企业银行,几年前已与KfW合并。平衡银行的任务主要是为小型创业者提供援助。个人或团体创办小企业,只要自有资金不少于投资总额的10%,就可向平衡银行申请30%的创业援助贷款。该贷款的年限一般为10~20年,年息低于市场的一般水平,前两年可以不付息,前10年可以不还本金,此项贷款由国家担保。分布在德国各地的信用保证协会由联邦政府出资建立,其任务是为中小企业在成长期和发展期向银行贷款时提供信用担保,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贷款困难。此外,为了保证向中小企业贷款银行的利益,德国联邦或州政府提供2~3个百分点的利息补贴。

(四)技术扶持和人才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企业技术革新与开发能力,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联邦政府制定了《中小企业研究与技术政策总方案》,并设立专项基金,扩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开发的资助。联邦政府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为中小企业建立信息中心,提供信息和服务。联邦研究技术部还制定了《技术对口的访问和信息计划》,并建立了示范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为它们提供技术转让、开发和引进方面的帮助。

在人员培训方面。德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有限,一般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联邦政府为了提高中小企业职工的素质,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在各州设立了跨行业的培训中心,通过脱产、半脱产和业余培训等多种方式,为企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对承担“双元制”徒工培训的企业,政府还给予资助。同时,德国的手工业和行业协会在政府的资助下,也采取多种形式对中小企业的职工进行培训和考核,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五)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德国联邦和州政府把帮助中小企业做好产品出口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经济外交,促进对外经贸合作。德国驻外使领馆注意收集驻在国的经济发展和商品需求信息,定期为本国出口企业免费提供相关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贸易支持。德国各级政府资助中小企业参加国外各种商品博览会和交易会,帮助中小企业推销产品,获得国外市场信息,更好地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二、德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蔓延时,德国经济就已受到一定影响,中小企业的经营也开始出现困难。不过,当时德国政府对这种影响的估计并不足,德国财长斯泰因布律克(P. Steinbrück)在2008年4月初曾认为,金融市场危机对德国经济的影响很有限。但是,在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提出破产保护后,次贷危机迅速延烧为世界金融危机,德国经济也被拖累。相比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受到的打击和影响要严重得多。德国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遭遇利润下降、债务到期及筹集资金等问题,成为破产主力军。2008年,德国有超过4万家中小企业破产,比上年增加5%。[8]目前,德国中小企业正面临严峻的形势。

(一)信心危机

2008年下半年以来,人们对世界经济景气的预期急剧下降(图1),股市暴跌,整个欧洲市场处于一片恐慌。德国上下对其工商业的预期也一路下滑(图2)。悲观的预期和对前景的缺乏信心对中小企业战胜和渡过危机能力的打击后果要比大企业严重得多。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是银行对向中小企业放贷缺乏信心,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其次是中小企业海内外市场急剧萎缩,使得大批中小企业不得不减产、停产,甚至倒闭。

图1 世界经济景气

资料来源:Cesifo-group(2008):Ifo World Economic Survey(WES)IV/2008-Ifo,http://www.cesifo-group.de.

图2 德国工商业景气

注:*Manufacturing construction,wholesaling and retailing.
资料来源:Ifo Business Survey January 2009,27/01/2009,http://www.cesifo-group.de.

(二)贷款困难

贷款困难是德国中小企业面对的一大难题。联邦中小企业经济联合会(BVMW)2009年初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近半数中小企业因持续的金融市场危机难以获得贷款,该联合会主席欧文(M. Ohoven)指出,许多银行已经减少发放贷款。[9]即使是那些财务状况一向良好的中小企业也突然被银行视为“不可信赖的客户”,在贷款时困难重重。许多银行现在遵循“少放贷,少风险”的原则,甚至一些主要大型企业也出现贷款难的情况。

贷款难并不仅仅来自银行,其他各种形式的企业融资渠道,特别是短期融资渠道也都因为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显著收缩,即使能够借到贷款,利率与2007年上半年时的水平相比也已明显提高。这对于那些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打击更为严重,因为这些企业更需要通过这些渠道获得短期贷款。通常,从事服务业和零售贸易的中小企业需要的3~10个月短期贷款占其全部融资额的40%,利率的提高极大地压缩了它们的利润空间。

贷款难的另一个表现是一些类似“次贷”的创新融资工具出现了危机。例如,“夹层贷款”就是典型。所谓夹层贷款,是一种兼有贷款和股票性质的注入资本。前些年,德国的一些大银行在未对风险状况进行彻底调查的情况下,就对有信用瑕疵的企业发放贷款,这些企业为改善其财务状况,也愿意支付高额利息,并让投资者分享经营利润,以获得夹层贷款。银行为了转移风险,通常将发放给十几家企业的夹层贷款捆绑在一起,通过风险评级和证券化,出售给其他银行、投资者、保险公司及避险基金。金融危机爆发前,德国已发行的这种类似“次贷”的夹层贷款规模约有50亿欧元。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形势下,新的夹层贷款已不可能发行,而随着贷款违约率逐渐上升,与原有夹层贷款相关的证券价值不断缩水,这些夹层贷款极可能成为引爆德国版“次贷危机”的导火索。2008年,已经出现与夹层贷款相关的证券价值大幅缩水而导致企业破产的多起案例。由于夹层贷款不透明,很难估计它会给相关银行和金融机构带来多大的风险。

(三)出口市场急剧萎缩

世界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贸易萎缩极大地影响了德国出口(见表1、图3)。2008年12月,德国出口环比继11月大幅下降10.8%后,继续下滑3.7%。贸易顺差由11月的99亿欧元下降为73亿欧元,全年贸易顺差由2007年的1953亿欧元下降为1782亿欧元。[10]

表1 德国外贸顺差(2008.07~2009.01)

资料来源:Statistisches Bundesamt Deutschland.

图3 德国外贸顺差(单位:10亿欧元)

资料来源:Statistisches Bundesamt Deutschland.

德国的重要出口行业,如汽车、钢铁、印刷设备、纺织机械、建材、化工制造等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有些行业,如塑料、油漆等与美国汽车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出口订单几乎完全停止,仅有少数行业,如制药、化妆品等受影响比较小。由于德国中小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上游“生产链”,随着德国大型企业业绩不佳,生产与之配套产品的中小企业也面临10多年来的最大困境。例如,由于德国汽车业巨头戴姆勒—奔驰公司决定2008年12月停产一个月,导致超过20%的生产与之配套产品的中小供应商难以存活。据德国媒体调查,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

三、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援助措施

世界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经济衰退使德国经济在许多方面也陷入衰退,严峻的形势使德国政府在短时间的犹豫后,做出了援助企业渡过难关的救市决定。德国总理默克尔(A. Merkle)在“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和随后召开的欧盟首脑特别会议上,宣示了德国政府救市的首要目标:全力刺激经济增长、稳定就业、稳定和重建金融市场、帮助人们提振信心。[11]默克尔强调,救市计划主要并不在于实现短期的救市目标,而是要最终进行长期有效的结构性改革。德国政府认为,在救市问题上,要加强国际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2009年3月13日,在慕尼黑举行了联邦政府和德国四个最重要的经济组织——德国企业主协会联盟(BDA)、德国工业联合会(BDI)、德国工商会(DIHK)和德国手工业联合总会(ZDH)的经济峰会,默克尔总理亲自参加了与这四个组织领导人的会谈。这是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德国政府与经济界最重要的一次沟通会议。这次会议确认了政府援助企业的原则和措施。[12]

(1)必须严格限制国家对陷入困境企业的直接帮助。因为这种帮助容易导致竞争的扭曲,只有在极其特殊的例外情况下才可以实施这类帮助。并且,这种帮助应有时间限制,并且只是为了保证企业生存,采用的帮助手段应该已被证明是可靠的。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国家参与企业经营,也不允许将对企业的援助变为政党竞争时追求轰动效应的手段。

(2)银行必须消除歧见,保证对企业的信贷。为此,信用保证协会不能逃避自己的职责。

(3)消除企业在投资和研发(R&D)活动方面的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取消或减轻企业在投资和研发方面的负担,包括降低贷款利率、减少企业营业税以及在租赁、并购等业务活动时的税负,支持企业用自己的积累投资。

(4)改革税制,降低中小企业的负担。联邦政府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已经决定到2009年底,把中小企业免征增值税的标准由年销售额不超过12.5万欧元放宽到25万欧元(德国西部各州)和50万欧元(德国东部各州)。在经济峰会上,四个组织提出,把免征增值税的标准进一步放宽到100万欧元,并要求把企业负担的所有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在若干年内逐步降低到销售额的40%以下。

(5)政府应去除官僚主义,改善服务,以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目前,中小企业销售额的4%~6%花费在政府管理费用上。减少这些开支以及改善信贷条件和环境,将有利于中小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实现创新和进行风险投资。为此,联邦政府将在中小企业促进政策的框架下专门做出方案。

(6)保证教育投资,确保德国企业未来的竞争力。为此,必须加快落实2008年10月德国教育峰会的决议,特别是有关职业教育方面的措施。

四、对我国援助中小企业的启示和借鉴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根据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2008年2月末公布的资料,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已超过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达到3800多万户。[13]中小企业为城镇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14]50%以上的GDP和60%以上的出口都来自中小企业。[15]在本轮世界金融危机中,我国中小企业也受到较大的冲击,特别是中小企业集中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由于国内外市场和经营环境的恶化,受到的冲击更大。面对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和世界经济的持续衰退,援助中小企业,对保就业、保稳定、保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比德国援助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援助中小企业应该加强其自生能力,而不是削弱其自生能力。自生能力(Viability)是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在不需要外力扶持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16]根据这一思想,国家之所以要对中小企业进行援助,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因世界金融危机导致经营环境被破坏的影响,如贸易保护主义、国际市场需求突然萎缩等。因此,借鉴德国的思路,国家不能为援助中小企业而使正常的竞争被扭曲。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援助应作为一种临时性的例外措施,其目的只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存,并有时间限制。同时,应把援助重点放在那些被以往的经历证明是具有自生能力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同时,应该看到,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加强企业自生能力的途径。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我们应建立以政府部门为龙头,半官方服务机构为骨架,各类民间商会、协会为桥梁,社会服务中介为依托,有多方参与遍及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人员培训、管理咨询、鉴定检验等的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是要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民间协会和中介机构,发挥沟通政企、为企业服务、减轻政府负担的作用。

(2)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提振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战胜金融危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德国的经验启示我们,政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是提振信心的关键。最近一段时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企业调研,对提振企业的信心起了很好的作用。我国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认为是中国式的“经济峰会”,以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吸收的企业界代表大多局限于国有大企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因此,构建和畅通中小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渠道十分重要。现在,我国民营企业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组织,例如浙商协会等。在可能的情况下,我国政府也可采用德国政府的做法,组织有中小企业代表参加的各种层次的沟通会议。各级政府领导人通过与中小企业代表面对面的沟通,不仅可以了解中小企业的困难和要求,制订有针对性地援助政策与措施,而且还可以提振企业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

(3)研究德国的经验,尽可能通过立法来实施对中小企业的支持,避免政府的援助措施异化为对中小企业经营的过度干预。当前,要加快立法步伐,扩大立法范围,将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和促进措施通过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反垄断法》等法律,但是,法律的颁布只是一个开始。围绕保护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创新、人才培养、信息化等方面的立法需要尽快落实。同时,不仅全国性立法,地方性法规也应全面铺开。立法的重点应该放在承认、保护、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以及反垄断上来。

(4)加速税制改革,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当前,为应对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困难,可在出口退税率上出台适合中小企业需要的政策。同时,我们也可借鉴德国的经验,对较小规模的中小企业和一些重要行业的中小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给予减免增值税的扶持。

(5)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专项资金。除德国以外,最近,美国政府也出台了一项小企业救助计划,计划从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中划出7.3亿美元,用于降低小企业借贷成本,并将受小企业管理局贷款项目覆盖的所有贷款的担保比例提高至90%。同时,出资150亿美元,解冻二级信贷市场,要求接受政府救助的美国21家大银行,每月向政府报告给予小企业的信贷金额,以此促进金融机构向小企业提供更多信贷。我们也可以考虑,从国家救市的4万亿资金中划出一块,专门用于中小企业的银行贴息、信贷担保、技术改造贴息、出口补贴等。此外,在已有的十大行业振兴计划基础上,也可考虑再出台一项中小企业振兴计划。

(6)应对危机时期,仍应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实现转危为机。借鉴德国的做法,政府可以通过经费支持、信贷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给予支持。政府可成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培训机构,鼓励科技人员向中小企业流动,注重在实际中培养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人员,增强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政府还可引导中小企业建立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协作关系,促进科研成果向中小企业的转化。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建立良好的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保障体系。此外,还应借鉴德国在职业培训方面的经验,建立中小企业培养基地,制订长期的中小企业教育培训计划,支持举办不同形式的经营管理培训班,有步骤、有重点地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并对中小企业的教育培训给予政策扶持。

〔参考文献〕

[1]Statistisches Bundesamt Deutschland. Statistisches Jahrbuch 2008 für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Stuttgart,2008

[2]Institut für Mittelstandsforschung Bonn. Kursfassung:Die Bedeutung der Auäenwirtschaftlichen Aktivität für den deutschen Mittelstand,IfM Bonn,April 2007,http://www.ifm-bonn.org

[3]H. Simon. Hidden Champions—Lessons from 500 of the World’s Best Unknown Companies[J].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6(中译本:隐形冠军:谁是全球最优秀的公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Special Address by Angela Merkel,Federal Chancellor of Germany[J]. 30 January 2009,http://www.weforum.org

[5]BDA,BDI,DIHK,ZDH. Gemeinsame Erklärung Münchener Spitzengespräch 13. München,März,2009

[6]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国家发改委.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08

The Study of the German Government Assistance to SMEs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LI Hao-hao,OU Min-hui,SHEN Zheng

(Business School and China & Germany School of Unive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200093,China)

Abstract:SMEs are in the pivotal position of the German economy. After the war,Germany has formed a more systematic and supportive system for SMEs. Nevertheless,compared with large enterprises,the German SMEs are still weak,low credit,high cost of loan management,loan risk,and commercial banks are usually unwilling to loan to them. Since the outbreak of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the German SMEs are facing severe situation. Reflected in the confidence crisis,loans difficult or drastic shrinking export markets and so on. In this paper,the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measures of the German government assistance to SMEs are introduced. And this paper also explores the inspir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the Government of Germany for us. These Enlightenment are:assistance to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hould strengthen its viability,rather than weaken its ability to self;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boost the confidence to overcome the financial crisis;as much as possible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gislation to support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to avoid the Government’s assistance measure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business Foreignization excessive intervention;to speed up tax reform to reduce the burden on small and medium-sized;actively support small and medium-siz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to achieve to turn adversity into opportunity.

Key Words:Germa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Government;The World’s Financial Crisis;Assistance Measures;Inspiration

【注释】

[1]通常,德国还把职工人数不足10人、年销售额不超过200万欧元的企业称为微型企业。这样的企业在德国超过317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1.6%。

[2]关于中小企业的划分在德国并无统一标准,本文采用德国联邦统计局的统计口径。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则将年产值低于100万欧元,职工人数少于9人的企业归为小企业;年产值低于5000万欧元,职工人数为10~499人的企业归为中型企业(http://www.bmwi.de)。

[3]Statistisches Bundesamt Deutschland. Statistisches Jahrbuch 2008 für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Stuttgart,2008

[4]Statistisches Bundesamt Deutschland. Statistisches Jahrbuch 2008 für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Stuttgart,2008

[5]德国海外商会:http://www.ahk.china.de

[6]Institut für Mittelstandsforschung Bonn. Kursfassung:Die Bedeutung der Auβenwirtschaftlichen Aktivität für den deutschen Mittelstand,IfM Bonn,April 2007,http://www.ifm-bonn.org

[7]H. Simon. Hidden Champions-Lessons from 500 of the World’s Best Unknown Companies[J].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6(中译本:隐形冠军:谁是全球最优秀的公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8]根据德国《经济周刊》报道资料(http://www.wiwo.de)。

[9]http://www.bmvw.de/bund/bvmw-infos/presse/pressemeldung.

[10]Statistisches Bundesamt Deutschland,http://www.destatis.de.

[11]The World Economic Forum:Special Address by Angela Merkel,Federal Chancellor of Germany,30 January 2009,http:// www.weforum.org.

[12]BDA,BDI,DIHK,ZDH. Gemeinsame Erklärung Münchener Spitzengespräch 13. München,März,2009

[13]国家发改委等.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08

[14]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公布的数据。

[15]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3月18日,http://www.ce.cn

[16]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