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新视角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新视角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且由于历史的、地理的、资源禀赋的、制度变迁的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各个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差异显著。

蒋益民

一、内容摘要

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且由于历史的、地理的、资源禀赋的、制度变迁的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各个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差异显著。同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正处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之中,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在中国这样一个特定国家的特殊历史时期,其职能特点和运用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专著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在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假设的理论框架之下,结合VAR模型等实证研究工具,探讨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的方法。

本书共分为六章。导论部分从选题依据和写作背景入手,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主要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在国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末随着欧洲货币的统一,对于共同的货币政策在欧元区不同国家影响的研究广泛展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经济高速发展,但区域间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近年来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人们开始关注同一国家内部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本研究在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中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假设的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框架,认为货币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总量性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具备适当的条件,中国社会生产力不平衡结构的特点决定了货币政策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应该发挥一定的结构性调整作用,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特殊内因在于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同时这也是中国货币政策总量性与结构性并存的理由,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可能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正确认识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双重作用,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不利影响。

VAR模型及其脉冲响应函数是国际上分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经典方法,本研究运用了在其基础上改进的结构VAR模型,对中国八大经济区的实证检验表明,中国存在明显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区域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是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长期因素,生产力水平越高的区域,可能受到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越大。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金融结构都是影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重要因素,相对而言,区域金融结构对削弱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更具实际意义。为了进一步理解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原因,本书分析了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区域金融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认为生产力不平衡结构是站在全球的视角,对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反映了中国生产力状况的本质特点,它必然会对中国的区域经济结构、区域金融结构产生巨大作用,从而也影响到不同区域的货币政策效果。鉴于中央银行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价格稳定起着关键作用,本书还讨论了中央银行体系的构建问题,认为恰当地构建中央银行体系有利于增加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弱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促进不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对于中国中央银行体制模式和独立性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美联储系统与中国人民银行体系的比较表明,中美两国的中央银行有着不同的发展演变的轨迹和特点,美联储系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完全照搬国外经验是不可能也不可行的。基于上述结论和观点,本研究给出了三点政策建议:第一,构建和完善有利于发挥货币政策结构调节功能的中央银行体系和运作机制;第二,建立有利于货币政策发挥结构调整作用的金融组织和传导渠道;第三,灵活地、创新地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是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调节作用的基础环节。

二、主要创新点

(一)理论分析方面

首先,本书在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一般原因进行中外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指出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原因的特殊性,即在生产力不平衡结构框架下重新阐述了其产生机制;

其次,对于货币政策的总量性和结构性问题的讨论,一般局限于对总量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区域差异的分析,并据此对总量性货币政策提出质疑。本书把货币政策的总量性与结构性问题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联系起来,从根源上解读了货币政策的双重属性,并把该问题与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的分析统一到中国生产力不平衡结构的框架之中。

(二)实证研究方面

对结构VAR模型的具体应用做了改进:其一,在对中国人民银行跨省分行改革的实证分析中,采取分时段比较的方法,在国内可见的文献中具有一定新意;其二,所用的实际变量都采用GDP平减指数的方式得到,这比国内文献中一般使用CPI或PPI计算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三、主要贡献

首先,提出了基于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假设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理论框架。

其次,初步厘清了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区域金融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

最后,运用改进的结构VAR模型对中国八大经济区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

作者简介

蒋益民,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云南民族大学副教授、经济学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会员,云南民族大学学科领军后备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风险管理等。在《金融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1部。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全国博士后基金等课题的研究,参与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及省部级课题多项。荣获云南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云南省第十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四届中国银行业博士后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