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时间:2022-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央银行从制定货币政策到货币政策取得预期效果的时差叫货币政策的时滞。时滞的存在,常常使货币政策预期效应发生较大的偏差。货币政策时滞主要从以下方面影响货币政策效应。货币当局推出的政策面对各经济主体广泛采取的抵消政策作用的对策,货币政策可能归于无效。货币流通速度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表明货币指标同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一)货币政策的时滞

1.货币政策时滞的含义

中央银行从制定货币政策到货币政策取得预期效果的时差叫货币政策的时滞(Time Lag)。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之后,如果收效太迟或难以确定何时收效,则政策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

货币政策时滞由内在时滞(Inside Lag)和外在时滞(Outside Lag)两部分构成。

内在时滞指自从政策制定到中央银行实际上采取行动的时间过程。它又可分为:认识时滞是指从经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它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间距离。这种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信息搜集的程度、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测能力。行动时滞是指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新政策的出台并加以实施所需要的时间。这种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制定对策的效力和行动的决心。

外在时滞指从货币政策付诸实施到主要经济变量(产出、物价等)达到预期目标的时间过程。外在时滞也称为效应时滞,可分为:决策时滞和产出时滞。决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调整后,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决定调整其资产总量与结构的时间过程;产出时滞是指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决定调整其资产总量与结构到整个社会的产出、就业、物价、收入等经济变量发生变化的时间过程。

外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金融和经济情形决定,受经济结构以及各经济主体行为因素影响较大,较少受中央银行控制。由于经济结构及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因素都是不稳定和不易预测的,所以外在时滞的时间长度就难以掌握。正因为如此,外在时滞便成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问题。

2.时滞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时滞的存在,常常使货币政策预期效应发生较大的偏差。当这种偏差越来越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普遍现象时,引起了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经济学家通过对货币政策时滞与货币政策效应之间关系的分析,得出货币政策具有局限性的结论。货币政策时滞主要从以下方面影响货币政策效应。

(1)时滞的长短。如果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能很快地表现出来,那么,货币当局就有可能根据期初的预测值,考察政策生效的状况,并对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作必要的调整,从而使政策能够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如果政策效应要在很长的时间,比如两年后产生,而在这两年内,经济形势会发生很多的变化,这样就很难证明货币政策的预期效应是否存在。

关于时滞的长短问题,经济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弗里德曼认为,一般而言,货币增长率的变动导致名义收入的变化需要6~9个月,即产出时滞为6~9个月。在这个时间里,物价水平几乎不变。而货币增长率的变动导致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大约需要12~18个月的时间,即价格时滞为12~18个月。由此可见,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在前,价格效应在后。托马斯·梅耶把各种收入变动不一致的现象称为“时滞的分配问题”,即“与其说货币政策需要比如说15个月才能影响收入,毋宁说货币政策在4个月后实现30%的效应,一年后达到60%,两年后则100%地实现它的效应。”(1)

(2)时滞的分布。如果时滞是有限的、分布是均匀的,货币政策便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有效性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只要时滞有一个确定的范围,中央银行便能根据预期落后的时差,预先采取影响将来某一时期经济情况的货币政策。但若货币政策的时滞分布不匀,有很大的变异性,时滞不能预测,很可能使货币政策在错误的时间发生作用,至使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例如,当中央银行无法预测时滞时,很可能在经济衰退时制定扩张政策,当名义收入已经超过预定指标时才产生提高收入的效果。这样,中央银行反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就会失去其有效性。

(二)经济主体合理预期的抵消作用

所谓合理预期是指人们在充分掌握了可以利用的信息后,对经济形势作出的较准确的预期。合理预期会削弱以至抵消货币政策的效果。其理由主要有:

(1)当一项货币政策出台时,各经济主体会迅速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策的后果,并很快地作出对策,极少有时滞。货币当局推出的政策面对各经济主体广泛采取的抵消政策作用的对策,货币政策可能归于无效。比如,政府拟采取长期的扩张政策,企业家会从各种渠道获悉社会总需求将要增加。由于相信扩张政策的推行会使需求大量持久地增加下去,因此,人们只是及时提高价格而不增加产量。同时,由于各阶层都有自己的预期看法,并采取预防性措施,所以利率、租金、价格、名义工资等都会增长,以便把预期的损失包括进去。当扩张政策导致通货膨胀的产生时,经济主体的合理预期便起到加速通货膨胀的作用。当紧缩的货币政策削减需求总量时,最初的效果则是产量下降,而通货膨胀不会及时受到抑制。只有当生产显著减缩,失业不断增加时,通货膨胀才开始下降。企业家对紧缩政策后果的预期,会进一步推动产量的下降和失业的增加。

(2)货币政策取向和操作力度透明度的提高,使经济主体准确预测政策效果成为可能。如果各经济主体无法准确预测货币政策的走势和操作力度,货币政策或许能生效。但这样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公众对经济生活的接触是直接的、多层次的,掌握信息的渠道很多,况且,货币政策的实施本身就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不可能长期不让各界知道。否则的话,会使经济陷入混乱之中。

(三)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表明货币指标同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货币流通速度也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数量成反比例变化,并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中,货币流通速度与实际收入同方向变动,如果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忽视了流通速度的微小变动,或未能预测到其变动幅度,则可能使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可能使正确的政策走向反面。比如,假设在某一个计划年度内,预计GNP将增长20%,再假设根据以前的有关数据和实证规律,只要包括货币流通速度在内的其他因素不变,货币供给等比增加即可满足GNP增长对货币的需求。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在预测期间加快了10%,那么货币供给的实际操作只需增加9.1%即可。再假设货币当局没预测到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抽象掉其他变动因素),或者根本就是按传统的观点将此视为常数,仍然按20%的比例增加货币供给,结果必将使合理的货币供给变为扩张性的货币供给,成为助长经济增长过快的因素。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制度因素、金融创新、利率、预期通货膨胀、收入水平等。米歇尔·波多和拉斯·约拿(Michael Bordo and Lars Jonung,1987)考察了很多国家的近100多年来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情况,结论是,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先是随着货币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然后又随着金融创新和经济稳定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趋势均呈“V”形,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制度因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准确计算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从而也就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四)其他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

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其他经济和政治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经济形势的非预期变化。在一项货币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如果经济形势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发生非预期变化,而货币政策无法作出相应调整时,很可能使货币政策效果失效。

(2)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制约因素使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无法凑效。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各部门的发展不均衡,生产领域中出现了生产要素结构性短缺,这时即使货币、资金的供给是充足的,也很难实现实际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使扩张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

(3)在产业部门存在开工率不足、经济效益下滑的情况下,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紧缩需求的同时,会使供给减少,从而使调节供求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

(4)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如主要由大选引起的政治性经济周期的影响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