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政策效应的评价

货币政策效应的评价

时间:2022-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评价货币政策效应的基本标准是:第一,政策效应发挥的快慢。这种分析方法也适合于对其他货币政策效应的分析。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效应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充分就业的状况。如果社会已处于充分就业状况,这时物价水平随货币数量的增加同比例地上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产出无效。

二、货币政策效应的评价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评价是经济学家们热切关心、激烈争论的一个问题。

(一)货币政策效应评价中的一个理论问题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涉及货币与货币供给性质的基本问题。

首先,从货币的性质来看,如果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只是一种交换媒介,那么货币和物价相关,货币量供给的变动力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相应变动,而不会引起产出的相应变动,因而货币政策是无效的,政府应减少干预。费雪的交易方程式是最典型的说明。如果认为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不仅是一种交易媒介,同时也是一种财富,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要素,是经济增长中的一种资源。货币不仅和物价相关,也和产出相联系,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除了影响物价以外,也会影响产出。因此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是有影响的。最早提出货币具有财富贮存功能的是剑桥学派。

其次,从货币供应的性质来看。如果认为货币供应是一个纯外生变量,即由中央银行注入到经济体系中的,那么中央银行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因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货币供给外生论最早是由凯恩斯提出来的。如果认为货币供应是内生变量,也就是说,不是货币供给决定经济运行,而是经济运行决定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只是顺应经济运行的要求供应货币,而无法执行自主的货币政策,这就从根本上排除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内生货币理论观点的重要代表是温特劳布—卡尔多等一批学者(详细介绍见货币供给理论一章)。

(二)货币政策效应的评价标准

评价货币政策效应的基本标准是:第一,政策效应发挥的快慢。货币政策时滞越短,预期目标实现得越快,政策效应就越好。第二,政策发挥效力的大小。

以紧缩性货币政策为例,评价该政策在纠正由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的总量失衡中的效应大小,主要从以下方面考察:首先,如果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紧缩了货币供应,平抑了价格水平的上涨或促使价格水平的回落,同时又不影响产出或经济增长率,那么,可以说这项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效应最大。其次,如果在紧缩货币供应量、平抑物价或降低物价水平的同时,也抑制了产出的增长,那么,紧缩货币政策效应的大小,则视价格水平变动率与产出变动率的对比而定。若产出数量减少的规模不大,不会对总供给产生大的冲击,而平抑价格水平的目标基本实现,则可视为紧缩政策的有效性较大;若产出的减少明显影响总供给,价格目标不理想,则货币紧缩政策效应不大。最后,如果货币政策无力平抑物价,反而导致产出大规模下降,甚至使经济负增长,则可以说该政策是无效的。这种分析方法也适合于对其他货币政策效应的分析。

(三)几种不同的货币政策效应论

1.凯恩斯的货币政策效应论

就货币政策来说,凯恩斯学派主张实施“逆对经济风向”调节的相机抉择的政策:当经济增长过热,相机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反之则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效应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充分就业的状况。如果这时社会处于未充分就业状况,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收入的增加和物价水平的上涨。如果社会已处于充分就业状况,这时物价水平随货币数量的增加同比例地上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产出无效。第二,取决于传导过程中的利率机制。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不能对利率产生影响,即投资的利率弹性非常低,存在“流动性陷阱”时,货币政策无效。

2.费里德曼的货币政策效应论

以费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强烈反对凯恩斯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认为货币政策时滞会使相机调节货币供给的政策进一步加剧经济的波动。对此,费里德曼指出了货币政策力所难及的几个方面:(1)中央银行不可能通过货币政策实现利率目标,也就是说,在判断货币政策是“松”还是“紧”的问题上,利率常常是一个令人误解的指示器。(2)由于政策即时效果与滞后效果之间存在差异,中央银行无法通过货币政策实现钉住某个就业率目标,这同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利率目标一样。由此费里德曼的结论是,货币当局无法利用其对名义变量的控制而钉住实际变量。费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所能起的作用是:一是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主要根源;二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即给公众一个最可靠的预期;三是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波动,即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较低的货币增长率使通货膨胀率得到控制。货币主义学派在货币政策操作上主张实施“单一货币规则”,即为了避免政策方面的大起大落,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常数增长率的控制,让经济更多地自主性调节,避免通货膨胀或紧缩。

3.新古典学派的货币政策效应论

(1)货币内生论。新古典学派中货币内生论的学者认为,货币供应量具有内生性,主要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决定,而银行和企业行为又取决于经济体系内的许多变量,中央银行不可能有效地限制银行和企业的支出,由此决定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应是有限的。其主要论据是:第一、在存贷关系上,银行的负债是由银行的资产决定的。只要经济运行中有贷款需求,银行就会提供信贷并创造出相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即贷款会增加货币供应量;第二、金融创新会通过利用闲置资金,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的办法相应地扩大货币供应量。因此,即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经济系统在运行中也会扩大货币总流量(MV);第三、由于交换媒介具有多样性,企业可以创造出非正规形式的货币进行支付,从而扩大信用规模。

温特劳布(E.R.Weintraub)和卡尔多(Nicholas Kaldor)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否定货币政策有效性思潮的重要代表。温特劳布从他著名的工资定律出发,强调出货币供给内生性。该定律认为,商品价格是由劳动成本及劳动成本之上的某种加成决定的。即:

p=k(w/A)

式中,p为物价水平,w是以名义货币计算的平均工资率,A是所用劳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Q/L)。假定劳动生产率随时间的推移而提高的速度是相对稳定的,如果名义工资率的相对增长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w>A),物价就会上涨。因此,

p=p(w)

其中,以货币计算的平均工资率(w)是通过集体议价而外生决定的,也就是说,物价是名义工资的函数,两者正相关。温特劳布认为,货币的流通速度是既定的,一旦工资增长率超过平均劳动生产率(w>A),就将导致物价上涨。在实际产出水平和就业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其工资变动影响物价,再由物价变动影响名义收入。在随后的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名义收入的增加又将与物价的提高成正比。因此,名义收入等于价格与产出的乘积(Y=PQ)是基本的和不可改变的。那么,工资物价上涨的结果只能是以产出的下降作为决定产出的变量,就业也将相应下降。显然,避免增加失业的办法只能是增加货币供给计划。可见,货币供给的决定是由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温特劳布从他的货币内生理论出发,认为物价水平的变化是单位劳动成本改变的结果,货币供给直接与实际产出水平和就业相联系,它与物价水平只有间接的联系。只要货币工资在谈判桌上外生地决定,货币政策对物价就只有间接的影响。因此,物价就是工资的函数,而不是货币供给的函数。用温特劳布的话来说:“只要物价水平主要由中央银行所不能控制的工资谈判所决定,货币当局就最多只能保证货币的充分供给,以消除妨碍充分就业和增长的金融障碍。货币当局并不拥有控制物价水平的有效手段。”

卡尔多的内生货币理论从货币供给是由“需求决定的”论点出发,建立在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上的。卡尔多认为,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是作为最后贷款人,通过贴现窗口,保证金融机构偿付能力。为了防止信贷紧缩导致灾难性的债务紧缩,中央银行除了满足“交易需求”外别无选择。中央银行不能拒绝对“合格票据”的贴现,如果它这样做了,即每天或每周确定一个固定的贴现额度,中央银行就不能履行其为银行体系最后贷款人的职责,而该职责对于保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货币当局不能接受银行体系崩溃这一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在信贷、货币经济中,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而不是外生的,它直接随公众对现金或银行存款的需求变化而变化,不能独立于这种需求的变化之外。

(2)合理预期论。罗伯特·卢卡斯、托马斯·萨金特与尼尔·华莱士经济学家在合理预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货币政策无效论。他们坚持货币政策中性论的观点,假设企业厂商会根据他们所获得的充分信息,迅速地调整工资和价格。基于这个假设,他们对稳定性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批评,宣称稳定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和不必要的。他们认为,当总需求下降时,如果人人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厂商会削减他们的工资和价格,从而使实际货币数量增加,利率下降,直到产出回到原来水平,因而不需要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来抵消任何人都已经知道的总需求下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