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佛教的美感经验是什么?

佛教的美感经验是什么?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既以“空”为至高无上的善和美的“般若绝境”,那么要达到这种境界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呢?这种直觉性的体语,自然被认为是最高的体验,最真实的体验,也是最美的体验。据说世尊拈的就是莲花,这被佛家认为是净洁的表现,是美的象征。悟者,觉也,妙语就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按心理学的研究,人对事物的认识活动有感性、知性、理性诸阶段,这知性又称悟性。

佛教既以“空”为至高无上的善和美的“般若绝境”,那么要达到这种境界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呢?既不是伦理道德的修养和社会政治的实践,也不是靠相对主义的思辨,而是通过主观认识的“悟”,去领会“空”的妙谛。佛教传入我国后,虽然对“悟”的理解有发展变化,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对于佛道的认识,不是通过推理思辩的方法,不是通过伦理知识的灌输,而是用直观观照的方法,通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的直觉体验,去领悟事物的真谛。这种直觉性的体语,自然被认为是最高的体验,最真实的体验,也是最美的体验。佛典中“拈花微笑”的故事,很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拈华”,就是“拈花”。据说世尊拈的就是莲花,这被佛家认为是净洁的表现,是美的象征。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传道,“拈花示众”,看大家能否领悟妙旨,众皆默然,这也难怪,谁知道世尊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看来,这些“默然”的弟子们倒还老实,不懂就不懂。但迦叶却十分乖觉,他不回答,却现出一种会心的微笑,这正符合世尊要宣扬的佛旨,即以空为皈依的“涅槃妙心”,“微妙法门”,其妙谛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也就是不用语言文字,不假思计的一种心理活动,是靠直觉所获得的一种主观体验,获得这种体验的契机,就是那朵具有象征性的“花”,通过花的启示,获得认识的一次完成,实现认识的飞跃,这就是“悟”。所以我们说这种心理体验,也就是佛家的美感经验。那么,这种美感经验具有什么特点呢?关键在于“悟”字。悟者,觉也,妙语就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首先,它具有直觉的性质,是凭借某一直观的事物而引起的一种不可以语言表述的特殊心理活动。“世尊拈花”这是直观启示,而迦叶微笑,就是借花而获得妙悟。按心理学的研究,人对事物的认识活动有感性、知性、理性诸阶段,这知性又称悟性。这种知性的心理特点,是它所感知的事物已不是物的个别属性,而是一个整体,成为表象。而对这事物的表象,又具有一定的理解,但还不是逻辑的理性知识。概括言之,它具有直观的性质和可以理解的性质。佛家说的“妙悟”,有时又称为“妙觉”,也具有同样的特点,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明代一如等撰《三藏法数》,第26页)其次,它具有偶然性和随意性,因为,这种“悟”不是严密的逻辑思维,不是科学的推理论证,而是一种富于想象和幻想的心理活动,在各种偶然的情况下,只要有某种契机的触发,俱可突然妙悟。一悟之后,则“万法皆空”、“万象冥会”,即可进入认识的自由王国,所谓“左右逢源,头头是道”了。再次,佛家认为一切感性的知识,即五官直接所获得的知识,都是假象,而一切理性的知识也都属于虚幻。只有“妙悟”,才能认识“道”,才是最高的真理,这就是“道谛”。所以说:“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就是佛家的“真知”、“真如”,它是永恒的“真理”(“不虚妄性”和“不变异性”),它是“空无”(即“虚空界”和“不思议界”)。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美感经验的认识上,儒、道、佛三家是大不相同的。儒家重理性判断,强调伦理修养;道家主虚静坐忘,强调物我同一;佛家主“妙觉”、“妙悟”,强调万法皆空。他们各自抓住认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的特征而加以片面强调,儒家强调理性知识,道家则强调非理性、无意识,而佛家却强调形象的直觉。然而从人类认识的普遍规律来看,他们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儒、道、佛三家的这些理论,到宋代就出现了合流、融合的情况。如苏轼的美学思想,就具有这种特点。在他那里,既不乏儒学卫道之论,又不少老庄任性自然之说,然而佛家的参禅悟道之议,亦常见于其谈诗论艺之间。苏轼思想通脱,能包容并蓄各家之说,自成一家,很值得我们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