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禹时代私有制国家的逐步建立与上古典籍的秘化

大禹时代私有制国家的逐步建立与上古典籍的秘化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太极图是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途径洛汭时,受黄河、洛河清浊二水交汇形成的漩涡现象的启发而画成的。当大禹的思想高度成熟之时,原有对天地的无比虔诚之感逐步消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大禹摄政十七年后,舜帝去世。在一切安排都已稳妥后,大禹亲自到各地巡视,进一步巩固政权。会稽山上,大禹扬威立万,各个部族首领胆战心惊,霸气尽失。

太极图是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途径洛汭时,受黄河、洛河清浊二水交汇形成的漩涡现象的启发而画成的。

大禹得到太极图后,经过和先天八卦、天地衍生图(即传世河图)的比对、参悟,使他本人在哲理上对自然的产生、变化与运动规律了然于胸。大禹从对神秘的自然现象的崇拜中走了出来,摆脱了“天统万物”的思想束缚。当大禹的思想高度成熟之时,原有对天地的无比虔诚之感逐步消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看着无比美好的大自然,大禹心旷神怡。联想到现实,想到自己的妻儿,大禹不禁喟然长叹!多年抛家离子的生活,使他愈发感到愧对妻儿,外界对儿子鄙夷不屑的评价更激起大禹将儿子培养成一代帝王的雄心!大禹发誓为了儿子的前途将这一切深埋心底。也许,就为了这一己私念,大禹为后世平添了几多谜案。回到都城,到离乐宫看望已经退位的舜帝自在情理之中。为了保住心中的秘密,大禹捏造了“黄龙负图出于河”的离奇故事,煞有介事地将当时民间广为流传的“河出图(此为太极图)、洛出书”的故事讲给曾流露出鄙视自己儿子启之意的舜帝听。而此时,此图已成彼图,民间传说中所说的太极图已经变成了颛顼帝时期的天地衍生图(即传世河图)。当时代已经为私有制的到来创造了足够的条件,当一代伟人大禹决心将“天下为公”的自愿组成的部族联盟变为“天下为家”的强权国家的时候,包括已经退位的舜帝在内的一切力量都无法抗衡这一时代的到来了。《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所谓“南巡狩”极可能是舜帝在察觉大禹试图传位于子的真实目的而抗争无力后无可奈何的被迫之举。在这次权力的争夺中,大臣后稷“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大禹的一边。从《纪年》的记载中我们不难窥见影响后稷做出这种决定的重要因素。《纪年》载:“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在后稷“放帝子丹朱”之际,舜帝在后稷心中的高大形象轰然坍塌了!当舜帝复与大禹争夺权力之际,后稷自然而然地站在了大禹的一边。大禹摄政十七年后,舜帝去世。服丧三年完毕,禹表面上也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就跟舜让给尧的儿子时的情形一样。然而诸侯都归附禹,禹才登临了天子之位。大禹继位后,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有计划地推行三件大事:一、在思想上,极端推崇“先辈功德延及后世”。为了表示自己对先帝的尊崇,禹将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分封在唐和虞地,使他们能够祭祀先祖。禹还让他们穿自己家族的服饰,用自己家族的礼乐仪式。他们可以以客人的身份拜见天子,天子也不把他们当臣下对待,以表示不敢专擅帝位。无形之中,大禹树立了“帝”的绝对威望,也为日后自己“传位”于子打下了伏笔。二、人事上,推行权力制衡。大禹举用德高望重的皋陶总理百官。可惜皋陶未及继位,就因年老而去世。接着,大禹任命皋陶之子伯益摄政,行“禅让”之名;却以启人为吏,行掌权之实。《战国策·燕策》云:“禹授益,而以启人为吏。”在更换百官的同时,大禹将都城从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附近)迁至嵩山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附近),使都城接近自己早期的封地、当时其子的领地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附近)。自此,许多大臣和部族首领去益而“朝”启。益无奈只能徒有虚名。三、制度上,建立司法政治理论体系,以“神话君王”为基础,使“君王统治”合“法”化。为了给“自愿的部族联邦”制定神圣大法,大禹及其属下可以说将三皇五帝时期的思想成就作了一次集中的整理,汇成了人类历史上首部系统的学说——《洪范》。在一切安排都已稳妥后,大禹亲自到各地巡视,进一步巩固政权。他将所有部族首领召集到苗山,评议各个部族首领功过,将平日考察结果公布于众。如某某有功,某某有过,某某平平,某某功过相抵,某某过不掩功,某某功不掩过之类,条分缕析,纤细不遗,十分允当。众首领看了,无不震悚佩服。大禹奖励有功,训诫有过,其余或奖诫并施,或奖多诫少。并杀掉了不听号令的防风氏,将苗山改名为会稽山。会稽山上,大禹扬威立万,各个部族首领胆战心惊,霸气尽失。无奈,此时大禹年事已高,加上一生劳累,终老会稽山。《史记·夏本纪》载:“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又“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虽然司马迁以正史的记录为大禹开创的“家天下”制造了顺理成章的口实,但并不能以此掩盖其道德的瑕疵。在后人对先人历史功绩的评价中,大禹以不合“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的标准被排斥在“五帝”之外。

夏王朝建立后,统治者在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所有生活资料的同时,五帝时代的典籍也被他们作为“私有财产”予以“霸占”。几千年来上古先人研究天地自然规律的智慧结晶——先天八卦、河图、洛书、太极等时代的圣品,成了最高统治阶层的私有财产。统治者占有了它们,对外秘而不宣,对内则作为传于子孙的传家宝。从此,教化不兴,流传民间的只能是被遮掩了历史真相的、神话了的上古人物及迷信化的知识,民众与文明的真相渐行渐远。上古文明形成的历史真相和深刻内蕴自此湮没。正如《礼记》所云:“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