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古时代的历史故事

上古时代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稽山一带的水患终于平息了,正当家人等着禹回家时,得到的却是禹又带着治水大军开赴了其他地方的消息。禹带领百姓,利用当时极其简陋的生产工具,平息了黄河流域的水患,这是几千年前我国一件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在华夏民族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亲爱的小读者,从故事里你知道了大禹是如何团结、领导百姓们齐心协力治平水患的了吗?

故事流传

相传上古时候,神州大地洪水泛滥,到处都是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孤儿无助绝望的啼哭……百姓被迫背井离乡。一位浓眉大眼、身材魁梧的男子,独自站在一座孤悬于汪洋之中的小丘上,望着滔天狂澜,毅然决定尽己所能,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治水英雄—禹。

禹沿着洪水涌来的方向逆行而上,查看是哪些山挡住了水的去路。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搞清了三江九水的流向,并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只有疏通水路才能把洪水导入大海,平息水患。于是,禹带着百姓一起走南闯北,开山引渠,采用疏通的方式治理洪水。除了规划、指挥外,禹还亲自参加劳动,为百姓做出了榜样。他常常手握耒锸(lěi chā,形如木叉),栉风沐雨,废寝忘餐,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因为长期泡在水中,他的脚指甲也脱落了。

有一回,禹领着大家来到了会稽山脚下,这座大山方圆百十里,山体通黑,草木不生。大家的锥子、铁锤敲击在石块上,冒出一阵阵火星。工具一件件都损坏了,山体却纹丝不动。起先大家在禹的鼓励下信心十足地与大山比韧性、比耐力,但十天、二十天……半年过去了,开山大军面对依然挡在他们面前的大山,渐渐失去了信心。

眼见大家泄了气,禹心中万分着急,他索性甩开膀子,蹬起八字脚,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伸出粗壮的手,反背过来,倒抠着大山上的岩石,把挡住水路的大山石一块一块地背了起来,远远地摔到一边……就这样,他带领着大家没日没夜地与大山比力气、比毅力,顾不得回家。一天中午,一位大姐跑着来到开山工场,告诉正在搬运巨石的禹,他的妻子涂山氏要生孩子了。一想到自己马上要成为父亲了,禹心里万分激动,此刻,他多么想回去陪在家人身边!但禹怕耽误治水,只是噙着泪水,朝家里的方向远远地望了一会儿,又带着百姓干了起来。会稽山一带的水患终于平息了,正当家人等着禹回家时,得到的却是禹又带着治水大军开赴了其他地方的消息。

几年后,禹第二次途经会稽山,路过自己家门口时,他注意到一个坐在地上,不停朝自己招手的小孩—自己的孩子也该有这么大了吧?正当他这么想着,抬起头来却发现迎面抱起这孩子的正是自己的妻子!当时正是工程最紧张的时候,禹只是朝着母子两人挥挥手打了个招呼,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就匆匆走远了……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禹第三次路过会稽山,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他突然被一双小手拉住了衣角,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男孩一个劲儿地把他往前拉。拉到了哪里?令禹大吃一惊—竟然是他自己的家!这男孩正是他的儿子!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患未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了,连家门也没进。

禹治水整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乖乖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粮仓,百姓又重返家园,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经典启蒙

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赋治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蒸民乃粒,万邦作乂。”皋陶曰:“俞!师汝昌言。”

——节选自《尚书·虞书·益稷》

原文注释

①帝:指舜帝。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

②昌言:善言。这里指舜请禹发表自己的看法、高见。

③予思日孜孜:我整天考虑的是孜孜不倦地工作。

④浩浩怀山襄陵:浩浩荡荡包围了大山,淹没了山丘。怀,环抱。襄,淹没。

⑤下民昏垫:民众被大水吞没。下民,即百姓,人民。昏垫,意思是沉陷,吞没。

⑥四载:四种交通工具,指车、船、橇、轿。

⑦随山刊木:顺着山路砍削树木作路标。刊木,这里指砍削树木作路标。

⑧暨益奏庶鲜食:和伯益一起把刚猎获的鸟兽送给民众。暨,和。益,人名,伯益。奏,进送,送上。庶,百姓。鲜食,刚猎获的鸟兽。

⑨予决九川距四海:我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进四海。决,疏通。距,到达。

⑩浚(jùn)赋治距川:疏通了田间小沟,使田里的水都流进大河。浚,疏通。

暨稷(jì)播,奏庶艰食鲜食:我和后稷一起播种粮食,为民众提供谷物和肉食。稷,人名,后稷,传说他教人们播种庄稼。艰食,指根生的粮食,如谷类。

懋(mào)迁有无化居:发展贸易,互通有无。懋,用作“贸”,懋迁的意思就是贸易。化居,迁移囤积的货物。

蒸民乃粒,万邦作乂:使民众安定下来,各个诸侯国开始得到治理。蒸民,民众、百姓。粒,立、定。作,开始。乂,治理。

俞:文言叹词,表示允许。

师汝昌言:是啊!你这番话说得真好。师,用作“斯”,意思是“这里”。

师者新说

禹带领百姓,利用当时极其简陋的生产工具,平息了黄河流域的水患,这是几千年前我国一件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在华夏民族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面对滔滔洪水,禹总结父亲鲧(Gǔn)治水失败的原因,并经过实地勘测,改变了“封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在治水过程中,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禹总是积极组织大家以坚持不懈、万众一心的精神来战胜困难,更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为大家做出了榜样。

相传,禹曾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天下,了解水情;禹曾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阙,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禹曾化身大熊,搬开了阻挡流水的大山……民间留下了许许多多关于他的神奇传说。在我们今天看来,这很不可思议,但这正表达着中国人民对征服自然、造福百姓的英雄人物最崇高的敬仰之情。

后来,禹受舜禅让,在茅山(今绍兴会稽山)召集了天下各个部落的首领,并划定了中国国土为九州,成为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的治水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于是,千百年来,华夏儿女一直将他尊称为“大禹”。

注释:

①禅让: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皇帝把帝位让给他人。

②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具体分布说法不一。《尚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学有所思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试想如果只靠禹一个人,治水大业能成功吗?亲爱的小读者,从故事里你知道了大禹是如何团结、领导百姓们齐心协力治平水患的了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