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体结构方面的鉴别

文体结构方面的鉴别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2.5 文体结构方面的鉴别“文体作为作品的话语体式,其表层是作品的语言秩序,深层则负载着社会的文化精神和作家的个体人格内涵”,是一个揭示作品形式特征的概念。这使得从文体结构上审视作品的时代特征、个人特色成为可能。

5.2.5 文体结构方面的鉴别

“文体作为作品的话语体式,其表层是作品的语言秩序,深层则负载着社会文化精神和作家的个体人格内涵”(32),是一个揭示作品形式特征的概念(33)。这使得从文体结构上审视作品的时代特征、个人特色成为可能。如唐写本中的残诗《泽朱研转丹》:“□□□终难,泽朱研转丹。□□桂,何曾有臰兰。□□□,尘镜拂还看。□□,□□青不谓(畏)寒。”(34)朱玉麒先生从成熟的格律诗的对仗、平仄、粘对等文体结构的要求出发,认为此诗韵脚用字“丹”、“兰”、“看”、“寒”均入诗韵的十四寒,而且中间两联对仗工整,但除平仄粘对还不能完全符合近体诗的要求,是后人所谓“拗体”的古风式律诗,基本接近五律诗的标准,当系初唐文人的诗作(35)

翻译佛经作为一种语言材料,不同于传统的文言文献,也不同于典型的白话文献,它是汉语在特定时期产生并形成的一种特殊书面语。所以,翻译佛经在用字、用词、用语、篇章结构、编纂方式等方面,既有汉语的一般规律,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格式(36),这种特殊格式就是我们要努力提取用以考证失译语料的。研究经录的日本学者林屋友次郎在论及《撰集百缘经》的译者时也说:“除从译词和文体来判断以外没有其他办法”(37)。释道安就是通过比较翻译佛经的文体,将《阿阇世王经》、《遗日摩尼宝经》、《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兜沙经》、《阿閦佛国经》、《内藏百宝经》,另有三种现在缺佚的九种译经归于后汉支娄迦谶的。

5.2.5.1 字词平面的风格

已有很多学者指出,汉译佛经的用字、用词与中土文献迥异,如例[3]。

[3]贤者舍利弗白佛言:“天中天,阿閦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昔行菩萨道时,以被是大僧那僧涅,乃作是愿。”佛言:“昔行菩萨道时,若干百千人不可复计,无央数人积累德本,于无上正真道持是积累德本。愿作佛道及净其佛刹,如所愿欲严其佛刹。”即亦具足其愿。复次舍利弗,阿閦佛树以七宝作之,高四十里,周匝二十里。其枝叶旁,行四十里,其枝下垂,其栏楯绕树。周匝五百六十里,阿閦如来,于其树下,得萨芸若慧。佛语舍利弗:“如世间巧人鼓百种音乐,其声不如阿閦佛刹中梯陛、树木之音声。”风适起吹梯陛,树木相叩作悲声。佛语舍利弗:“听说阿閦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刹中之净快,谛听善思念之,今当为汝说之。”贤者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言:“阿閦如来刹中无有三恶道,何等为三?一者泥犁,二者禽兽,三者薜荔。一切人皆行善事,其地平正生树木,无有高下,无有山陵嵠谷,亦无有砾石崩山。其地行足蹈其上即灭,适举足便还复如故,譬如綩綖,枕头枕其上即为灭,适举头便还复如故,其地如是。其佛刹无有三病。何等为三?一者风,二者寒,三者气。其佛刹人,一切皆无有恶色者,亦无有丑者。其淫怒痴薄,其佛剎人民,皆悉无有牢狱拘闭之事,一切皆无有众邪异道。其刹中树木常有花实,人民皆从树取五色衣被,众共享著之,其衣被甚姝好无败色者……”(后汉支娄迦谶译《阿閦佛国经》卷上,T11no313p755b21-c18)

这是一段较为典型的后汉经文,没有娴熟如康孟详的四言格式,更难觅鸠摩罗什文质相得益彰的技巧。大部分语词继承了先秦文言,如代词“是”、“其”、“之”、“汝”等,名词“薜荔”、“树”、“头”、“足”,动词“枕”、“闻”,单位词“里”,等等。

但这段经文外来成分也不在少数,如“佛”、“剎”、“如来”、“菩萨”、“泥犁”(38)、“舍利弗”、“等正觉”、“萨芸若”、“僧那僧涅”等,这些外来语言成分直观上就将译经与中土文献区分开来。

前文已提过,汉译佛经加速了汉语双音化的进程(39),但双音化的情况在不同年代、不同译人的译经里是不同的。上述后汉支谶的译经,复音词已有不少,如“积累”、“周匝”、“枝叶”、“下垂”、“栏楯”、“音乐”、“音声”、“梯陛”、“树木”、“谛听”、“思念”、“何等”、“禽兽”、“薜荔”、“山陵”、“嵠谷”、“綩綖”、“淫怒”、“痴薄”、“人民”、“牢狱”、“拘闭”、“衣被”、“若干”、“世尊”、“泥犁”等,近30个,而此段经文数量不大,600字不到,复音词占据5%,初期译经双音化程度可见一斑。

在双音化的基础上,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译经,尚可见“三音化”的情况(40),三音节连用在初期的汉译佛经中并不多见,六朝时可见确切用例,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行者当作是念:我若以瞋报,彼则为自害。又我先世自有是罪,不得如意,要必当偿……”(卷三十,T25no1509p281a8-10)

此例中,“要必当”是副词三音节连用,由双语素“要必”与单语素“当”组成。“要”有“必须、应当”义。清刘淇《助字辨略》:“要,犹须也,当也”。“要必”为同义连言,为“必须、应当”义(41),如以下数例。

[4]六以众食有尽,乞食无穷。但天下有人,要必有食,是以乞食无尽。(旧题附秦录《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T23no1440p513a8-9)

[5]从乐至乐处,后必至涅槃;一切乐无常,要必终归尽。(元魏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三,T17no721p132c24-25)

[6]乃至梦中无疑网,要必成于无上道。(高齐那连提耶舍译《月灯三昧经》卷四,T15no639p572a12)

“要必当”与“要必”义同,如:

[7]譬如仰射虚空,箭去极远,人虽不见,要必当堕。(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三十四,T25no1509p313a19-20)

[8]寿命虽无量,要必当有尽。(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二,T12no374p373a27)

三音节连用跟复音化程度相关联,竺家宁先生认为它是形成佛典语言的重要风格之一(42),这不是每个译人都能熟练运用的,比如“要必当”连言,我们更多的是在姚秦、北凉的译经中检索到。

5.2.5.2 篇章结构层面的风格

译经语料通常可分为偈颂和散文两部分,一般先散文后偈颂的结构。有其固定的模式化的开场套语,如“我闻如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游)……”。但同中有异,汉译佛典也形成了一些不同于原典也不同于中土文献的格式,有些译人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篇章结构上的文体风格,这给我们留下了鉴别所需的某些线索。

业师颜洽茂先生就作了这样的尝试,通过分析吴支谦23部可靠译经后,发现了误题为支谦译的三卷八品的《菩萨本缘经》在文体结构上非常独特的地方(43):《菩萨本缘经》每一品的开头都是四句偈颂(唯第一品的开头是八句偈颂),用以总述本品的故事大意,偈诵之后才是散文部分。这种先偈颂后散文的结构形式在支谦其他可靠的译经中却是没有的;在支谦可靠的译经中,有20部译经首句都是“闻如是,一时佛在(游)……”,其他三部佛经的开场也有相同之处:没有“闻如是”,直接以“佛”开头。比如《太子瑞应本起经》首句为“佛言”,《了本生死经》首句为“佛说是”。而《菩萨本缘经》的开场语则与它们不同,第一句要么是“我昔曾闻”,要么是“如我曾闻”(唯第三品为“如我昔曾闻”),第二句要么是“过去有王……”,要么是“菩萨往昔(往世)……”(44)。文体结构上的这两个特点从形式上把《菩萨本缘经》和支谦的23部可靠译经区分开来。从文体结构上来鉴别失译语料的研究成果至今仍不多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