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经验的思想方式与“天人之分”思想

重经验的思想方式与“天人之分”思想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重经验的思想方式与“天人之分”思想荀子从其思想上来看,可以说既是儒家的另类,因为他提出“人性恶”,也可以说他是中国哲学的另类,因为他重视和擅长理性分析而不是直觉体悟。天人相分的思想也是荀子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荀子重经验的思想方式首先体现在的重视“分”的思想方法上。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思想主要记载于《荀子·天论》中。

一、重经验的思想方式与“天人之分”思想

荀子从其思想上来看,可以说既是儒家的另类,因为他提出“人性恶”,也可以说他是中国哲学的另类,因为他重视和擅长理性分析而不是直觉体悟。可以说,荀子的思想是基于他的重经验的思想方式的。天人相分的思想也是荀子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

1.荀子及其思想性格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先生”的群体里当过“祭酒”,后在楚国任兰陵令。著有《荀子》三十二篇。荀子还是法家人物韩非和李斯的老师。

荀子是儒家之学的崇敬者和继承者。对于孔子,他很尊敬;

孔子仁智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也。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此不蔽之福也。[1]

而且认为“仁人”应当遵循孔子思想平息各家各派的言论,除天下之害。

今夫仁人也,将何务哉?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以务息十二子之说,如是则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毕,圣王之迹著矣。[2]

对于孟子,荀子则持批评态度,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然而犹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词,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谷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3]

这种对孔孟的相反的评价,决定了荀子思想从思想源流上说,是继承儒家思想的,但在继承的线路上又与子思、孟子的“心性”一路不同,走的是经验性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荀子继承了孔子重学的修为方式,并在对“礼”的重视上对儒家思想有进一步的发挥,成为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荀子对孔子“仁道”的阐释也集中在对“礼”的重视和阐释上。

荀子的出身不详,他的思想具有经验性的思想性格。他在《儒效篇》中说,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荀子是通过闻见的感官经验开始,去把握对事情的真知,真知最后要落实到行动上,而且认为“仁”是与闻见相关的,靠直觉体悟得来的恰当的理解也不是“仁”。

荀子重经验与理性分析,轻体悟的思想性格,使他的思想更多关注的是社会生活中现实而具体的事情,他的许多思想都具有现代社会学的特点,从这一方面来说,也可以说荀子是中国社会学的思想鼻祖。从儒家思想的发展来看,荀子思想是儒家思想向形下方向的发展,在这一意义上,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派。

荀子因为其所生活的年代是战国后期的“百家争鸣”时代,他的思想不再是纯粹的儒家思想,而是对其他学派的思想有所吸收,如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在这一意义上,荀子实际上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对先秦各派思想作了初步的融合。

2.重经验的思想方式

荀子的经验性思想性格主要表现在他在思想方式上重视经验。荀子重经验的思想方式首先体现在的重视“分”的思想方法上。“分”的思想方法与中国文化传统中重视整体,从整体出发的思想方式相反,这种思想方法是从关系整体中的不同关系者自身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是一种理性分析的方法,这与中国文化中的直觉体悟方法也具有根本区别。荀子的这种“分”的思想方法与西方文化传统中重视理性分析的思想方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荀子的这一“分”的思想方法在天人关系、人的社会性以及人性论方面都有具体体现。

荀子重视经验的思想方式还表现在他对“心”的理解上。孟子所理解的“心”是知善知恶的先天的善心,是人的善的本性之所在,是一种道德心;而荀子所说的“心”是认知意义的“心”。荀子认为,“心”是主宰五官的“天君”,“心”的作用是“征知”,他说:

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薄其类然后也。五官薄之而不知,心征知而无说,则人莫不谓之不知。[4]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耳目感官只能接触事物而不能认识事物,只有通过心对感知到的事物加以审察,才能获得关于物的知识。这种认知意义的心对感官与外物的接触起到“统摄”的作用,从而使人的认识得以形成。除了能认识外物,荀子还认为“心”能认识“道”,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5]

“虚壹而静”按荀子的解释就是,“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虚壹而静”是说认识“道”的心要保持“虚”、“壹”和“静”的状态,即虚心、壹心和静心。这一思想是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结合。“虚”等于老子的“至虚极”之“虚”,“壹”与《中庸》中的“诚”所具有的“专一”含义一致,“静”既与老子的“守静笃”中的“静”一致,也是孔子“仁”的思想里所具有的“木讷”含义及“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主张相一致。“虚壹而静”作为认识“道”的方法也可以说是荀子认识道的一种“术”。

荀子承认儒家“仁道”的存在,但他不认为“仁、义、礼、智”在人心中,而是认为“仁、义、礼、智”产生于先圣古制的“礼”中,也就是说要使人由恶向善,“心”的作用就是去认知“道”,认知的主要方法是“学”。《荀子》第一篇就是《劝学》,并且说:“学不可以已”,“故学至乎礼而止矣”。荀子的这个思路或许来自孔子所谓“下学而上达”,但孔子虽重视学,却不是向外寻道,否则就不会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了。所以,荀子的思维特点很像西方的科学思维,只是荀子关心的并不是自然界的万物之理,而是人的伦理道德,所以,中国的科学并未能从荀子开启。

荀子重经验的思想方式决定了他的思想主张具有理性分析的特征。这种特征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直觉体悟思想方式具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既使荀子从思想气质和思想结论上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思想结论有很大区别,也使荀子在理性分析的方向上开辟了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新路向,使中国文化传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得以大大增强。

3.天人之分

在思想方法之外,荀子还通过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为自己的思想建立根据。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思想主要记载于《荀子·天论》中。

荀子认为,天是自然属性的,不具有道德属性。天有自身的常道,这种常道不是为了人的善恶才有的。他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在对天的自然性理解基础上,荀子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荀子认为,天地与人的职分不同,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人的职分是治理社会。在天人之分的基础上,荀子否定了社会的治乱原因在于天地。天人之分也决定了人对天的态度。荀子说,

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这可以说是孔子“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另一种表达。荀子的这种“天人之分”思想强调了人事是由人自己决定的,与天没有关系。这样,思考人与社会的各种现象就不需要再和天地联系起来,而是直接从这些现象本身入手,对人的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不需要再从天地当中寻找解决办法,而是直接从社会本身的各种关系中寻找解决办法。荀子的这种现实主义思路决定了他的思想所具有的社会学特征。

在“明于天人之分”基础上,荀子又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说,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就是说,荀子认为,对天的崇敬和歌颂没有现实意义,不如通过人自己的努力去控制万物,掌握自然,使自然万物为人所用。荀子的这个思想与西方文化中的“征服自然”思想有相通之处。

荀子的天人关系论明确区分了天与人的职分,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事情要自我负责。这种思想为他的人性论以及人的自我教化提供了思想基础。

荀子的天人关系理论与以往思想家的天人关系思想都有区别。他所理解的天既不是儒家主流思想中的道德天,也不是墨家思想中的意志天。儒家和墨家虽然对天的理解不同,但是在天人合一这一点上是相同的。道家的老庄虽然对天的理解也是自然天,但他们理解的天人关系仍然是人要效法天,人的常道是要依据天的自然之道,这种天人关系仍然是天人合一。荀子理解的天虽然是自然天,但他把天与人区别开来,天人关系不再是合一关系。在这一意义上,荀子是中国哲学中的另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