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

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出现最早的哲学形态。早期阴阳说与五行说是殷周宗教思想的重要部分,虽然它与社会思想纠结在一起,但主要内容属于自然观念,更多地受到当时科学知识的影响。五行是与人们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五种自然物质。阴阳本是表示自然界明暗现象的概念。《国语》中有两段材料,从中可以看出五行说和阴阳说在西周末年的实际运用。

第三节 早期五行说与阴阳

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出现最早的哲学形态。早期阴阳说与五行说是殷周宗教思想的重要部分,虽然它与社会思想纠结在一起,但主要内容属于自然观念,更多地受到当时科学知识的影响。

《尚书》的《甘誓》是一篇从夏代流传下来,并经过后人修饰、改定的古代文献,是夏启与有扈氏在甘地决战时发布的誓师词。全文只有87个字。其中指责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这是“五行”观念的最早记载。其中所说的“五行”指的是什么,尚无法确定。殷商时代形成东、西、南、北、中五方观念和土、木、水、火、金五材观念。卜辞中有土、木、水、火四字,虽然迄今未见卜辞中有金字,但商代青铜器的存在证明,金的观念存在是毫无疑义的。五材是五种自然物质,只是还看不到这时人们对五行性质和相互关系的说明,不能证明形成了系统的认识,只是包含着发展成为系统认识的可能。

《尚书》的《洪范》篇是西周初年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书序说,武王克商后,箕子来归顺周朝,与武王谈话,讲了天给予夏禹治理天下的九类根本法则——“洪范九畴”,其中第一类就是五行: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这段话讲了五行的名称:水、火、木、金、土。五行的性质和作用:水向下浸润,其味是咸的;火焰向上燃烧,其味是苦的;木具有柔韧的弹性,其味是酸的;金能够制成武器和其他工具,能给人带来痛苦;土能够种植农作物,收获甘美的果实。五行是与人们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五种自然物质。

《尚书大传》还说:“武王伐纣,至于商都,停止夜宿。士卒皆欢乐达旦,前歌后舞,格于上下,咸曰:‘孜孜无怠。’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生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这里更具体地说明了五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五行观念是从社会生活中来的。《洪范》篇中五行说的内容都是现实的,但是它又把五行作为天赐给人间的根本大法,纳入一个总的宗教思想体系之中。就“五行”章本身内容来说,说的是自然物及其性质作用,但就《洪范》篇整体来说,五行只是宗教思想的一个环节,是社会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出现的积极内容。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洪范》篇所说的五行次序水、火、木、金、土,在排列上没有内在联系,不存在相生或相克的关系,表明这时人们还没有思考自然界不同物质的相互关系问题,只是简单地把它们作为组织世界的一些基本要素,这表现出早期五行说的朴素原始性质。

阴阳本是表示自然界明暗现象的概念。《说文解字》解释说:“阳,高明也”,“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日光照射着的山的南坡称为阳,日光照射不到的北坡称为阴。阴阳概念应该是形成于远古的概念。在殷墟卜辞中已经出现“阳”字,见于《殷墟书契前编》5·24·5。有人认为卜辞中也出现了“阴”字,卜辞中“阳冰”的“冰”字即是“阴”字(见黎子耀《阴阳五行思想与〈周易〉》,载《杭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1—2期)。

西周初年,阴阳观念发展成包含有辩证因素的阴阳说,集中体现在《周易》(指《周易》经文,下同)一书中。《周易》形成于殷周之际,由文字和符号两部分组成,文字包括卦名、爻名、卦辞、爻辞、用辞。卦辞64条,爻辞384条,用辞2条,共450条,是《周易》文字的基本部分。这450条文字的内容包括重大历史事件、农牧业生产、军事、政治、社会生活以至谚语、歌谣等,范围极其广泛。其中反映的历史事件都不晚于西周初年。这些条文是上古占卜记录。上古人认为占卜记录包含着神对人们求问的指示,将它慎重地加以保存,形成卜辞档案保管制度。到了殷周之际,保管的卜辞档案越来越多,为了供后人占卜时参考,对卜辞档案进行选择、整理、加工,便形成上述450条文字。这些文字分别系于六十四卦之下,于是形成一本结构特殊的占卜用书。符号部分即六十四卦的符号。卦辞、爻辞和用辞本来是没有系统性的个别记录,内容互不相关,而把这些记录用八卦形式组织起来时就体现出一种带有哲学意味的理论。这种理论就

是西周的阴阳学说。《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由阴(img10)、阳(img11)两种符号组成八经卦,即坤(img12)、艮(img13)、坎(img14)、巽(img15)、震(img16)、离(img17)、兑(img18)、乾(img19)。这时,抽象的阴阳观念便具体化为八经卦分别代表的八种自然物:地、山、水、风、雷、火、泽、天。它们分别具有柔或刚的性质。八卦两两相重,形成六十四卦,包括三百八十四爻,代表众多事物。阴阳观念是《周易》经文整个结构中贯穿始终的变化发展观念。

《国语》中有两段材料,从中可以看出五行说和阴阳说在西周末年的实际运用。《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幽王的史官史伯对郑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就是著名的史伯论“和同”,是五行说的运用,朴素地说明了事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国语·周语》记载,幽王大夫伯阳父说:“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这就是著名的伯阳父论地震,是阴阳学说的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