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理学家的创造观

心理学家的创造观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条路线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荣格认为,人的心理是通过进化而预先预定了的。而且在对处于最高需求层次的“自我实现者”的研究发现,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具有创造性,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艾曼贝尔的创造力组成成分理论,认为过去的研究只注重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的人格倾向,而忽略了创造性有关的技能。

第二条路线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自心理学从哲学独立出来以后,关于创造问题的研究大多从哲学转向了心理学。主要的创造力理论有:

1、创造力的遗传素质论

国际上最早对创造力进行系统研究是英国的生物学家高尔顿(1822~1911)。他从英国历史中筛选出977个名人,对他们的家谱进行调查。结论是遗传力量在创造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天才是遗传的(张文新等,2004)。由于它无限夸大了遗传因素作用,忽略了后天环境影响的作用和意义,因而这一理论在基调上就是片面的、不确切的(傅世侠,2000)。

2、一般心理学理论

一方面是创造过程的四阶段说,即提出问题→酝酿→顿悟→求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王国维,1997;陈鸿祥,2004)里用词来概括这几个阶段,令人叫绝。他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这是提出问题阶段。如何才能提出问题,则必须不跟风,不跟潮流,不管“西风(如何)凋碧树”,自己独立思考,“独上高楼”,而且还要站在前人肩上,了解前人的成果,即“望尽天涯路”。只有这样才能提得出有价值的问题,否则,就只能提一些低层次问题。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这是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常常是苦苦求索,集中体现在“专注”二字上,为了寻求答案,其他一切视而不见,不管衣着如何,身体是否憔悴,都不重要了,身心进入了入迷状态。

第三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这是顿悟境界,灵感闪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

我想,这是王国维先生对创造的亲身感悟,不然不可能有如此深刻的理解。但他只谈了前三个过程,对于第四过程的求证他没有说,可能是他更偏重于对文学艺术创造的理解。文学艺术创造重在“情”,重在“美”;而科学研究则是探索自然规律,求的是“理”和“真”。顿悟的东西是否是真理,还需要验证。按照王国维的思路,我也用词来诠释第四境界。

第四境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有了灵感,很激动,热泪盈眶,但是灵感是否就是正确答案。在第三境界“回头蓦见”那个“正在灯火阑珊处”的人,是否是你要找的人。你去问她,她能回答你吗?肯定不能,“泪眼问花花不语”,要是始终证明不了,花是不等人的,“乱红飞过秋千去”,花凋谢了。

此种心情就如同陆游的词所描述的一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只好孤芳自赏。对此,到是胡适先生的话更切合第四境界的意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虽然少了点诗意,但确在理。

另一方面对创造性人格特征的研究,通过对具有创造性的人的性格特点进行调查,总结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但是很多性格特征都与创造性有关。

3、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是弗洛伊德(1856~1939)创建的,它对于研究创造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重要贡献在于,精神分析理论揭示了潜意识在创造中的作用。过去人们只认识到,创造是意识活动的结果,但实际上潜意识参与了大量工作,然而却不为人所知,例如在以上提到的酝酿和顿悟阶段,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梦中创造的例子比比皆是。

关于创造的动力,弗洛伊德认为是性本能的冲动,当性能量在正常性活动中没有消耗尽时就转移和投入到事业追求中去,成为人类一切创造的动力。

但是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另外两个重要代表人物,阿德勒(1870~1937)和荣格(1875~1961),均反对弗洛伊德将性本能视为创造行为的根本动力。阿德勒认为,人格的各种动机是追求完美,但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个体因生理缺陷或由社会比较导致的心理自卑感是创造的根源。

荣格虽早年同弗洛伊德合作,后来由于观点不同而分道扬镳。荣格认为,人的心理是通过进化而预先预定了的。个人因而同往昔联结到了一起,不仅与自己童年的往昔,更重要的是还与种族的往昔相联结,甚至还与有机界的整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相联结。这一往昔,并不只是个人的潜意识,而主要是“集体的”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的发现,是荣格的卓越成就,是心理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此,不同民族间创造力的差异与集体潜意识有重要关系。

读《荣格自传》(荣格,2005)就可了解,荣格在自己的创造中,如何开发潜意识的作用,把自己的个人潜意识同民族的集体潜意识结合,梦境、幻觉等等潜意识活动为形成他的心理学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他还将个体的创造看成是人格发展、自我实现的必然追求,是人心灵自然而然的过程。

4、创造动机理论

创造力与需求和动机有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1908~1970)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和受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最高层次为自我实现者,其创造力最强。而且在对处于最高需求层次的“自我实现者”的研究发现,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具有创造性,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创造性。进一步推论,其结果就是创造性必定源自于人的本质特性。

5、创造力思维观

格式塔心理学派从创造性思维角度来研究创造力。韦特海默(1880~1943)强调思维过程的结构整体性和思维研究的现象学分析的格式塔原则为依据,其代表作《创造性思维》,阐明创造是创造者创造性地生成出新观念的思维。心理学家沙赫特(E.Shacthel)把创造思维的发展分为自我中心阶段和集体中心阶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倾向就是成人的主要创造动机,是成人创造的最高目标。成人如果为达到自私自利的目的而从事创造,则逆转到儿童自我中心阶段的行为,这就丧失了人生的意义。

6、创造性的系统模式理论

现代心理学奠基人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结构模型”,该模型将人类智力分为运演、内容和产品三个心理维度,使人们的视野超出传统智商范围,看到了对创造性才能发展极为重要的各种能力(傅世侠,2000)。

美国心理学家艾曼贝尔的创造力组成成分理论,认为过去的研究只注重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的人格倾向,而忽略了创造性有关的技能。她通过整合以往的理论,提出了关于创造性反应和创造过程的一个较为全面的、完整的理论模型。

斯腾伯格提出了“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第一维度是智力维度,第二维度是智力方式维度,第三维度是人格维度。通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调查,他发现了创造力与智力、认知风格、人格之间的关系。

奇凯岑特米哈伊(2001)通过对全球91位公认具有创造力的人物的调查,提出创造力的系统模式理论,将创造性与社会背景联系起来,认为创造性并非在人的头脑中发生,而是在人的思想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它不是一种个体现象,而是全方位的现象。创造性的中心总是处于各种文化的交汇点,不同的信念、生活方式和知识在那里融合,从而使人们很容易地看到思想观点新的结合。

系统模式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创造性水平并不仅仅依赖于个人的创造力。它同样有赖于各个专业和业内人士圈子如何承认和传播这种新颖观点,这对于如何强化创造力具有巨大的实际意义。

总之,心理学对创造问题的理解主要从人的心理、行为,乃至社会关系等方面来进行,这就比哲学层面要深入、细致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