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本书研究的理论背景

本书研究的理论背景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从“创业”成为一个研究焦点以来,无数的学者都为之投入了极大的研究热情。而本研究正是从个体的创业学习问题入手,分析创业知识的存在性与创业学习的可能性,试图证明新的创业知识观点并非静态的类似资源观的知识观。总之,本研究主要聚焦创业知识转化模式问题,而本研究的使命是回答四类问题:①创业知识是什么?

自从“创业”成为一个研究焦点以来,无数的学者都为之投入了极大的研究热情。尽管,有人认为创业并没有达到一个成熟的学科标准而独立存在,甚至有些研究者并不认为创业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但是人们还是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们从数据库中可以检索到超过3万篇与创业直接有关的文章。专门刊登创业研究的知名英文学术刊物就有十余本。我们必须承认,创业研究到现在为止并没有一统天下的理论,甚至很多研究所讨论的问题很难用一个明显的逻辑联系在一起。但是,这都是因为创业本身就是跨越多个学科的研究领域,看看在此方面发表文章的作者就知道这个结论的正确性了。我们从创业文献的作者中发现,不但有知名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还有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甚至还有计算机科学的学者。这些来自不同知识背景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来考察创业问题。因此,有人粗略地将创业研究分为经济学理论派(主要包括古典均衡理论和奥地利经济学派理论)、战略管理学派(主要包括组织资源理论、组织能力理论、组织知识理论)和心理学派(主要包括心理特质理论、创业认知理论和创业社会认知理论)。其实,上述三个大的创业研究流派实际上是代表了创业研究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因此,本研究在起步之初就将自身定位为中观层次的研究,不过为了能吸收近期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本研究将向微观层次略作倾斜,同时也希望在两个层次之间建立一个合理桥梁。

现有创业研究成果繁杂得让人目眩,但是我们可以从现有的研究中发现一些显著的趋势。趋势之一是,普遍将创业看作是一个多维度的现象,并倾向于将其看作是一个过程来对待,换句话讲,创业研究目前更注重动态地考察创业过程。研究者渐渐抛弃特质论的思路,无论在组织层面还是在个体层面,某种资源(组织层次的显著特征)或某种特质(比如创业者个性)都是一种静态的存在,都不能用来解释组织从诞生到灭亡这一动态过程(或个体层面的创业者的创业精神的产生与传递);趋势之二是,创业研究不满足于用理论来解释创业现象,更希望研究结论能够对创业的干预发生实际效用,人们现在更加关心:如何使得创业活力不强的地区恢复创业的活力?如何使得组织具有或保持创业精神?如何使得个体具有创业能力(如果创业能力可以习得的话)。研究者越来越认识到,唯有学习能够带来持续竞争优势(无论对于个体还是组织)。而本研究正是从个体的创业学习问题入手,分析创业知识的存在性与创业学习的可能性,试图证明新的创业知识观点并非静态的类似资源观的知识观。

由于创业研究的多侧面性,使得我们无法将所有与创业学习相联系的文献放在一起做全面分析。但是有两个重要领域的研究成果必须引入到我们的研究中来,即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研究。此外,许多中小企业研究、项目管理、创新管理以及组织变革等方面的研究也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正是因为这种理论渊源的内在联系,本研究在界定自己的研究范围上也面临很多困难。

总之,本研究主要聚焦创业知识转化模式问题,而本研究的使命是回答四类问题:①创业知识是什么?商业模式知识是否是一类创业知识?②什么是知识转换模式,以及如何测量?③失败在创业知识的产生过程中是否具有影响作用?创业失败与知识经验转化模式之间的关系如何?而上述问题在现有的文献中都没有明确的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