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原来“大学生”是这样的

原来“大学生”是这样的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共性:原来“大学生”是这样的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对于这个群体的共性,当然要先予把握。一般而言,大学生的素质在整个社会青年群体中是最高的,有知识,有能力,思维活跃,易接受新生事物,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当然,光这样来打量大学生的共性还是不够,至少不是动态和鲜活的。这个流动的画面就是社会与大学生的互动。结果,用以标注个人能力的各种考试受到当今大学生的高度追捧。

共性:原来“大学生”是这样的

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对于这个群体的共性,当然要先予把握。这样,你就会知道如何进取,怎样超越。

一般而言,大学生的素质在整个社会青年群体中是最高的,有知识,有能力,思维活跃,易接受新生事物,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然而,大学阶段又是个体步入社会的准备和过渡,每个大学生都处在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人生十字路口,在大学期间面临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发展、个性的成熟、职业的选择等一系列人生的重大课题,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强。这个时期,个体自我意识逐步成熟,但自我认识和评价还不够全面:自尊心和自信心强,又往往对他人的言行和态度较为敏感:感情丰富,又往往情绪波动大,起伏不定。在大学生身上,背负着家庭、社会过高的期望和压力,自尊与自卑并存,进取与畏缩同在。

当然,光这样来打量大学生的共性还是不够,至少不是动态和鲜活的。应当在流动的历史画面中来寻找新的信息。

这个流动的画面就是社会与大学生的互动。

有人发现,改革开放至今,在“天之骄子”的光环逐渐淡去之后,社会对大学生的审视越来越具体地集中在职业能力之上。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学历层次的普遍提升,简单的一张文凭已经不再具备足够的魅力。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和职业密切相关的面试场合,人们更多地关注了解大学生的“能力”,并且,几乎仅仅是“能力”。

伴随着就业的难度加大,大学生对考察其“能力”的应对机制很快建立并强化起来。许多面试故事流传之后,大学生们一届又一届地积累和传授着方法和经验,商量着如何才能说服想象中的面试者相信自己的才干,并且开始改变传统的学习重心,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直指面试的准备之中。结果,用以标注(而不是真正地证明)个人能力的各种考试受到当今大学生的高度追捧。很快,考证一族席卷了校园,在大学生的日程安排中,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冲淡了上世纪80年代一度风行的社会活动和生产实践,似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习惯地困守在围墙之内,用记忆力、歌舞活动和粗放的小商业实践制造着自己的“能力”。

于是大学自习室变成了“面试培训站”,“面试培训站”注重的是训练大学生们自身一些应对求职面试的技巧,而忽视了未来创新创业的知识储备和能量积蓄,大学生群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急功近利,大学生涯渐渐背离了它本来的价值。最令人不安的是,不少大学生还没能觉悟到自己正在从众和随大流中失去一些宝贵的机会,面对创业而茫然四顾无所适从。2009年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组织的一项调查发现,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现状是,不仅创业绝对人数比例小,而且创业项目高科技含量少,集中在社会服务业等门槛较低的行业,没有体现出大学生在专业技术上的优势。另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平均比例是0.3%,广东地区为1%,而这一数据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约为20%。

当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高校就业大潮两股压力并锋来袭,年轻的大学生们纷纷感受到沉重的一击。他们颇为失望地发现平时那些浮躁的努力真的不能换来职业的实惠。他们开始发出抱怨,甚至对几年来所受的教育和教育体制发出了心中的质疑。

问题是,原因并不能都归咎于高校的教育。在作为知识集散地的大学,许多冷静下来反思母校教育的大学生会发现,自己其实忽视了不少学知识、长才干的机会。例如,有很多大学设立了大学生科研资助基金、科技竞赛活动、创业孵化中心等等,但是很少出现大学生争先恐后参加的景象,甚至可以说是应者寥寥——或者说真正全身心投入、而非七拼八凑搞应付的人太少了。

是时候提出一个问题了:大学生,你和自己在一起吗?

为什么不能从随波逐流的浮躁中抽身而出,利用好资源,把握好自我?

在这里,我们愿与你一起开始讨论:在今天的大学毕业生里仍然显得特立独行的年轻创业者队伍中,是不是有适合于你的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