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结论和评价

结论和评价

时间:2022-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1 结论和评价6.1.1 主要观点和结论本书从商务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出发,根据介观商务模式的概念框架和基本思想,具体分析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并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及其研究工具对商务模式及其创新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综合各章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6章 结 论

本书从第1章的导论开始,对商务模式进行了概念性的回顾,综述了商务模式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介观商务模式概念体系和基本思想的合理内涵,确认了商务模式及其创新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本书的研究奠定了概念基础。第2章根据介观商务模式概念体系的特征,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分析了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为复杂系统理论的应用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商务模式创新的研究框架。其后的3章具体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及其研究工具——NK模型方法和广义NK模型——对商务模式及其创新进行计算机模拟和理论分析,以研究商务模式创新的规律和策略。本章在前述5章的基础上对本书的研究进行结论性的总结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6.1 结论和评价

6.1.1 主要观点和结论

本书从商务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出发,根据介观商务模式的概念框架和基本思想,具体分析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并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及其研究工具对商务模式及其创新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综合各章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商务模式涉及企业“做生意或赚钱的方式”,可以作为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和管理的分析单元——企业或产业,成为企业管理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和研究对象。同时,也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了现实的分析工具,成为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新突破点。已有的对商务模式的研究,根据技术进步、市场变化和竞争加剧等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主要从价值创造及其实现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对商务模式进行界定和分析,并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层次。但它们作为独立分析单元的依据尚不充分,相关研究也还基于传统的概念框架和方法论,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但这些并不能掩盖商务模式原始含义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反而为商务模式及其创新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空间。

(2)介观商务模式跳出企业管理的传统研究对象和方法论的框框,从企业的经营环境出发,对企业管理的职能部门进行重新整合,得出了包括3个核心界面在内的商务模式的基本构成,确立了商务模式的基本概念框架。介观商务模式的概念框架创造性地从介观层面对企业进行考察,使其具有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人们有充分的理由把商务模式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的分析单元,并将它视为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从而应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其创新问题。

首先,介观商务模式把企业置于平台环境、顶板环境、客户环境、内部环境和伙伴环境5大环境中,并引入交互界面的概念,把企业经营系统重新划分为平台界面、顶板界面、客户界面、伙伴界面和内部构造5大界面。其中客户界面、内部构造和伙伴界面3大界面构成了商务模式的组成部分。这样一种对企业经营系统的重新划分和集成,为商务模式成为企业管理的独立分析单元奠定了概念性基础。

其次,介观商务模式的概念为把商务模式创新独立于技术创新,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供了概念和逻辑基础。由于商务模式的组分涉及客户界面、内部构造和伙伴界面,其创新涉及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和供应来源创新而独立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等狭义的技术创新。同时,由于商务模式各组分都拥有众多的要素,核心界面要素形态组合的多样性为商务模式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空间。因此,商务模式创新不仅仅涉及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和供应来源创新,更关注的是商务模式的组分形态和要素形态的不同组合所涌现出的整体效应。这也为复杂系统理论在商务模式创新中的应用提供了逻辑基础。

(3)商务模式各组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且这种相互作用关系具有不确定性、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和适应性,使商务模式能够在新的层次上涌现出其组分个体所不具有的特性。因此,商务模式具备了复杂系统的基本性质,可以看成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为复杂系统理论和方法在商务模式创新研究中的应用创造了客观条件。

(4)在介观商务模式的概念框架下,商务模式创新可以看成是其3个组分形态和要素形态的重新组合。由于商务模式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性,商务模式组分形态和要素形态的不同组合可能涌现出新的难以预见的特性,使商务模式创新成为可能。因此,商务模式创新与复杂系统理论之间具有概念和逻辑上的合理性。应用适应度地形的概念和方法,商务模式创新可以看成是在商务模式适应度地形上的爬山或跃迁过程。

(5)Kauffman提出的NK模型方法作为“复杂系统的统计力学”,根据生物系统基因型的结构以及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形式,模拟生物系统的演化过程,为复杂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根据人工系统的特点,经过适当的改进和完善,NK模型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和管理系统的研究中,尤其是在创新系统的研究中,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6)由于商务模式的组分确定为客户界面、内部构造和伙伴界面3个核心界面,因此商务模式的复杂性并不体现为组分数量的规模效应,而主要体现为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根据商务模式组分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性特点,考虑商务模式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实际情况,对标准NK模型进行适当的扩展,并确定复杂性度量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复杂性程度的大小为依据,可以建立10种类型的商务模式NK模型。对这些商务模式NK模型进行分析,可以找出商务模式特性与其复杂性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分析商务模式创新的规律。

(7)商务模式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商务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能。对复杂性不同的商务模式NK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和分析表明,反映商务模式适应度地形主要特性的局部最优平均适应度(MFLO)、全局最优适应度(MFGO)、全局最优适应度与局部最优平均适应度之差(MFGL)、局部最优个数(NLO)和局部最优最多个数(MNLO)等数量指标均与商务模式复杂性的大小相关。这些相关性质为各种类型的商务模式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8)根据商务模式组分形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变化的特点,商务模式创新可以分类为模块创新和结构创新、激进创新和渐进创新。其中模块创新涉及组分的形态变异,结构创新涉及组分相互作用关系的改变,激进创新既有组分的形态变异,又有组分相互作用关系的改变,而渐进创新既不涉及组分的形态变异,也不涉及组分相互作用关系的改变,而只是对商务模式现有能力的连续性的加强。此外,对于模块创新,根据组分形态同时变异的个数的多少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局部模块创新和全局模块创新。其中局部模块创新同时只能进行单个组分形态的变异,而全局模块创新同时可对所有组分进行形态变异。

(9)由于NK模型对复杂系统结构复杂性的描述能力的局限性,有必要引入广义NK模型对商务模式创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商务模式广义NK模型比商务模式NK模型具有更强的描述能力,它通过商务模式组分与商务模式特性指标之间的影响关系的描述来反映商务模式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利用多效性和多源性指标描述商务模式的结构特征,从而能够更细致、准确地描述各种复杂类型的商务模式结构形式,使基于商务模式广义NK模型的商务模式创新规律的分析更具一般性。同时通过对多效性和多源性的比较,可以确定商务模式复杂性程度的度量原则,为分析商务模式适应度地形的性能指标与复杂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进而为分析商务模式创新的规律奠定了基础。

(10)综合第3章和第4章对商务模式创新规律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商务模式创新规律如下。

第一,商务模式局部模块创新是初始状态敏感和路径依赖的,商务模式局部模块创新实现的可能是局部最优,而不是全局最优。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商务模式复杂性的增加而增强。而商务模式全局模块创新总可以实现全局最优。

第二,商务模式创新的模仿策略更适合于复杂性程度较低的商务模式的创新,而不适合于复杂性程度较高的商务模式的创新。

第三,商务模式全局模块创新适合于复杂性较高的商务模式模块创新。商务模式局部模块创新更适合于复杂性较低的商务模式模块创新。

第四,结构效应导致复杂性高的商务模式的适应度减小。因此,根据对结构复杂性的定义,应尽可能均匀分布商务模式组分与特性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第五,商务模式复杂性的提高可以为商务模式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

第六,复杂性最高的商务模式的全局最优适应度最大,因此,如果能够实现商务模式全局模块创新,应追求复杂性最高的商务模式。但是,由于商务模式局部模块创新更有可能实现,大多数企业在大多数情况下应选择复杂性适中且具有对称结构的商务模式。

(11)在平台环境的基础技术发生变化而包括顶板环境和平台环境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务模式可以概要地表达为企业为获取一定技术所蕴涵最大价值的基本途径。因此,商务模式是以挖掘技术所蕴涵的价值为根本目的,技术创新是商务模式创新的现实前提,商务模式创新必须与技术创新协同进行。基于这种认识,可以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具有最高多效性的组分引入商务模式系统中,建立商务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的广义NK模型,并进行适应度地形的计算机模拟和统计分析,进而分析商务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的规律。

对商务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商务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既有必要,也有可能。技术创新为商务模式创新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同时提高了商务模式的性能。

6.1.2 评价

基于介观商务模式的概念体系和基本思想,本书应用复杂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商务模式创新和复杂系统理论之间建立起概念和逻辑上的合理联系,并根据介观商务模式组分的构成特点,创造性地应用NK模型和广义NK模型等复杂系统的分析工具,研究了商务模式性能与复杂性之间的关系,为商务模式创新规律的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本书的主要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针对商务模式及其创新的研究现状,特别是介观商务模式的概念体系和基本思想,从概念上和方法论上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理论分析,从概念和逻辑上确定了商务模式创新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在归纳和总结复杂系统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商务模式的复杂系统特性,并把商务模式视为一个复杂系统,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和适应度地形的概念,提出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商务模式创新的分析框架,把商务模式创新视为在商务模式适应度地形上的爬山或跃迁过程,为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商务模式创新研究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

(3)根据介观商务模式组分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性特点,对Kauffman的标准NK模型进行必要的扩展,并提出了商务模式NK模型的复杂性的度量方法,以研究商务模式性能与商务模式复杂性之间的关系。

(4)应用广义NK模型,建立了商务模式广义NK模型,并以商务模式组分和特性指标之间的多效性和多源性为依据,提出了商务模式广义NK模型的复杂性度量原则。

(5)根据商务模式NK模型和商务模式广义NK模型,对各种复杂性不同的商务模式适应度地形进行计算机模拟,并根据模拟得出的统计结果,分析商务模式创新的规律。

(6)根据商务模式NK模型、商务模式广义NK模型的特点和商务模式创新的可能形式,把商务模式创新分类为模块创新(包括局部模块创新和全局模块创新)、结构创新、激进创新和渐进创新等,使应用商务模式NK模型和商务模式广义NK模型分析商务模式创新的策略成为可能。

(7)把商务模式视为企业为获取一定技术所蕴涵最大价值的基本途径,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具有最高多效性的新组分引入商务模式广义NK模型,应用广义NK模型的多效性原理和商务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模型的适应度地形的计算机模拟,从理论上解释了商务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研究商务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规律。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基于介观商务模式的概念体系和基本思想,应用复杂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用形式化的模型和定量化的工具研究商务模式创新与系统复杂性的关系,得出了商务模式创新的规律性的结论。这种形式化方法所得到的模型和结论在实践中或者可以找到实际的例子和映证,或者暂时不能找到实际的例子和映证,有的甚至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从科学方法论上看,向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毕竟是理论,既要从实践中吸取营养,又要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甚至更应该走在实践的前面,预见性地发掘实践中尚未出现的理想模型。这也是包括数学和计算机模拟在内的形式化方法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是本书赖以成立的方法论基础。

然而,无论在方法的应用还是在规律的把握方面,本书的研究还仅仅是一个初步的理论上的尝试。事实上,商务模式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创新活动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值得进一步研究。

6.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6.2.1 商务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问题

本书的研究表明,在每次进行模块创新(形态变异)后商务模式的性能不能低于原有系统性能的条件下,商务模式局部模块创新是初始状态敏感和路径依赖的,创新实现的可能是局部最优而非全局最优,只有进行全局模块创新,实现在商务模式适应度地形上的跨越式的跃迁,才能保证实现全局最优。但是由于企业资源和能力的限制,这种涉及商务模式所有组分形态变异的创新活动很难实现,且有巨大的风险。事实上,企业在商务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在进行局部模块创新的同时,可以通过战略性的退缩,允许商务模式性能的暂时性降低,通过迂回曲折的路径,以退为进,最终到达既定的长远目标或全局最优的目标。此时,就要求商务模式适应度地形提供一个可视化的场景,为商务模式创新提供一个可行的路径。当然这有赖于下面两个问题的解决。

6.2.2 商务模式创新的实证研究问题

根据本书第3章提出的商务模式创新的研究框架,商务模式创新研究的目标就是要提供一个商务模式地形的可视化全景,为商务模式的创新路径提供指南。由于方法论的局限性,本书的研究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个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对商务模式创新的实证研究。商务模式创新的实证研究首先要确定衡量商务模式性能的实际的定量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实证得到的各指标数据,通过适当的技术处理,建立可视化的三维商务模式地形图。在这样一个商务模式地形图上,可以标出各个企业在不同阶段所处的位置,明确企业在商务模式地形上的相对态势,进而为商务模式创新路径的选择和企业的竞争提供可视化的创新路径指南。

6.2.3 商务模式的动态转换问题

商务模式的动态转换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在商务模式5个环境不变的条件下,根据企业在商务模式地形上现有位置,规划出一条合适的路径,通过有限次的“爬山”过程,从一个山峰转换到另一个山峰,最终到达最高山峰或期望到达的山峰。首先,本书通过对商务模式适应度地形的计算机模拟,得出商务模式适应度地形的统计性质,实际上是为商务模式创新的静态选择和路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看,商务模式是处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特别是在技术飞速进步、市场变幻莫测、竞争日益加剧的信息经济时代。因此,商务模式的适应度地形本身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此时的山峰,彼时可能就成了山谷;此时是全局最高山峰,彼时可能成了局部最高的山峰。在这样一个动态变化的商务模式地形中,企业也要根据环境和商务模式地形的变化,不断地调适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商务模式的动态转换实际上就是从商务模式地形图的一个山峰向另一个更高的山峰的爬山或跃迁过程,同时山峰的位置和高度都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无论从商务模式创新路径选择的角度看,还是从商务模式动态转换的角度看,从一个山峰到另一个山峰的攀登都是需要成本的。也就是说,商务模式创新是需要成本的。为此,可以引入实物期权(Real Options)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研究商务模式的动态转换问题。

实物期权的概念来源于金融期权。所谓期权,指的是在未来采取某种行动或决策的非义务性的权力。实物期权常常应用于企业的投资决策中,它强调投资决策的3个特征。研究表明投资具有不可逆性、不确定性和可延迟性。而具有上述特征的投资问题类似于资本市场中的期权(Option)。在投资的实物期权法中,期权的价值来源于投资的可延迟性。延迟投资的目的在于消除投资的不确定性,而投资的不可逆性又增加了延迟投资的意义。同时由于延迟投资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所以具有止损性。因此,尽管投资的不确定性越大,风险越大,但期权的价值也越大。

实物期权方法适合于处理非线性和不确定问题,这一特点恰好与复杂系统的特点不谋而合。实物期权方法提供了一个研究不确定性的价值的分析框架,同时为动态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由于商务模式的转换需要成本,可以把商务模式创新的动态转换问题看成是一种投资行为,结合实物期权方法和NK模型对商务模式创新的动态转换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对商务模式创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6.2.4 商务模式复杂性的描述和度量问题

本书根据商务模式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模和结构特点,分别定义了商务模式NK模型和商务模式广义NK模型的复杂性度量原则,为研究商务模式性能指标与复杂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定量标准。特别是在商务模式广义NK模型中,利用商务模式组分与商务模式特性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多效性和多源性的数量大小和构成,确定对应的商务模式的复杂性程度的大小。但是由于多效性和多源性对复杂性的描述能力仍然有限,不能完全区分具有不同复杂性的商务模式广义NK模型,导致复杂性不同的商务模式被视为同类型的商务模式,从而对研究结果产生微妙的影响。当考虑的商务模式特性指标数量较小时,所得到的模拟和统计分析的结果对这种复杂性的描述方式不敏感,但当所考虑的商务模式特性指标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所得的模拟结果可能对规律的分析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需要更为细致和准确的描述商务模式复杂性的方法,使不同复杂性的商务模式类型能够得到惟一的定义。

例如,模型1122-222可以有如图6-1和图6-2所示的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其差别体现在组分与特性指标相互作用关系的分布上,这种分布上的差异无法用多效性和多源性加以区分。

图6-1 商务模式广义NK模型1122-222之一

图6-2 商务模式广义NK模型1122-222之二

对这两种模型的适应度地形模拟结果表明,它们所代表的商务模式的性能指标有显著的差异。其中,对于如图6-1所示的结构的商务模式,MFLO=0.653,MFGO=0.665,MFGL=0.012;而对于如图6-2所示结构的商务模式,MFLO=0.656,MFGO=0.668,MFGL=0.012。但这种差异并不影响对商务模式性能指标与商务模式复杂性之间关系的分析结论,即本书的研究结果对这两种复杂性的差异并不敏感。此外,模型1122-123和模型1222-133等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在上述情况下,本书对商务模式复杂性的描述和度量原则是恰当的。

但是,当商务模式特性指标数目增加,或者在商务模式组分的基础上引入更多新的相关组分时,组分或特性指标数量规模的增加使商务模式可能实现的结构形式增加,结构效应可能导致敏感情形的出现。其原因就在于商务模式的复杂性除了与多效性和多源性的数量规模和构成有关外,还可能与商务模式组分与特性指标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分布形式有关。例如,第5章引入技术创新作为商务模式的影响因素,使商务模式的广义NK模型的组分N的数量增加到4,此时就出现了例外。绝大多数情况下,MFGL随商务模式复杂性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模型224-1223比模型224-1133的复杂性低,而模型224-1223的MFGL(0.062)却大于模型224-1133的MFGL(0.061)。其原因在于广义NK模型的组成元素或特性指标数目达到一定数量时,其复杂性的度量不能由多效性和多源性惟一地确定,而组成元素和特性指标之间相互作用的更细致的分布情况可能起更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商务模式复杂性的相关因素,找到一种更能客观描述商务模式复杂性的形式化方法,并根据这种描述方法提出商务模式复杂性的度量原则,能够惟一地确定各种类型商务模式的复杂性。

6.2.5 商务模式核心界面的要素形态组合问题

根据介观商务模式的概念体系,商务模式是核心界面要素形态的有意义组合,而每个核心界面一般都由价值对象、价值内容、价值提交和价值回收4种类型的要素构成。这4种类型的要素都存在多种不同的形态(即不同的选择或行动方案),各个核心界面的要素形态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商务模式的各组分,因此商务模式各组分也拥有各种形态,这就是进行商务模式创新选择的基础。也就是说,商务模式是通过组分层次上的要素形态和商务模式层次上的组分形态分层次地涌现出来的。

本书的研究是在商务模式核心界面要素形态组合的基础上,从商务模式层次上,考虑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性对商务模式性能的影响。实际上,在各组分(即核心界面)层次上,也可以根据核心界面的4种要素的实际情况,应用NK模型或广义NK模型的基本方法分别对各核心界面的要素形态的组合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寻找和发掘各组分层次上的最优或适当组合。如此,就可以在商务模式整体及其各组分两个层次上形成双层商务模式创新的NK模型或广义NK模型,构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的完整的模型体系,为商务模式创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复杂系统的涌现性特征,最优商务模式系统并不一定是由各核心界面上的最优要素形态组合(即商务模式组分形态)所构成。因此,不能孤立地分析商务模式两个层次的NK模型或广义NK模型,而应该把商务模式层次上和商务模式各核心界面层次上的NK模型或广义NK模型进行适当的耦合,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务模式创新的最优化。当然,商务模式创新的双层NK模型或广义NK模型所涉及的商务模式性能指标的计算和适应度地形的模拟可能更为复杂,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