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谢林费希特

谢林费希特

时间:2022-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弗里德里希·谢林是德国唯心主义发展中期的主要人物,介于费希特和黑格尔之间。此时,他对费希特的思想产生了变化,认为其晦涩难懂。这部作品受到了黑格尔的贬低,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海德格尔却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1841年,他被普鲁士国王召回柏林。此后,他试图遏制流行的黑格尔哲学浪潮,但未能成功。

弗里德里希·谢林(1775—1854)是德国唯心主义发展中期的主要人物,介于费希特和黑格尔之间。他出生在符腾堡的莱昂贝格的一个新教徒家庭,1790年进入图宾根大学神学院,他的父亲也在这所大学任教。在这里,他与荷尔德林、黑格尔为同窗好友。

1792年,谢林从哲学院毕业,之后开始研究康德与费希特的哲学,他们的思想对青年时期的谢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794年,谢林出版了一篇阐述费希特思想的文章《论一种绝对形式的哲学可能性》,费希特本人也看到了这篇文章,对谢林表示认可,这让谢林在哲学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1795年,谢林获得神学学位,毕业后到莱比锡做家庭教师,这期间他研究了斯宾诺莎与维柯的哲学。

1798年,谢林被耶拿大学聘为编外教授,讲授自然哲学与先验哲学,当时他只有23岁。在耶拿的几年里,他的哲学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了《先验唯心论体系》一书,并迅速成为浪漫派的领军人物。此时,他对费希特的思想产生了变化,认为其晦涩难懂。

1803—1806年,谢林到维尔茨堡大学任教。因为好胜,他树敌颇多。此时,他的思想也开始朝着宗教神秘主义发展。1806年,谢林移居到慕尼黑。1809年,他在《对人类自由本质的研究》中,更加明显地体现出对神秘主义的倾向。这部作品受到了黑格尔的贬低,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海德格尔却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1820年,谢林开始在埃尔兰根大学任教,直到1827年重返慕尼黑,担任国家科学院院长。1841年,他被普鲁士国王召回柏林。此后,他试图遏制流行的黑格尔哲学浪潮,但未能成功。1854年,他在前往瑞士的途中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