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概括的智慧

概括的智慧

时间:2022-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概括的智慧为文之道贵于精。他只是从诸葛亮体现于“隆中对”里的远见卓识及其智谋的巨大威力两个方面,言简意赅地综述了孔明的光辉业绩。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他三岁时,中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东汉统治者摇摇欲坠,各路豪族军阀趁镇压农民起义队伍之机,拉开了割据混战的序幕。这些事例,十分令人信服地反证了诸葛亮那垂范千秋的人格力量。

概括的智慧

为文之道贵于精。

作为一种高度凝炼的文体,笔记文学因其篇幅短小,所寓信息量又较大,故在述人记事、抒情言志之时,往往要求作者具有比撰著小说、散文、杂剧等作品更高超的语言概括能力。用刘知几的话来说,就是要“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及,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史通·叙事》)

尤其是写人的“传记式”轶事笔记,要在几百字内概述人物的生平、思想、事迹、精神与主要成就,且不使读的人感到冗长乏味、望而生畏,确有相当大的难度。有识之士每每能在积累丰富资料的前提下,撷取其人最有光彩的一、两个生活片断,画龙点睛地进行艺术的史论结合的概括……

南宋学者洪迈《容斋随笔》卷八评述诸葛亮的一则笔记,正体现了这种机趣。

千百年来,诸葛亮其人其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即以民间流传的“三个臭皮匠合成个诸葛亮”、“死诸葛吓走活司马”、“开诸葛亮会”等熟语俚词为例,我们便可看出孔明影响之广,简直已成为“智慧”的代名词了。

对于为这样一位妇孺皆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洪迈没有,也无须赘述其叱咤风云的一生。他只是从诸葛亮体现于“隆中对”里的远见卓识及其智谋的巨大威力两个方面,言简意赅地综述了孔明的光辉业绩。

关于第一点,《容斋随笔》在开篇就感叹“诸葛孔明千载人杰……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其后又这样概括:

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以取,言如蓍龟,终身不易。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

历史上的诸葛孔明,出身并非名门望族。其童年在风雨飘摇中度过。他三岁时,中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东汉统治者摇摇欲坠,各路豪族军阀趁镇压农民起义队伍之机,拉开了割据混战的序幕。目睹了种种社会惨状,诸葛亮躬耕之余,主要埋头博览群书,并拜荆州名士庞德公为师,专习治国用兵之道。这些经历甚多,洪迈仅用“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一句带过,略无游词赘笔。

徐庶走马荐卧龙后,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的才识与抱负获得了施展机会。如若没有刘备思贤似渴的恳切心情和谦恭态度,他的确很可能如洪迈所说,成为一个长期蛰居陇中、“不求闻达”的隐士逸人。

“隆中对”,诸葛亮为刘备拟定了据蜀——联吴——抗魏的战略决策,后来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事业,无不以此为指导;而三国鼎立的局势发展,也大抵与孔明的估计相吻。充分显示了诸葛亮思想的敏锐,知识的广博和政治目光之深邃。

这种超凡脱俗的远见卓识,正是他数十年间使得“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的根本原因。

接下来,《容斋随笔》用“以少总多”的侧面描写,通过敌军对诸葛亮的敬畏,综述了他的智慧与谋略:

魏尽据中州,乘操、丕积威之后,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叹为天下奇才。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致哉?

这里,作者为了免使笔记流于庞杂冗长,有意略去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借东风和空城计等素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具体事件,仅用一个从曹操父子到司马懿、钟会等敌军将士何以“畏蜀如虎”的问句,集中渲染了诸葛亮种种“智力策虑”的无往不胜的威慑作用。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遵嘱辅佐刘禅,仍念念不忘北伐大业。他先是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俘而复释的安抚政策,解除了西南边境各族豪强作乱的后顾之忧;接着经过一段时间的“闭关息民”、“治戎讲武”,又于公元227年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六出祁山”;决心实施他在“隆中对”里提出的政治目标……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诗)纵使孔明北伐曹魏最终告以失败,可是他那种“鞠躬尽瘁”的高风亮节和沉着机警、出奇制胜的雄才大略,却赢得了不同政治立场、不同阶层的人的普遍敬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踏勘了蜀军营寨的敌帅司马懿在额手称庆“孔明死,吾等可高枕无忧矣”之余,也情不自禁地连连称赞其用兵之智,“叹为天下奇才”;后来魏国大将钟会灭蜀,还特地派人登定军山祭扫孔明之墓,并严禁部下在墓地周围放马、砍柴。这些事例,十分令人信服地反证了诸葛亮那垂范千秋的人格力量。

我们不难觉察,《容斋随笔》描述诸葛亮的视角,虽仅落于上述两个主要方面,却基本上已勾勒出这位人杰的毕生经历和辉煌业绩。尤足称道的是通篇文章精简有力,结构紧凑,既不乏艺术感染力,又给读者留下了补充、联想、生发的广阔天地,实有言微旨远、“望表而知里”的概括之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