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在财政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科学发展

在财政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科学发展

时间:2022-07-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财政部门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部门之一,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是财政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各方面都要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形成共识,共同促进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让民众得实惠,共享改革和经济发展成果。所以说,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壮大,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财力基础。

财政部门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部门之一,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是财政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财政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科学发展,才能符合纳税人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十七大所提出的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战略目标。

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总体是国家所得和企业所得比重增加,而劳动者个人所得比重下降,由此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具体表现有如下几方面。

1.劳动者当期收入低于合理水平,低于按其劳动贡献率所应得的份额

由此而导致国内居民购买力下降,内需不足,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难以提高。而且我国产品和劳务成本中职工培训、社会保障、职工福利等方面支出不足。有些企业特别是那些大量雇用农民工的企业没有按规定为职工足额缴纳各种保险费,致使部分职工要为自己的看病和养老等费用而不断增加储蓄,产生不良的未来消费预期,造成即期消费能力下降。而长期偏低的内需增长,使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局面难以根本改变。

2.我国产品和劳务价格中没有足额核算环保成本和资源补偿成本,属于不完全成本

这些年,我国GDP持续增长是建立在能源和原材料大量消耗的基础之上,物质和环境因素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而国民收入分配对环境和资源补偿水平却长期低于其贡献率,导致我国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3.人为压低劳务成本及环境资源成本,促使出口增长过快

我国产品和劳务中,人工成本和环境资源成本被人为压低,造成我国产品和劳务特别是出口产品和劳务成本偏低,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势头难以控制,尽管采取降低出口退税、增加关税和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等,控制出口的作用仍然有限,致使国际贸易顺差过多而贸易摩擦加大。近年来,我国进出口顺差、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三大指标均大幅度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建立在初次分配不合理、人力资本和环境资源成本严重“欠账”基础上的。

4.我国在初次分配中的行业收入差距过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迅速增强,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但是财富分配不均日益加剧,两极分化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据网易新闻2011年2月11日报道,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扩大至15倍,其行业收入差距已跃居世界之首。而2006~2007年,日本、英国、法国最高和最低行业工资差距约为1.6~2倍左右,德国、加拿大、美国、韩国在2.3~3倍之间。在我国正常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分配不公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垄断部门获取不正常的高收入,二是在目前收入分配秩序比较混乱的背景下,权力常常会在分配过程中转化成个人利益,为一些人带来了大量不正常收入。

二、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分析

1997~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从404亿美元增长到29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从1399亿美元增长到1.95万亿美元。我国产品出口价廉利薄,主要依靠劳动成本低的优势,形成了“顺差在中国、利润在国外”的现象。因此在继续运用财政再分配手段的同时,要加强对初次分配的调节,提高劳动、环境资源、科技、管理等要素所得的份额。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要加大劳动报酬的比重,通过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和实行强制参保,加强职工培训和增加职工福利等措施,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产品成本。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的基础上逐年缓步提高产品价格,以减缓我国贸易顺差的增长速度。另外,一些企业采用以压低工资标准,损害职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办法来维持高利润。这说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是在初次分配中产生的。因此,采取加大企业节能减排、劳动保障等社会责任的办法,既能减少企业不合理的超额利润,又能提高职工消费能力,有利于扩大内需。从而提高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改变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格局。

三、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层次上都要按照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这样不仅能够理顺分配关系,而且能够同时起到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合理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等一举多得的作用。当前正是我国加快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重点要做好以下各个方面的工作。

1.全社会要形成共识

按照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各级政府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高度重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各方面都要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形成共识,共同促进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让民众得实惠,共享改革和经济发展成果。

2.继续采取相关措施不停步

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着手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如采取措施增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低保家庭补助标准,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等,同时增加了节能减排、资源保护等方面支出,为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奠定了基础。

3.正确估价调整国民收入格局的财力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是经济增长速度,或者是总体经济实力,都是前所未有的。所以说,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壮大,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财力基础。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看,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十分重要。

4.政府有责任铲除灰色收入的滋生环境

通过掌握的部分调查结果推算,2008年,我国机关单位的个人灰色收入高达5.4万亿元,灰色收入很难界定在一次分配领域或二次分配领域。规范一次分配秩序,通过二次分配,以平抑一次分配中的差距,加快民主法治建设,从体制上、机制上压缩钱权交易的空间,铲除灰色收入的滋生环境,是政府不可推脱的责任。

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要把握重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公平机会,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趋势。”在落实这一系列措施方面,财政部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有许多工作要做。

1.继续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

进一步增加扶贫支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加快城市廉租房制度建设,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监督、保障最低工资标准的实施。

2.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改革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按照政事、管办、医药、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四分开”的原则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分步建立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让全体国民病有所医,享有平等的医疗卫生服务。

4.利用财政税收杠杆调节收入分配

扩大对西部山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人群的财政转移支付,缩小贫富差距。让这些地区的民众和沿海发达地区的民众共同富裕。

5.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管

特别是收益金的征收和通过国有资本预算对国有垄断行业利润的调节,创造平等竞争环境,优化分配关系,限制和调控行业之间的初次分配收入过大的差距。

6.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通过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同时建立对离退休养老金、“低保”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理顺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缩小行业间初次分配差距过大,要使广大劳动者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利益和改革开放的成果;与此同时,逐步改变人们的消费预期,增加个人消费和刺激内需,提高内需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改善我国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更有效率的制度机制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