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业主制企业下的金融结构

业主制企业下的金融结构

时间:2022-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业主制企业发展早期的金融结构在业主制企业早期,货币和信用彼此相对独立地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它们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还只是“适应性的”。建立在商品交换关系基础上的业主制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产权结构的封闭性,其唯一的资本来源就是业主的资金,主要通过内源融资进行生产经营来获取价值增值,不需要银行和资本市场。

一、业主制企业发展早期的金融结构

在业主制企业早期,货币和信用彼此相对独立地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它们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还只是“适应性的”。这时完整意义上的银行和资本市场尚未出现。

随着业主制企业的出现,商品交换变得频繁而复杂,货币的出现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小范围交换中的支付通过一种货币的实时直接交割就可以完成,不需要通过银行进行支付结算。在货币出现后,储蓄总量大大增加,储蓄与投资的分离与融合成为可能。然而这时只有货币而没有金融资产,没有提供任何会竞争性地分配储蓄的银行和金融市场,初始经济的金融制度是缺乏效率的。因为它只提供了货币这样一种金融资产,并且没有充分利用金融对储蓄的推动力,也没有充分利用在各个投资机会之间使储蓄有效地分散出去的金融媒介作用[21]

建立在商品交换关系基础上的业主制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产权结构的封闭性,其唯一的资本来源就是业主的资金,主要通过内源融资进行生产经营来获取价值增值,不需要银行和资本市场。内源融资是企业在创办过程中的原始资本积累,由业主自身的资本能力决定,是自有资本。业主在企业的管理中居于支配地位,需要付出大量的个人努力,即业主的企业家才能。业主制企业是实物流和货币流的复合体,货币对于企业经济发展和生产运营发挥的是定价功能(价值尺度)和中介功能(流通手段),实物流是货币流的使用价值载体,货币流是实物流的价值(价格)表现。货币流从属于实物流,作为实物流流通的媒介而存在。货币的定价和中介功能的发挥不需要通过复杂的金融中介和资本市场。

二、业主制企业发展成熟期的金融结构

随着业主制企业进入成熟期,它需要在投资和储蓄之间进行某种程度的专业化安排即银行以满足其金融需求,这样就可以使整个经济更有效地安排投资。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它与封建社会的高利贷资本和钱庄不同。单个资本循环周期的差别造成了生息资本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货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即资本的分工)形成了资本主义生息资本,所以业主制企业要求生息资本的主要经营者——银行的发展,这个时期形成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

1.银行的出现

在业主制企业发展成熟期,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益扩大,到哪里去解决这个燃眉之急呢?这就产生金融需求。约瑟夫·熊彼特在其成名之作《经济发展理论》中强调了银行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是由实现新组合的企业家完成创新活动,而实现创新与信用之间存在关键联系。信用使得企业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不依靠继承的财产但“跨上负债而取得成功”[22],资本也成为进入经济过程的一个新要素。所以说,企业发展要求成立银行以对其提供资金支持。

银行部门真正发挥积累资本的功能是现代商业银行建立以后的事情。虽然早在13世纪,意大利就出现了银行,但17世纪以前的银行,主要业务是为贵族存放贵重物品、存款、汇兑、兑换等,贷款不是其主要业务,而且当时银行发放的贷款具有高利贷性质,手工业者和商人根本无法承受如此高的费用,因而大部分贷款贷给了政府和贵族阶级,以满足他们的战争支出和奢侈消费。因此,早期的银行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是相对脱节的。

直到17世纪以后,在银行提供的资金数量有限和局限于向政府贵族提供高利贷与新兴资本主义工商业主需要大量廉价的资金和周到的金融服务的矛盾的推动下,银行自身进行了调整和创新,促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即新式银行的确立。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当时新式银行的一个典范,它把自己定位于社会化大生产中的特殊企业,把货币作为资本来经营,以盈利作为经营目标,向新兴工商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确立了商业银行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并且它在银行业务、经营管理诸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开创了银行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新式银行在经营利润目标的驱动下,一改往日被动地积累资本的方式,通过建立存款付息制度,主动吸收存款。为了增加存款,扩大银行的可支配资本,银行存款利息确定在较为合理和对存款人颇有吸引力的水平上,有效吸收了中小资产阶级、个体手工业者和社会劳动者手中的闲散资金。贷款方面,新式银行改变了原先主要向政府和贵族提供带有高利贷性质的消费性贷款的做法,站在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向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提供低于工业生产和经营的平均利润率的生产经营性贷款,满足了资本主义生产扩大的资本需求,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23]

2.业主制企业对金融结构的需求分析

鲁宾逊(Robinson,1952)指出,“企业领先一步,而金融紧随其后”(Where enterprise leads finance follows),根据这一观点,企业发展诱致了对特定金融安排的需求,金融结构是对这种需求的自动而被动的反应,这是因为银行或资本市场的产生与存在根源于企业发展中的需求,具有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基本性质。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交换范围的日益扩大,工业革命的推进,业主制企业逐渐进入成熟期。那么哪些因素的出现或变化导致企业产生出金融需求,促使银行产生呢?影响企业产生金融需求的因素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外部环境,另一类是自身状况,即外因和内因。

(1)外部环境

企业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有着一种不对称的互动关系。“互动”是指企业的行为既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即在企业与环境之间有着双向影响。“不对称”是指双向影响的力度不一样: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企业对环境的影响,这是由于企业力量的薄弱。正是因为不对称,我们更关心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尤其是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具体说来,环境的变化又可分为可预知的变化和不可预知的变化。这两类变化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但影响机理不尽相同。对于可预知的变化,企业通常有较充裕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应付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企业带有一定的主动性;而对于不可预知的变化,企业在事件发生伊始通常只能被动地适应,被迫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只是等到事件发生过后,或事件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企业才有可能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或对策,将危害减至最低(对于不利的冲击)或者将有利影响发挥至极致(对于有利的冲击)。总之,环境变化对企业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企业产生金融需求。我们认为在这个时期,业主制企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变化当属工业革命,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工业革命来是如何影响企业产生金融需求的。

欧洲的重大技术发明开始于15和16世纪,而技术发明的广泛推进则发生在17世纪之后,其间有长达100多年的时滞。导致这一时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在生产中实现这一重大技术革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17世纪新式银行出现以前,单个资本的积累还不足以支持实现这种技术革命,正是新式银行的广泛兴起和信用创造功能使工业革命成为现实。工业革命后,欧洲出现了拥有机器设备以及用水和蒸汽作动力的工厂,建立了一大批真正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的新式工商企业,大量的科学发明被应用于生产领域并迅速转化为技术革新和生产力。例如炼铁业和一些纺织厂,许多劳动力集中在大小不等的厂房里,以便于分工和监督。工业革命使用于生产而不是用于商业的固定资本货物的种类与数量显著增长,单靠资本家的私人积累是非常困难的,这时便产生了金融需求。其中最迫切的:一是要能更顺利地获得足够的贷款,以满足新兴工商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革新和扩大再生产中的资金需求;二是要求把利率降低到平均利润率以下,以使新兴工商企业的负债经营有利可图;三是建立起有效而便利的融资机制和完备的支付体系。在需求驱动下,形成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

(2)自身状况

除了环境因素,企业的自身状况也会对其需求行为产生影响。尽管环境因素与自身因素常常交织在一起并且相互影响,但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定企业外部环境条件一定,在这种条件下研究企业自身因素对金融需求的影响。

随着社会进步,早期的业主制企业逐渐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小规模的经营,较低的信用能力,从一开始就成为业主制企业发展的约束条件,而业主制企业发展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资金的匮乏。由于技术与物质资本的不可分割性,尤其对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而言,大量的资本投入远远超过单个的资本积累。在缺乏集合众多社会闲置资本的金融中介的场合,拥有项目的企业家因自身财富的限制,需要面向其他社会成员筹措资本。在储蓄和投资分离的前提下,由于预期收益率的差异一些社会成员的储蓄会超过投资,而另一些社会成员的投资会超过其储蓄,然而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企业家很难向一个毫无关联的人筹资。于是威廉姆森所说的“身份”在此场合中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时借贷活动多发生于彼此具有血缘关系的范围,或者在一个相互熟悉的比较狭隘的地域范围。这类“人格化”交易的成本较低,但是一旦超出上述范围,交易成本就会急剧上升,甚至使交易无法实施,这是由于实物资本投资的期限较长,投资回收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投资者要冒很多的风险,所以需要某种组织上的安排。如何集中一些人的盈余来弥补另一些人的不足,这就需要存在一个共同的交易制度背景,有一个保证交易能够公平实施的第三方即金融中介,那么交易就可以从原来狭窄的范围拓展到这个共同制度的整体范围,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广泛存在的非人格化交易,这样就可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中介创造金融工具,“使得家庭和其他经济单位从它们自己的储蓄(未消费的收入)与投资(固定资产支出)之间那种不可解开的紧箍咒中解放出来。如果没有金融工具,每个单位的储蓄就必须等于投资。金融工具一旦存在,一个单位的投资就可大于或小于其储蓄,这就是货币金融工具的魅力所在,因为未投资于本单位的储蓄现在也能取得收益,这就为以积累无盈利的货币为形式来进行的储蓄提供了一种激励机制[24]”。所以通过在投资和储蓄之间进行某种程度的专业化安排即银行,可以使整个经济更有效地安排投资,同时在这个时期形成了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

综上所述可知,在业主制企业早期,信用制度不发达,银行数量少、规模小;在业主制企业成熟期,银行得到了发展。总体说来,产权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低。随着生产力发展,业主制企业逐渐不能满足大规模投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