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二节业主制下的金融结构研究

第二节业主制下的金融结构研究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金融结构的变迁应以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为基础,因为金融结构与企业发展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协作生产向业主制企业转化,是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结果。后来,在以自产自销为特征的手工业生产中,出现了充当交换介绍人的中间商,他把自身积累的资本投人到贸易周转中去,通过外包工制周旋于生产者和购买者之间,仅从事买卖,而不亲自动手制造产品。

一、金融结构的变迁

戈德史密斯(1969)首次对金融结构的演变过程和金融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分析,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学术界对金融结构的转型及演变的研究日趋深人。白钦先(1989)在《比较银行学》中指出,一个国家金融结构的演变实际是从初级到高级、从间接融资为主(金融彳倾斜)发展到直接融资为主(金融彳倾斜的逆转)的过程,即“金融彳倾斜及其逆转”的过程。克劳迪娅?兹奥贝克和约翰K.加勒特(Claudia Dziobek and John K.Garrett,1998)提出了金融系统的趋同问题,美国转向全能型银行,而德国加强了其市场导向的融资,这两种金融系统看起来似乎要趋同于一种共同的中间模式。两种观点均认为金融系统的结构变迁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只不过,前者总结为金融彳倾斜及其逆转,相当于说从银行主导型趋向于市场主导型,后者认为金融系统的结构变迁趋同于银行和证券市场的融合。

还有一些学者对金融结构变迁的内在因素进行了分析。拉津和津盖尔斯(Rajan and Zingales,2000)认为金融发展国别差异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开放程度或政治体系的集权程度。唐寿宁、王晋斌(2002)认为金融结构演变实际上是通过投资者对日常金融产品、金融中介的选择进行的。郭翠荣(2003)从家庭部门金融资产的选择行为、金融部门的资产配置行为及经济结构的递进三方面,阐述了金融倾斜及其逆转的原因。以上学者都没有从企业一一这一实体经济角度来研究金融结构,缺乏深刻性,我们认为,企业发展决定金融结构,既然我们分析的是企业发展视角中的金融结构,那么我们就必须动态地考察金融结构的变迁,从企业发展和金融结构的研究中发现二者的相关性。金融结构的变迁应以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为基础,因为金融结构与企业发展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从历史上看,企业发展经历了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形式,形式不同,资本来源就不同,社会化水平也不同,相应的金融需求也不同,要求金融体系能够动员储蓄、风险管理、信息处理和公司治理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因而形成相应的金融结构。企业发展会产生对金融体系功能扩展和提升的需要,这是经济系统的内在需要,总的来说,随着企业发展,要求金融体系在动员储蓄、风险管理、信息处理和公司治理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传统上,在以银行为金融主导主体的条件下,金融功能被简单地限定在单纯的中介功能,而在金融市场为金融主导主体的条件下,在金融经济中,金融的功能得到不断丰富、扩展和提升,如资产重组、风险分散、资源配置和以高乘数效应为核心的对经济的极强的杠杆效应等方面。”资本市场在动员储蓄、风险管理、信息处理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其将在金融体系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金融结构变迁就是从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发展到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

二、业主制企业的产生

企业作为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基本单位,是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产物,企业制度的演化主要取决于生产力的社会化发展状况。从企业发展与金融结构关系的角度看,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可看做三种特殊企业形态,与金融结构存在特殊关系。业主制企业萌芽于协作生产,协作“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是由个体小生产转化而来的,在马克思看来,个体小生产向协作转化也即向社会化生产的转化,体现了“劳动过程转化为社会过程的历史必然性”,“协作本身会产生一种社会生产力”,会导致比个体生产更高的效率。协作生产向业主制企业转化,是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结果。

人类社会的手工工业生产活动的基本方式一直到18世纪初还停留在家庭作坊阶段,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其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少量的剩余产品也只与邻居或在小范围内进行互通有无的交换。在简单而偶然的初始交换中,以物易物仍然是重要的交换方式。8世纪末到9世纪初,西欧仍处于纯粹的农业社会状态,土地几乎是生活的唯一来源,是构成财富的唯一条件,动产在经济生活中不起任何作用。在工业活动中存在大量的家庭小作坊,它分散在众多的家庭中,遍布城乡的工匠师傅带着几名学徒及帮工,往往不实行分工,就像一个家庭构成那样,进行手工业生产。维持这种组织形式的正常经营,主要依靠手工业者家庭的微薄积累,并且这种家庭式的生产组织主要以谋生为主,没有追求利润的条件。这一时期的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没有市场的经济,不是因为人们不愿意出卖自己的剩余产品,而是因为没有买主。虽然这一时期也有大量的小集市,但它的作用只限于满足附近居民的家庭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人的娱乐要求而不是商业意图。在这一时期,人们只是基于使用的需要进行交换,其流程是C—C,商品的内在矛盾一一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还未形成显性表现。

随着生产力发展,市场逐渐扩大,生产活动逐渐由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劳动人才来完成,产品生产也逐渐形成完全的分工。到了11世纪,城市里集中了大批工匠,当时出现的第一批店铺其实就是面包师傅、屠户、鞋匠、铁匠、成衣工以及其他小手工业者的作坊。这类工匠最初不得不离开店铺,到集市去出售产品。他们的工作使他们同店铺保持前店后场的关系,在集市歇业的日子里,工匠很快就在自己的店铺营业,即在自家门口售货。这时,生产与销售并没有完全分离,产品以“自产自销”为特征,保尔?芒图称其为家长制工业的古典形式。

后来,在以自产自销为特征的手工业生产中,出现了充当交换介绍人的中间商,他把自身积累的资本投人到贸易周转中去,通过外包工制周旋于生产者和购买者之间,仅从事买卖,而不亲自动手制造产品。并且商人一般提供原料,并身兼协调、联络、销售和领导等职责。商人的出现导致早期商业店铺发生变化,其结果就是生产和销售的分离。例如,纺织业在当时已是相距很大跨度但又互有联系的单位,商人提供原料或生产工具,主持从纺到织,从缩绒、印染到整修,直到完成最后一道工序,付清工资或以部分产品抵充工资,最后将远程或短途贸易的利润留给自己。到工业革命前夕,不仅形成了生产和销售的分离,而且生产活动也发生了进一步分工,并形成了生产者和生产工具的分离。当时“使用的唯一的固定资本货物”是建筑物和运输工具(特别是船舶),但它们不附属于制造业,而是附属于商业,由于固定资本需求不高,所以这种组织形式依靠手工业者家庭的积累和商人提供的部分资本便可满足需求。

中世纪后期,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海外市场的开拓,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在生产方式不能相互变化以适应市场需求的情况下,通过生产组织的创新以增加供给成为必然。热衷于外包工制的商业资本家将原来分散在各个家庭中的手工业者集中于一个或大或小的“中心工场”中,这个方式不仅稳定了商人(生产的组织者)与手工业者之间的联系,而且提高了效率。据当时一位英国商人说,外包工制下100台织机所织的布匹,不如10部织机在一个工头直接监督下,由雇来固定5人织得多。在早期的手工工场中,尽管生产方式依旧不变,但是,由于可以共同使用工具和设备,更由于纪律的约束作用,生产效率必定高于家庭手工业制。

随着产业革命的推进,用于生产而不是用于商业的固定资本货物的种类与数量开始显著增长,业主制企业发展到成熟期。到18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实现了机器化生产,随后,欧洲、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大规模采用机器生产,手工工场逐步让位于工厂生产。马克斯?韦伯认为,“工厂是使用自由劳动和拥有固定资本的一种作坊工业”。当时,工厂主用于投资(主要指固定资本)的资本,或源于自己的以往资本积累,或是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转化而来。

许多历史事实表明,技术在产业革命中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产业革命固然依赖于蒸汽机的发明,但更为重要的因素则是企业制度。产业革命前,已经出现了一系列机器发明,如1733年约翰?开伊发明了飞梭;1735年约翰?淮亚特发明了纺纱机等。随着蒸汽动力代替水力、风力而成为一种方便经济的动力,工厂制促进了产业革命的推进。工厂制是传统企业制度的高级阶段,它伴随新的生产方式而产生,是工业化的财产组织形式,是有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组织体。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旦工厂制度达到一定的广度和一定的成熟程度,特别是一旦它自己的技术基础即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一旦煤和铁的采掘、金属加工以及交通运输业都发生革命。总之,一旦与工业相适应的一般生产条件形成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就获得一种弹力,一种突然的跳跃的扩展的能力,只有原料和销售市场才是它的限制”。

业主制是这个时期最流行的企业制度,这是因为它适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经济商品化状况。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社会分工很不发达;经营管理还没有成为一种专门的技术和职业,经理还没有从所有者中分离出来。在这种条件下,实行业主制能推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三、业主制企业产权结构的特点

业主制企业是最古典的企业制度,其唯一的资本来源就是业主本人的资金,内源融资是其唯一的融资方式,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产权结构的封闭性

在业主制条件下,企业只有一个所有者(或叫出资者),其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中在企业所有者手中。业主制企业建立了完整的产权关系,当业主在企业投人自有财富时,这部分财产的所有权是完整的,可以称之为业主所有权。因为业主自己除了占有权能,还有完全的支配、使用和处分权能。业主制企业的特征就是以单个业主为唯一人格代表的企业所有权、控制权等各种权利高度一体化的产权结构。企业所有者的目标即是企业主体目标,他们直接控制和经营企业,有高度的自主权。也就是说,所有者与经营者是同一主体,所有者全权控制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是“典型的企业资产所有者控制型的企业制度”。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控制,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不仅可以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且所付成本也较低。然而这种集所有者与经营者为一身的高度一体化的产权结构逐渐不适应生产力社会化发展需求,并且导致企业寿命短,经济过程出现非连续化。

2、企业所有者自负盈亏,对企业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企业的发展主要靠内部积累   业主制企业主要以自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基础,即以自我积累为主。在发展初期,企业的内部自我积累机制能满足企业的扩张需求。正是如此,业主制企业产生不久就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并极大地推动了经济以更为迅速的速度发展。然而对企业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导致企业生产运营的风险完全由企业所有者自身来承担,呈现风险个体化特征。这使企业所有者承担的风险过大,导致企业所有者不愿投资到风险大的产业,从而阻碍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由于一方面业主的储蓄余额可能并不多,另一方面储蓄余额受到地域的限制,通过业主来调动地区之间的资本余额基本是不可能的,外部融资存在极高的交易成本。随着生产力发展,企业难以根据生产力和企业发展状况及时扩大企业规模,难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但银行的出现促进了业主制企业的发展。

3.自然人产权

业主制企业规模较小,其产权主体是自然人,这种以自然人身份对象化于财产客体上的产权关系限制了主体流动和客体的分解,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自然人(个人或者家庭)财产与企业财产的合一性质本身限制了企业和资产的规模,它无法适应生产经营迅速扩展的需要。财产经营责任的无限性和对自然人的依附关系限定了企业组织的“存在寿命”,使企业很难有强大的市场生命力。企业主退休或者死亡,企业往往就会面临解散的危险。因为作为企业的继承者一一先前企业主的儿子,可能并不具有同他父亲一样管理企业的能力。

业主制企业产权高度合一,虽然产权集中能使持续成长权益流失减少到最小,能够抓住一切可能成长机遇,但是这种产权制度只能表现为一种所有权制度,形成一元化产权结构,往往导致把产权关系和血缘关系融为一体,企业始终无法摆脱个人和家庭而独立存在,企业成长长期受到个人和家族的困扰。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局限,导致企业制度创新的需求产生,出现了合伙制,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合伙制作为另一种古典企业制度,并不是在业主制失去主流地位后才出现的。

四、业主制企业下的金融结构

        (一)业主制企业发展早期的金融结构

在业主制企业早期,货币和信用彼此相对独立地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它们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还只是“适应性的”。这时期完整意义上的银行和资本市场尚未出现。

随着业主制企业的出现,商品交换变得频繁而复杂,货币的出现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小范围交换中的支付通过一种货币的实时直接交割就可以完成,不需要通过银行进行支付结算。在货币出现后,储蓄总量大大增加,储蓄与投资的分离与融合成为可能。然而这时只有货币而没有金融资产,没有提供任何会竞争性地分配储蓄的银行和金融市场,初始经济的金融制度是缺乏效率的。因为它只提供了货币这样一种金融资产,并且没有充分利用金融对储蓄的推动力,也没有充分利用在各个投资机会之间使储蓄有效地分散出去的金融媒介作用。

建立在商品交换关系基础上的业主制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产权结构的封闭性,其唯一的资本来源就是业主的资金,主要通过内源融资进行生产经营来获取价值增值,不需要银行和资本市场。内源融资是企业在创办过程中的原始资本积累,由业主自身的资本能力决定,是自有资本。业主在企业的管理中居于支配地位,需要付出大量的个人努力,即业主的企业家才能。业主制企业是实物流和货币流的复合体,货币对于企业经济发展和生产运营发挥的是定价功能(价值尺度)和中介功能(流通手段),实物流是货币流的使用价值载体,货币流是实物流的价值(价格)表现。货币流从属于实物流,作为实物流流通的媒介而存在。货币的定价和中介功能的发挥不需要通过复杂的金融中介和资本市场。

(二)业主制企业发展成熟期的金融结构

随着业主制企业进人成熟期,它需要在投资和储蓄之间进行某种程度的专业化安排即银行以满足其金融需求,这样就可以使整个经济更有效地安排投资。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它与封建社会的高利贷资本和钱庄不同。单个资本循环周期的差别造成了生息资本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货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即资本的分工)形成了资本主义生息资本,所以业主制企业要求生息资本的主要经营者一银行的发展,这个时期形成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

1.银行的出现

在业主制企业发展成熟期,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益扩大,到哪里去解决这个燃眉之急呢?这就产生金融需求。约瑟夫?熊彼特在其成名之作《经济发展理论》中强调了银行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是由实现新组合的企业家完成创新活动,而实现创新与信用之间存在关键联系。信用使得企业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不依靠继承的财产但“跨上负债而取得成功”,资本也成为进人经济过程的一个新要素。所以说,企业发展要求成立银行以对其提供资金支持。

银行部门真正发挥积累资本的功能是现代商业银行建立以后的事情。虽然早在13世纪,意大利就出现了银行,但17世纪以前的银行,主要业务是为贵族存放贵重物品、存款、汇兑、兑换等,贷款不是其主要业务,而且当时银行发放的贷款具有高利贷性质,手工业者和商人根本无法承受如此高的费用,因而大部分贷款贷给了政府和贵族阶级,以满足他们的战争支出和奢侈消费。因此,早期的银行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是相对脱节的。

直到17世纪以后,在银行提供的资金数量有限和局限于向政府贵族提供高利贷与新兴资本主义工商业主需要大量廉价的资金和周到的金融服务的矛盾的推动下,银行自身进行了调整和创新,促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即新式银行的确立。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当时新式银行的一个典范,它把自己定位于社会化大生产中的特殊企业,把货币作为资本来经营,以盈利作为经营目标,向新兴工商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确立了商业银行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并且它在银行业务、经营管理诸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开创了银行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新式银行在经营利润目标的驱动下,一改往日被动地积累资本的方式,通过建立存款付息制度,主动吸收存款。为了增加存款,扩大银行的可支配资本,银行存款利息确定在较为合理和对存款人颇有吸引力的水平上,有效吸收了中小资产阶级、个体手工业者和社会劳动者手中的闲散资金。贷款方面,新式银行改变了原先主要向政府和贵族提供带有高利贷性质的消费性贷款的做法,站在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向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提供低于工业生产和经营的平均利润率的生产经营性贷款,满足了资本主义生产扩大的资本需求,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2、业主制企业对金融结构的需求分析

鲁宾逊(Robinson,1952)指出,“企业领先一步,而金融紧随其后”(Whereenterpriseleadsfinancefollows),根据这一观点,企业发展诱致了对特定金融安排的需求,金融结构是对这种需求的自动而被动的反应,这是因为银行或资本市场的产生与存在根源于企业发展中的需求,具有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基本性质。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交换范围的日益扩大,工业革命的推进,业主制企业逐渐进人成熟期。那么哪些因素的出现或变化导致企业产生出金融需求,促使银行产生呢?影响企业产生金融需求的因素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外部环境,另一类是自身状况,即外因和内因。

(1)外部环境

企业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有着一种不对称的互动关系。“互动”是指企业的行为既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即在企业与环境之间有着双向影响。“不对称”是指双向影响的力度不一样: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企业对环境的影响,这是由于企业力量的薄弱。正是因为不对称,我们更关心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尤其是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具体说来,环境的变化又可分为可预知的变化和不可预知的变化。这两类变化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但影响机理不尽相同。对于可预知的变化,企业通常有较充裕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应付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企业带有一定的主动性;而对于不可预知的变化,企业在事件发生伊始通常只能被动地适应,被迫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只是等到事件发生过后,或事件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企业才有可能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或对策,将危害减至最低(对于不利的冲击)或者将有利影响发挥至极致(对于有利的冲击)。总之,环境变化对企业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企业产生金融需求。我们认为在这个时期,业主制企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变化当属工业革命,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工业革命来是如何影响企业产生金融需求的。

欧洲的重大技术发明开始于15世纪和16世纪,而技术发明的广泛推进则发生在17世纪之后,其间有长达100多年的时滞。导致这一时滞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如果在生产中实现这一重大技术革命,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17世纪新式银行出现以前,单个资本的积累还不足以支持实现这种技术革命,正是新式银行的广泛兴起和信用创造功能使工业革命成为现实。工业革命后,欧洲出现了拥有机器设备以及用水和蒸汽作动力的工厂,建立了一大批真正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的新式工商企业,大量的科学发明被应用于生产领域并迅速转化为技术革新和生产力。例如炼铁业和一些纺织厂,许多劳动力集中在大小不等的厂房里,以便于分工和监督。工业革命使用于生产而不是用于商业的固定资本货物的种类与数量显著增长,单靠资本家的私人积累是非常困难的,这时便产生了金融需求。其中最迫切的:一是要能更顺利地获得足够的贷款,以满足新兴工商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革新和扩大再生产中的资金需求;二是要求把利率降低到平均利润率以下,以使新兴工商企业的负债经营有利可图;三是建立起有效而便利的融资机制和完备的支付体系。在需求驱动下,形成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

(2)自身状况

除了环境因素,企业的自身状况也会对其需求行为产生影响。尽管环境因素与自身因素常常交织在一起并且相互影响,但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假定企业外部环境条件一定,在这种前提下研究企业自身因素对金融需求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早期的业主制企业逐渐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小规模的经营,较低的信用能力,从一开始就成为业主制企业发展的约束条件,而业主制企业发展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资金的匮乏。由于技术与物质资本的不可分割性,尤其对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而言,大量的资本投人远远超过单个的资本积累。在缺乏集合众多社会闲置资本的金融中介的场合,拥有项目的企业家因自身财富的限制,需要面向其他社会成员筹措资本。在储蓄和投资分离的前提下,由于预期收益率的差异一些社会成员的储蓄会超过投资,而另一些社会成员的投资会超过其储蓄,然而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企业家很难向一个毫无关联的人筹资。于是威廉姆森所说的“身份”在此场合中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时借贷活动多发生于彼此具有血缘关系的范围,或者在一个相互熟悉的比较狭隘的地域范围。这类“人格化”交易的成本较低,但是一旦超出上述范围,交易成本就会急剧上升,甚至使交易无法实施,这是由于实物资本投资的期限较长,投资回收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投资者要冒很多的风险,所以需要某种组织上的安排。如何集中一些人的盈余来弥补另一些人的不足,这就需要存在一个共同的交易制度背景,有一个保证交易能够公平实施的第三方即金融中介,那么交易就可以从原来狭窄的范围拓展到这个共同制度的整体范围,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广泛存在的非人格化交易,这样就可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中介创造金融工具,“使得家庭和其他经济单位从它们自己的储蓄(未消费的收人)与投资(固定资产支出)之间那种不可解开的紧箍咒中解放出来。如果没有金融工具,每个单位的储蓄就必须等于投资。金融工具一旦存在,一个单位的投资就可大于或小于其储蓄,这就是货币金融工具的魅力所在,因为未投资于本单位的储蓄现在也能取得收益,这就为以积累无盈利的货币为形式来进行的储蓄提供了一种激励机制”。所以通过在投资和储蓄之间进行某种程度的专业化安排即银行,可以使整个经济更有效地安排投资,同时在这个时期形成了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

综上所述可知,在业主制企业早期,信用制度不发达,银行数量少、规模小;在业主制企业成熟期,银行得到了发展。总体说来,产权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低。随着生产力发展,业主制企业逐渐不能满足大规模投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