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纪年代以后的观点

世纪年代以后的观点

时间:2022-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述主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的经济学家,不论苏联的中国的,都还是按照斯大林的解释,把社会生产方式理解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吴斌认为,生产方式和生产力都是自然技术范畴,《资本论》关于剩余价值的研究,就是以生产方式为前提。[40]这是从《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的翻译和大量资料的对比研究中概括出的结论。

上述主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学家,不论苏联的中国的,都还是按照斯大林的解释,把社会生产方式理解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在这种理解下,认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也就是要为把生产力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中打开大门。进入80年代之后,这一格局发生了变化。

陈招顺、李石泉认为:马克思的著作中存在着的生产方式这个概念,其基本含义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联系的中间环节,是生产关系变化发展的重要依据。马克思确实把这种生产方式列入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7]这种见解,实际上是把生产方式理解为独立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外的一个独立的概念。马家驹、蔺子荣认为,生产方式有劳动方式和生产的社会形式两个不同的含义,实际存在的社会生产方式总是两者的统一,由此派生出劳动方式和生产的社会形式统一的第三含义。马克思把生产方式也放在研究对象之内并且列在首位,不认为政治经济学仅限于研究生产关系。[38]这种见解实际上是把劳动方式作为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纳入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吴斌认为,生产方式和生产力都是自然技术范畴,《资本论》关于剩余价值的研究,就是以生产方式为前提。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不能脱离生产方式,不能脱离生产技术。[39]这种见解,是把生产方式理解为生产的技术方式,并把它纳入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张钟朴、冯文光认为,生产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指社会经济形态,也指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狭义指具体的劳动过程中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也指生产技术方式、生产方法。[40]这是从《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的翻译和大量资料的对比研究中概括出的结论。其他的见解可见《中国社会科学》1985第5期,彭鑫政、郭树清等的一组文章。

总起来看,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上,主要有三种意见:(一)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二)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三)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加生产关系。这三种不同意见争论的焦点,又集中在对“生产方式”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上。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界,在经济学对象问题上围绕“生产方式”展开旷日持久的争论,不是偶然的。其原因,从客观实践方面看,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生产力组织、分工协作、技术进步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经济理论上的指导;从理论源流上看,都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一版序言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