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纪年代末以后法国宏观经济概述

世纪年代末以后法国宏观经济概述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任第一年即遇到了“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和财政问题。实施经济干预是国家政府实行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和职能。这其中包括法国历史上第三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国有化进程,以及凸显劳工福利体制在公私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当其他国家逐渐脱离了经济危机的阴影而经济增长率开始缓慢回升时,国家干预影响的巨大惯性使法国长期陷于经济滞胀而无法自拔。

背景介绍

一、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法国宏观经济概述

(一)70年代末以后法国经济的增长

1.“二战”后法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滞胀

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给欧洲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论在物质财富、社会文明或是经济秩序方面,这场在欧洲本土熊熊燃烧了六年之久的战争烈火都使被波及的国家遭到了重创。然而,这场战争从长远意义上来说对欧洲国家经济的影响还远不止于此,更具普遍意义的是,“二战”所掘下的“空穴”同时给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激发了他们重新构建一个繁荣互助的经济圈的迫切需求,使之在此后的近三十年里呈现出持续的经济增长。在这个所谓的“黄金时代”里,作为战后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的代表,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伴随着欧洲的重建和复兴,使战后一片狼藉焦土上的零落版图演进成为一个从经济到政治上都紧密相连的繁荣共同体。但一些经济漏洞和社会弊端也在眩目奇迹的掩盖下慢慢滋生起来,逐渐吞噬着经济发展的健康肌体,直至20世纪70年代两次全球石油危机的爆发,将法国及整个欧洲带入了漫长的、以持续低GDP增长率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经济危机和滞胀期。

对于命运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密切相连的法国,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仿佛骤至的风暴,给上至经济构架下至民众心理的各个社会层面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尽管在石油危机真正来临前,包括社会结构失衡、地域分布不均等在内的多种社会问题已经暴露无遗,但持续走高的GDP增长率却轻易地成为政府忽视这些问题的托词,以致在这根杠杆对逐渐失调的社会秩序艰难操控的情况下,沉溺于繁荣社会景象的人们始终相信这种状况还将延续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彻底击碎这场美梦的世界石油危机将残酷的社会现实完全暴露出来。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经过两次石油危机在6年内将油价猛增至原有的13倍之多,法国的GDP增长率突跌两个百分点。饱受滞胀之苦而被迫清醒的欧洲国家重新认识到建立一个一体化经济空间的重要性,为日后提出和建立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奠定了基础。

如前所述,石油危机对于法国来说仅仅标志着一个长达数十年经济低迷的滞胀阶段的开始。表1列出了1979~2005年法国的年GDP增长率。统计结果表明,近三十年间法国的GDP增长率都远远低于“黄金时代”的4.5个百分点。因此从全局上看,将这个时期贯以“经济滞胀期”的名称是准确而恰当的。

表1 1979~2005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资料来源:INSEE.

具体到这个全局描述下的各个时期,不难看出法国政体和党派色彩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从1980~1986年,增长率曲线呈现凹陷走势的区间恰逢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ois Mitterrand)领导的社会党和法国共产党组成的“左翼”联合政府执政时期。上任第一年即遇到了“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和财政问题。继任政府虽然通过经济紧缩和宏观经济调控等社会性的应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境,但在经济上比较激进的改革主张却并未从根本政策方针上作出改革,因此也无法达到复苏经济的良好效果。1986年,社会党在议会选举中失败,获胜的保卫共和联盟与法国民主联盟共同组阁执政。总理希拉克(Jacques Chirac)的右翼自由经济主张使法国的GDP增长率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三年里有所回升。然而随着1988年社会党在议会选举中的再次胜出,之后在其组阁的1988~1993年间,脆弱的经济复苏势头再度瓦解,甚至在1993年出现了GDP的负增长。这种低迷走势直至1993年保守党领导人爱德华·巴拉杜(Edouard Balladur)被任命为总理后才有所好转。多年来的执政表现多少让法国民众在经济问题上对社会党感到失望而更相信保守党派。1995年,中右保守政党联盟领导人希拉克当选法国总统,而他最忠实的追随者之一——当时任保卫共和联盟主席的阿兰·朱佩(Alain Juppé)成为总理。然而保守党政府在经济上的治国业绩却并没有为之赢得支持和信任,下降的GDP增长率重新迎回了社会党内阁。新任总理利奥内尔·若斯潘(Lionel Jospin)领导的“左翼”政府在经济政策理念上摒弃了许多传统社会党所持有的观点,另外采纳了曾一度在80年代挽救法国经济的右翼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这个“左右共治”的政权和“左右”政策理念相结合的政府,为法国在1997~2000年间带来了持续有效的经济增长。但全球经济形势的逆转使增长率的走高未能保持到该政权执政下的最后两年。低增长率的经济状况在之后至今的保守党政府执政下也未能得到有效改善。

2.引起与导致法国陷入经济滞胀的主要因素

(1)国家干预的增加

实施经济干预是国家政府实行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和职能。作为西方国家计划管理的发祥地,法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政府应对策略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强调积极的宏观经济调控成为当代法国经济管理政策的主旋律。随着石油危机所暴露出来的经济问题的日渐恶化,法国政府也逐步认识到通过国家参与经济干预来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981年,社会党领导人密特朗当选总统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政府影响因素在经济行为中所占的比重大大增加。这其中包括法国历史上第三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国有化进程,以及凸显劳工福利体制在公私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前者作为社会党实现其政治纲领的举措,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诸如能源、交通、金融和军工等关键领域的大部分大型企业实行了一系列的国有化改革。而后者直接导致僵化劳工体制的形成,对法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使其在适应国际环境和参与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当其他国家逐渐脱离了经济危机的阴影而经济增长率开始缓慢回升时,国家干预影响的巨大惯性使法国长期陷于经济滞胀而无法自拔。

(2)工会力量的壮大

在一些西方国家,工会的力量在企业政策的制定尤其是劳工体制的建立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在另一些国家中,强硬派的政治领导人却使工会软弱无力,典型代表如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等。与英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社会党政府支持下的法国,其工会力量之强大足以阻止政府有自由经济倾向的各种改革,譬如1997年最终导致议会解散的交通系统改革抗议,以及2004年对退休养老待遇政策改革的反对。强大的工会带动一次次抗议风潮,不仅使政府的许多改革尝试和举动面临极大的挑战和风险,也使法国经济在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制度的压力和制约下,始终处于所谓的“三高一低”,即高赤字、高逆差、高失业、低增长的低迷状态。

(3)生产力的发展

尽管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法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却不能否认一些有利因素的存在。生产力的发展则是其中最具影响力也是正面效应最为显著的一个,它直接使法国跻身于人均单位时间生产力世界排行榜的前列,甚至明显高于美国、日本等经济强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二:一者为生产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再者为生产组织管理上的优化和完善。

法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实力的发达国家之一,其高新技术主导的工业在诸如核电利用、高速交通、微电子等领域都拥有着极具竞争力的尖端技术。这些技术产业的支持很大程度上来源和依赖于法国独特而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其源源不断地为经济命脉上的各行各业输送着理论基础扎实而又颇具创新品质的人才精英。私有企业中生产组织管理的高效性也帮助法国在发展竞争中争取到有利地位。虽然企业中强大的工会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一些改革举措的实施,公共行政部门依然存在的效率低下问题限制和削弱了私有系统中高效运作带来的收益,但事实证明,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优化的组织效率确实为法国生产力的增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于生产产出和与之相关的劳动资源消耗是直接关系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高新技术引导下的高效生产无疑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正面作用。

(二)生产结构的变更

1.不均衡的产业结构

(1)农业

法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农业国之一。其农业总产量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农业的兴旺得益于法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其粮食、水果产量及酿酒业都有丰厚的收获。尽管在过去的近四十年中,法国的农业也受到诸如疯牛病、硝酸盐污染等食品健康问题和丑闻的冲击,面临过产品过剩所带来的经济困境,但总的来说,法国的农业系统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良性的发展态势。

尽管如此,这种健康态势仅可以说是相对于其他产业发展状况得出的结论。从绝对意义上来看,法国农业无论在其经济实力还是从业人口上都缓慢但也确凿无疑地逐渐失去了它在国民经济舞台上占有的比重。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GDP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之一,农业产值占据了法国GDP的7%。而这个数字在35年后的2004年下降到了3.9%。农业人口也从1979年的150万下降至2005年的89.4万。与此同时,农业人口的人均农业用地面积则由1979年的23.4公顷/人增加至2003年的69.5公顷/人。

与上述数据体现的农业发展趋势相吻合的正是“二战”后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技术进步所促成的大规模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也是标志现代大农业的决定因素。

(2)工业

法国工业在四十年间经历了颇具规模的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法国继美国、日本、德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的第四大工业国家。70年代末其工业产值占据法国GDP总量的1/4以上。当时法国的工业格局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即主要工业都集中分布在东部及巴黎、里昂等主要城市的周边地带,而西部的工业化程度则相对较低。形成这种东—西分布不均衡性的根源具有相当程度的历史性,即许多大型工业集团在建立的初期都更倾向于选择自然和人力资源都相对丰富的东部地区作为日后发展的大本营。除此之外另一层面上的原因,则是基于政府在“二战”后大力发展工业以与德国抗衡的战略性考虑,相对集中的地域分布能使投资和发展具有更高的效率。

时至今日,当时的这种工业分布格局已为截然不同的新图景所取代,20世纪70年代法国大工业的繁荣景象也已辉煌不再。2003年,工业产值在法国GDP中所占比重已下降到17.8%,而对比三十年前占劳动人口总数25.5%的550万,当时的从业人口数量已经下降至390万,仅占劳动人口总数的16.4%。造成工业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及由此带来的地区性专业化趋势。再者就是逐渐兴起的第三世界国家以其低廉的生产成本带来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东—西不均的分布特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建立于历史遗产之上的当今法国工业分布新图景:

——科技园区或高新技术城:企业研发中心的安置一般靠近大学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以便促进企业科研、管理人员与高校研究机构间技术需求和科研成果的交流及合作。

——地区性生产系统:地域分布相对靠近的多种工业发挥地区性优势,发展交流与合作,形成紧密关联、协同共进的生产系统。

——大城市:通常以集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非大规模产品产出型的轻工业为主。

总而言之,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工业宏观比重的下降和格局复杂程度的增加成为法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生产向低成本国家的转移及本国工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则成为法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共同具有的普遍趋势。

(3)服务业及第三产业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同,法国在过去的四十年间也经历了从工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向服务及第三产业的转型。这个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就已经开始。事实上,在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口由70年代末占劳动人口总数的65%增加到72%以上,产值也占到了现今GDP总量的75%。而且这部分产业一直保持着增长势头,对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也超出了所有其他产业。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众多,主要包括商业、教育医疗、各种公共和社会行业三大部分。在法国的第三产业中,商业占雇用量的45%,教育医疗占16%,而第三部分占11%。其中居世界领先地位的行业有:金融业(世界第七位)、保险业(世界第四位)和旅游业(世界第一位)。

毋庸置疑,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必然伴随着第一、二产业比重的减少,这种趋势也被称为法国经济的“第三产业化”。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以巴黎为代表的大型城市,在其他地区也有程度较低的分布。换言之,服务业是法国大部分地区重要性程度相互有一定差异的主要产业。正是这些行业的兴起,为法国提供了面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所采取的应对方案。

2.失业问题

失业问题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长期让法国最为困扰的社会问题。图1反映了1967~2006年的四十年中法国失业率的变化曲线。在战后的经济繁荣期,法国的平均失业率仅为2%~3%,石油危机之后它却迅速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1973~1983年的十年间法国的失业率就激增了将近6个百分点。1983年法国失业率已超出8%,一年后就攀升到了10%以上。虽然在80年代末这个数字一度回落至10%以下,而90年代初低迷的经济走势又使之在1993年史无前例地跃升到12%,与之伴随的是当年灾难性的GDP负增长。90年代末至今,经济状况的好转使失业问题略有缓解,失业率也逐渐回落到了80年代中期的水平。

图1 1967~2006年法国失业率

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失业问题首先出台的政策主要针对配合农业产业结构重组(80年代转向重工业)。然而事实很快证明,这些政策产生的影响还远不足以与快速增长的失业率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相抗衡。80年代社会党政府提出了以缩短人均工作时间从而分摊总工作量来缓解就业压力的方法。1981年,在依然享受原工资待遇的前提下,法定工作时间由1936年以来一直沿用的每周40小时缩短至每周39小时。工作效率的提高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小幅度缩短工作时长带来的损失。但是,由于在进一步缩短法定工作时间政策上未能达成共识,直至1997年社会党的若斯潘政府上台前,任何更深入的改革都只能是举步维艰。一年之后,“奥布莱”法案的颁布尽管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实施细节上还留有一定的商榷余地,但自此法国开始全面实施35小时工作制。姑且不论该法案的出台是否真正直接促成了该时期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失业率确实在此之后回落到了民众心理可以接受的范围。有统计资料表明,35小时工作制实施后的1997~2002上半年间,法国就业市场增加的200万岗位中有约30万人得益于此。但2002年开始,随着保守党政府重登政治舞台,他们对解放经济、为企业松绑的呼吁和政治意图虽然还不足以在工会的坚持捍卫下废除“奥布莱”法案,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该法案的影响与权威性。

如前所述,压缩工时、保护工人利益主要是社会党派的立场,而保守党派则反对高税收限制企业招工。以此意图为先导,保守党政府从1993年起开始实施对企业招工的激励政策,并由起初的税收调整逐渐扩大到一套更为宽松而有弹性的劳工管理体制。

失业问题在经济和社会层面上都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者,由于法国具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失业救济、最低工资(SMIC)以及无业人员的管理和援助制度,这也从另一侧面增加了失业问题给法国政府带来的经济负担。再者,失业问题不仅消耗了与福利相关的政府支出,也损失了大量可以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人力资源。而从社会层面上来说,失业也造成了就业和无业人员间的矛盾和分裂,重则可能诱导不同人群尤其是失业率最高的年轻人群中暴力事件的发生。

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对法国经济的影响

(一)欧洲联盟发展建立的历史进程概述

欧洲联盟的前身是基于1957年《罗马条约》签署、以1967年7月1日《布鲁塞尔条约》生效为标志的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始建时的欧共体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者合并,其拥有6个成员国:法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与荷兰。条约签署的初衷是扩大成员国之间人员、资金及技术等方面的流通。而事实证明,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政策确实为其内部成员带来了利益与收益,从而促进了组织规模的逐步扩大。在此后的近二十年间里,随着英国、丹麦、爱尔兰三国,希腊以及西班牙、葡萄牙三国分别在1973年、1981年和1986年的加入,欧共体成员国由最初的6国扩展到12国。外贸、农业、货币等方面统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区域合作交流体系的完善,逐渐确立了欧共体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欧洲代言人身份。

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更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这一事件标志着该组织由经济共同体向政治共同体过渡。1995年,欧盟吸收了芬兰、瑞典和奥地利,成员国扩大至15国。2004年,欧盟的东扩则是其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次扩展。塞浦路斯、马耳他、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正式入盟,最终形成了今天欧盟25个成员国的面貌。这次东扩使欧盟在人员和影响面积上都有大幅度的增加,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体。而今欧盟仍致力于发展吸收新成员,其成员国数目正向着30个迈进。

(二)对外贸易的增加

欧盟所允许和提倡的合作最主要是在经济层面上的,其成员国对经济合作重要性的坚持和强调从欧盟建立伊始就凸显出来了,并切实体现在了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直至最终实现了消除各成员国间的关税壁垒。尽管在政策推行的过程中不能说没有摩擦和阻力,但事实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欧盟的区域一体化经济已使其实现了如同一个单一的统一国家内部一般流畅的商品自由流通模式。进一步建立的统一化市场将欧洲作为一个坚实的整体凸显在国际市场上,在竞争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二战”结束后,战争的创伤不仅使欧洲人民饱受饥荒之苦,也导致了战争中对阵双方的国家之间的不信任感,无形中为在邻邦间建立健康良好的经济纽带增加了压力。在这种趋势的召唤和促进下,欧盟的建立和运作恰恰成功地满足了在互免关税的各成员国间刺激扩大进出口贸易的需求。

1.20世纪70年代末危机时期至90年代末期间的对外贸易

经历了二十年建设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欧共体的贸易水平大幅增长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而后的70年代末至今,欧洲的很多国家也保持了这种增长势头。比如,法国向其他欧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量占GDP的比例,分别由8.9%和8.5%上升到了13.6%和13.7%。但不可否认发生在7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欧洲的经济状况带来了更为严重和深远的负面影响。经济危机的发生不可避免地减缓了经济行为的步调,进出口贸易活动也难逃牵制。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各国自然而然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国内市场——来走出危机。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法国就奉行着这样的一种经济政策,即历任政府都试图通过刺激提高国内消费水平来摆脱危机的阴影,提高经济增长率。但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预算紧缩方案的限制和影响。

尽管如此,在国内市场享有优先权的条件下,法国总统密特朗与德国总理科尔共同建立的友好的两国关系仍然促成了约二十年开放政策的继续深化。其直接结果是法国与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与德国之间贸易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持续攀升的趋势。2005年年末的统计显示,法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量分别达到3832亿欧元和3585亿欧元,其中与欧盟其他国家间的进出口贸易量分别占到了61.2%和65.0%。

2.货币政策与欧元的影响

1999年1月1日,欧盟迈出了其建设里程上历史性的一步:欧元的问世和欧洲货币联盟的建立。自此,除英国、希腊、挪威三国外的其他欧盟国家开始统一使用单一货币欧元。尽管在货币统一的头两年,政治、经济和人民心理等一系列复杂原因无可厚非地导致了欧元的疲软,但客观上欧元在投入市场后逐渐步入正轨,体现出正常和良好的发展态势,统一的货币体系也无疑对整个欧洲甚至世界的政治和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单一货币不仅消除了联盟内部的货币相对波动,也使作为欧洲统一货币的欧元对美元的外汇波动率小于原来各国币种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对比过去,虽然由于欧洲各国经济从根本上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各国之间的货币汇率波动率普遍不高,但危机性的大幅汇率波动在一些历史特殊时期也并不鲜见,譬如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货币危机时期,法国政府就曾突然降低了法国法郎对德国马克的汇率,而进一步加剧了货币危机时期的经济混乱状态。单一货币的推行则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从而保持联盟内部币值的稳定。

统一货币体系给法国带来的另一优势是法国法郎较其他联盟国家币种低的兑换率。由于欧元投入市场时恰逢法郎疲软之势,这恰恰使法国在出口贸易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3.法国经济受到的影响

依照经济学的常规法则,激烈的竞争常常带来强化的合作。依此观点,欧洲的区域一体化经济对法国经济,尤其是法国工业来说无疑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工业产品的自由流通使法国有机会面临更多生产力更强、生产成本更低、生产程序更有效的竞争对手,迫使其通过一次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来推进和加速其现代化进程。具有代表性的是许多传统重工业领域的情形,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几乎所有的煤矿都由于缺乏竞争力而被废弃。总的来说,邻邦国家给法国施加的竞争压力使之逐步放弃其过时的一些重工业行业,并取而代之以高新技术引领下新兴的、高效的现代化工业行业。

另外,欧盟为法国工业产品提供了一个无可比拟的巨大市场。由于当时的法国已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依赖其高效的生产和各行业中技术引领下的专业性能力,法国足以在新形势下控制和占有包括波兰、匈牙利等最后加入欧盟国家所带来的新市场。

(三)共同农业政策(CAP)的成效

法国是从欧盟所奉行的共同农业政策(CAP)中获利最多的国家之一。该政策对法国发展现代化农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经济援助和促进因素,使其拥有了一个极为高效的农业产业,进而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因此,分析共同农业政策带来的有利因素对于描述和剖析法国在整个农业体系中所获得的利益具有相当直接的实际意义。

1.共同农业政策的制定、原则及危机

共同农业政策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之后制定的第一个组织政策。实际上在1958年年末,欧洲的农产品产量仅达到需求的80%,而这些产出还必须支撑拥有22%劳动人口总数从业人口、产值占欧洲GDP10%的整个第一产业。面对当时的产业状况,该政策出台的主要目的是为欧洲提供足够的农业资源从而使其达到自给自足的标准。具体到以下四个主要方面包括:

——提高农业生产力。

——保障农民的最低收入。

——稳定农产品市场。

——为消费者提供合理的农产品价格。

共同农业政策的方针主要建立在三个原则之上:即共同市场统一、价格和预算统一和共同体优先。共同市场统一,是在各成员国间实行自由贸易,打通市场,方便人员、资金等的自由流通,在遵循统一法则法规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共同的流通市场。价格和预算统一,除各成员国建立共同预算外,还为农民销售农产品设定了最低限价,即当市场价格低于某一设定目标时,奉行该政策的不同组织机构将提供补贴使之达到目标。而共同体优先则包括了对大部分进口产品征税,对出口产品补贴的双重体制,使欧洲农产品市场具有相对独立和稳定的局面,而免受外来产品和外界波动的冲击。

在20世纪60~70年代中共同农业政策实施的初期,该政策有效推进了欧洲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进程,农产品产量从不足变为有余。拥有了最低收入保障和统一价格激励的农民也实实在在地打造了一个强大的欧洲农业。但正如大多数政策具有优劣并存的多方面效应,共同农业政策在为欧洲农业、经济、市场的一体化作出贡献之外,也开始面临诸多问题。70年代的经济危机就部分源于农业产业中的一些纰漏。最主要也是最常提及的是农产品过剩所导致的世界市场波动。虽然在政策实施初期它在相当意义上稳定了农产品市场,日益严重的农产品过剩使待售农产品等待到合理价格出售的机会越来越小。这种情况持续了整个80年代而延续至90年代初期,终于唤出了1992年对共同农业政策的第一次全面调整改革。在改革前夕的1991年年末,谷物公共储备的数量由三年前的1000万吨增加到了2500万吨,用于农业出口补贴的预算也从1981年的110亿埃居增加到1992年的300亿埃居。1992年,改革对政策的修正包括下调农产品价格、采取休耕政策及调整产业结构等,在前述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1992年新共同农业政策的正面效应

共同农业政策的修订将政策的指导方针由过去单纯的稳定价格变成了稳定价格与收入支持相结合。新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增加欧洲农产品的竞争力

共同农业政策实施以后,基于稳定价格从而保障农民利益的需要,欧洲市场受到了各种组织和政策的大幅度人为操控。这种非自然、自由的手段从另一层面上来说明显阻碍了欧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改革后的政策促成了欧洲和国际市场支持价格的降低,从而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例如,谷物、牛肉价格分别下调了29%和15%。同时为弥补价格降低给农业生产者带来的损失,新政策也包括对生产者的收入支持和生产补贴,以避免收入的过度、过快降低打击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限制过度生产

如前所述,过度生产是导致产品低价和过量储备的直接原因之一。为扭转这种未加合理计划就盲目生产的局势,遏制产量不断上升的势头,新政策采取奖励和补贴的方式倡导适度的降价和休耕制度。例如,根据休耕土地的面积和产量给予农民相应数量的补助,鼓励畜牧业以降低肉类产品过剩,等等。

(3)保护环境

20世纪70年代末起,广大老百姓也开始关注诸如石油等自然资源匮乏的环境问题,其中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卫生和健康问题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政策改革前,化肥滥用、动物疾病引发的许多环保与卫生问题亟须相关政策的有效治理。新政策对这些问题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提出了包括鼓励支持退耕还林、推行绿色农业等改革措施。

此次共同农业政策的调整改革带来的最为重要的正面影响因素有:①建立了与国际水平接近的市场和价格体系。②增加了欧洲农产品的竞争力。③降低了最终消费者享受的价格。④更多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三、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法国经济遭遇的风险与限制

(一)欧盟遭遇的增长缓滞

1.法国与美国经济增长比较

建立欧盟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欧洲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而达到这个目的的必要途径就是提高欧洲的经济增长率,尽快赶超美国。这也是欧洲经济建设的开山鼻祖们最希望看到并且付诸实施的指导策略。尽管在欧洲重建开始后的二十年时间里,欧洲的GDP增长率确确实实地超过了美国,但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又使欧洲的发展失去了动力而从此陷入经济滞胀的局面。

事实上,石油危机之初的数年间美国所受的影响远远大于法国。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82年,该年份的美国经济遭遇了较为严重的回退,负增长率达到了1.9%。而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983年以后,除少数年份之外美国的经济增长率都高于法国。在美国经济已步入复苏的20世纪90年代,法国仍滞留在一个经济增长缓慢的低迷状态中。

值得注意的另一点是增长率的波动情况。1979~2005年间,美国经济增长率跨度在-1.9%~7.2%,而法国则在-1.1%~4.0%。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对于经济的波动较法国更为敏感,原因可以归结为整个欧洲给法国带来的一种“惯性”,即由于大部分法国的对外贸易伙伴来自欧洲内部,世界经济局势给法国带来的影响于是相对间接。但从全局上来讲,这种间接性带来的负面效应大于其正面效应。形成这种经济趋势的主要原因有三,即预算紧缩、失业与社会负担和货币风险。

表2 1979~2005年法国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2.预算紧缩

表面上看,减少负债,从而减轻负债所带来的偿付利息似乎是减轻财政压力的明智选择。但是,小至企业,大至国家,借贷都可以作为一种金融策略被用以调整和平衡财政收支,带来收益。因此,掌控这一财政工具并且在大规模、大范围中的合理利用,往往比放弃这个经济杠杆带来更为有效的成果。

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之后,欧元区国家可以说又多受了一种附加的制约而少了一个反击经济滞胀的工具。20世纪80年代,法国的历任政府奉行赤字政策以刺激社会经济。但赤字政策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危机,相反在这之后的很长时间,尤其是经济走势最为低迷的几年中,给达到在1998年年末将赤字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低到3%的警戒线以下并在1999年后保持这一水平的目标带来很大的困难。在这一阶段实施财政紧缩政策是合理且必须的。而与此同时,美国克林顿政府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偏松的货币政策,大力削减财政赤字,严格控制通货膨胀,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在该政府执政的8年间,美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近4.0%,呈现低通胀高增长的良性局面。此外,作为欧盟主要成员国之一的英国,一直未加入欧元区。在欧元区财政政策趋紧时,英国工党仍倾向于赤字财政。财政政策的不统一,以及一直以来英国对比欧元区低迷长势的良好经济运行,都是英国反对加入欧元区的原因。

3.失业与社会负担

与一直近乎停滞的经济走势相反,欧洲尤其是法国的失业率则始终高居不下,远高于美国以及加拿大、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如前所述,失业问题是一直困扰法国经济并为之带来最大负面影响的因素之一。而反之,美国则长期维持着接近结构性失业率的低水平。这个因素是导致两国经济增长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欧洲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提供着更高的社会保障,北欧国家、德国和法国更是遥遥领先。相比其他国家较为严格的劳工立法制度,欧洲国家劳工体系的影响力则可大到足以削弱整个劳工市场的灵活性。欧盟还推行着比美国更具社会性的模式,也使法国政府承担了更多的社会化压力。此外,诸如德国等邻邦国家带来的社会性的环境也导向了法国以提升公众满意度为目标之一的政策走向。尽管社会化的政策给法国经济带来了诸多僵化的弊端,但欧洲的社会党仍持另外的观点,他们认为社会化模式中的人文参与将优于自由竞争模式。但是,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看,过度的社会保障无疑将阻碍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灵活的经济模式以刺激增长。

4.货币风险

建立欧元统一货币体系的目的之一是在货币、金融和经济方面与美国、日本等经济强国相抗衡。将法国与其他成员国的经济维系在一起的货币联盟亦是机遇与风险并存。欧元带来的优势已在前面做了相应的论述。至于消极因素,除了共同货币带来的共同制约外,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

在欧元投入市场的最初阶段,欧元汇率曾一度下降至1欧元兑换1美元以下,而后形势发生逆转。在最近的两年中,欧元汇率都保持在美元之上(1欧元约合1.3美元)。一个坚挺的货币对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是十分有利的,但对于像法国这样经济增长迟缓的国家来说,较强的货币反而因为限制外贸而阻碍经济发展的良好回苏。事实上,多年来美国经济的持续走高和欧元区国家经济的放缓,说明目前欧元兑美元的高汇率并不是市场平衡的自然产物,而是政治干预和中央银行调控的结果。

不管原因如何,尽管欧洲国家在法国的贸易伙伴中占绝大部分,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于依赖出口贸易为其主要经济活动的法国来说都意味着一种风险。这种风险不仅给法国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也在另一层面上通过给其经济伙伴施加压力而间接影响着法国经济。

(二)欧洲一体化带来的制约

1.预算风险

在欧盟成员国间每六年进行的关于制定下一个六年预算案的磋商中,欧洲的预算问题日显复杂。根据最近期的2007~2013年新预算案,未来六年欧盟国家预算总额达8624亿欧元,占欧盟GDP总量的1.045%。随着预算总额及相对比例的日益增加,关系到欧盟未来发展命运的预算案的制定也成为各国争论的焦点。欧盟团体的壮大和新成员的加入所造成的欧洲“新老裂痕”也增加了对欧洲长远发展的负面影响,更彰显了紧张的局势。

作为欧盟预算构成的主要部分之一,共同农业政策虑及范围下的预计支出占据了欧盟总预算的43%。作为其最大受益者之一的农业大国法国更是从中获益匪浅。对于英国提出的异议,希拉克明确回应拒绝削减其从欧盟预算中获得的农业财政补贴。除此之外,法国在许多工业及研发项目上都得到了欧盟预算划拨的财政支持。一言以蔽之,如若欧盟在预算政策上出现分歧而无法达成合理共识甚至面临瘫痪,法国将处于一个十分艰难的境地。而事实恰恰是,随着欧盟在达成预算协议上的举步维艰,法国也不得不面临日渐严重的风险和困难。

2.欧盟共同政策的制约

(1)工业政策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通过欧洲宇航(EADS)的例子看到了欧洲国家相互合作、倚重各成员国集中合作的工业发展模式以在国际舞台上扩大势力的政治意图。但是,除了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这个领域中一定的进展,欧洲化的大趋势并没有形成,欧洲合作的成功也仅仅是个案。

法国工业的发展趋势则更倾向于与非欧洲国家的合作。在此领域中,许多法国企业恰恰并购或收购了非欧洲国家的外国公司。最为著名的是1999年法国雷诺与日本尼桑的联手合作。而今,这两家公司已共同占有了世界市场的9.6%,2005年净利润分别达到33亿欧元和38亿欧元。集团还在考虑联手德国通用汽车公司,打造更为强大的团队。

(2)社会政策

从社会层面上来看,欧洲同样缺乏统一性,各个成员国都拥有自己的社会政策。事实上,这一论题绝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成员国的国家政府政策而非欧盟的共同法令。在法国,社会政策的制定是仅仅基于本国国情的,这也是情理之中的方式。归根结底,在这个层面上的欧洲统一化程度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消除各成员国之间的差异而使整个欧洲均一一统的水平。比如,在退休制度及工作时长等问题上欧洲各国都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因此全局一体化的政策在目前条件下是不现实且不恰当的。

但是,许多政治领导者仍较为倾向于制定一体化的社会政策,主要原因有二:一者这是将欧洲一体化进程进行到底的必经之路;再者则是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社会的不均衡性常常导致产品价格和利润的差异,从而使社会保障相对较低的国家较诸如法国、德国等高社会保障国家更具竞争力。而消除这一不均衡性的一种手段就是统一各成员国的社会政策。

(3)政治一体化

如果说经济联盟是欧洲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成功,政治一体化则享受不到如此的评价。欧洲终究是一个各自拥有不同语言、不同文化国家的大熔炉。广大民众从心理上便抵触牺牲自己的民族文化来求得欧洲的大统一。但是,一个政治一体化的欧洲无疑会给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带来积极影响,并使其成员在国际合作协商中更有分量。而法国作为欧盟中的强国之一,欧洲的政治一体化更将为之带来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提升。因此,欧洲政治一体化所受的阻碍也正是法国经济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受到的制约因素之一。

总之,法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一直处于经济滞胀期。毋庸置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国在整个欧洲环境中的经济参与不断增加,而由此带来的利弊值得探讨。由于法国的大部分贸易伙伴来自欧洲邻邦,因此不可否认欧洲联盟在法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此外,欧盟的预算政策,尤其是共同农业政策所涉及的部分,也对法国极为有利。

当然,除了诸多正面因素之外,欧盟政策也给法国经济带来了制约,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埋伏了风险。这些负面因素主要来源于欧洲一体化建设进程中欠成熟、欠完善的方面,从而制约了各国经济的良性互补。

总而言之,近几十年日渐错综复杂的欧洲和世界政治经济局势,既是让法国积极应对以获取丰厚回报的广阔舞台,也是让包括法国在内的所有成员承担风险、面临挑战的危险历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