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交量背后的真实信息

成交量背后的真实信息

时间:2022-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大众投资者在研判股价走势时非常注重成交量,而主力手握大量筹码,又深谙大众的思维习惯,这就给主力一个可以通过制造虚假的成交量信息来欺骗大众的机会。主力对倒主要是利用成交量制造有利于主力的股票价位,吸引散户跟进或卖出。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大众投资者在研判股价走势时非常注重成交量,而主力手握大量筹码,又深谙大众的思维习惯,这就给主力一个可以通过制造虚假的成交量信息来欺骗大众的机会。“对倒”又可称为“对敲”,是主力常用的手法。所谓“对倒”就是主力利用自身的大量交易账号,将自己左手里的筹码倒进右手。对倒的目的无非是利用成交量制造利于主力的股票价位,吸引大众跟进或卖出。

例如,主力在建仓时很可能使用以下这种手法,当股价经过长时间大幅下跌处于低位时,经过仔细调研、考察,主力认可了这个价位,于是开始建仓,其表现在走势上,股票往往和大盘不同步,股价往往以小阴小阳沿10日均线持续上扬,其走势要明显好于大盘,这说明主力在拉高建仓,然后出现成交量放大并且股价持续阴线下跌,这时下跌所产生的大成交量就是主力利用“对倒”来打压股价。这是主力在建仓时制造虚假成交量用以迷惑散户的一个典型事例。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主力在拉升的时候,又是如何通过制造虚假成交量来吸引跟风盘的。让我们先明确一个观念,主力并非在一开始拉升就会通过制造大成交量来吸引眼球,主力在拉升过程中何时制造大成交量,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主力控筹程度;二是主力打算在什么价位出货。如果主力控筹较轻,为了达到最好的拉升效果,势必要在一开始拉升就通过这种对倒的手法制造大成交量以此来吸引市场的关注,通过散户的加入,和散户形成“共振”,从而实现拉升的幅度、保证拉升的成功。但是,当主力控筹较重时,在股价开始启动后,因为这个价位仍离主力成本较近,主力肯定不想让更多的散户加入进来一起获利,这时的上涨或称拉升,多是“默默无闻”。通过观察成交量异动等指标,人们发觉其股价离底部已经很远,主力这时通过大量对倒拉升、加上散户的力量制造了“量价齐升”的假象,往往能起到边出货边拉升的良好效果,因为主力出货并不是像市场上想象的那样拉到最高点后,筑个“顶”再出货。

再让我们看一下震仓、洗盘时,主力是如何操作的。当股价再上一个新台阶后,因为跟风盘获利较丰,主力往往会采用大幅度对倒震仓的手法使一些短线客下马,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市场的持仓成本,因为如果市场的持仓成本很低,会对主力出货造成麻烦。众所周知,让获利盘抛出是容易的,而当主力真正大量出货时,股价是很难再上涨的,这时如果那部分获利较丰的市场浮筹察觉股价很难上升,抢着与主力一起出货,那主力是很难完成任务的。这时的盘口特点往往是高点和低点的成交量明显过大,这是主力利用手中的余筹为控制股价涨跌幅度而用大量筹码对倒造成的效果。

当股价再次携量上涨,这时的增量多是主力的对倒造成的,因为主力手中筹码不如以前多,所以造量的效果并不是太明显了,往往会出现间歇性的大量,而且其5日均量很可能会小于上次大幅上涨的成交均量,但是股价却实实在在地在拉升,“赚钱效应”冲晕了人们的头脑,股评家开始以长线的眼光看好个股的发展潜力,更多的散户也开始以长线投资的借口、短线投机的心态介入这只股。主力利用自己手中的最后余筹反复地制造上涨、下跌的震荡效果,筹码开始越来越多地分布在散户的手里,而在这个价位介入的散户又无利可图,当主力出货几近完成,股价也就开始了雪崩之路。

以上我们看到了主力在做一只股票的时候,在不同阶段都会通过制造成交量来制造假象,所以对于散户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成交量情况、结合股价的位置来分析主力的意图,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稳中获利。

如图3-1德赛电池(000049)2008年9月24日后的走势,我们可以对比图3-2同期的大盘走势,发现德赛电池在2008年9月24日之后,因为主力对于它所蕴涵的题材(巴菲特入主比亚迪,德赛电池搭上了新能源概念)的炒作,其走势明显不同于大盘,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建立在主力对这只股的股价操控的基础之上的。而这种对股价的拉升、维护等无不是建立在大量的成交基础之上。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主力在拉升前是没有太多事先准备的,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热点来得太快了,没有时间布局,这可以从主力的建仓手法看出,采用启动之初连续大幅拉升吸筹,短时间内完成建仓。这时的成交量“水分”不大,其成交量大幅增大的原因主要是获利盘的涌出和一些被套盘见短期涨幅大而进行的割肉,主力将这些抛出的筹码一并吸入,完成了短期内建仓的目的。但是随后的成交量就存在了很多“水分”,这是因为主力要想使跟风盘涌进、维护股价、吸引短线客等等,都要通过大笔的对倒来制造虚假成交量给人一种股价仍能再上一个台阶的感觉。具体各个环节的分析,可参见图3-1。

图3-1 德赛电池走势

虚假的成交量更多体现在一些小盘股、题材股、概念股等身上,因为这样的股票炒作起来更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也容易吸引跟风盘;而在那些蓝筹大盘股身上,其成交量往往是机构博弈或者是机构与私募博弈的结果,若结合股价的走势,这时产生的成交量更能反映出市场的供求平衡情况。

图3-2 同期大盘走势

懂得区分真实的成交量与虚假的成交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判走势,若是一只股票成交量的“水分”太大,则投资者更要高度提高警惕,因为一旦主力放弃通过对倒维护股价,那其随后的走势很可能会明显弱于大盘。体现在操作思路上就是:在操作小盘股时,要更关心自己手中的个股,而在操作大盘蓝筹股时,则可将注意力集中于市场的整体情况。成交量所蕴涵的信息是丰富的,成交量既可以反映出主力操作个股的意图,也可以反映出市场的供求平衡情况。在论述成交量是如何反映主力意图、市场信息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成交量能够反映出主力的信息。

主力对倒常用的手法:

对倒,即主力利用多个账号同时买进或卖出,人为地将股价抬高或压低,以便从中获益。当成交栏中连续出现较大成交盘,且委买卖盘中没有此价位挂单或成交量远大于实际委买卖盘中的挂单量时,则十之八九是主力刻意对倒所为,此时若股价在顶部多是为了掩护出货;若是在底部则多是为了激活股性。

主力对倒主要是利用成交量制造有利于主力的股票价位,吸引散户跟进或卖出。主力经常在建仓、震仓、拉高、出货、反弹行情中运用对倒。笔者认为主力对倒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第一,建仓。通过对倒的手法来打压股票价格,以便在低价位买到更多更便宜的筹码。在个股的K线图上表现为股票处于低位时,股价往往以小阴小阳沿10日线持续上扬。这说明有主力在拉高建仓,然后出现成交量放大并且股价连续的阴线下跌,而股价下跌就是主力利用大手笔对倒来打压股价。这期间K线图的主要特征是:股票价格基本是处于低位横盘(也有拉涨停的),但成交量却明显增加,从盘口看股票下跌时的每笔成交量明显大于上涨或者横盘时的每笔成交量。这时的每笔成交会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因为在低位进行对倒散户尚未大举跟进)。

另外,在低位时主力更多地运用夹板的手法,即上下都有大的买卖单,中间相差几分钱,同时不断有小买单吃货,其目的就是让股民觉得该股抛压沉重上涨乏力,而抛出手中股票。

第二,拉升。利用对倒的手法来大幅度拉抬股价。主力利用较大的手笔大量对倒,制造该股票被市场看好的假象,提升股民的期望值,减少日后该股票在高位盘整时的抛盘压力(散户跟他抢着出货)。这个时期散户投资者往往有买不到的感觉,需要高报许多价位才能成交,从盘口看小手笔的买单往往不容易成交,而每笔成交量明显有节奏放大。强势股的买卖盘均有3位数以上,股价上涨很轻快,不会有向下掉的感觉,下边的买盘跟进很快,这时的每笔成交会有所减少(因为对倒拉抬股价,不可能像吸筹时再投入更多资金,加上散户跟风者众多,所以虽出现“价量齐升”,但“每笔成交”会有所减少)。

第三,震仓洗盘。因为跟风盘获利比较丰厚,主力一般会采用大幅度对倒震仓的手法使一些不够坚定的投资者出局。从盘口看在盘中震荡时,高点和低点的成交量明显放大,这是主力为了控制股价涨跌幅度而用相当大的对倒手笔控制股票价格造成的。

第四,当经过高位的对倒震仓之后,股评家也都长线看好,股价再次以巨量上攻。这时主力开始出货,从盘口看往往是盘面上出现的卖二或卖三上成交的较大手笔,而股民并没有看到卖二或卖三上有非常大的卖单,而成交之后,原来买一或者是买二甚至是买三上的买单已经不见了,或者减小了,这往往是主力运用比较微妙的时间差报单的方法对一些经验不足的投资者布下的陷阱,散户吃进的往往是主力事先挂好的卖单,而接主力卖出的往往是跟风的散户。

第五,反弹对倒。主力出货之后,股票价格下跌,许多跟风买进的中小散户已经套牢,成交量明显萎缩,主力会找机会用较大的手笔连续对倒拉抬股价(这时主力不会像以前那样卖力了),较大的买卖盘总是忽隐忽现,因为主力此时只是适当的拉高股价,以便能够把手中最后的筹码卖个好价钱。

成交量水平反映了价格运动背后多空双方竞争的激烈程度,它能帮助图表分析师很好地估量多空双方的实力,这是成交量在盘面上体现得最直接的市场信息。但是成交量反映的信息绝非如此简单,成交量除了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买卖双方的意愿外,也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市场的总体走势及个股背后的主力动向。

一、为何说成交量能够反映市场的总体走势

前面我们分析过,不同的股票背后有不同的主导资金。对于整个市场而言,其主力就是以基金、券商、大机构等为主导力量(即主力)的,市场的走势是大资金博弈的结果。这种博弈的结果会直接体现在交投结果即成交量身上,当我们把整个市场当成一个整体的时候,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假定:个别股票中主力为了吸引人气可能会在成交量上大做文章,但要认为整个市场的大部分股票都这样对倒或大多数股票都在对倒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对于整个市场影响最大的是大盘股、中盘股等,而这些股票背后的主导建仓资金是机构、券商、社保资金、基金等公募型的资金,基于我国证券法的完善以及这些资金性质,都决定了这些主力在成交量上做假的可能性极小甚至难以做假。

当我们认识了整体市场成交量的真实性后,再来看其反映了什么信息。首先作为买卖博弈的结果,它反映了交投的激烈程度,结合具体股价而言,可以得出这样一种信息:股价目前处于何种趋势中,在当前这个价位买卖双方参与的热情如何,这种热情程度比之前有多大程度的放大或缩小;若再结合具体股价的波动幅度来分析,更可得出,在目前股价趋势下,买方与卖方的力量对比是否正在发生倾斜等。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善于分析,通过成交量很容易得出真实的市场信息,这可以为我们研判大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为什么说成交量能够反映出个股背后的主力动向

对比大盘股而言,小盘股、题材概念股等走势往往更具有独立性,前一节我们通过分析德赛电池(000049)的走势就可以发现这种情况。德赛电池与大盘相悖的走势绝不是偶然的,外在题材和概念等只是导火索,真正的内因是主力的介入与操控。主力在介入一只个股后,其目的意图肯定是获利出局,而建仓、拉高、洗盘、出货这几个环节在主力操作中即使不是泾渭分明,也总有一个主导的环节在支配主力操作。现在让我们来看,在下面几个环节中,主力的意图是如何通过成交量暴露出来的。

在建仓阶段,如果主力想要完全隐藏踪迹的话,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比如半年或一年左右来建仓一只个股,其间主力还要承受大盘上涨带来的高位建仓风险。所以一般情况下,主力不会花那么长时间完成建仓,但主力资金巨大,如果介入一只个股,那肯定会改变原有的股票供求情况促使股价上涨,而主力所需要的大量筹码也不是原有的成交量所能提供的,势必会使成交量放大。根据主力计划建仓时间的长短,股价上涨程度不同,成交量放大情况也不同,这就要具体来分析了。

在拉升阶段,如果股价仅仅随大势沉浮,而且在成交量上也没有突出的地方,那我们可以忽略主力的存在,因为此股即使有主力,主力也不太想有所作为。然而在大部分个股身上的拉升我们看到的情况不是这样,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仅仅是散户的力量或大盘的原因是很难解释这种上涨的,我们只能认为是这只股票有主力因素在作怪。这时可以结合股价原来底部的成交量情况来分析,若发现底部有大量获利盘在股价大幅上涨后仍没有涌出,那可以说,主力已经控筹较重了。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当股价上涨后,绝大多数散户都会在其获利的30%以内将股票抛售套利的,这个结果是结合了具体的统计情况和一般心理学原理给出的,是比较公正客观的。若刚刚上涨就放大量,而且最近底部的获利筹码就算全部涌出也不会有这么大量,那这时我们可以明确地认识到这很可能是老主力的手法,至于为何要这样做,我们在以后会做详细分析。如图3-3承德露露(000848)在2008年9月18日借印花税利好放出天量,结合近期股价表现,可以认定是老主力大量对倒造成的效果,老主力意图何在,通过后期的弱势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次天量是老主力借利好对倒吸引跟风盘进行大量出货。

图3-3 承德露露走势

在出货和洗盘阶段,成交量也会反映出主力的意图,如上一节分析的德赛电池(000049),背后主力对倒致交投活跃气氛的意图通过成交量清晰地表现出来。

“多数市场参与者的心理状态,将决定价格走势的方向以及发生变动的时间。”

——凯恩斯

一、放量:大众活跃的信号VS主力意图的显现

放量,指股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成交量相对于前一段时间的平均成交量出现了放大的态势。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连续放量”又可称为“堆量”,即成交量的放出效果在多日内能连续维持,其中多蕴藏了主力的参与;二是“递增成交量”,即成交量在几日内出现逐级递增、持续变大的情况,有一个明显的递增效果;三是“间歇性放量”,即成交量在单日内突然放大,随后几日内逐步恢复放量前的水平或者在第二日就恢复到原来水平。前面我们讨论过主力的意图可以通过成交量放大体现出来,本节我们重点解释“放量与大众活动”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在没有主力造假成交量的前提下,放量是如何反映市场情绪及股价后期走势的。

先来看放量是如何反映大众的情绪的。如果在不考虑主力操纵成交量的前提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成交量的递增程度了解大众规模。在市场行情趋于稳定的时候,正是因为由于多数人对后势的相同预期使他们做出买空或卖空的决定,这时市场沿着某个较为明朗的方向运行,体现出来的股价走势较为缓慢、成交量也较为温和,那些对行情把握准确的投资者都能够按计划采取行动。这时市场的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情况较为稳定,市场趋势能持续多久,在大众开始快速聚集之前很难预料。可是当大众一旦聚集起来,更多的人加入到了买卖双方的阵营中,情绪稳定的大众转化为情绪激进的大众,原有的较为稳定的供求双方力量对比就会被打破,体现在成交量上就是连续的递增和价格在原来趋势上的快速推进,当双方力量对比情况再次趋于稳定,价格才会以稳定的态势推进。一般来讲,出现这种成交量递增的情况后,我们只要留意其后成交量是否能继续再放大就可以对以后价格的走势明了。一旦成交量不能再增加,这就意味着大众的规模和力度都已达到了顶端,价格也即将进入顶部或底部区间。

我们可以把股票市场比做水池,水池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池外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当进水口的流量突然增多,而出水口流量变化不大时,这时我们要思考的是池外是否仍然还拥有足够的水源用以维持不断上涨的池水?当池外水源将要枯竭时,水池的水位还能维持在高位吗?

二、价格上涨与放大的成交量

1.股价上涨与连续放量

连续放量和递增成交量有所区别。连续放量是指股价近期的平均成交量明显要高于前一段时期内的平均成交量,多发生在股价上了一个台阶之后,是两种平均效果的对比(股价启动后的成交量平均效果比照股价启动前的成交量平均效果),其间也会发生缩量的情况,但即使是缩量,其成交量也要明显高于股价启动前的平均水平,这种连续放量的情况多能维持数月之久,给人一种股票交投极为活跃的感觉。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主力对倒及短线客增多及快进快出所造成的。当股价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后,相对原来的股价波动,其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这为短线客带来了机会,短线投机者的涌入为成交量的连续放大起了不可小视的作用。当然,这种连续放大的成交量之所以能维持这么久的原因还在于主力的对倒,只要主力未能顺利出货,主力为了制造气氛吸引投机者加入就会使“造量”这种手法。下面我们结合图3-4来分析一下2008年夏季股票市场的一只“妖股”中水渔业(000798)的走势情况。在2008年7月22日股价启动后,主力便一直活跃在此股里,此后连续放大的成交量一直持续到笔者撰稿时,可以说只要主力没有顺利地获利出局,这种对倒放量的现象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图3-4分析了主力在入驻该股后,不同阶段主力有哪些意图体现在了成交量上。读者可以结合此图来理解本节内容。

图3-4 中水渔业走势

较为明显的连续放量多出现在有炒作题材的个股上,因为对于整体市场而言,其成交量放大缩小在没有重大利好的前提下是具有连贯性的。

2.股价上涨与递增成交量

在主力不造量的情况下,即正常的市况下,成交量递增是如何反映市场情绪或称大众情绪的?

成交量递增一般是指短短几日内,每个交易日的成交量都相比前一交易日出现了放大,几日的成交量出现逐级递增的态势。当然这种递增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当日成交量一定要大于前一交易日的成交量,如果以5日成交量均线更能确切地说明这种形态,当5日成交量均线出现明显的上行态势,而这5日的成交量又具有前后连续性(非间歇性放大),则可以说成交量在递增。这种递增效果一般只能持续5日左右。成交量递增的过程就是一个市场情绪(即大众情绪)被持续激发的过程。

让我们看一下这个递增的过程与市场情绪的关系。

第一步,可能是由于某种外界原因,比如券商报告、股评推荐、市场传言等,股票开始被关注,成交量略有增加,股价也被少许推高。有经验的投资者会有这样的体会,一般在消息或传言未被公告前,当天的股价和成交量就有所反映,这是因为消息获得的不同时性造成的。如果是较为重要的消息或利好等,就会有更多的市场资金关注这只股,股票成交量放大的效果与被关注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无论如何,这部分先知先觉的资金已经改变了股票原有的成交量状态,改变了原有的供求平衡关系,股价上涨,成交量出现放大。

第二步,股价与成交量的异动开始吸引了技术分析派的注意力,“放量要涨”是他们的共识,在结合市场传闻的同时,他们认为这只刚启动的股很可能是一匹黑马,在权衡利弊之后,他们认为加入多方阵营中有利可图,而且风险很小,于是他们加入了买方。此外,还有那些刚刚得到消息的大众因为前一日没有及时买进,但现在股价刚刚启动,加入,为时不晚。技术分析者、听到消息的大众等市场力量的加入再一次壮大了买方阵营,股价再次携量上升。

股票在涨,赚钱效应在增加,这只股票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在股评师及一些股票网站的大力关注下,这只股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基本面角度都似乎产生了蜕变,一些所谓的“新能源”、“高科技”、“区域或资源垄断”等一些术语纳入了人们的视野,“先知先觉的主力资金已经开始建仓”“量价齐升,后势行情值得期待”,这些都给市场一个巨大想象的空间,也激发了人们的热情,很多投资者都会产生入场买入持有的冲动。以买为主的主旋律充斥着整个市场,已买进的投资者搭上赚钱的快车,而未买进的投资者看着股价飙升的同时,内心浮躁不安,随时都有入场买入的冲动。到这时为止,股价相对启动前其涨幅已达到20%~30%,然而大众仍然认为它会继续上涨,不会回调。

随后,股价又创出新高,而且是最近几个月之内的新高。原有的股价横盘震荡趋势被彻底打破。如果有人再说这只是一次反弹而已,那会被周边人笑话的。但是这时的成交量却没有再次放大,或者仅仅出现微量放大,这是因为大众的活动规模已经很难再加强了。更多的人开始用基本面的眼光或产业结构向好的原因来解释股价的上涨,投资者的热情仍在持续,但是一些获利盘已经在悄悄涌出,鉴于市场的热情仍没有多少降温,虽然有较多的获利盘抛出,但买盘依然强劲,股价依然维持上涨格局。

终于,后续的买盘力量减弱无法抵挡获利盘的抛出,股价便进入顶部区域。

在分析递增成交量的时候,我们应注意分析以下几点:一是股价上涨得越明显,持股者的获利了结的愿望也越为强烈,这对股价后期上涨起到阻碍作用。二是大众规模的聚集程度和买卖行动是否已到了白热化阶段?三是后续买盘是否还能够持续跟上,谁还会愿意为这么高的股价买单呢?四是当大众买进愿望都被满足后,这是预示着买盘的枯竭,股价丧失了上涨的动力。五是这一利多消息所带来的市场热点是否有持续性。

在股票市场中有很多理论,像以上对于股市中“量价齐升”的分析就是基于人类心理的共性得出的,其中包含了人性中的“贪婪”与“恐惧”两种截然对立的心理状态,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通过这种分析方法,读者也可以更为透彻地理解“量价齐升”。

成交量的递增是一个大众活动规模递增的过程,也是一个大众情绪逐渐狂热化的一个过程。递增的成交量是被市场普遍认可的一种股价上涨形态,这一形态常常被主力操控,用于吸引公众注意。放量相对于缩量来说,有很大的虚假成分,控盘主力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可以很有效地控制放量程度。在这里投资者要牢记:对主力来说,做到放量容易,缩量难。缩量在某种程度上说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交投状况。但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意图,即使主力制造虚假的成交量,我们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3.股价上涨与间歇性放量

间歇性放量又可以称为成交量单日暴增,这种单日异动情况无法反映出市场的连续状态,多是主力操纵的结果或上市公司重大利好的突然发布以及重大、意外事件的影响,其成交量可达到正常水平的4倍以上。

我们常会看到某只股在缓慢爬升途中或横盘震荡过程中,在无重大事件的前提下突然出现令人莫名其妙的间歇性放量,随后第二日成交量又恢复到原样。对这种情况,我们唯一能够给出的解释就是:这是主力大量对倒造成的。其实主力这样做,手中筹码的成本会增加,即使主力因为资金多,所缴纳的券商佣金极低,但是股票一成交,印花税是一分钱也不能少交的。主力究竟意欲何为?一个主力在介入某只个股后的一段时间内,无非是以建仓、拉升、洗盘、出货为当前的主导因素,如果是建仓,主力为拿到低价筹码想方设法地隐藏自身踪迹,哪会如此宣扬?如果是拉升,次日的成交量又恢复平静,不是连续地放量很难吸引市场持续关注。如果是洗盘,间歇性放量的前后几日内股价并无多大变动,这是无法洗出短线获利盘的。基于此,我们能得出的唯一结论是:主力有出货的意图。出现这种间歇性放量很可能是因为,此股最近的成交量极低,主力无法出掉手中的筹码,为了制造效果,主力不惜对倒造量吸引一些短线客买进。

如果是公司突然发布利好或重大事件发生,股票多会以涨停板的行势出现。但此股在这么大好消息下为何还无法使股票封上涨停板?为何还会有这么多的卖盘涌出?这些涌出的卖盘是散户的还是主力的?是否是主力借好出货?利好公布,成交量骤增,市场分歧明显加大,正是由于这种分歧太过白热化了,物极必反,预示着价格趋势马上反转。一般来说,散户长期持有一只股票后,这只股突然公布利好,散户大喜过望,希望股价由此大幅上涨,此时,散户不太可能在利好公布后马上加入卖方阵营,所以这种暴量多是主力出货造成的。

通过对前面几种价格上涨时的放量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哪种情况,当出现放量效果明显的间歇性放量后,多预示着短期上涨行情的结束,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趋势的反转,也可能是一波上涨后的回调,这要结合具体市场走势、股价走势、市场环境等因素来分析。

4.价格下跌与连续放量、价格下跌与递增成交量

如果说价格上涨时的放量反映了市场情绪逐渐狂热化的一个过程,那价格下跌时的放量则从另一面反映了市场情绪逐渐恐慌的一个过程。驱使人们买进股票的动机,包括盈利、贪婪、自信、从众心理等,与这些买入股票的动机相比,人们卖出股票的动机“恐慌”则更为强烈。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股票市场的下跌时间及规模往往要超过上涨的时间。

这里不再详细分析下跌过程中的放量形态是连续放量还是递增放量,因为股价上涨需要持续买盘的介入,需要放大的量能来支持其上升,但股价下跌却可以默默无声,并不一定要成交量来支持。一旦在下跌途中,成交量能有效放出,这意味着空方的力量已经大不如前了,即使股价可能会进一步探底,但其离股价止跌或反弹已经很近了。在恐惧过后,大众的操作会更趋于小心,所以我们会看到在一次空头尽情宣泄之后,股价更多地是以箱体的形式在底部维持震荡态势。

5.价格下跌与间歇性放量

价格下跌过程中的间歇性放量多发生在股价下跌途中,由于成交量萎靡不振,主力无法大量出货,于是在股价下跌到某个价位后,一旦有了大的承接盘,主力便不遗余力地放手沽出股票,如果主力为吸引市场注意再进行对倒操作,那这种放量很有可能达到原来成交量的10倍以上。这只是下跌途中的一次宣泄,在短时间内是无法阻挡股价下跌的。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投资者所能做的就是观望和继续等待股价下跌,寻找机会介入。读者可以参考图3-3承德露露(000848)的走势,其下跌过程是天量下跌,主力无法出逃。9月19日国家公布降低印花税的重大利好后,此股出现了下跌途中的暴量,而这次暴量之后的走势尽显主力大量出货后的股价走势疲软之态。

放量可以有很多形态,比如连续放量、间歇性放量等等,放量也可以出现在股价走势的任何阶段,由此可见放量的灵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无法研判放量后的股价走势。当成交量逐渐放大时,投资者可依以下三种思路对股票的行情加以判断:①成交量放大,表示买方需求增加、股票的流通性顺畅、股票市场繁荣、换手积极,股价看涨。②成交量放大,是否是游资正大量涌入个股,促使交易空前活跃,行情将随之高升?③成交量过分膨胀,股价自然跟随急涨,市场主力及大户出货相当容易,中小投资者无法判断主力的真实意图,投机气氛浓厚,行情基础不稳固,继续拉高或突然反转的可能性都很大,股价随时有下滑的可能。当成交量减少时,浮动筹码必然增加,卖压随即表面化,股价也随之滑落,投资人兴趣大减,资金很快从个股中撤离,来不及撤退的被动套牢,要等主力资金重新活跃或新资金大量介入才有重生机会。成交量放大从正面看是表示股票交投活跃,股价上升的好现象,但相对的,高利润必有高风险相伴随,投资者在获取收益时,千万别忘了风险的存在。

三、缩量:真实的市场交投状况VS趋势的延续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会发现,放大的成交量会加速现有价格趋势的发展速度。与此相应的是缩小成交量,通常来讲,成交量缩小是市场交投清淡的结果,它带来的是盘整或对原有趋势的修正,如果原有的趋势已经确立,缩小的成交量是很难改变原有价格趋势的。在正常情况下的多头走势可以概括为“价涨量升,价跌量缩”。

1.股价上涨与缩量

下面我们看一下在上涨趋势较为明确的情况下,上涨途中的缩量反映了哪些市场信息。经济面向好、产业未来发展喜人等因素促使股价经过放量持续走高,而且其脱离底部已较远,一轮新的行情已然确立。当股价上了一个台阶后,因为其离底部空间较大,跟风盘不足,而这时大众已经在短时间内进行了一次聚集,使得流入该股的资金或流入市场的资金能够得以强势维持,但这次情绪的过快发展与价格的快速走高都造成了后续买盘力量减弱,随之而来的就是成交量的缩小与股价的调整。我们可以把这看成是一次上涨的修正。成交量的萎缩反映了这样一种信息,前期市场的过快发展导致了市场分歧的加大,虽然上升势头已经很明显,但是股价究竟能走多高,多空双方看法不一,市场观望气氛较重。但成交量的快速萎缩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市场中的那些多头做多信心很坚决,因为在股价的缩量回调中并无恐慌盘涌出,有的只是一些不坚定分子的获利抛出,市场只需少量的后续买盘就可以承接这些抛售。这些承接抛盘的资金很可能是原来在股价快速上涨过程中还没来得及加入的投资者和由看空转为看多的投资者,从这里我们发现了市场情绪的一个转变,“一部分看空的投资者在经过这轮上涨后其思维方式已经转变为了看多”,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它透露出市场的上涨趋势并没有改变,随着短暂调整后,在后续买盘的推动下,趋势延续。

再来看一下股价在高位时,成交量萎缩反映了哪些信息。

在大盘或个股上涨幅度巨大的情况下,愿意追涨买进的投资者越来越少,成交量萎缩预示着买方已经入场完毕,这时参与市场交投的大众已经很难再一次进行聚集而促使股价上升了,而没有大卖盘涌出,市场在高位处于胶着状态。这时的卖盘主要来自少数聪明的投资者,他们懂得见好就收,懂得如何克服自己的“贪婪”;这时的买盘,主要来自少数自以为是的短线投机者的加入和那些不甘寂寞的空头进行回补。某些外界的利空因素会适时地打破这种高位的“平衡”状态,随之而来的就是趋势的反转。

2.股价下跌与缩量

首先来分析一下股价下跌过程中的成交量萎缩现象。在股价下跌趋势发生后,成交量却没有放出,而是持续萎缩,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主力资金或大买盘介入。下跌途中的缩量,说明了市场在观望,介入者少,只要少量的抛盘就可以促使股价重心下移、市场套牢盘增加等信息。

但是在下跌走势的末期,成交量萎缩,股价在一个箱体里持续震荡,这往往是行情已见底的信号,这时若有经济好转、政策利好等因素的刺激,则股价有可能出现一次较为强劲的反弹。

通过以上的两点分析可知,缩量多是发生在一次上涨或下跌的大趋势之内的,除非缩量是发生在两种极端的情况下:顶部与底部,它的出现多是体现了趋势的延续。在个股身上,主力加入后,也只能造成放量的假象,是无法做到缩量的。所以,通过大盘或个股的缩量,读者可以更真实地解读市场信息和个股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