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数风流人物,财星高照

数风流人物,财星高照

时间:2022-07-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数风流人物,财星高照五六年前的炎炎夏日,几位来自大洋彼岸的观众刚下飞机,直奔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在展厅中的谈荔孙影像跟前驻足良久,深情凝望,频频合影留念。大陆银行筹办之始,股本定为200万银元,之后三次扩股至1 000万银元。1926年底,大陆银行资产总值达3 858万元;至1932年底,资产总值突破9 000万元,在华资商业银行中独树一帜,令人侧目。

数风流人物,财星高照

五六年前的炎炎夏日,几位来自大洋彼岸的观众刚下飞机,直奔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在展厅中的谈荔孙影像跟前驻足良久,深情凝望,频频合影留念。原来,这几位不速之客,皆为谈家的后人,此番特意从美国飞来,是为了拜谒祖父的风采,重启一段叱咤风云的金融记忆。

谈荔孙何许人也?赫赫有名的“北四行”之一——大陆银行的创始人。说到中国金融史上的“南三行”、“北四行”,请允许我聒噪几句,以还原这一段掌故。北伐战争胜利后,1927至1936年十年间,民族金融业“小车不倒只管推”,不论在发展规模、资金实力,还是在机构设置、员工队伍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资本较大、发展较快、经营管理较完善的为著名的“南三行”和“北四行”,它们紧密抱团,指臂相助,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银行集团,影响巨大,名噪一时。所谓“南三行”,是指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3家银行;而“北四行”则指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4家银行。在“北四行”当中,大陆银行是最后一个加盟的,这或许与其创始人谈荔孙稳健谨慎的经营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他执掌的管理模式也成为近代银行史上难以抹去的典范。

大陆银行创始人谈荔孙

民国时期的金融家,大多出身贫寒,唯独谈荔孙是个例外。谈荔孙祖上曾为盐商,其祖父做过知府,家境优越。据传当年谈荔孙从淮安去往上海滩时,别人都背着铺盖进统仓,只有谈家大少爷包了整条船长驱直下。因为空间宽裕,船上还搭了个小老乡,即后来金城银行的创办人周作民,此亦为民国金融界之佳话。

富家子弟,加上科班出身,谈荔孙在银行圈内做得顺风顺水。自东渡日本东京高等商业学校(今东京商科大学)银行经济专科毕业回国后,谈荔孙先是出任大清银行稽核,辛亥革命那一年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他相继担任行内计算局局长、国库局长,并于1914年赴南京筹建分行并担任行长。1916年,北方政局动荡,京津地区一度发生挤兑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所发纸币的事件,风潮波及南方。危急关头,谈荔孙力排众议,主张无限制兑换纸币以维持银行信誉,这一提议得到了江苏督军冯国璋的支持,他承诺以省库财力为后盾,最终令南京分行有惊无险地逃过一劫。

有了冯国璋等权势人物的鼎力支持,“大树底下好乘凉”,被称为“督军银行”的大陆银行异军突起,很快成为民国金融界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1919年,大陆银行正式成立,意谓“发展其业于东亚大陆”,总行设在天津,谈荔孙出任董事长,由此开始了他的金融传奇之路。大陆银行筹办之始,股本定为200万银元,之后三次扩股至1 000万银元。前前后后,包括张勋、龚心湛、傅作义、颜惠庆、周学熙等军政要人,还有钱永铭、吴鼎昌等银行巨头都相继入股,就连红透半边天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也是大陆银行的原始股东(入股1万元)。

谈荔孙虽是少爷出身,但他精明又兼高明,低调而有腔调,办事勤勉,经营有道,绝无纨绔子弟习气。在他的主持下,大陆银行的服务招数俯拾即是,业务创新成为“家常便饭”,其经营业绩蒸蒸日上。这幅蓝底红字的大陆银行宣传海报,看似简单,却能读出不少便民惠民之举:“各种存款汇款简便!迅速!设有服务处代客缴付水电捐税等款。”敢情银行早在90多年前,就开始代理公用事业缴费,跟市民结个善缘呐。

大陆银行海报

细数谈荔孙经营上的“花样经”,可谓层出不穷,首创的举措满满一箩筐,诸如出租保险箱业务、代理信托投资、买卖股票及有价证券等,参与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保险公司——太平保险公司,引领国内金融风气之先。大陆银行专门订购了德国纯钢库门以及美国最新纯钢保管箱,率先开办保管箱租用业务,“租价极廉,其尺寸大小皆备,异常安全,并于库外设有密室以备顾客整理及捡取物品,手续简捷,办法严密”,一经面世,深得用户青睐。大陆银行还曾以提倡家庭节俭、培育少儿储蓄观念为宗旨,推出饶有特色的儿童储蓄,对于17岁以下儿童参加活期存款、整存整付、存本付息、特种零存整付等储蓄,利息一律比普通储蓄存款优待加息一厘。若遇学期考试学分成绩或存款额最高的学童,大陆银行还会馈赠书籍、笔墨、玩具以资奖励,进而达到“储蓄乃储藏积蓄之谓,勤俭与储蓄同为养成伟大优秀国民之美德的意义”。此外,谈荔孙主张将银行办事处开进校园,先后在清华、燕京大学等学府内设置网点,在为师生员工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更扩大了影响,增加了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名目繁多的储蓄品种中,谈荔孙还别出心裁设计了一种“特种定期存款”,只需一次存入171.51元,存满15年后到期可拿到本息1000元。这一项目存期长,但本金小、收益大,这在当时兵荒马乱的动荡社会里,帮助百姓安排养老、教育、子女婚嫁等生活方面很有吸引力,很多市民纷纷前来存款,开办当年仅天津就有1 100多户。仅此一项,大陆银行即获得100余万元长达15年的固定存款(占股资十分之一)。谈荔孙的算盘之精,可见一斑。

在谈荔孙的精心操持下,大陆银行陆续在上海、汉口、济南、郑州、苏州、杭州、无锡等地开设分行,业务遍布华北,占据华东,挺进华中,直抵东北。1926年底,大陆银行资产总值达3 858万元;至1932年底,资产总值突破9 000万元,在华资商业银行中独树一帜,令人侧目。

理想是胳膊,现实是大腿。精明过人的谈荔孙尽管时时慎重,处处留神,多次在金融风险面前化险为夷,全身而退,但最终却被房地产投资一记闷棍打趴下来。当大陆银行各项存款与日俱增,谈荔孙处心积虑,为这些资金寻找出路。最初的决策还相对稳健,其房地产投资集中在上海虹口一带,譬如为人所熟知的山阴路大陆新村(鲁迅等文化名人曾居住地)等,均为大陆银行所投资。然而,在十里洋场南京路开建的大型项目——大陆商场(今东海大楼)的拍板上,谈荔孙虽同意该计划,但亦以“事重款巨,设有纠纷迁延,何堪设想”,提醒同僚审慎行事。谁料大楼勉强建成后,遭遇经济危机,市面萧条,承租者寥寥,最后不得不卖出“跳楼价”,让谈荔孙损失惨重,败走麦城

遭遇重重打击之下,谈荔孙焦头烂额,疲于应对,于1933年2月25日在北京撒手西归。之后,大陆银行业务逐渐收缩,解放后与金城银行一起被改组为公私合营银行。由此,这个一度辉煌的银行名号消失在漫漫历史长河中……

纵观历史,在中央权威缺失的北洋时代,具有独立发展意识和现代经营思想的银行家群体崛起。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银行家的黄金时代依然延续,他们不仅推动国有银行改革发展,更引发私营银行蓬勃兴起。这个群体中,除了本文记述的大陆银行创始人谈荔孙,还有中国银行的张家璈、宋汉章,交通银行的钱新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陈光甫,金城银行的周作民,浙江实业银行的李铭,浙江兴业银行的叶景葵、徐新六,盐业银行的吴鼎昌,中南银行的胡笔江等,“数风流人物,财星高照”,成为当时中国银行界的中流砥柱。然而,从1935年开始,白银风潮和国民政府金融统制政策的双重挤压,银行业遭受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银行家群体节节败退,分崩离析。“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