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云长败走麦城在于骄傲自满

关云长败走麦城在于骄傲自满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羽闻讯从襄阳赶回,将士皆无斗志,不得已西走麦城。不久,孙吴吕蒙袭取荆州,关云长败走麦城,兵败身亡。毛泽东熟读三国,他深知关云长的败因。在毛泽东看来,关云长走麦城失败的主观原因是由于骄傲自满所致。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后,他又去南方巡视,接见了许多地区的党政军负责人,几次用关云长败走麦城的教训教育广大干部,同时也是对林彪反革命集团成员玩弄权术和夺取权力企图的严厉忠告。

关云长败走麦城在于骄傲自满

关云长是三国时代的名将,一生追随刘备,战绩辉煌,为缔造蜀汉政权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他在襄樊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从而威名大震,达到了他军事上的全盛时期。但是,不久他便从空前胜利的顶峰一下跌落到失败的深渊。是什么原因使关云长败走麦城?毛泽东道出了个中原因,意在以此警戒教育干部。

毛泽东评点原文

三国关云长这个将军,既看不起孙权,也看不起诸葛亮,到后来走麦城失败。当然,那时没有反骄破满啦。[1]

关羽简介

关羽(?~219),东汉末著名将领。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生于东汉末年衰乱之世。年轻时为避难,逃亡到涿郡,投奔于正在招兵买马的刘备帐下,与张飞两人成为刘备的心腹。三人情同手足。建安五年(200),刘备为曹操所击败,关羽战败被俘,极受优待,拜偏将军。官渡之战中,曹操与袁绍交兵,袁绍大将军颜良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关羽策马于万军之中刺斩颜良,解白马之围,作为对曹操的报答,然后奔归刘备。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备撤离樊城,并令关羽带领水军乘船经汉水到江陵会合,后攻至夏口,与孙吴联军大战曹军于赤壁。赤壁之战后,关羽拜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刘备西取益州,又以关羽督荆州,镇江陵。关羽勇冠三军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建安二十四年升前将军,率众围曹操大将曹仁于樊城(今湖北襄樊),适值汉水暴涨,引水淹曹操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名大震。曹操一度计议将都城迁徙,以避其锋。后采纳谋士司马懿、蒋济建议,利用孙、刘矛盾,以割江南地为条件,劝孙权袭关羽后方。当年,孙权令吕蒙趁关羽在襄樊作战之机,袭击荆州。关羽后方空虚,平日待下又骄矜少思,江陵守将不战而降,家属均为吴军所得。关羽闻讯从襄阳赶回,将士皆无斗志,不得已西走麦城。十二月,至章乡(今湖北当阳东北)在突围中与子关平俱为吴将擒斩。

试析

关羽是三国时代的名将,一生追随刘备,战绩辉煌,为缔造蜀汉政权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赤壁战后,孙刘结盟已成鼎足之势。刘备攻取江南诸郡,关羽功劳最多,拜为襄阳太守,加号荡寇将军,驻防江北。刘备入蜀,留关羽守荆州,独当重任,成为刘备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打败曹军,取了汉中。关羽趁此局势大军北伐,消灭于禁七军,擒杀庞德,围困樊城、襄阳,威震北方。曹操闻讯后甚为恐慌,甚至准备从许昌迁都洛阳以避关羽。

然而,胜势稍纵即逝。不久,孙吴吕蒙袭取荆州,关云长败走麦城,兵败身亡。关羽败亡,全蜀震动,隆中路线,半道夭折。蜀汉失了荆州,意味着北伐成了泡影。

是什么原因使关羽从空前胜利的顶峰一下跌落到失败的深渊?而且失败得如此之惨,难道应了兵法上的“其进锐者其退速”这句话么?

毛泽东熟读三国,他深知关云长的败因。1971年9月10日在杭州他同南萍、熊应堂、白宗善等人的谈话中,在谈到要防止骄傲这个话题时扯到关云长,他说:“三国关云长这个将军,既看不起孙权,也看不起诸葛亮,到后来走麦城失败。当然,那时没有反骄破满啦。”在毛泽东看来,关云长走麦城失败的主观原因是由于骄傲自满所致。

关云长看不起诸葛亮,史书上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也有不和的迹象。《三国志·诸葛亮传》说:刘备和孔明“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表面上是“止”了,内心怎样?

关云长看不起孔明,可能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关羽素来轻视士大夫,孔明这个“能文不能武”的人,自然不在他的眼里。二是关羽比孔明约大十八九岁,关羽封为汉寿亭侯时,孔明不过是高卧草庐的年少书生。三是在荆州时,孔明还未作出了不起的功勋。赤壁之战,关羽自率水军二万人,是一方面的大将。而孔明虽有联结孙权的功绩,在关羽看来,仍是不足道的。至于孔明入蜀以后的表现,关羽因留守荆州,知之甚少。以关羽的自傲,不尊重孔明是不奇怪的。

明末思想家王夫之对关羽是颇为不满的,他撰写的《读通鉴论》指出:一则说,吴、蜀的盟好不终,关羽败死,失了荆州,于是曹操乘机,急于篡汉了。关羽怎能逃脱责任?再说,鲁肃一心要安抚关羽,他不是怕刘备,不过想两国并力抵抗曹操罢了。可是关羽不理这点。因为赤壁之战是诸葛亮定的联吴之计,关羽看见这年轻的书生立了功,就产生妒忌,连主张联盟的鲁肃也加以妒忌,于是鲁肃和孔明原订的计划打破了。

关于关云长看不起孙权,史书有这样的记载:当刘备取得益州后,孙权立即索要荆州,刘备托辞说取凉州后再归还荆州。孙权知道刘备耍赖,要用武力强取。可关羽坐镇南郡,一时无力强取,就让吕蒙率军二万攻取荆州江南三郡,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同时又让鲁肃屯驻巴丘(今湖南岳阳)以备关羽。刘备闻讯,领兵五万出川与孙权争南三郡。曹操趁机从关中杀入汉中,灭了张鲁。刘备害怕益州有失,与孙权再次订约以湘水为界,中分荆州。孙刘之间的冲突告一段落,又得到了和解,但是裂痕已经显露。孙权此时提防着关羽,但表面上给关羽频送秋波。孙权还让人说项,要与关羽结为儿女亲家。可关羽对孙权极为藐视,怒斥东吴使者,“虎女岂能嫁犬子”,给孙刘关系的破裂又加裂痕。不久东吴主张孙刘联盟的鲁肃死了,吕蒙继任。吕蒙是攻刘派的中坚人物。他一接任就谋划着袭取荆州。他为了麻痹关羽,装病回东吴,推荐胸有韬略还未崭露头角的陆逊代替自己。原来关羽提防着东吴,派出间谍打听东吴动静,探知大将吕蒙病倒,小将陆逊代理军务,指挥力量和兵力均已削弱,大为放心。正当襄樊战争紧急之际,便抽调后方预备兵力增补北线,荆州成了一座空城。关羽俘获于禁官兵三万,粮食一时紧张,他不经外交协商就擅取孙权辖地的粮食。这一举动不仅加剧了孙刘矛盾,而且给孙权出兵制造了口实。当关羽发兵北伐之际,孙权派遣吕蒙率领大军杀向荆州,在关羽的背后捅了致命的一刀,使不久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被迫走上穷途末路。

毛泽东作为一个运筹帷幄的战略家,有着远大的历史眼光、深邃的洞察力、敏锐的分析判断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他早在延安时就告诫全党要记取李自成功败垂成的历史教训。在全国胜利前夕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又告诫全党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后,他又去南方巡视,接见了许多地区的党政军负责人,几次用关云长败走麦城的教训教育广大干部,同时也是对林彪反革命集团成员玩弄权术和夺取权力企图的严厉忠告。因此,他的谈话不仅有着普遍性的指导意义,更有着很强的针对性。

【注释】

[1]引自汪东兴著:《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第159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