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大大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凸显出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尤其是近年来,户籍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保驾护航,进一步促进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纵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就地转移、全面转移、优化转移三个阶段。

1.就地转移阶段(1978—1991年)。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正确路线,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大大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凸显出来。20世纪80年代开始,鼓励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式的就地转移。80年代中期以后,限制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开始松动,1984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准许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正好契合了这样的时机。198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7018亿元,就业人数9545万人。尽管之后发展有所徘徊,但潜力犹存,乡镇企业发展为广大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大量非农就业机会,此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特点是就近就地和兼业型。曾有调查显示,调查的468户农户中有81%的农户存在不同程度的兼业,从事非农生产的劳动力有90.5%兼顾农业生产。这个时期的劳动力转移区域差异明显,东部沿海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周围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而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较为缓慢,仅江苏、浙江、广东三省在1978—1992年间就转移农村劳动力2700万人,而西南和西北总共才转移937万人。

2.全面转移阶段(1992—2003年)。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发表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推动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多种所有制企业迅速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也逐渐兴起。我国的改革率先从东部地区开始,东部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以实现以点带面、先富带动后富的作用。随着东部经济的发展和壮大,逐渐从吸纳本地劳动力转向吸纳大量外地农村剩余劳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进一步调整政策,逐步承认流动、接受流动、鼓励流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地区间有序流动。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农村劳动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发展二、三产业,建设小城镇。特别是2000年以后,政策导向出现更积极的变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有序流动。异地转移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当时不断涌现的“民工潮”正是异地转移的突出表现。国家统计局1%人口1996年抽样调查显示:1995年,外出就业规模达1.49亿人,其中县外就业劳动力占53.0%。从产业结构看,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主体从第二产业逐渐转向第三产业。可见,这一时期的农村劳动力本地异地就业及二、三产业就业兼备,开始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全面转移格局。

3.优化转移阶段(2004年至今)。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经济社会发展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更加注重公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在大环境影响下走上了一条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新型道路。200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并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制度和社会保障缺失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政策方向。城乡二元格局逐渐被打破,就业环境不断改善,农民工技能培训普及率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出现下降趋势,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和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潮凸显,不少农民工带着在城市打工积累的资金、经验、技术回到家乡创业,带动了农村就业、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这些新变化和新趋势预示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构和质量将不断优化和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