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三五”浙江外贸出口预测分析

“十三五”浙江外贸出口预测分析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三五”时期,浙江开放型经济的总体趋势是服务贸易增长快于货物贸易,境外投资增长快于招商引资增长。“十三五”时期浙江新的竞争优势有待形成,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浙江外贸进出口规模达3500亿美元以上,其中出口规模超2700亿美元,居全国第三位,占全国总出口的11畅7%。TPP各方是浙江重要的贸易伙伴。

“十三五”时期,浙江开放型经济的总体趋势是服务贸易增长快于货物贸易,境外投资增长快于招商引资增长。其中外贸出口将呈现低速增长态势,预计“十三五”年均增长的正常潜力接近3%,经过努力有望可以达到年均增长接近5%,年度增长极有可能在0~10%之间波动,年度不均衡问题突出。

一、外贸出口形势分析

(一)出口增长受限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大环境

外贸出口增长不仅受国内经济状况的影响,更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状况的影响和制约,而且外贸增长的波动要高于经济增长的波动。

一般而言,在世界经济的上升期,世界贸易的增长将快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在世界经济的衰退期,世界贸易的增长将慢于世界经济的增长。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贸易可以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而在经济上升期,贸易的增长是经济的重要拉动力;而在经济衰退期,各国出于本能反应,容易采取排外自保的措施,贸易保护主义会上升,从而抑制贸易增长,使得贸易增长慢于经济增长。2003—2009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情况如图1、图2所示,2010—2015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情况如表1所示。

图1 2003—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图2 2003—2009年世界贸易增长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表1 2010—2015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长率

资料来源: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回顾1990年至今,在世界经济态势较好的年份,年度增长接近4%,国际贸易增长都大大高于经济增长,达到10%左右,如2004年、2006年、2010年;而在世界经济因国际金融危机陷入低迷的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虽有下滑但仍保持接近1%的微幅增长,而世界贸易增长下滑更加严重,呈现负增长。在世界经济相对平稳增长的年份,世界经济增长与世界贸易增长接近,世界贸易增长略高于世界经济增长。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分别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为3畅1%,世界贸易增长为3畅3%;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提高至3畅6%,世界贸易增长则将提高至4%。

总体来说,各大经济组织对今后几年世界经济预测分析为温和复苏,增长保持基本稳定,这意味着世界贸易也将总体上保持略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

(二)浙江新的竞争优势有待形成,转型升级期间出口增速将处于较低水平

中国目前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

中国外贸出口过去长期持续快速增长,靠的是拼成本、拼价格,由于劳动力、土地、环境成本的持续提升,产品出口价格也水涨船高,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优势逐步削弱,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两面夹击。中国出口产品“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开始出现,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价格优势可言,甚至处于相对劣势。在低端市场受到东南亚、非洲、拉美国家的强烈冲击;而在中高端市场,由于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品牌、质量等方面存在差距,即便价格仍然略低,总体上并不占优。“十三五”时期浙江新的竞争优势有待形成,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外贸从快速增长转向较低速度增长,这可能将成为“十三五”期间的常态。

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占据世界十分之一以上的出口份额,再要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难度很大。目前浙江外贸进出口规模达3500亿美元以上,其中出口规模超2700亿美元,居全国第三位,占全国总出口的11畅7%。高基数下维持高速增长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三)国际贸易规则重构将对我国出口带来不利影响

目前以美国、欧盟、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三大国际贸易谈判正在进行当中,包括TPP“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ISA“国际服务贸易协定”。从理论上讲,自由贸易协定对其成员所产生的效应主要有“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种。对内肯定更加自由,对外可能更加封闭。

“贸易创造”是指,由于市场容量扩大,贸易和投资壁垒较少,交易成本降低,自由贸易协定会扩大成员间的贸易,相互投资更为便利。

“贸易转移”是指,由于各成员对区外贸易伙伴仍保留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自由贸易协定会抑制从区外进口,而增加区内的贸易量。

三大协定一旦达成,将构成事实上的新的国际贸易规则,中国不是这三大谈判的参加方,三大协定对中国的贸易投资将带来负面影响。目前TPP已经达成,其他两大协定正在谈判。就浙江出口而言,TPP会产生贸易转移现象,协定成员方原来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可能会部分地转移到协定成员方进行,因为与协定成员方的零关税相比,中国产品进入多了关税成本,很难与协定体系内的商品竞争。

TPP各方是浙江重要的贸易伙伴。12个成员方2014年占浙江外贸近30%的出口份额,浙江前20个主要出口伙伴中,TPP成员有6个,分别是美国、日本位列浙江出口第1、第2位,澳大利亚列第14位,墨西哥列第16位,加拿大列第18位,越南列第20位。进口方面,12个成员方2014年占浙江外贸近40%的份额。仅以TPP而言,从TPP签订到实施到位的几年间,成员方因此发生的贸易转移以比较保守的转移比例10%计算,则浙江外贸出口至少减少3%。

(四)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将对我省出口带来负面影响

迄今为止,历史上发生了5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其中上一次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由此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基地。移出国制造业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市场的国际性扩张需求是促使发达国家产业向外转移的内在动因,而移入国的成本优势和庞大市场则是产业转入的根本动力。这里的成本优势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劳动力成本,也包括土地等资源的成本,还包括税收等综合性的商务成本,等等。

近年来,中国受资源要素紧缺、综合要素成本上升过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的影响,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民营制造业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南亚等周边国家梯度转移步伐明显加快,可以称之为第六次国际产业转移。对这一现象各界看法不一,有的认为这是局部的、个别的现象,对中国影响不大;也有的认为这是全局性的、大规模的现象,对中国影响很大。由于这一轮产业转移还在发展当中,尚不能盖棺定论,但国际产业转移的现象客观存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浙江的原有生产能力和外贸出口订单不可避免会有部分随之转移,影响到全省的出口规模。

不仅跨国公司出现了产业转移,浙江民营企业也出现了产业转移,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浙江外贸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在资源要素紧缺的条件下,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中小企业受制约往往更为严重。相对于中西部地区和其他沿海省市,浙江受资源要素制约尤为突出,民营企业也需要通过“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配置市场和资源,企业“走出去”愿望强烈。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招商引资竞争激烈,许多发展中国家资源要素禀赋较好,希望通过工业化实现进口替代,又有很多很好的政策优惠,在全球产业链上,浙江优势产业的富余产能正契合一些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现实需求。2015年1—10月,全省经备案、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551家,对外直接投资额105畅9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72畅79亿元),同比增长1畅3倍。主要涉及制造业、采矿业、批发业和零售业等行业。因而,客观上“走出去”不可避免会带来部分产能输出转移,带来部分贸易额的损失。

从国家层面看,“走出去”是国家战略,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提出,需要中国企业“走出去”服务国家大局。外贸也需要由“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所谓“优出”,就是不仅要出口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还要推动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对浙江出口肯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对浙江会有影响,但会小于全国和广东、江苏等省份,因为浙江出口以民营企业为主,外资企业出口比重不高。民营企业产业转移对浙江外贸出口有利有弊,不利之处是浙江的原有生产能力和外贸出口订单不可避免会有部分随之转移,影响到全省的出口规模;有利之处是对外投资也会在一定程度带动产业链上游其他产品出口,抵消产能转移的影响。

(五)输入性通缩对外贸进出口额的下拉

通货紧缩出现的原因一是生产过剩,二是有效需求不足,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2014年下半年以来,铁矿、原油、煤炭等工业大宗商品(初级产品)价格开启下跌模式。部分原因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正进入经济转型期,国内需求放缓,进而牵连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但从进出口贸易来看,中国对进口初级产品的需求并没有明显减少,甚至还有增长,这背后可能是国内大批低品位、高成本初级产品生产被进口产品淘汰。数据显示,2015年前8个月,我国进口铁矿6畅13亿吨,同比微降0畅2%,进口均价为每吨385畅7元,同比下跌43%;原油2畅21亿吨,同比增长9畅8%,进口均价为每吨2626畅7元,同比下跌45畅3%。

初级产品价格下跌对中国贸易的影响是复杂的。直接的影响是降低了中国进口金额,扩大了贸易顺差数据,间接影响带来了一定的输入性通货紧缩压力,压低我国的出口额。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跌5畅9%,创下连续43个月的负值。由于PPI的连续下跌,带动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下降,使得出口额相应降低。

二、“十三五”浙江外贸出口预测

综上,我们认为,“十三五”期间,世界经济将维持低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3畅5%左右,与此相对应的是世界贸易增长率年均5%左右。浙江外贸除受到世界贸易大环境的影响外,必须要考虑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浙江经济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期,这是一个长期因素,将决定浙江外贸出口的增长处于一个较低的增长速度;TPP等新的国际贸易规则的重构将使浙江外贸出口年均减少1个百分点的发展潜力;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对浙江外贸出口影响利弊均有,其中外资产业转移是负面影响;输入性通缩属于短期负面因素,近期影响较大,但中远期前景不明,不确定因素较多。

根据以上分析,浙江外贸出口在“十三五”时期增长潜力在3%左右,但不确定因素较多,年度波动会很大,年度增长极有可能在0~10%之间波动,年度不均衡问题突出,极端情况下,出口高于10%和负增长年份也可能出现。考虑到中国经济向好的大背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全省商务部门和外经贸企业的努力,达到年均5%的增长也是有可能的。

出口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浙江是一个产能大省,但内需市场的容量有限。2014年浙江社会消费品总额16905亿元,这个数字里面还有部分外省和进口产品在内;而同期浙江省外贸出口2734亿美元,按每美元6畅2元人民币折算,约合16950亿元,略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浙江产能还有一部分销售到国内省外市场,这部分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一般预计数额与社零、出口相当。这就是说,浙江的产能是浙江消费能力的3倍以上,国内省外市场竞争本身已经非常激烈,如果我们放弃外需,这些产品进入内需市场特别是省内市场将是我们无法承受的。国际市场不仅不能放弃,必须坚守,还要进一步拓展。可以说,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并行不悖,浙江特殊省情决定外贸出口比内地省份更显重要。

三、积极应对浙江外贸的严峻形势

面对“十三五”时期浙江外贸的严峻形势,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应对。

(一)积极推进外贸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下一步要抓好义乌改革的深化和复制推广,争取在更大范围开花结果。

积极推进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改革。跨境电子商务代表了全球贸易新的发展趋势,浙江在跨境电子商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建设,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全面建立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型行政管理服务体系,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政府管理创新提供经验借鉴,能有效推动解决出口企业缺少市场、品牌和创新的问题,破解中国被边缘化贸易困境,也为参与构建全球贸易新规则新标准,打造贸易强国提供新思路。

积极申报舟山自贸区。同时在全省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地区积极争取设立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为浙江对外开放打造良好的平台和载体

(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走出去”步伐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一届中央政府着眼世界大局、面向中国与世界发展合作提出的重要战略构想。浙江是国家规划的14个省市之一,应当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努力建成“一带一路”的商贸物流服务中心、国际产能合作的先行区、跨境电子商务的示范区。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深度开发国际市场,是浙江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应对TPP的重要举措,也是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

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在境外投资创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深度开发国际市场,实现原产地多元化,突破国际贸易壁垒。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培育一批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浙江跨国公司。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一是要合理选择走出去的产业,积极化解国内的产能过剩;二是要内外联动效应,发挥“走出去”企业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推动“走出去”,促进国内相关企业和产业链上游产品出口。

(三)加强自主创新推进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是浙江外贸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自主创新是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发达国家的优势就在于知识产权和服务贸易,要维护自己的优势,必然要通过双边谈判和多边贸易体制施压,通过国内法进行调查等等。随着近年来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高技术产品制造的进入门槛大大提高。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也需要领跑,必须转向自主创新,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转型升级绝非一日之功,而将是一个长期痛苦和困难的过程。从目前看,浙江企业学习模仿已经形成习惯,形成路径依赖,浙江企业在科技研发投入方面还很不够,在人才方面也不具备优势。如何推动自主创新,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浙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积极实施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推动由“浙江制造”迈向“浙江创造”。

(四)积极应对国际贸易规则重构带来的挑战

中国应该考虑像当年争取加入W TO一样以开放倒逼改革。建议国家层面积极参与TPP等重要国际贸易谈判。同时加快其他双边和多边区域贸易谈判进程,对冲TPP影响,继续加快中国与东盟、中国与韩国、中国与澳大利亚等自贸协定升级版本的谈判,加快中日韩加东盟自贸区的谈判,加快推动RCEP谈判进程。

作为省级层面要密切关注,积极应对国际贸易规则重构带来的挑战。无论何种谈判,其目的都是推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浙江要进一步推进大通关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推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便利通关的改革,简化审批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

(本文发表于《浙江经济》2016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