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产业植根于文化传承

文化产业植根于文化传承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光明日报成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应该说恰逢其时。现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确实面临着许多问题,我觉得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第一个问题文化产业怎么能够深深地扎根于文化传承。在文化产业的研究中,怎么能去体现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有许多问题是可以去研究的。

光明日报成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应该说恰逢其时。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什么时候建成呢?应该是在建国一百年的时间建成,也就是2049年,这是一个节点。第二个节点,到2020年要建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不管是建设文化强国还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应该说都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都需要我们去做好一些战略性研究,特别是中长期的问题的研究。

文化产业在我们国家是一个新兴产业,新到什么程度呢?尽管提出文化产业这个词可能很久了,但是真正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去推动,不过就是十年左右的时间。党的十六大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才开始做,但是全社会关注文化产业,应该是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尤其是2010年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全社会才去关注它。文化产业既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它除了自身的特点外,就是所有的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初创阶段所遇到的困难、问题,文化产业都遇到了。比如说,产业集中度过低,文化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很低,企业规模很小,实力都很弱,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要正视这些问题,然后去研究这些问题。

在做文化产业的政策和规划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有一种感觉,就是文化改革发展特别需要学理的支撑。在做规划在做政策的时候,真是有点忐忑不安,因为毕竟是个新东西,到底是个什么规律,现成的东西国内是没有的,理论界的探讨也是刚刚起步。搞学术研究也好,理论研究也好,政策研究也好,队伍很多,但是大多数都是分散在各个高校、研究机构甚至于还有一些个体户,怎么能够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学理支持,就特别需要这种跨机构的、跨地区的、跨行当的平台支撑。光明日报做这件事儿是非常合适的,而且是责无旁贷的。光明日报有这种优势。

现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确实面临着许多问题,我觉得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第一个问题文化产业怎么能够深深地扎根于文化传承。我们也听到了许多议论,认为现在的文化产业发展过分追求GDP,过分追求产值,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了内容,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回归文化产业的本源,本源就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习近平主席在两会闭幕式上的讲话,都和我们文化产业有关系,第一个实现中国梦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经过十年的文化体制改革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发展道路本身就是中国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实现中国梦一定要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什么?本质上也是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与现时代结合,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文化,靠什么来做?文化产业是责无旁贷的。第三个实现中国梦一定要凝聚中国力量,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也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在文化产业的研究中,怎么能去体现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有许多问题是可以去研究的。

第二个问题文化产业怎么能够尽快融入国民经济体系?这也是文化产业研究特别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历史很短、时间很短、规模很小,但是它一出现就和国民经济体系有一种割不断的联系,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国民经济体系的支撑,离开了国民经济这个体系就不能做大做强。文化装备制造业、文化消费终端制造业怎么对文化产业、对扩大文化消费起一个支撑作用。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是越来越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把文化创意和设计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一个新的类别,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设计产品。但是在文化产业融入国民经济体系中到底遇到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文化和经济两张皮的现象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在文化体制改革一起步的时候就提出来了,经过十年的改革,破解这个难题已经有了一套办法,值得下一步去深入研究。

(本文系作者于2013年3月在光明日报社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启动仪式上的发言,根据录音稿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