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及未来发展的七个要点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及未来发展的七个要点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1年初,上海“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市人代会审议通过,并且在各类媒体上公开发表了。不过,上海已经在“十二五”经济社会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所占比重要达到65%。也就是说,在“十二五”以及未来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上海经济增长仍然需要服务业和制造业来共同推动。

2011年初,上海“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市人代会审议通过,并且在各类媒体上公开发表了。那么,在“十二五”以及未来一个发展时期内,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元素?当然,有战略机遇,也有发展瓶颈;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从全市宏观层面来归纳,以下七个问题很重要,值得关注,值得重视。

第一个问题,上海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

很多人的回答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这个答案不是全部。除了加快实现“四个率先”之外,完整的答案应该是:“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应该看到,“四个中心”主要是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则主要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国际国内经验教训充分表明,有的地区或城市,可能经济工作搞得很好,但是,也有可能忽视了城市建设。因此,经济和城市,两个方向和两个目标应该是高度契合的。一个城市,不能只讲经济,不讲城市;讲城市,就是要强调城市管理,抓好社会管理。

那么,对上海来讲,什么叫国际化大都市?就是要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城市。什么是世界城市?就是具有世界能级的国际化城市。比如,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中国的香港,这些城市都可以被称之为世界城市,上海同样有基础、有条件建设成为具有世界能级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地认识上海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这对我们把握上海未来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第二个问题,“十二五”期间上海发展的主线是什么?

不论是上海,还是全国,不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在每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期间,都会明确提出一条贯穿5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主线。例如,在我国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发展主题定格于“科学发展”,发展主线定格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那么,“十二五”期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八个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如何正确理解这条发展主线?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句口号。这是因为,在这五年发展中,所有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方针政策的制定,都要围绕这八个字展开的。再进一步来讲,这八个字的核心就四个字,一个是创新,一个是转型。反过来说,凡是符合创新、符合转型的,就会获得各种政策的支持;不符合创新、不符合转型的,就有可能在未来发展中遭到淘汰。

第三个问题,上海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是怎么样的?

一句话,就是以服务经济为主导。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的时候,上海就已经明确提出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那么,今天的服务经济为主导有什么新的含义呢?恐怕有两个含义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在产业结构中,服务经济应该占到绝对的比重;二是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服务经济发展有了明确的发展数量目标。

2011年,上海产业结构的现状如何?大体的情况是:第一产业占0.6%,第二产业占41.5%,第三产业占57.9%。也就是说,农业很重要,但农业的比重很低;制造业正在结构调整,但制造业比重一直在40%以上;服务业需要大发展,但服务业比重仍然没有超过60%。不过,上海已经在“十二五”经济社会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所占比重要达到65%。这样的话,每年至少要上升大约2个百分点。当然,从目前来看,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还会有很多困难和瓶颈,需要攻坚克难。

第四个问题,上海“十二五”经济增长靠什么产业来推动?

以服务经济为主导,是不是上海就不需要制造业了?当然不是。到底依靠什么产业来推动上海经济增长呢?四个字:“两轮驱动”,就是服务业和制造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也就是说,在“十二五”以及未来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上海经济增长仍然需要服务业和制造业来共同推动。当然,也有人提出上海要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就不需要过多地依赖制造业,甚至可以不需要制造业了,因为,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包括中国香港都没有什么制造业,都是依靠服务业支撑。但是,纽约的服务业可以支撑一个城市,是因为纽约的服务业不仅仅服务纽约市,还服务全美国、服务全世界;而上海的服务业只能服务上海,服务长三角刚刚开始崭露头角。服务长江流域还看不到,服务全中国还不知道,服务全世界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因此,上海的服务业首先要服务好本地的制造业,没有了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就没有了基础和市场。

那么,“两轮驱动”是不是代表我们什么都需要呢?也不是。还有“两个优先”同样重要,也就是“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这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上海经济什么都要发展的时代终于过去了,产业发展开始进入有选择发展的历史时期,重点是要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其次,意味着全市的经济发展方针和产业政策都是围绕着“两个优先”展开的,是不是符合“两个优先”发展的要求,对于所有的产业和企业来讲都是十分重要。

第五个问题,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板块有何重大变化?

这是一个很少有人关注,但又相当重要的问题。从全市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自上海解放以后,一直存在着“两大板块”,一个叫市区,一个叫郊区;或者,一个叫中心城区,一个叫农村。但是,从“十二五”时期开始,上海的板块经济已经变成了“四大板块”,也就是四大功能板块,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和重要信号。第一块,浦东新区。第二块,中心城区及拓展区,这意味着从规划层面上来看,原来郊区的闵行、宝山两个区变成了拓展区。第三块,郊区。郊区还有几个?从规划意义上讲,只有五个了,黄浦江以南奉贤、金山两个区,黄浦江以北上海西部松江、青浦、嘉定三个区。第四块,崇明县。崇明原来一直排在郊区的最后,现在变成了四大板块之一。

这种区域板块的重大变化,历史上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上海市域范围内的经济布局和产业布局正在发生着变化,意味着不同区域的战略定位和战略重点的进一步清晰,也意味着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进一步细化,有利于突出区域主导功能,加强分类指导,发挥重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发展导向明确、要素配置均衡、空间集约集聚的发展格局。

第六个问题,上海“十二五”有没有新的元素或新的发动机?

从上海以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每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期间,都需要一些新的元素,或者新的发动机。例如,上海在“十一五”时期,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筹建和举办,就是一个重要的新元素。从国内外经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尽管上海经济发展不失有一些重要的战略机遇,然而有些因素,如国际资本和国际产业转移等,可能是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共同机遇,而上海独有的助推经济发展的新元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是推进后世博建设,加快把世博会区域构建成为新的国际性中央商务区,与陆家嘴“比翼双飞”。当然,这里也应该包括黄浦江两岸的开发建设。其二,是推进迪士尼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上海进一步集聚“人气”和推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彰显与世博会相似的效应。其三,是推进虹桥商务区建设,加快形成新的商务发展和国家级会展经济发展的集聚阵地。其四,是推进郊区新城建设,加快形成南汇、松江、嘉定、南桥、青浦等五个“中等城市”,这五个新城的规划,都是100万人口。同时,上海应该形成哑铃型的城镇结构。一端是中心城市,一端是中等城区,然后通过轨道交通接起来。

第七个问题,还需要突破什么重大发展政策?

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很多角度来解读,上海发展靠什么?其中一个角度,就是靠两条,一靠上海自己努力,二靠好的发展政策。在这方面,中央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分支持的,也给了很多的政策支持。例如,2005年,浦东新区开始综合配套改革,先试先行;洋山港开港以后推行的保税港区政策。又如,2009年国务院又下发了加快推进上海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之后,上海的金融服务业和航运服务业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

那么,上海还需要什么发展政策?其中在最需要的政策中应该包括两个政策。第一个,是服务业发展政策。长期以来,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很艰难,原因很多,其中存在着两个发展瓶颈,就是税负高和成本高。服务业征收营业税,而营业税是重复征税的;制造业征收增值税,税率看上去比较高,但值税是可以抵扣的。因此,服务业的税负太高,再加上经营成本高,造成服务业的内部化,制造业内部的服务业门类不愿意剥离出来。2011年,中央批准上海搞增值税扩围改革试点,也就是2012年1月1日开始的“营改增”,6个服务业领域、大约13万户服务业企业开始试点。总的来讲,这对上海有好处,但是,一定要落实好,让服务业企业的税负降下来。第二个,是要积极争取自由贸易区政策,或者说是局部的自由港政策。实际上,已经实施的保税港区政策可以称作准自由港政策,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自由港。当然,上海不可能在全市范围内都实行自由港政策,但是,实行局部的自由港政策还是有基础、有条件的,也是应该积极争取的。

(原文刊于《上海企业》,2012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