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技人才政策在改革大潮中的调整

科技人才政策在改革大潮中的调整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中共中央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计划经济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中央政府逐渐认识到对经济管得过多过死只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力的增强。接着,中央政府对科技运行机制、人才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中共中央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计划经济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中央政府逐渐认识到对经济管得过多过死只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力的增强。因此,1984年,中共中央做出改革经济体制的决定,改变以往大包大揽,统管统分的管理模式,适度放权,“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1]。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也相应的进行了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先后做出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决定。科技体制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解决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接着,中央政府对科技运行机制、人才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到1992年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我国的科技人才政策都是朝着服务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调整。主要表现在,国家对科技人才资源的分配由政府统包统分向市场配置调整;分配制度由“大锅饭”平均主义向按劳分配调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对科技人才的管理思路也在不断转变,在强调“充分信任”的同时,更加注重在实际工作中的充分使用,改变以往只靠思想教育提高科技人才工作积极性的做法,采用改革科研运行机制的方式将竞争引入科研机构,打破“铁饭碗”,使科技人才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促使其做出更大的贡献。如果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的几年我国科技人才政策是以拨乱反正、恢复制度、建立信任为主;那么,1985年以后就是以调整政策、改革制度、激发活力为主。从此以后,我国的科技人才政策步入新的发展轨道,向着更加灵活、科学、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