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分析

一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分析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今后二十年的发展中,服务业作为潜力最大的部门能否快速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服务业效率和水平的提高对其他产业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服务业是联结农业、工业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产业,对提高消费、扩大内需有重要作用。

1.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加强政府对服务业的支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简称经合组织)于2000年强调了政府在支持服务业发展中的角色,以及建立一个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框架的好处,这些具体政策包括营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环境、便捷的政府服务、以及支持开放和可竞争市场的公司管理机制等。在中国今后二十年的发展中,服务业作为潜力最大的部门能否快速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服务业效率和水平的提高对其他产业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服务业是联结农业、工业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产业,对提高消费、扩大内需有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到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营利性公用服务单位要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在服务经济到来之际,国家的产业政策应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尤其是对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倾斜。相关的税收、信贷等财政优惠政策要与产业倾斜政策相结合,以促进生产性服务行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的服务产业不仅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也能在国际竞争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2.促进服务业对外开放

随着世界产业结构加快向服务业倾斜,全球服务贸易出口规模迅速增长,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贸易的扩大已成为产业进步的标志。这种趋势表明一国的服务业只有在适度竞争中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一味的排斥对外开放或者实行不切实际的管制,只会增加服务业的运营成本,降低其运营效率。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中国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扩大服务贸易出口,不仅能推动我国货物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改善眼务贸易国际收支和出口结构,而且对于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服务业的开放中要注重三个引进:引进竞争者和导入竞争机制,打破服务行业行政垄断的坚冰;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进行消化、吸收、创新,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引进国内紧缺的关键性人才,从而弥补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开放还应该让中国服务业企业走出去,按照稳妥扩大中国服务业开放与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相结合的原则,以开放促竞争,以开放促发展,利用国际大市场来培育竞争优势,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还应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积极培育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等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上通政府、下联企业的桥梁作用,拓宽国际合作渠道,维护市场秩序。

但提倡服务业对外开放,并不是主张服务业各行业同步的实行完全对外开放,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服务业的性质、股权状况和区位差别实行分步的逐渐开放。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一般不允许外资独营或控股,可以采取合资的办法对外开放;国内缺位、急待发展的行业可以允许外资独营或控股。此外还可以对外国服务提供者的经营范围和地区加以限制,以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3.完善服务业立法

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作为无形贸易,其发展对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的需要更为迫切。特别是涉及培育和保护国内服务业的有关政策都应有严格的法律依据。我国目前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还很落后,一些重要的服务部门(如旅游业)没有部门立法,有的法律条文模糊、抽象,法律法规之间还存在冲突等现象。因此,为保证服务贸易能沿着正常、健康的轨道发展,政府应尽快完善服务贸易的法律规章,建立不同层次、内容齐备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并使其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法律准则的法律、法规,为我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加快各服务部门的立法进度。对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要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以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在管理方面,应尽快建立、健全服务贸易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比如明确国家统一的服务贸易管理机构;建立常设的服务贸易谈判小组;组建服务咨询专家委员会等。

4.要注重服务业政策的前瞻性

政策的设计要具有前瞻性,相关法律要能为服务业发展以及生产和提供服务提高效率留下空间。美国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如美国金融领域的法规、政策。美国国会1994年就要求财政部结合21世纪金融市场和金融技术革命的变化,对美国金融体系进行研究,提出未来美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而我国的法律、法规、政策往往在制定之后不久就面临与实际情况脱节的窘况,导致要么监管人员坐视不管,降低了法律的严肃性;要么死板的用过时的政策、法规去限制和管理服务业,导致那些可能代表今后业务发展的方向,具有创新性和活力的行为被扼杀,降低了服务效率。因此,决策当局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对我国现行服务业的现状、管理模式以及全球服务业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及服务业发展规律的、具有前瞻性的服务!毗发展规划及其管理模式,从而在严格执法提高法律严肃性的同时,为服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留下一定的开放空间。

5.明确划分各管理部门的职权,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

首先,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很霞要。如果职能划分不清,容易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产生监管漏洞,导致监管不力。为了实现对服务业有效的管理,有必要对各职能部门的职能进行有效的划分,明确其具体的权责。美国电信业的管理就体现了这种特色。其商务部电信信息管理局,负责对政府通讯的管理;而联邦通讯委员会,负责对民用通讯的管理。其次,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信息共享,加强沟通、合作、协调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各管理部门之间也是一样的。美国的银行体制就是如此。美国的银行体制是由在联邦注册的国民银行和在州注册的州银行构成的双重体制,其金融管理体系也是和其银行体制相适应的双重管理体制,它不仅有联邦一级的金融管理机构,还有州的管理机构。每个州政府都有自己的金融管理权,各自制定并执行本州的金融管理法规。为了避免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联邦和州的金融管理规章的矛盾和冲突,取得管理政策上的一致,提高管理效率,国会于1970年联邦金融检查委员会,其目的是将各金融管理机构集结在一起,协调它们的活动,统一全国金融管理原则、监管方法和稽核标准。此外,为了鼓励和促进联邦级和州级金融管理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联邦金融检查委员会下面还设立了一个州金融管理联合会,定期商讨和决定有关联邦级和州级管理机构在金融管理方面的合作项目,解决它们中间出现的一些分歧。随后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也要求美联储与货币监理署、各州银行厅、证监会和各州保险厅等不同行业的众多监管部门加强协调与合作。我国的服务业管理部门之间就缺少必要的协调和合作,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监管不力。为了改善这样的状况,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协调合作的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6.促进服务业的竞争,打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我国在已经形成的市场中,市场竞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竞争还是不充分。对于尚未放开的市场来说,市场竞争对想进入这一市场的市场主体来说则是一种理想。尤其是服务业中,有一些行业如银行、证券、保险、电信、民航、铁路、教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还有不少业务处于垄断经营、管制经营的状态,至今仍保留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在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仍占50%以上,大大高于工业的同一比重。此外,多数服务产品的价格还是由政府制定和管理。竞争不足导致服务供给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社会需求,也限制了服务业自身的发展。200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提出了“以促进竞争为手段,增强服务业活力”的思路。因此,要打破垄断、加快开放、改革和促进竞争,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准入条件,培养多元化的竞争主体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

7.充分利用国际协调手段,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应继续积极组织、参与服务贸易双边和多边谈判,为服务贸易发展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国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起草者和创始方。我国已与其他各方谈判了服务贸易减让,在服务贸易的政策立法上,也已考虑好总协定的原则和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继续在互惠原则基础上进行服务贸易谈判,就越发显得重要。它有助于我们自己意见的表达,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对方的要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通过谈判,我们还可以与对方协调,更快地与国际接轨,从而使我国经济更好地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去,以谋求高质量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