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被装供应气候区划分

被装供应气候区划分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被装供给标准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最根本的就是受各地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因此,目前各国被装气候区划,都把气温作为区划的主要依据。由此可知,地势高低虽可通过气温直接反映到气候区划上,但在被装供应中必须考虑高原特殊因素。

被装供给标准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最根本的就是受各地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的限制。

一、划区演变

1950年2月14日和7月7日先后制定和颁布了陆军、海军、空军和公安部队(武警)被服装具供给标准(草案),这是第一次统一了全军被装供给标准。但当时的被装供应标准没有划分气候区域组织供应,而是按大的行政区域或根据当地气候及着装习惯,只在棉衣、棉被的絮花量和大衣、冬鞋的品种和发放范围有所区别。1952年12月,总部批准将全国划分为热区、温区、寒区3个气候区。1954年1月1日在修订被装供给标准时,把气候区由3个调整为5个,即热区、亚热区、温区、亚寒区、寒区。1966年以后修订时,为了简化标准,扩大军区被装供应权限,把原来的5个气候区变为热区、温区、寒区3个气候区。1978年修订被装供给标准时,又把原来的3个气候区变为热区、亚热区、南温区、北温区、寒区、高寒区6个气候区。1993年12月修订被装供给标准时,把气候区由6个改为5个,即现行的热区、亚热区、温区、寒区、高寒区5个气候区,武警部队的被装供应气候区随之进行调整。

二、划区依据

(一)气温

气温是划分气候区的主要依据,因为温度的高低直接反映出气温的冷热程度。因此,目前各国被装气候区划,都把气温作为区划的主要依据。美军被装供应气候区的划分,以一月份平均气温为基础,即在驻军区域内,将一月份每天一时和十三时的气温平均值,从最高值到最低值之间,划分成一定数量的气候区。美军将世界划分为9个服装需要区,本土分属于其中7个区,并规定了相应的配套服装。我国单位则是以一月份平均最低气温为基础,即按全国一月份每天最低气温的平均值,从最高平均值到最低平均值之间,划分成若干区段。

(二)风速

风速和温度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函数关系,但风速的大小对人体的冷感有着直接的影响。同一温度下,风速不同,人体的冷感程度明显不同。风速越大人体越感到冷,换言之,风对人体降温作用相当于使气温降低了若干度。因此,风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为能客观地评价风速对人体的影响程度,国内外普遍应用“风降温”理论,将风对人的降温作用,定量地转化为相当于无风时气温降低的程度。为此,科学工作者根据风速大小对人体产生致冷作用的一般规律,制定了风速与“风降温”的对应表。

表3-1 风速与“风降温”对应表

(三)地势

地势高低,除从温度上可以直接反映以外,同时对人体生理机能还带来其他的影响。特别是海拔3500m以上的青藏高原,在地形和气候上形成一个独特的区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较大,最冷月的气温虽不特别低,但全年冷的时间长。同时因缺氧严重,人的活动能力受到限制,代谢产热受到影响。基于上述情况,对被装供应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被装的御寒要求虽不需要高于相同气候区,但天冷的时间长,全年着冬季服装一般不少于9个月,冬服使用年限较相同气候区应有所区别;二是高原缺氧,人体活动不便,冬服应既能保暖又要轻便,以利于提高人在缺氧的冷环境中的活动能力。由此可知,地势高低虽可通过气温直接反映到气候区划上,但在被装供应中必须考虑高原特殊因素。

(四)湿度

湿度对人体的冷感程度有一定影响。从理论上讲,低温条件下的空气湿度越大,散热过程也越快,因为潮湿空气比干燥空气导热快,所以有湿冷大于干冷之说。从实践上看,人们也确有此主观感觉,如在低温条件下,人体因剧烈运动出汗较多而汗湿衣服,使服装内微气候相对湿度增大,当人体停止剧烈运动后,这时人的冷感就特别强。

综上所述,气温是划区的基础,是主要依据,同时要参考风速、地势和湿度,至于其他因素,如雨、雪、霜期、日照等因素均可通过气温体现出来,制定标准时不加考虑。

三、现行区划

热区:1月份综合温度在5℃以上,冬服保暖量的标准值为3.2克罗。包括海南省;云南的潞西、临沧、景东、新平、开远、丘北(均含)以南;广西的融安、永福、贺县(均不含)以南;广东的连山、韶关(均不含)以南。

亚热区:1月份综合温度5℃~-5℃左右,冬服保暖量标准值为4.2克罗。包括上海、重庆、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全省(市);广东的连山、韶关(均含)以北;广西的融安、永福、贺县(均含)以北;江苏的淮安(不含)以南;安徽的蚌埠、淮南(均不含)以南;四川的巴中、苍溪、绵阳、德阳(均不含)以南,崇州、乐山(均不含)以东;贵州的毕节地区、水城(均不含)以东;云南的怒江、丽江和昆明地区(均不含)以南。

温区:1月份综合温度为-5℃~-15℃左右,冬服保暖量的标准值为5克罗。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全省(市);河北的隆化丰宁、宣化、蔚县(均不含)以南;山西的怀仁、右玉、大同(均不含)以南;陕西的清涧、靖边定边(均不含)以南;甘肃的永登、皋兰(均不含)以南,甘南藏族自治州(不含)以东;四川的巴中、苍溪、绵阳、德阳(均含)以北,彭州、都江堰、崇州以南和雅安、凉山、攀枝花地区;云南省的丽江、怒江地区和昆明(均含)以北地区;贵州省的毕节地区、水城;江苏省的淮安(含)以北,安徽的蚌埠、淮南(均含)以北。

寒区:1月份综合温度为-15℃~-25℃左右,冬服保暖量的标准值为6克罗。包括辽宁、吉林、宁夏、青海、西藏全省(区);新疆的阿勒泰地区(不含)以南;内蒙古的二连浩特、锡林浩特乌兰浩特(均不含)以南;河北的隆化、丰宁、宣化、蔚县(均含)以北;山西的怀仁、右玉、大同(均含)以北;甘肃的永登、皋兰(均含)以北及甘南藏族自治州;陕西的榆林地区;四川的阿坝、甘孜自治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寒区中的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海拔3500m以上的地区为高原寒区。

高寒区:1月份综合温度为-25℃~-35℃以下,冬服保暖量的标准值为7克罗。包括黑龙江全省;内蒙古的二连浩特、锡林浩特、乌兰浩特(均含)以北;新疆的阿勒泰地区。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

按划定的气候区实施被装供应,这是基本原则,必须坚持。但一个气候区内的个别点,因地势、气候不同,按所在气候区被装供给标准不能完全保证御寒和执勤需要,因此,对特殊地区的个别冬服配发品种应作适当调整。

五、划区方法

被装供应气候区数量的确定,是一个在提高冬服的适量程度与便于冬服的生产、供应和管理的矛盾中寻求最佳平衡点的问题。被装供应气候区的区域数分得越多,则各区域的综合温度区间值越小,冬服的适量程度就越高(即各区域内冬服配套保暖量的过量或欠量的程度就越低),但这必然导致冬服的生产、供应和管理上的困难。反之,被装供应气候区的区域数分得越少,就越便于冬服的生产、供应和管理,但却不利于提高冬服配套保暖量在各区域内的适量程度。

在确定被装供应气候区域时,为使某一气候区的冬服在该区地域均不低于规定的保暖水平,冬服配套保暖量的配置应按其综合温度区间的最冷边界(下界)计算。由此,在气候较暖的地域(即其综合温度区间的上界处),必然出现冬服配套保暖量过量而超过规定的情况。而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一个气候区域内,由温度差别引起的保暖量过量值(即按其综合温度区间上、下界值计算出的保暖量的差值)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根据试验结果,允许的保暖水平上限为:群体(18人以上)、站姿,在规定的气候环境中持续2.5 h条件下,全程平均皮温保持在31.5℃~31.9℃(指持续时间内每0.5 h终末的躯干、臂、大腿、小腿4点皮温的平均值),脚趾全程平均皮温值不低于15℃,相应的主观感觉为:约有75%的时间感到不冷,不会出现很冷。在这个保温水平下,以规定的保温水平为基准,各气候区域冬服配套保暖量的过量值平均不超过10℃。以此推算,我国冬服每个气候区域综合温度范围应是10℃。

按照划区依据和我国气候学的惯例,被装气候区划,是以一月份作为冬季气候的代表月。因此,采用了中央气象局统一编发的1951—1980年间至少10年的气象统计学资料为依据(无上述资料的地域,取当地气象台相应年代的或参照相邻地域的气象资料),并按各地1月份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计算出1月份的综合温度,作为划分被装气候区和配置冬服总保暖量的统一指标。其公式如下:

1月份综合温度(℃)=1月份平均气温(℃)-当月平均风速的“风降温”(℃)

选1月份作为代表月,是因为我国气候在1月份的平均气温比其他月份要低,由此而制定的保暖量能够适应冬季任何月份。据统计,在我国,1月份综合温度的范围为15℃~-35℃。将我国分为5个温度变化范围均为10℃的冬服气候区域,以相邻两个气候区1月份平均温差为10℃作为划分一个气候区的标准,并由该区的下界综合温度配置服装保暖量,这样使所配置的服装保暖量对上界综合温度和下界综合温度都起到了照顾作用,不会出现过暖和保暖量不够的问题。

以上5个气候区的划分和冬服配套保暖量的配置,是经过大量调查和实验室、现场试验,以及计算机、暖体假人等科学测试的手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的,是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得出的冬服配套保暖量的配套公式是:

冬服配套保暖量(克罗)=3.23-0.092×综合温度(℃)

该保暖水平是人在安静状态下做的实验,有75%的时间感到不冷。它不是人体的完全舒适标准,这是因为人除在夜间是安静状态之外,绝大多数时间是处在运动状态,而人体运动能增加体热。所以,运动状态所需服装保暖量比安静状态要少,确定在安静状态下不是完全舒适标准是科学的。这样可以避免运动状态因保暖过量增加人体热负荷的问题,同时也基本满足了安静状态时人体对保暖量的要求。

为了确保各气候区的部队御寒需要,使之安全可靠,在冬服配套保暖量配置标准中还做了以下几点规定:

一是各气候区冬服配套保暖量,按照一月份综合温度范围的下界值计算。

二是各气候区冬服保暖量采用多层次调节配置,热区、亚热区不少于两个调节层次,温区、寒区、高寒区不少于3个调节层次(如绒衣、棉衣、大衣)。每个调节层次的保暖量不少于0.4克罗。

三是各气候区冬服保暖量配置,允许按标准值偏差5%。

六、被装供应气候区划分依据

一个单位分驻两个气候区时,其被装发放按何气候区标准执行,由上级后勤部确定,并报总部备案。

一个气候区内的个别点,因气候特殊,在被装供应上个别品种需作调整的,由所在部局后勤部确定,并报总部备案。在个别品种需作调整的,报总部审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