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勤工俭学的少年

勤工俭学的少年

时间:2022-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勤工俭学的少年没有知识和能力,谋生肯定会是困难的。在各项活动中的优秀表现,使保罗获得了全校师生的好评。尽管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但保罗决定无论如何也不向家里要钱。然而,这个消息传到了远在伊利诺伊州大学读书的保罗·高尔文那里,他下定决心,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费用打拼,还要多赚些钱贴补家用。于是,保罗生活更加俭朴,他的早餐、晚餐都在廉价的饭铺里吃。

第二节 勤工俭学的少年

没有知识和能力,谋生肯定会是困难的。

——保罗·高尔文

由于保罗·高尔文不再分心去做爆米花和冰淇淋的生意,所以升入初中以后,他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并顺利考入高中。

进入高中,兴趣广泛的保罗不仅是学校的足球队队员,他的出色表现还使他晋升为队长,他带领足球队员们认真训练,参加各类比赛。保罗还在课余时间里参加了棒球队和篮球队。后来,他被选为学校体育协会的副会长。

保罗·高尔文也是哈佛中学文学社的组织者之一,并在高中时期投身于戏剧活动。他曾在《正大光明的方雄》一剧中成功扮演了男主角“巴尔博德大爷”——一个富裕的农民。在各项活动中的优秀表现,使保罗获得了全校师生的好评。

哈佛中学1913年出的年刊《回忆者》上刊登着保罗·高尔文的照片,照片下标着保罗的一句座右铭:人的力量是强大的。保罗从未让自己的时间闲置。

在停止爆米花的生意之后,保罗·高尔文和他的“经营团队”并未闲着。保罗在一家服装店里找到一份兼职工作。弟弟约瑟夫·高尔文每星期六下午在一家饲料店里工作,另一个弟弟雷蒙德·高尔文帮一个医生照料他的马、两头牛和一个养鸡场,并且做挤牛奶、喂鸡、饲马等工作。为了让雷蒙德干完那份辛苦的工作,保罗和约瑟夫有时也会帮他一把。

有时,弟弟们也会有一些抱怨,因为以前他们在卖爆米花时是比较轻松的。保罗总是鼓励他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在积累经验,锻炼自己。

在读完中学的那个夏天,保罗得到了一个工作——在机车修理工厂当文书。文书工作就是没完没了地填写报表、整理档案、接听电话等,他在这里工作了整整一个夏季,并且学会了打字。他这么干并不是因为他喜爱这项工作,而是为了能挣钱,他把挣到的这些钱存起来,以备之后的不时之需。

1913年9月,保罗·高尔文去伊利诺伊州大学读书。临行前,母亲为他精心做了满满一盒子三明治。18岁的他,头脑里充满了梦想与决心,虽然如此,他对哈佛镇以外的世界也有点害怕,因为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他感到淡淡的忧伤和迷茫。

和高中相比,大学环境要复杂得多。学校教室里和图书馆里的大批学生对保罗来说都是陌生人,他特别希望早一点熟悉这里的一切,熟悉他的功课,习惯这里的世界,但是学好大学课程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他很努力。

在大学里,学习、生活以及各项活动的开销都很大,保罗早先在哈佛镇卖爆米花和冰淇淋积攒的钱,也以惊人的速度花出去了。尽管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但保罗决定无论如何也不向家里要钱。保罗尽可能地去找各种兼职工作——他为当地保龄球球场布置场地,负责在球瓶区摆上9个或10个木瓶,摆设形状为钻石形或三角形,打球选手手持用软木或合成橡胶做成的重约16磅的保龄球在球道上抛出,让球击打球瓶以获得比分。在工作的间隙,他还抓紧时间学习。

保罗还为一个大学的洗衣房散发广告。尽管他做了很多份兼职工作,但他的存款还是一直在减少。他到大学女生联谊会主办的餐厅里去当服务员。为了省钱,他经常不吃早餐,有一天他早晨起来后一直没有吃东西,到餐厅工作时看着又热又香的食品,一不小心将手中的餐盘摔碎了,餐厅主管立即把他开除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那时哈佛镇颁布了禁酒令,保罗的父亲不得不关闭赖以维持生计的酒吧。父亲也一度担任铁路晚间票务的代理人,可是工资太少不足以应付日常生活开销。

为了走出家庭经济的困境,父亲卖了酒吧和新盖的住宅,买了些不值钱的田地,他认为种地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虽然家里的生活贫困些,但是谁都没有怨言。

然而,这个消息传到了远在伊利诺伊州大学读书的保罗·高尔文那里,他下定决心,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费用打拼,还要多赚些钱贴补家用。他在竭尽全力学好各门功课的同时,还不断地在外面找零活儿干,他想用自己挣来的钱维持大学生活的各项花销,不给家里增添任何负担。

另外,他还时时惦记着家里,他觉得自己有责任给家里一些帮助和支持。于是,保罗生活更加俭朴,他的早餐、晚餐都在廉价的饭铺里吃。

在哈佛镇,高尔文的家里经济情况依然十分艰难,保罗得知家人已在1914年感恩节那天搬进了只能用火炉取暖的房子里。他为自己没能帮助家里感到非常愧疚。由于各方面压力,保罗的内心逐渐产生了孤独和忧郁的情感,他很少感到自由和欢乐,这影响了他的功课。

1915年2月,保罗·高尔文在一篇日记里写道:“上星期我参加了历史期末考试,今天知道了成绩。感谢上帝,我及格了。可是也很危险,不到最后,天晓得会是什么结果。我曾想回到那个我工作的地方,但是我并不想放弃我曾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要是我没有这些知识和能力,谋生肯定是困难的。我清理了所有衣物,等来年春天回到哈佛镇的家里时,我要告诉家里人,我不再求学了。”

1915年末,保罗·高尔文带着几多不舍,离开了伊利诺伊州大学,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哈佛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