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消费评价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

消费评价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评价社会生活中一切现象的终极的价值尺度,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和核心。消费评价的公正标准、生产力标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标准最终都可以纳入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之中。所说的科学的人生观,是把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目标视为最高理想,并把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生的重要追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评价社会生活中一切现象的终极的价值尺度,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和核心。马克思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改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探求的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境界。“对于马克思来说,他所关心的是人的发展,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的发展。人的最根本的东西,在马克思看来,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34]马克思认为消费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确认,也是人的本质的不断升华、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人的发展是评价一种消费观是否合理的终极的价值尺度。从终极意义的价值观上说,一种消费观念合理与否的标志是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是人的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才能和力量的提高。

人的消费需要的满足应该纳入到人的发展中加以考察。人的需要及其满足,一方面是一种消费,使人得到肉体上或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感到愉快和幸福;但从另一方面说,它也是一种生产,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生产和再生产,因而构成人的自我发展的一个主观方面。人的身体和感官及其能力是在需要的推动下和为满足需要而从事的活动和劳动中形成和巩固下来的。人的才能和力量的增长引起新的需要,而新的需要又是新的才能和力量发展的推动因素。从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人的消费需要的发展趋势,研究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的消费需要。马克思在谈到“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时指出:“……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而总是仅仅从外表的效用方面来理解。”[35]我们就是要从“庞大的商品堆集”中,找出它“同人的本质联系”,使物为人服务,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不断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从而促进人的发展。

消费评价的公正标准、生产力标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标准最终都可以纳入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之中。

公正标准是人的发展标准的基础,生产力的标准和人的发展标准,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属于真理性认识,后者属于价值性评价,前者具有客观性,后者具有主观性,但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在实践唯物主义中,生产力的增长和人的发展不过是人类同一历史实践活动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

生产力标准的真实含义是人的发展。“生产力也可以说是由物的生产力和人的生产力组成的,生产资料形成‘物的生产力’,劳动者形成‘人的生产力’。”其中,人是首要的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36]生产力作为检验消费合理与否的标准,其实质就是以人的生存状态与发展状态的改善,人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和自由,人的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展示与体现为根本的标准。因而,发展生产力的最基本的意义就是充分调动生产力中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潜能,充分发挥广大劳动主体的主体能力,培养和提高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劳动主体使自身的品质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因此,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37],人是社会生产力的首要因素,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人的现代化素质的提高,其中既包括劳动者体力的增强,也包括智力的提高,既要重视人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也不能忽视思想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消费观的重要内容。

生产劳动,是历史进步的基础,是主体和客体统一的中介。人的生产劳动既改造外部自然,创造物质财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改造人的身内自然,形成人的本质,发展人的知识和才能。生产力以及物质财富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外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和外化,而人及其本质力量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内聚,是外在的物质力量的人化和内化。所以,立足于人类实践基础上的历史进步既是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过程,又是人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

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必然强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消费,可持续发展、消费的目的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人的发展,还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发展是指人而不是物,我们应该把经济发展看作是消费的物质前提,而把人的发展看作是消费的核心和最高目标。有一种倾向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商品生产丰富了,其他问题就会自然解决,这种观点导致社会发展中人的失落。只把经济增长设定为发展目标,而有关人的发展的其他方面则被看成是把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被排除在目标设定之外,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经济增长而展开,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本来是作为人的发展手段的经济增长,反过来却变成目的本身,而人则成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成为商业社会中纯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失去了人作为人的价值。发展目标设定上人的丧失导致人的存在的丧失,经济增长以对自身的生存条件的毁灭为前提的增长。我们不能以社会的经济增长代替或否定人的发展,这样会导致有增长无发展。只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发展才有可能,主体——人的发展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消费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生理行为或自然行为。高尚的情趣、合理的消费,决不会来自庸庸碌碌者的人生选择;同样,今朝有酒今朝醉,也决不是有崇高志向、信念之人的所作所为。只有解决了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的根本问题,才会有科学合理的消费观。所说的科学的人生观,是把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目标视为最高理想,并把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生的重要追求。只有在科学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下,才会产生合理的消费行为和观念。

【注释】

[1]参见胡金凤《论消费的价值评价标准》,载于《消费经济》,2002年第3期。

[2]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7页。

[3]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7页。

[4]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9页。

[5]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6]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8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1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9页。

[9]转引自马德普:《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页。

[10]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8页。

[11]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9页。

[12]《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257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37、638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2页。

[15]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81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0页。

[17]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原文引自Gro Harlem Bruntland,Keynote address:The challenge of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Symposium: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Oslo,Norway,1994 business perspective,WBCSD,New York,1996。

[18]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37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1页。

[21]《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9页。

[2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页。

[2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8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页。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518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29]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927页。

[30]参见胡金凤《略论消费的可持续性与不可持续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31]斯里达斯·拉夫尔:《我们的家园——地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78-179页。

[34]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6页。

[35]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36]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144页。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7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