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中国扩大内需措施把握服务业发展契机

从中国扩大内需措施把握服务业发展契机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面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如何调整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大课题。从中国这次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看,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遇。

面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如何调整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大课题。发展服务业对于抵御金融危机影响却是天赐良机,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梳理服务业发展环境,活络民生经济,创造新的发展空间,防止资源存货的结构性堆积,更有利于避免经济危机的冲击。从中国这次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看,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遇。

一、刺激经济政策的内涵

2008年以来,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的不利影响,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和出现大的波动,中国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随后又推出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决定在2009年第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这1000亿元的投资方向重点是解决民生、基础设施与生态环保的问题,包括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业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以及灾后的恢复重建。

鉴于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来势猛、变化快、影响深,所以在采取应对措施的时候明确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这1000亿元的中央投资作为扩大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希望能够尽快地拉动经济增长,减缓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这1000亿元投资涉及的建设工程,在2008年与2009年两年中整体需要4万亿元投资。4万亿元投资构成整体是这样的:需要中央投资1.18万亿元,占29.5%;保障性安居工程是2800亿元,占7%;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是3700亿元,占9.25%;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是1.8万亿元,占45%;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是400亿元,占1%;生态环境方面的投资是3500亿元,占8.75%;自主创新结构调整是1600亿元,占4%;灾后的恢复重建,重灾区是1万亿元,占25%。从大类分析来看,直接关联民生的建设占71%,救灾占25%,产业创新占4%;在直接关联民生建设的内容中,城乡基础设施环境占63%,民生保障安居占7%。同时,中国地方政府的反应都是非常的积极,据不完全统计,各地的投资可能超过18万亿元。

二、刺激经济政策的预期

这一次的投资方向正确,投资的决策果断、力度理性,投资预期可嘉。经测算,4万亿元投资整体上可以每年拉动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同时,可以尽快克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营造经济社会的新结构,创造经济发展的新环境。反映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扩大消费

政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除群众消费的后顾之忧,也包括在流通领域采取一系列鼓励政策。比如2008年已经提高了低收入群众的保障水平,2009年还要继续提高。继续提高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优抚人员抚恤标准、低保群众的低保水准等。同时,进一步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筹资机制,逐步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重,重点用于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逐步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福利保障水平。

(二)提高农民收入

2008年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价位水平,针对前一阶段国际农产品的价格大幅上涨,最近又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采取了增加农产品储备的一些措施。2008年取得了粮食的第五个连续增产年,粮食、棉花、油料、生猪都有了较大发展,目前价格出现了回落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确定一些国有粮食企业以及其他农副产品的采购企业要收购一部分粮食、棉花、油料、猪肉,增加储备,维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且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增加就业机会

对于在就业上遇到困难的一些群众,特别是下岗职工,中国政府实行了扶持政策,帮助他们再就业。解决就业最根本的出路,还是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所以现在的政策是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主要任务。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要快出拳、出重拳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采取多项措施,包括鼓励就业的一些经济政策。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包括农民工以及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保险,进一步解决群众在消费上的后顾之忧。近年来中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加,2007年财政收入达5.1万亿元,占当年GDP的20.8%,为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增加农村投入,支持农村市场的开发

中央安排用于粮油存储设备和烘干设备建设项目的投资计划、节能环保投资计划以及农林水利项目的投资计划的投资资金分别为10亿元、25亿元和291亿元人民币,因此已下达的投资计划总计326亿元人民币。积极发展农村市场,比如采取补助的办法,支持彩电、冰箱这类家用电器到农村销售。此外,还将根据市场的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的态势,进一步研究鼓励消费的政策。

(六)大力发展“最民生”工程

这次4万亿元的投资方案牵涉到方方面面,不过,专家认为与民生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改善交通的投入,因为交通设施建设将对地区发展与居民出行起到关键作用,改善交通为最“民生”的工程,对提高基层劳动力的就业与消费都有重要意义。

三、抓住服务业发展机遇

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服务业的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一方面,由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尤其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服务业更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另一方面,这次刺激经济举措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的服务经济要提前加速发展了,这也是改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步。这是因为在十项重要举措中几乎95%以上都关联到服务经济,尤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毅然出击,非同寻常。为此,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政策举措的落实需要传导机制和运作载体

在宏观上,服务业要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在编制经济发展规划时必须要有一个同步的、与之融合的服务业的协调发展规划和实施规划。在具体项目上,要与项目本身的发展相融合,同具体项目一样,要有融入其中的服务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报告、实施报告和评估报告。从服务业追求的目标来看,服务业将极大地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显然,服务业能够担纲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补充和落实政策的先行载体。因此,在战略理念上一定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大重要内容,抓住机遇,组织各路大军提前介入刺激经济的各个举措项目中去,从而形成服务业新的服务群体、新的服务平台和新的服务网络,催生服务业的大发展。

(二)服务业要抓住自身系统集成和配套发展

这次4万亿元投资举措中,重点特别突出,直接关联民生的建设占71%,救灾占25%,包括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业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这些极大部分是服务经济的硬件组成部分,都是十分重要的,但这仅是基础,如果没有服务经济理念、没有服务经济要素、没有服务经济目标,照样形成不了服务经济。因此,在搞好硬件资源配置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搞好服务业软件资源的研究、开发、配置,特别是基础设施对服务业的综合开发、开放、利用,尤其要注重基础设施提供资源配置一体化的平台。因此,服务业要抓住自身系统集成和配套发展。

(三)加速城乡服务体系及服务业社会化组织管理的建设

这一点也是这次政策举措中特别强调的。对农村服务体系来说,几乎是空白的。在城市关注民生的服务体系中,也很不完善。目前,有必要从这次实现刺激经济的政策预期的六个方面,建设好服务体系,以确保政策预期的兑现。其次,要加快以下体系的建设,包括扩大消费和增加保障的互动服务体系、提高农民收入的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就业的服务体系、保障制度及保障服务的体系、投入农村和支持农村市场开发的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民生工程服务和监控服务体系,及加快服务业社会化组织的建设等。

(原文刊于《台湾经济研究月刊》(台湾),2009年1月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