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于问卷二的汽车制造业激励机制研究

基于问卷二的汽车制造业激励机制研究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汽车制造商承担EPR责任,实质上是将原来外部化的环境成本内化为企业或产业链的成本。在实体责任下,更加需要资金保障与技术保障来帮助汽车制造商实现经济有效性,并在经济意义上真正发挥EPR的激励效应。

9.3.2.1 基于经济有效性的实施策略性激励机制

基于问卷二的因子分析揭示了实施策略性激励中为实现经济有效性的五个激励要素,经归并后可以分别从整车厂产业链、政府、消费者角度形成三个激励要素,即整车厂产业链再使用/再利用综合能力、政府的支持、消费者的合作,而这三方主体所发挥的影响经济有效性的作用又分别落实于技术保障、流程保障、法规保障、资金保障与资金约束等方面。由此,表9-9(问卷二主成分命名及其含义揭示)可以转化为下表(表9 15)。

表9-15 基于实施策略性激励的汽车制造业激励机制矩阵

1.技术保障

可供汽车制造商利用的成熟的废旧汽车再使用/再利用技术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使得汽车制造商在有限的前期投入的情况下,就能开展EPR所要求的回收利用活动,从而使启动成本大大降低;而在成熟技术缺失,或者需要追加研发投资,以提高流程的运营效率的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支持则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流程保障

从EPR的运作流程看,包含上溯机制与下衍机制。其中上溯机制已在产品设计反馈性中讨论,而下衍机制是将产品与产品体系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它起始于消费者将废旧汽车送达指定的回收点,之后则有赖于整车厂产业链通过以整车厂为主导的协调机制,提高产业链中有利于方案实施与目标达成的各项能力,包括信息沟通能力、知识共享能力、知识创造能力、流程整合能力等。最后,当产业链实现了废旧汽车的再使用或再利用后,相应产品必须被消费者市场接受,才能转化为经济收益,消费者的合作是下衍机制中的起点与终点。

3.法规保障

这需要政府制定明确的法规,要求汽车制造商承担起再使用/再利用的责任,这既明确了汽车制造商的责任,也明确了其承担EPR责任可以凭借的方式,而立法基础上的严格执法则是在实施层面实现法规的保障作用。

4.资金保障

EPR实施中不仅存在技术成本,还引发交易成本。增加的成本实质上是原来社会成本高于私人成本的部分的内化。汽车制造商承担EPR责任,实质上是将原来外部化的环境成本内化为企业或产业链的成本。成本的重新分配带来汽车产业链阶段性甚至长期性的资金问题,政府在倡导企业内化环境成本的同时,也有义务帮助其克服资金困难,尤其是阶段性的资金困难,这不仅提供了资金保障,还能将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的政策措施作为对企业的直接经济激励。

5.资金约束

资金保障的对立面是资金约束,这是对于不承担EPR责任的企业的有效制约。从管制性的违法成本,到市场型的税收调节,都能增加这类企业的运行成本,并从相对的意义上使积极承担EPR责任的企业获得经济意义上的竞争优势。

9.3.2.2 实体责任与经济责任下的激励机制比较

表9-11分别对存在显著性差异的配对间均值进行了比较。其中配对4、5、6分别表示“政府对承担废旧汽车再使用/再利用责任的汽车制造商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对承担废旧汽车再使用/再利用责任的汽车制造商实施财政补贴政策”,“政府为再使用/再利用技术的创新研发提供财政支持”,属于实施策略性激励中,即经济有效性激励中的资金保障;而配对9、10分别表示“成熟的废旧汽车再使用/再利用技术”,“有效的废旧汽车再使用/再利用基础设施”,属于技术保障。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实体责任中,资金与技术保障对于汽车制造商实现经济有效性激励的影响程度更加显著。在实体责任下,更加需要资金保障与技术保障来帮助汽车制造商实现经济有效性,并在经济意义上真正发挥EPR的激励效应。这可以由实体责任与经济责任下成本收益结构的不同来解释。实体责任下,EPR责任所产生的技术成本与交易成本主要由汽车产业链自身承担,而在经济责任下,技术与交易成本虽然也会部分地以费用的形式上传至汽车制造商,但还有一部分可以由实际从事废旧汽车回收利用活动的第三方来分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