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于份温州企业问卷调查

基于份温州企业问卷调查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4 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实证分析:基于137份温州企业问卷调查温州对外贸易运行态势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课题组对温州地区民营企业对外贸易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考察对象为温州民营生产型企业。这种问卷调查和企业实地调查相互配合,提高了所获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温州民营企业主要以美国及欧洲为主要市场。

3.4 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实证分析:基于137份温州企业问卷调查

温州对外贸易运行态势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并掌握企业对各种因素影响的评价,课题组对137家温州民营企业发放相关调查问卷,采用因子分析及回归分析方法对所获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得出初步结论:危机、汇率、政策、研发等因素对企业出口业务、出口利润变化、出口地区、收汇风险大小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课题组对温州地区(鹿城、龙湾、瑞安、乐清等)民营企业对外贸易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考察对象为温州民营生产型企业。此次企业调查分两种形式:一是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包括纸质问卷、电子问卷)137份;二是企业实地调查及访谈,先后对温州哈杉、冠盛、奥康、东艺等20多家外向型典型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对企业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受访者都能坦率地回答有关提问。这种问卷调查和企业实地调查相互配合,提高了所获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基本情况如下:

受访企业所从事的出口产品类别情况。137家受访企业均为13大温州主导轻工生产型企业,其中出口鞋类占13.1%,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占4.4%,出口眼镜占5.1%,出口机电产品及汽摩配件占37.3%,出口打火机占7.3%,其他占32.8%。

受访企业出口贸易情况。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主的企业占81.1%,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的企业占16.8%,二者都有的占2.1%。

受访企业出口市场划分情况(其中部分企业选择2个或2个以上市场)。出口美国市场占35.0%,出口欧洲市场占61.3%,出口俄罗斯市场占29.2%,出口日本市场占18.2%。温州民营企业主要以美国及欧洲为主要市场。

3.4.1 对外贸易主要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课题组将影响温州出口贸易的因素拟归纳为以下直接或间接的六个因子,即危机因子、汇率因子、政策因子、研发因子、品牌因子、竞争因子。企业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大小,分为四个不同等级的评价:1=不大;2=较大;3=大;4=很大。经受访企业评价后获得相关数据。

通过SPSS 16.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因子分析前首先对量表进行KMO样本充足度测度(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和巴特莱特球体检验(Bartlett摧s Test of Sphericity )。本文中的因子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提取公因子,并通过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获得各因子的载荷值。

出口主要因素KMO检验分析如表3-8所示:

表3-8 主要因素的KMO和Bartlett摧sTest

img21

表3-8给出了Bartlett球度检验的概率ρ值为0.000,即假设被拒绝,也就是说,可以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797,根据KMO度量标准可知,原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出口主要因素的因子分析如表3-9所示:

表3-9 主要因素的因子分析

img22

表3-9可以反映出主因子和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第一主因子(F1)在1、2、3变量上负载显著,负载值均在0.7以上,集中反映了国际市场和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故可将第一个主因子解释为“危机因子”;第二主因子(F2)在4、5上负载显著,集中反映了货币和汇率因素,可以解释为“汇率因子”;第三主因子(F3)在6、7上负载显著,第四主因子(F4)在8、9上负载显著,第五主因子(F5)在10、11上负载显著,第六主因子(F6)在12、13上负载显著,分别解释为“政策因子”、“研发因子”、“品牌因子”、“竞争因子”。这6个主因子的特征累计解释了总体方差的98.610%。

3.4.2 主要因素给企业带来影响的回归分析

各种主要因素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拟体现以下四个方面:出口业务量减少、出口利润减少、出口地区变化、收汇风险变化。根据前面所述的四个等级进行评价(1=不大;2=较大;3=大;4=很大),获得相关数据。下面拟对主要因素影响企业出口贸易的四个方面进行回归分析。

出口业务量减少比例回归分析如表3-10所示。

表3-10 出口业务量减少比例回归分析

由此得到Y1回归方程:Y1=0.306F1+0.108F2+0.175F3+0.12F4+0.046F5+0.131F6,从该回归方程可知,出口业务量减少(Y1)主要受危机因子(F1)、政策因子(F3)、竞争因子(F6)的影响。其中受危机因子的影响最大,影响系数达到0.306,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的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致使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直接影响了出口订单,导致业务大幅减少,尤其附加值较低的温州服装、鞋类等产品出口受到的影响特别明显,在此次危机中出口业务量相对以前减少了许多;其次地区外贸对政策因素也表现出敏感性较强;周边国家及国内同行竞争日益激烈导致订单的流失,也较大程度地影响出口业务量。

出口利润减少比例回归分析如表3-11所示。

表3-11 出口利润减少比例回归分析

由此得到Y1回归方程:Y2=0.068F1+0.180F2+0.140F3+0.092F4-0.077F5+0.160F6。从回归方程Y2中可知,出口利润减少主要受到汇率因子(F2)、政策因子(F3)、竞争因子(F6)的影响。其中人民币大幅升值使外贸企业无法预期及控制成本,对企业出口利润已经带来明显影响,成为企业最为担心的因素;新劳动法颁布及实施等政策因素,以及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大大提高了企业出口成本,从而降低了企业出口利润;周边国家及国内同行竞争也会降低企业对外谈判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经营利润;品牌因子对出口利润起到了一定的正面刺激作用,如果企业在出口地区享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出口企业的利润相对不会减少,换句话说,企业的出口利润会相对增加。

企业出口地区影响大小回归分析如表3-12所示。

表3-12 企业出口地区影响大小回归分析

img25

由此得到Y1回归方程:Y3=0.103F1+0.005F2+0.031F3-0.073F4+0.017F5+0.080F6。从回归方程Y3可知,出口地区变化主要受危机因子(F1)、竞争因子(F6)的影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出口地区需求下降,企业从需求下降地区取得较少的订单,企业会相应地改变出口地区的出口比重,或提高国内市场的销售份额或者开拓国际新兴市场;周边国家及国内同行竞争导致对国际市场的重新布局,也影响了出口地区的变化;研发因子对出口地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企业通过不断技术研发,产品升级等手段继续扩大对市场的出口比重和出口量,由此出口地区的变化就会相对较小。

收汇风险大小回归分析如表3-13所示。

表3-13 收汇风险大小回归分析

由此得到Y1回归方程:Y4=0.168F1+0.110F2+0.068F3+0.028F4-0.083F5+0.086F6。从Y4回归方程可知,收汇风险变化主要受到危机因子(F1)、汇率因子(F2)、竞争因子(F6)的影响。金融危机的影响越大,企业所面临的收汇风险也越大,国外客户的财务困难或倒闭导致付款不及时或拖欠等引起收汇风险的增加。然而品牌因子(F5)在企业收汇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正面效应,知名品牌意味着拥有更好信誉,相对于其他中小企业,使企业能够在更短的时间收到外汇,具有相对较强的国际结汇时间优势,更能使企业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保持更高资金的流动性,具备更强的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根据回归结果得到六个主要因素影响企业外贸的概念模型图(图3-2):

根据上述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基本结论:出口业务量减少主要受政策因子、危机因子、竞争因子影响,并且受政策因子的影响最大;汇率因子是出口利润减少的最大因素;危机因子、竞争因子对出口地区变化的影响较为显著;收汇风险变化主要受到危机因子、汇率因子、竞争因子的影响。此外,品牌因子对出口利润、收汇风险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正面刺激作用;研发因子对出口地区变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4.3 企业采取对策及效果分析

根据前期调研,课题组设计了13个相关对策,要求企业就对应的选项进行选择,并对对策效果进行评价,课题通过量表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14所示。

img27

图3-2 六个主要因素影响企业外贸的概念模型图

表3-14 企业采取对策及效果统计结果

img28

续表

img29

资料:作者根据调研数据整理而得。

img30

图3-3 关于采取相应对策的效果数据图

3.4.3.1 最被广泛采用的对策

在所有对策中,最被广泛采用的五个对策分别是节约及降低生产成本(117家)、重新谈判产品价格(提高产品价格)(106家)、加大研发及创新(100家)、开拓海外新兴市场(99家)、提高产品附加值(95家);最少采用是将生产基地迁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56家)、增加原材料及成品的进口(58家)、减少用工人数或薪酬支出(79家)。

3.4.3.2 最被广泛采用的五个对策的效果分析

关于节约及降低生产成本的对策,有66家企业认为此项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效果较好、较为理想占参与问卷调查企业数的56.41%,同时也有37.61%的企业认为该对策效果一般,而有7家企业认为此对策效果不好。大多数企业认为在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应该努力节约和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提高企业利润额来抵消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于重新谈判产品价格(提高产品价格)的对策,半数以上的企业(59家)认为此项对策效果一般,24.53%的企业认为该对策效果不好,而认为效果较好的企业有21家占总数的19.81%。多数企业认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不宜与外商重新谈判价格或者提高产品价格,这样不仅有损于企业形象,而且不利于其后更深入的合作。

关于加大研发及创新的对策,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有56%的企业认为收效较好、较为满意,38%的企业认为收效一般,而只有6%的企业认为收效不好。企业通过加大研发及创新力度,不仅有利市场扩容的优势,使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企业应紧跟环保、低碳将成为创新的研发趋势,通过应用科技手段实现生态环保材料的应用,逐步减少自然资源消耗。

关于开拓海外新兴市场的对策,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总共有99家企业曾采取过此项策略,有56家企业觉得效果较好占总数的56.57%,36家企业认为效果一般占总数的36.37%,7家企业认为效果不好占总数的7.07%。企业应不断积极拓展美国、欧盟以外的市场,包括印度、巴西、阿根廷等新兴国家的市场,进一步降低出口地区的过度集中与依赖,稀释美国、欧盟市场的贸易比重,构建出口地区结构多元化、合理化。

关于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对策,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总共有95家企业曾采取过此项策略,各有46家企业认为此项对策效果较好和一般各占总数的48.42%,只有3.16%的企业认为该策略效果不好。

3.4.3.3 关于最不被广泛使用的三个对策的效果分析

关于将生产基地迁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的对策,在137家受访企业中有56家曾采取此项措施,42.86%的企业认为该措施效果不好,39.29%的企业认为效果一般,只有17.86%的企业认为效果较好。将生产基地迁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不仅会面临着文化差异、所在国工会的压力,而且所在国的政局也会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增加一些不确定性。

关于增加原材料及成品的进口的策略,在137家受访企业中有58家曾采取此项措施,认为该对策效果一般和不好的企业分别有26家和23家各占44.83%和39.66%,有15家企业认为此项对策效果较好。

关于减少用工人数或薪酬支出的对策,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49.37%的企业认为采取此项措施效果一般,有27.85%的企业认为效果不好,而有22.78%企业认为效果较好。

3.4.3.4 企业对政府的建议

课题组设计相关问题,采用多选形式,问题如下:

A.搭建与提供开拓国际市场的多种平台与渠道。

B.给予政策倾斜,扩大公司跨国经营在资源配置上的自主权。

C.简化境外投资审查手续,加强对境外企业后续融资的政策支持。

D.完善外汇体制管理,放宽企业和个人的用汇政策规定提高企业可保留外汇比例。

E.增加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资金支持。

F.其他。

经过统计分析,18%的企业选择了ABCDE选项,7%的企业选择ABCD,15%的企业选择ADE,10%的企业选择A,8%的企业选择AE,27%的企业选择其他选项(如图3-4所示)。可见,40%企业选项在3项及以上,说明企业希望政府采取一揽子优惠及扶持政策,期望出台搭建开拓市场的平台与渠道、扩大跨国经营在资源配置上的自主权、简化境外投资审查手续、放宽外汇管理、增加财政资金等相关政策。

图3-4 关于企业对政府的政策建议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国际市场需求下降,温州民营出口企业缺乏有效进入国际市场的平台,由此政府应积极向企业搭建和提供开拓国际市场的平台或通道。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多数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部分企业存在歇业、停产或者倒闭的现象,因此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快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加紧为地县担保机构建立再担保机构,把担保功能放大,增加贷款额度;支持企业在二级板块上市、直接融资,支持企业捆绑发集合债,同时搭建平台让大企业支持小企业;增加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企业在技术咨询、管理咨询、培训开拓市场方面搭建平台、互相交流,提升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3.4.4 企业对行业协会的期望

课题组设计相关问题,采用多选形式,问题如下:

A.针对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心理影响,帮助企业提振产业信心。

B.协助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C.提出扶持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地发挥行业商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D.搭建平台与渠道,协助企业开拓市场。

E.其他。

img32

图3-5 关于企业对行业协会的期望

经过统计分析,26%的企业选择了ABCD选项,20%的企业选择了BCD选项,21%的企业选择了CD选项,8%的企业选择了BC选项,8%的企业选择了D选项。可见,46%企业选择3项及以上(如图3-5所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需求下降,制造业产能过剩,企业急需能够为其解决产品的出口及企业发展资金问题,企业希望行业协会能够协助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和搭建平台与渠道,协助企业开拓市场,开拓产品的出口多种通道。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有关的咨询服务,提出扶持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政策建议,有效发挥行业商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3.4.5 结论与对策

本章重点对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得出基本结论,并从政府、企业、协会三个层面提出应对政策及建议。

3.4.5.1 初步结论

(1)影响因素。通过归类分析,课题组将13个子因素归类为5个公共因子,即危机因子、汇率因子、政策因子、研发因子、品牌因子及竞争因子,明确并描述了影响温州外贸发展五类主要因素。

(2)影响程度。根据上述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基本结论:出口业务量减少主要受政策因子、危机因子、竞争因子影响,并且受政策因子的影响最大;汇率因子是出口利润减少的最大因素;危机因子、竞争因子对出口地区变化的影响较为显著;收汇风险变化主要受到危机因子、汇率因子、竞争因子的影响。此外,品牌因子对出口利润、收汇风险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正面刺激作用;研发因子对出口地区变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对策及效果的调查结果。企业采取的对策及效果不同。在13种拟定的对策中,最被企业广泛采用的五个对策分别是:节约及降低生产成本、重新谈判产品价格、加大研发及创新、开拓海外新兴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最少采用的是:将生产基地迁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增加原材料及成品的进口、减少用工人数或薪酬支出。

企业希望政府采取一揽子优惠及扶持政策。40%企业选项在3项及以上,说明企业希望政府采取一揽子优惠及扶持政策,期望出台搭建开拓市场的平台与渠道、扩大跨国经营在资源配置上的自主权、简化境外投资审查手续、放宽外汇管理、增加财政资金等相关政策。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需求下降,制造业产能过剩,企业急需能够为其解决产品的出口及企业发展资金问题,46%企业选择3项及以上,即行业协会能够协助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提出扶持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搭建平台与渠道协助企业开拓市场等。

3.4.5.2 对策建议

(1)政府层面

拟从“进出口并举、走出去外拓、规避收汇风险、规范企业秩序”四个方面着手,着力改善贸易结构,大力拓展贸易空间,有效防范风险,以结构优化应对各种不利因素,为企业对外贸易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加大扶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提前规划温州产品参加海外展会活动,重点支持海外展会、其他国内国际性展会和企业自行参加的展会的展位费、展品运输费等;充分利用境外中国商品城的平台作用,推进温州产品与海外商城的对接工作,重点开拓与温州市产品相适应的市场;要继续做好出口基地和出口品牌的建设,鼓励企业在国外注册自主商标和专利,充分发挥现已拥有的区域品牌金名片的作用,发挥行业区域品牌内在价值。

推动进口贸易发展。从总体上更加重视进口工作,推动对外贸易从以鼓励出口为主向进出口平衡增长转变,推动进出口协调发展;积极利用当前国际市场需求低迷、设备价格回落以及国家和浙江省支持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引进的契机,努力引导我市企业扩大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规模,充分利用先进技术的引进提高企业竞争力和附加值,让进口与技术引进成为产品出口的催化剂;努力引导我市企业从国外进口能源、原材料等国内短缺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价格竞争力水平。

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温州应加大对境外工业园扶持力度,继续做好俄罗斯康吉、越南龙江等国家级境外工业园的招商工作,美国通领工业园和乌兹别克斯坦皮革工业园的前期工作;大力实施跨国公司培育工程。抓住跨国并购合作的有利时机,出台本土跨国公司的发展规划和支持办法,重点扶持行业龙头企业和优质企业,着力打造具有全球视野、立足全球市场、全球资源配置的本土跨国公司;支持和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在重点出口和投资集中的国家地区设立企业境外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扶持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并购,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之际,极有可能以相对低价收购国外知名品牌企业,提升自身企业的竞争力。

完善收汇风险规避体系。完善人民币升值风险规避措施,鼓励引导企业通过远期金融市场和多种货币结算等手段规避人民币升值和其他货币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降低结汇风险;抓住我国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工作的契机,鼓励企业尽快加入试点企业体系;加大出口信用保险费用补贴幅度,鼓励企业开展出口信用保险,消除企业收汇风险的后顾之忧。

加强及规范外贸秩序建设。引导行业协会规范本行业企业生产和出口竞争秩序,采取措施遏制本行业价格竞争,防止因企业恶性竞争而扰乱出口秩序;建立并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强化行业协会在传递国外反倾销信息中的作用,引导企业提高反倾销意识,增加反倾销调查的应诉知识;通过重点地区、重点商品公平贸易工作的试运行,探索建立一套政府指导、行业规范和企业自律的贸易摩擦应对工作机制。

(2)企业层面

拟从“调整市场、降低成本、加强研发、风险管理”四个方面入手,扩大贸易领域,有效化解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及规避结算风险,以内涵发展来应对各种不利因素,从而实现外贸的持续发展。

适时调整出口市场。金融危机及国际市场的需求下降已经对温州民营企业出口业务造成较大的影响,企业应适时地调整出口贸易战略。企业应尽早做好从单一出口转向国内贸易、国外进口等市场布局,以此来分散危机的集中释放。同时,应调整出口地区结构,深度开发新兴市场,同时也可适当地提高内销比例,扩大企业产品在国内销售份额。

多渠道降低成本。在人民币升值不断持续升级、劳动力短缺带来的用工成本上涨等对利润带来冲击的前提下,企业只有通过内部控制管理才能降低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企业应改变管理效率低下、成本控制不过关、甚至浪费的现象,而应在研发、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上节约成本,以此来消化各种外界因素导致的“额外”成本(奥康集团在金融危机期间成立的成本处是一个例子)。

加强企业品牌及研发。以产品为中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加强与跨国企业的交流,吸收学习其先进的企业营销理念。同时集中精力进行产品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减缓各种不利因素对业务的影响。

应加大出口信用保险。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间接因素,导致外商付款不及时或拖欠,增加了企业收汇风险,出口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信用风险程度明显加大,为此企业应大力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为企业出口外贸生意系上“保险带”,同时还可提前收汇,预收货款,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同时,应了解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企业的要求,尽快纳入试点企业体系,实现人民币结算。

(3)行业协会层面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政策参与作用。国外一些资料显示,行业协会在帮助企业顺利度过金融危机等特殊时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温州实践也初步证明这一点。温州合成革商会今年在开拓市场方面帮助企业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成效,2009年合成革行业整体出口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保持增势。一是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与市场信息;二是为本行业的企业参加国际展会提供扶持与帮助,做好组团与服务工作;三是规范企业竞争行为,避免同行企业对劳动力的相互争夺、价格的恶性竞争等;四是加强政策参与,为政府提供行业信息,参与相关优惠与倾斜政策的政策咨询与制定,为产业发展谋求更大的政策空间。

温州经济在历次经济调整中,均能很快走出低谷,反映了温州经济适应市场的自发特性。本次危机,则更是对温州经济增长转型能力的考验,相信处于危机风口浪尖的温州外贸企业会率先给我们一个惊喜。

【注释】

[1]鲁政委.警惕中国面临输入性货币危机.第一财经日报,2008-06-02.

[2]吴国桢.温州外贸的2002与2003.温州商报,2003-1-14(11).

[3]温州海关统计.2003(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