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外贸易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对外贸易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明朝前期在相当长时间内持续实行海禁政策,但通过朝贡贸易、民间私人贸易和明朝后期有限的开海政策,明朝对外贸易仍取得了一定进展,密切了同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地区的直接或间接贸易关系。随着欧洲人占领东南亚地区并进行殖民活动,澳门和吕宋分别成为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与中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基地。

虽然明朝前期在相当长时间内持续实行海禁政策,但通过朝贡贸易、民间私人贸易和明朝后期有限的开海政策,明朝对外贸易仍取得了一定进展,密切了同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地区的直接或间接贸易关系。在贸易关系发展的基础上,明朝与这些地区之间的各种经济文化交流关系也进一步密切起来。

一、中外经济交流

(一)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多样化

在16世纪之前,中国开展对外贸易的重心主要是发展同东南亚、东亚等周边国家和部分非洲国家的贸易,但在16世纪之后,随着更多欧洲人从海上到来,中国的贸易伙伴分布范围突破了原来的亚非区域,进一步扩大到欧洲和美洲各地,同时,西学东渐和东方文化西传的风潮逐渐盛行。

随着市场的扩大,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逐渐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一方面,从出口贸易来看,当时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为大宗日用品,不仅商品的花色品种不断增多,而且出口地区也不断扩大。相比之下,丝绸和丝织品是明代出口的最主要商品,瓷器是第二大出口商品,不仅品种丰富,而且做工精良、质量上乘。明朝初年,这些中国商品随同海外朝贡贸易传遍亚非地区,明朝后期又传入欧洲,在欧洲市场上掀起喜好中国商品的热潮。随着明代棉花栽培普及全国,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棉织品成为明代海外出口的热销品种。从茶叶贸易来看,中国产茶叶最初出口至西亚、中东以及东亚的朝鲜、日本等国,出口量并不大。17世纪开始,中国产茶叶主要由荷兰东印度公司贩运到欧洲。由于当时英国饮茶之风盛行,为清朝开始大规模开展茶叶方面的对外贸易打下了基础。

另一方面,从进口贸易来看,在明朝以前,中国的进口贸易在商品结构上主要进口香料、奢侈品、珍禽异兽等非日常用品,用以满足统治阶层的奢靡生活所需。相比之下,香料进口规模很大,已经进入百姓日常生活,而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统治阶层的奢靡生活所需。到了明朝后期,随着欧洲在枪炮火器、钟表、呢绒、船舶、玻璃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凸显,中国开始进口西洋物件,但进口量并不大。随着欧洲人占领东南亚地区并进行殖民活动,澳门和吕宋分别成为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与中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基地。

明朝后期尤其是隆庆开海之后,海外私人贸易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随着境外白银因对外贸易的原因而大量内流,彻底改变了明初以来白银短缺的状况,促使银本位制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滋生。更进一步来看,白银储备的充裕也给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打下了较为牢固的物质基础,因为一条鞭法的核心就是要将赋役折算成银两缴纳。明朝末年的白银内流也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一方面,此时西方殖民者在美洲发现了大量的银矿,日本也出产了大宗白银。另一方面,中国商品有着良好的销路和声誉,尤其欧洲和日本对中国产品趋之若鹜。由于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强大的竞争力,中国在当时的国际贸易中明显处于出超地位,因此赚取了大量白银。

(二)国外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1.引进植物新品种

随着贸易区域的扩大,明朝从国外引入的物种繁多,主要包括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番瓜(南瓜)、番茄、苦瓜、烟草、花生等农作物。其中,南瓜先是由欧洲传入东南亚,后来再传入中国。根据现存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烟草原产于中南美洲。随着通往美洲航道的开通,1496年,烟叶和烟草种子先是被带进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其后传播到欧洲和世界各地。烟草大约在16世纪中期和后期主要通过两条路线传入中国,一条是明朝万历年间经由吕宋传至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另一条是约于17世纪经由日本、朝鲜传至中国东北各省。烟草传入中国后,由于利润丰厚,故推广速度很快,甚至返销至菲律宾。随着吸烟人口的增多,人们逐渐认识到烟草的危害。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朝廷下令禁止种植和贩卖烟草,但禁令没有起到多大效果。花生也是明朝后期由东南亚传入中国的农作物,最初在福建种植,之后传到浙江一带,后来逐渐在沿海地区传播开来。

中国通过海上贸易引进的粮食作物主要有良种水稻、番薯、玉米等作物种类。水稻在宋朝虽然已经普遍种植,但明朝时又将暹罗稻米引入江南,称之为“洋暹米”。16世纪,福建、广东等地从国外引进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很快推广开来。玉米大约在明朝中期由东南亚传入我国,首先在闽浙、云贵等地栽培。到了明末,玉米已经传到了北方。16世纪后期,番薯由东南亚传入我国广东、福建。17世纪初,江南发生灾荒,经科学家徐光启倡导,将福建的番薯引种到淞沪一带,后又逐渐推广到黄河流域。明朝时期,由于人口增加,粮食供应日益紧张。不过,随着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栽培,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粮食供给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粮食饥荒问题,人口膨胀带来的压力也因此而大大减轻。由于番薯耐寒、耐涝、耐碱,适应各种土壤和环境,抗虫能力强,因而产量很高。通过种植引进的高产作物,不仅有效增加了粮食供给,而且客观上也起到了节约土地的作用。节约出来的土地可以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为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引进科学技术

16世纪以前,中国主要吸收了印度、阿拉伯的科学技术知识。其中,最著名的是来自阿拉伯的玻璃制造技术,使中国的玻璃制造水平逐渐赶上西方。16世纪之后,欧洲的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在天文学、化学、物理学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明朝后期,随着一些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将大批西方科技如水利、天文历法、机械、兵器制造等方面的技术传入中国,促进了明朝的科技发展水平提升。

1582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对传播西方科技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数学方面,利玛窦与徐光启共同翻译了欧几里得的西方数学著作《几何原理》,全面介绍了代数、几何知识,之后又与李之藻合译了一部西方笔算著作《同文算指》,这两部书揭开了欧洲数学传入中国的新篇章。在地理学方面,在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利玛窦到达广东肇庆,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这是中国首张世界地图,使中国人首次接触到了近代地理学知识。在天文历法方面,由于以往明代使用的《大统历》有较大误差,在利玛窦来华后,特地又传播了西方天文学知识。1614年,利玛窦、李之藻合著的天文著作《圜容较义》出版。之后,西方天文学逐渐为更多的中国人接受,要求改革传统历法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原先的《大统历》被废除,明朝启用新的《崇祯历书》,又名《西洋新法历书》。在建筑方面,随着利玛窦在华兴建西式教堂,使西方的建筑艺术在中国有了一定影响。在机械学方面,利玛窦携带至北京的进贡物品中包括钟表与小型机巧玩具,为中国皇帝和贵族所喜爱。

西方工程机械学中的水利科学,因与国家经济命脉农业息息相关,而在明朝也备受关注。1606年,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来华后,翻译了多部西方水利学著作。1612年,他编著出版了《泰西水法》,共六卷,内容包括西方取水、蓄水、运用水利之法。因水利有关农业灌溉,所以后来徐光启在其所著的《农政全书》中,其水利部分曾抄录此书。1627年,瑞士传教士邓玉涵翻译出版了《奇器图说》,这是我国第一部介绍西方机械工程学的专书,此书以图为主,而加以说明,其原理包括杠杆、滑车、螺旋等力学。

明代科学技术已经落后于西方,但是,在中国固有的封建经济形态下,从西方传入先进科学知识也遇到阻力,其效用因受到极大制约而难以充分发挥,因此对整个社会发展无较大的推动作用。

3.中国经济对国外的影响

(1)生产制造技术的外传

从明代的中国来看,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也拥有一部分先进技术。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船队把许多制造生产工具的技术、丝织技术和航海造船技术等传授给所到访的国家和地区,帮助当地人民提高生产能力,改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郑和船队所到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耕种技术还停留在原始的刀耕火种落后状态,产出很低。在这种情况下,郑和使团将中国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犁具、水车、水磨等送给他们,教授他们农业灌溉技术、打井方法、沿山修建梯田、一年三熟的栽培方法等,大大提高了当地的粮食产量,如提高了占城的水稻产量、印度尼西亚万丹地区的胡椒产量和巴达维亚的甘蔗产量。以往,古里、榜葛刺等国不完全掌握织细布的技术,仅能织“五六样细布”,郑和使团到来后,则教授当地人织丝技术,受到他们的欢迎和喜爱。

同时,郑和使团还传播了中国历法、度量衡以及建筑技术等。中国历法的传播使占城国知道有闰月和节气的划分,并且据此及时调整生活时间,改善了生产和生活。中国大秤等度量衡器具传入东南亚后,成为其计重工具。随着明朝对外贸易关系的开展,中国铜钱也输入到东南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可在东南亚各国流通的货币。同时,中国的铸币技术也传到东南亚。东南亚各国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年气候潮湿,温度较高。因此,东南亚沿海地带的居民大多“穴居树巢”,有少数住房子的,房屋也都非常矮小。郑和船队在教当地人建造房屋的过程中,不仅教授其房屋用瓦技术,而且还从中国带来砖瓦送给当地人。此外,郑和一行人还针对当地情况,把中国的干栏式建筑传授当地人,既防止了建筑被海水冲淹,又解决了地面的潮湿,而且也便于通风。今天这种建筑已遍及东南亚许多地方,成为一个具有典型风格的建筑风格。

(2)物种的外传

中国将引进的物种又进一步外传,实际上起到一个中转站的作用。例如,棉花最早是中国从国外引进,而在明代,棉花种植开始普及全国,棉纺织技术日渐成熟。在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在非洲木骨都束(今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不刺哇(今索马里的布腊瓦)、竹步(今索马里的朱巴河口)等国,郑和船队看到当地很适合种植棉花,于是就把棉籽送给当地居民,教授其种植方法。后来还教授当地人如何用手捻线,用木头制作成简易的织布机,用来织成棉布。除此之外,在明代的后期,中国的一些植物品种沿着新航线反向传入美洲,其中主要有茶树、柑橘樱桃等品种。

(3)科学技术的外传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所产生的精华,它们的出现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明代以来在全球有了进一步传播。元明之际,中国一批刻工前往日本,教授当地人中国的印刷技术,推动了日本印刷业的发展。公元15世纪,中国的印刷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最初为雕版印刷,到15世纪中期欧洲才发明活字印刷。四大发明为欧洲科学的突飞猛进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二、中外文化交流

明代国外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出现在公元16世纪之后。随着耶稣会传教士来华,向中国人宣传天主教,不仅使天主教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客观上也向中国人传播了西方的美术和建筑艺术等。随着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量儒家典籍出版,并通过海外贸易渠道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地。明代时期,日本还专门形成了模仿中国诗文的“五山文学”[19]。公元16世纪以后,耶稣传教士在中国普及西学,同时也潜心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中国儒学介绍到欧洲。西班牙人门多萨虽未到过中国,但根据耶稣会士提供的资料和文献撰写了《中华大帝国志》,于1585年以西班牙文首次在罗马出版,成为当时西方认识中国的重要途径,在欧洲引起轰动。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身穿儒服,研习儒家经书。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利玛窦移居韶州期间攻读了《四书》,并首次将其译为拉丁文,寄回意大利。同年还编写了《中葡意字典》、《中国文法》,以供欧洲人学习中文之用。利玛窦晚年还将在中国的见闻写成札记,他死后由另一名传教士金妮阁整理出版,名为《利玛窦日记》,书中详细记述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为欧洲人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以后,又有多部中国的经典儒家书籍被译为西文,传入欧洲,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注释】

[1]《明太祖实录》卷七〇。

[2]明左丞相胡惟庸及其党羽林贤勾结日本怀良亲王及日僧如瑶谋反,后被揭露,朱元璋先后诛杀三万余人,废除了中国的宰相制度,并下令断绝与日本的一切交往。

[3]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九一《海防迂说》,中华书局,1962年版。

[4]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九一《海防迂说》,中华书局,1962年版。

[5]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〇〇《疏通海禁疏》,第4334页。

[6]谭伦:《谭襄敏奏议》。

[7]张燮:《东西洋考》卷七《饷税考》,第131—132页。

[8]《明史》,卷250,朱纨传。

[9]《明太祖实录》卷七一。

[10]《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〇六。

[11]引票为商人合法出海的凭证,类似于今天的出口许可证。

[12]大体以加里曼丹岛北端的文莱为界,以东的国家和地区为东洋,以西的国家和地区为西洋,但不包括日本。

[13]主要包括水饷(即船舶饷,由船商缴纳)、陆饷(即货物税,由海商缴纳)和加增饷(对象专门为到吕宋的商船)等。

[14]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九一。

[15]《明史·食货志》。

[16]《续文献通考》卷26《市籴考二》。

[17]《明史》卷304《侯显传》。

[18]《明太宗实录》卷216。

[19]由日本著名文学家五山首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