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管理者的观念

管理者的观念

时间:2022-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管理者1.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这一概念,在我国虽已广泛使用,但什么是管理者,哪些人能够称得上管理者,却是众说纷纭,并没有明确的权威性界定。管理者分成不同的层次,对有效地进行管理来说是很重要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虽然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这是劳动分工的关系,是同志式的平等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是目标一致,利益一致的关系。

一、管理者

1.管理者的概念

“管理者”这一概念,在我国虽已广泛使用,但什么是管理者,哪些人能够称得上管理者,却是众说纷纭,并没有明确的权威性界定。在机关、学校、事业单位,有的把行政领导者,书记称为管理者;有的把专家,参谋机构的工作人员称为管理者;有的把会计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甚至炊事员、卫生清洁员也称为管理者。在企业,《中国企业百科全书》对管理人员是这样解释的:“在企业各职能机构和各车间从事行政、生产、经营管理、政治工作和群众团体工作的人员”这是管理人员。就是说,除了工人都是管理者。

我们认为,管理者是指在某一组织里,从事管理工作,在管理活动中负责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的人员。他们的特点是:

(1)在他所在的组织或部门中负责目标和实施方案的决策;

(2)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他有责任运用计划、组织、指挥等管理职能对人和组织的行为进行控制;

(3)工作目标的实施,要依靠别人的力量。因此,他至少要有一个下属受其指挥。

凡是具备这三个条件的人,就可称之为管理者。

例如,企业的厂长、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车间主任、工段长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中的处长、科长、股长等,都可以称之为管理者。

2.管理者的层次与结构

管理者,根据其管辖的人数、范围和工作内容,一般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是金字塔型。这三个层次每一个系统、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都有,是相对意义上的划分。管理者分成不同的层次,对有效地进行管理来说是很重要的。处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管理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不同角色密切配合,整个组织才能有效地运转。

管理者尽管层次不同,但在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其工作内容有着共通性的一面。著名管理学者彼德·杜拉克曾经对管理者的工作进行过分析,他认为管理者有五项共通性的基本活动,即:(1)确立目标;(2)组织下级人员工作;(3)评定工作成绩;(4)激励和沟通联系;(5)培养人才。他还认为,无论是“大”管理者,还是“小”管理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做着上述事情。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除了工作结构有共通性的一面外,还有相异的一面。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差别:

(1)管理性工作与非管理性工作在不同层次管理者的工作中所占的比例不同。管理者的工作大体上可分为管理性工作和非管理性工作(如技术性、专业性工作等)两大类。管理者的层次越高,管理工作所占的比例越大,非管理性工作所占的比例越小;相反,管理者的层次越低,管理工作所占的比例越小,而非管理性工作所占的比例则越大。如厂长,管理性工作在他的工作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就比班组长工作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要大得多。这是一种劳动分工,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现象

(2)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高层管理者偏重于决策,全盘的规划,有效的指挥,部门之间的协调;中层管理者偏重于计划和组织实施,以及命令的贯彻;基层管理者重在执行,包括执行计划,处理日常事务,具体控制人的行为等。

3.管理者的产生和本质

管理者的产生与出现,是由劳动分工所引起的,又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共同劳动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人类共同劳动的进行,必然要产生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活动,从而也就要必然产生管理。要管理就要有管理者,没有管理者就没有管理。马克思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1]在人类社会进入“部落时期”以后,每个部落就有一个酋长式的人物对部落中的所有成员,进行必要的“组织”和“指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共同劳动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也越广泛复杂,这就越需要专门的指挥、协调。于是,在劳动分工中就出现了专门行使这种职能的管理者。到了近代,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装置,电脑中心控制,生产的分工与协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高度机械化、自动化、连续性的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配合更加紧密一致,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延误或中断,都会导致混乱,给整个事业带来严重损失。这就更需要加强管理,需要更多的具有专门知识的管理人才来从事计划、组织、用人,控制如领导、指挥这类工作,由此管理者队伍也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化出专门从事管理的管理者,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同时也是维护一定统治阶级的利益所要求的。从这方面看,不同社会制度的管理者,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在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首领,与一般成员相比虽然担负着较多的管理工作,但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与一般成员还是平等的,他们仍然和一般成员一样是直接生产者,而不是专门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在私有制社会中,剥削者充当管理者,被剥削者成了被管理者,管理成了剥削阶级的特权,成了剥削阶级用来维护其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的一种手段。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管理,即使资本所有者不充当管理者,而是采取董事会选聘的经理负责制,这个受聘的经理也必须遵循董事会的意志,代表资本家的利益,同样也是执行着剥削社会劳动过程的职能,其目的也是为攫取剩余价值。因此,不管是剥削者自己充当管理者,还是聘用别人来充当管理者,他们都是政治上的统治者,经济上的剥削者,其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管理者是人民的公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虽然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这是劳动分工的关系,是同志式的平等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是目标一致,利益一致的关系。

二、管理者的观念

1.观念的含义

观念是指客观现实在人们意识上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理论认识。一切观念都产生于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客观存在。从质上说,思想观念可以分为新的观念和旧的观念。反映客观实际及其发展趋势的新的思想观念,具有对未来的导向性,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使之符合客观规律,促进事物的发展;反映落后于客观现实的旧的思想观念,可以束缚人们的行为,阻碍事物的发展。

2.管理者的观念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管理者的观念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保证。管理现代化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管理思想、管理原理、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等。管理者的观念,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前提和保证。管理者的观念如果不对,那么,再好的管理原理和方法不仅得不到采纳和运用,甚至会当作奇谈怪论,当作异己的东西而加以排斥。即使得到采纳,也会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遭到歪曲,弄得面目全非。所以说,管理者观念是关系能否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头等重要问题。

(2)管理者的观念先进与否是事业成败的关键。管理者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全局,影响着被管理者,影响着未来。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观念,甚至还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兴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农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靠什么推动农村这场变革的呢?这是靠指导思想,领导观念的改变。如果领导观念仍然是过去那种脱离实际的“左”的观念,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大变化。历史的经验说明,符合实际,符合规律的观念,就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和与之相适的计划,方法等,从而使事业取得成功;反之,就要失误甚至失败。

(3)管理者的观念关系着管理绩效的高低,管理绩效的提高,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要提高管理绩效就必须从各有关方面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所有这些条件中,观念是基础,它是提高管理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我国企业涌现了一批很有作为的企业家,他们为企业改革冲锋陷阵,有的使频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有的把出名的后进企业改变成全国的先进企业,在领导和管理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究其原因,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敢于破除一切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老观念,大胆探索,勇于改革”。由此可见,管理绩效与管理者的观念是紧密相联的。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没有观念的更新,就没有管理绩效的提高。

三、时代对管理的观念的要求

树立新的管理观念,是时代对管理者提出的革命性要求。具体说来,这种要求主要来自下述两个方面:

1.是深化改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十年来的改革,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促进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许多适应社会进步趋势的新思想,新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也使人们更善于适应新环境,接受新事物。但是,改革是一个渐进过程,新体制不能立即全部取代旧体制,旧体制的相当部分不能不在一定的时间内继续存在和运行;加之,人们对改革的新形势在思想上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改革虽然已全面展开,并对固有模式,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形成了一种冲击波,但旧观念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态和惰性。因此,旧的传统观念,主要是小生产观念,至今还保留在相当一部分的头脑中,成了改革、开放的思想桎梏。

小生产观念是一种反映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的思想观念。例如,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观念;自我封闭,划地为牢的观念;平均主义的观念;生活节奏慢、效率低,从来不精确计时的落后的时间观念;害怕竞争,排斥竞争的观念,等等。在这些观念的作用下,一些人对党的现行方针、政策产生了疑虑,甚至提出责难。因此,破除落后于时代的小生产观念,树立和强化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观念,就成为摆在我们全体管理者面前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任务。

2.是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客观要求

当前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世界各国面临着一个历史转折的新时期。这场新的技术革命是一场改造世界的方法和方式的革命,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现在已经看到的情况,特别是从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情况来看,新技术革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很大的影响:(1)引起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新的技术突破,都会导致形成新的产业,从而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化;(2)知识和智力开发越来越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经济竞争力高低的关键因索。现在美国、日本、西欧国家一些企业中,脑力劳动的比重已经超过体力劳动的比重;(3)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劳动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如果说蒸汽和电力所驱动的机器是人类体力的延伸,那么微电脑可以说是人的智力的延伸,是人脑的扩大;(4)生产组织和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企业规模向小型化发展,等级森严的管理组织将被新的体制取代,权力将分散到各个阶层;(5)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计量时间单位趋向缩小。

在这场新技术革命的竞争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时机,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采用较先进的技术成果,跃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是关系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问题。我们有很多有利条件,但也有很多不利因素。我们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发展科学技术缺乏足够的资金与技术力量。但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是人们思想观念的不适应。我们有些同志在新技术、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面前缺乏责任感、紧迫感,认为那些新技术、新产业离我们很遥远,因而漠不关心、闭目塞听,满足于小生产自然经济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这种情况任其发展,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不能缩小,反而会进一步扩大,我们国家和民族就有可能更加落后,世界上就将没有我们应有的地位。因此,每一个有志的管理者,都应密切注视新技术革命的进展情况,根据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变革自己的观念。这样才能既脚踏实地,又高瞻远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