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前出口贸易竞争力

当前出口贸易竞争力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以上研究,本书可能出现的创新之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本书基于增加值的视角,创新性地构建出口优化度指数,并分别从行业层面、双边贸易、多边贸易层面对主要出口国家(地区)的出口产品结构进行度量和比较,以期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出口产品结构研究方法提供有益的补充。

通过以上研究,本书可能出现的创新之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视角创新

首先,有关国际分工动因的研究大多基于比较优势即相对成本差异的视角,本书则是从增加值的角度,研究相对生产效率差异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其次,全球价值链定位及出口产品结构是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前沿及热点,然而鲜有文献以较为清晰的逻辑对两者关系进行梳理。本书从增加值的角度出发,对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及实证检验。

再次,关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贸易收益研究,大多数文献没有区分要素的所有权性质,本书不仅研究了属地贸易收益,更是在剖析要素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要素的国民属性,研究属权要素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收益问题。

2.方法创新

在研究以上问题时,本书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些研究方法,具体如下:

首先,在研究相对生产效率差异对国际分工影响时,本书改进了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创新性地以出口国(地区)行业供给能力、进口国行业需求水平、相对地理距离替代原有国家层面的GDP、人均GDP、绝对地理距离指标,并舍去是否为殖民关系、共同语言等适用于国家层面的虚拟变量,使其适合研究行业层面的贸易分工和贸易流向。

其次,有关出口产品结构的研究,主流文献大多从出口产品要素结构、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出口产品类别如HS编码或SITC编码等角度出发。本书基于增加值的视角,创新性地构建出口优化度指数(EO指数),并分别从行业层面、双边贸易、多边贸易层面对主要出口国家(地区)的出口产品结构进行度量和比较,以期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出口产品结构研究方法提供有益的补充。此外,利用EO指数研究区域贸易集团内部的价值链分工行为,以期为区域分工及贸易合作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再次,在利用国际主流方法进行贸易收益核算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国内要素的所有权结构,创新性地提出属权贸易收益的核算方法,为基于要素国民属性的贸易收益研究提供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思路。

3.观点创新

在以上视角创新及方法创新的基础上,得出以下新观点:

首先,关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动因,通过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发现国家(地区)间同一部门的相对生产效率差异成为推动该部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要因素,各分工参与国倾向于出口相对生产效率更高(创造国内增加值相对更高)的产品。而两国(地区)部门间的相对生产效率差异则取决于其要素结构差异,以及要素相对生产效率差异。

其次,关于全球价值链定位,本书认为,Koopman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定位指标(GVC-position)可以较好反映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含量。而影响全球价值链定位的因素主要包括要素禀赋结构、国内生产配套水平及出口市场份额。

再次,基于出口产品的全球价值链定位(国内增加值含量),把一个国家(地区)或行业的出口产品划分为比较收益优势产品和比较收益劣势产品。通过构建出口优化度指标(EO指数),对行业以及国家(地区)的出口产品结构进行度量。发现指出:EO指数越大,其全球价值链定位更加有利,出口创造的国内(地区内)增加值越高;反之,EO指数越小,表示其全球价值链定位更加不利,出口创造的国内(地区内)增加值越低。

第四,通过对中国属地贸易收益的实证分析,指出中国第一出口大国的背后,很大部分实现的是中间品提供国的贸易收益;基于属权的视角发现中国属权要素创造的出口增加值占出口总额的份额尚不足一半。

第五,通过对贸易收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认为无论是对行业还是国家而言,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获取的贸易收益水平主要取决于其出口产品结构,出口产品全球价值链定位及出口产品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