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依托资源角度的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

依托资源角度的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依托资源角度主要是从渔港经济区发展所需资源的来源上对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进行划分,涉及的资源具体包括生产原料(水产品)、资金、技术和企业家等。区分上述这两种模式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渔港经济区发展的起步阶段。

依托资源角度主要是从渔港经济区发展所需资源的来源上对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进行划分,涉及的资源具体包括生产原料(水产品)、资金、技术和企业家等。在原料方面,渔港经济区发展所需原料既可以来源于本地渔民,也可以来源于外地甚至国外渔民;在发展资金方面,渔港经济区发展所需资金既可以来源于本地投资者(组织或个人),也可以来源于外地甚至国外投资者;同样,在渔港经济区发展所需生产技术和企业家方面,也是既可以来源于本地,也可以来源于区外甚至国外。因此,总体来说,从这一角度,可以将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分为本地模式和空降模式两种:本地模式下,主要依赖本地资源发展渔港经济区,相应的,空降模式下,主要依靠区外资源发展渔港经济区。

上述这种区分并不是绝对的,在渔港经济区发展实践中,有些情况下可以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模式,在渔港经济区发展到形成阶段后期和成熟阶段后,其资源来源基本都已多元化,这两种模式之间的区别便已基本消失。区分上述这两种模式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渔港经济区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渔港经济区各方面的优势尚未充分体现,而空降资源长期存在于区域外,对区域发展环境缺乏了解和适应性基础,经营风险很高,加上对区域发展条件和预期收益难以作出准确的评估,导致除非此时空降资源能够从区域发展条件中看到十分明显和显著的预期收益,否则,对任何渔港而言,要想在这一阶段吸引空降资源的难度都很大,即使能够吸引到,也不容易经营成功。相比较而言,此时渔港经济区吸引本地资源的难度较小,经营成功率也更高。因为本地资源长期植根于区域内,对区域发展环境从资源、技术、经济、政治文化每一个维度的认识都比较深刻,适应性很强,从而更容易做出并经营好其投资行为。这种差异,使得良好的本地资源成为一个渔港经济区在起步阶段十分难得的优势,从而也意味着,如果一个渔港经济区能够在起步阶段采用本地模式,应尽量采用本地模式,只有在不具备选择本地模式条件的情况下,才考虑空降模式。

由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得知,本地模式和空降模式之间并不是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彼此兼容的,本地模式下并不排除对空降资源的利用,空降模式下也不排除对本地资源的利用,只是两者施力的着重点不同。进行这种模式划分的意义主要是为我们全面认识渔港经济区的发展资源、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提供思路,并为一些不具备本地资源优势的渔港发展渔港经济区提供可能性。一个地区渔港经济区发展的本地资源条件如何,主要是与该地区渔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基础有关。因为从实践经验来看,渔港经济区发展较好的地区一般是传统渔业特别是渔业第一产业发展基础较为雄厚的地区,这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有关:其一,这类地区渔业发展历史一般较长,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浓烈的渔业社会意识,从而对渔业领域出现的新的发展机会更敏感。其二,这些地区长期的渔业发展历史为它们在渔港经济区发展方面积累起了一个十分关键的生产要素——企业家。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既有着敢拼敢干的冒险精神,又有着渔业领域专业技术知识和从业经验的扎实积累,他们十分善于捕捉渔业领域出现的新的发展机会,并对投资这些领域更积极、更大胆。其三,这些地区渔业第一产业的长期发展,为这些地区发展渔港经济区积累了宝贵的资金,从而使得这些地区全社会性的渔业意识、企业家们敢拼敢干的冒险精神和更积极大胆的投资态度能够转化为现实的产业投资行为。

总而言之,那些本地资源条件,特别是渔业第一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在渔港经济区的发展上更具有优势,因为它们既有大量低成本、易引导、高效率的本地资源可以利用,又可以放心、大胆地吸引空降资源作为补充,而那些本地资源条件不好的地区,则只能依靠利用难度较大的空降资源。但是,空降资源一旦决定投资,单体项目规模都较大,并且在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上也更先进,如果能够利用好空降资源,同样能取得很好的发展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