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质量管理方法的创新

质量管理方法的创新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3 质量管理方法的创新自从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统计学家休哈特博士于1924年首次提出将统计学应用于质量控制以来,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关联图法是为了谋求解决那些有着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等关系复杂而互相纠缠的问题,并将各因素的因果关系逻辑地连接起来而绘制成关联图。此法主要用于制定质量管理方针、计划等。

2.3 质量管理方法的创新

自从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统计学家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于1924年首次提出将统计学应用于质量控制以来,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产生了新、老七种质量管理方法和PDCA循环法等。

2.3.1 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方法(老七种方法)

(1)排列图法(巴累特图法)。它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它通过在众多的质量因素中寻找出少数关键的主要因素,使主要质量矛盾暴露出来,然后集中力量加以解决。

(2)因果分析图法(鱼刺图法)。它是一种分析影响质量诸因素的有效方法。它层次分明、形象直观、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分析产品质量问题的真正原因。

(3)相关图法(散布图法)。它是把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用直角坐标系描点来表示其内在规律,可以根据描点散布的形状特点,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

(4)分层法(分类法)。把收集来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目的加以分类整理,从中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由于分类方式(角度)不同,就有可能把质量问题暴露出来。

(5)调查表法。利用统计图来记录和积累数据,并进行整理和粗略分析产品质量原因的一种常用图表。

(6)直方图法。直方图也叫质量分布图。它是通过对抽查质量数据的加工整理,找出其分布规律,从而判断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是否正常的一种方法。它主要用于某些需要重点加强控制的工序。

(7)控制图法。它是工序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是一种动态的质量分析和控制方法。控制图不仅对判别质量稳定性、评定工艺过程质量状态以及发现和消除工艺过程的失控现象、预防废品发生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为质量评比提供依据。

2.3.2 质量管理七种新方法

(1)关联图法。关联图法是为了谋求解决那些有着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等关系复杂而互相纠缠的问题,并将各因素的因果关系逻辑地连接起来而绘制成关联图。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几个人的工作场所,经过多次修改绘制关联图,使有关人员澄清思路,认清问题,促进构思不断转换,最终找出以至解决质量关键问题。

(2)KJ法(亲和法)。就是从未知、未经历的领域或将来的问题等杂乱无章的状态中,把与之有关的事实或意见、构思等作为语言资料收集起来,根据亲和性(亲缘关系)加以整理,绘制成图,然后找出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各类问题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此法主要用于制定质量管理方针、计划等。

(3)系统图法。即运用系统的观点,把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依次展开绘制系统图,以寻求质量问题的重点和最佳手段的方法。具体来说,是从基本目的出发,采取从上而下层层展开和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方法来实现系统的目标。

(4)矩阵图法。把各个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按矩阵的行和列进行排列,找出问题所在。这是一种多维思考的模式。

(5)矩阵数据分析法。对于矩阵中相互关系能够定量化的各因素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主要用于市场调查、新产品设计与开发、复杂工程分析和复杂的质量评价。

(6)过程决策程序图法(PDPC法)。对于事态可能的发展变化作了充分的设想,并拟定出不同的方案,以增加计划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7)网络图法。运用网络图对有关质量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和处理的综合方法。

2.3.3  PDCA循环

PDCA循环是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概念,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的循环,也称戴明环。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思路、一种科学的程序、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PDCA循环各阶段的内容如下:

(1)计划阶段(P阶段):制定方针、目标、计划书、管理项目等。

(2)实施阶段(D阶段):按计划实地去做、去落实具体对策。

(3)检查阶段(C阶段):对策实施后,把握对策的效果。

(4)处理阶段(A阶段):总结成功的经验,实施标准化,以后就按标准进行。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轮PDCA循环解决,为制定下一轮改进计划提供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