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施工管理方法

施工管理方法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施工方法控制是指施工项目为达到合同条件的要求,在项目施工阶段内对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控制。在确定施工方法和主导机械后,应考虑施工机械的综合使用和工作范围、流动方向、开行路线和工作内容等,以使机械得到最充分地利用,并制定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当要求工程尽快完成时,选择施工方案就应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成本较低的条件下,优先考虑缩短工期。

施工方法控制是指施工项目为达到合同条件的要求,在项目施工阶段内对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控制。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三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为此,在制订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1.施工方案的确定

施工方案的确定一般包括确定施工流向、施工顺序,划分施工段,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1)确定施工流向

确定施工流向是解决施工项目在平面上、空间上的施工顺序。确定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按生产工艺要求,须先期投入生产或起主导作用的工程项目先施工。

(2)技术复杂、施工进度较慢、工期较长的工段和部位先施工。

(3)满足选用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和施工技术要求。

(4)符合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5)确定的施工流向不得与材料和构件的运输方向发生冲突。

2)确定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是指单位工程施工项目中各分项、分部工程之间进行施工的先后次序。它主要解决工序在时间上的搭接问题,以充分利用空间、争取时间、缩短工期。单项工程施工项目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安装,先高空、后地面,先设备安装、后管道电气安装的顺序。

3)划分施工段

施工段的划分必须满足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流水施工条件的要求,为使施工段划分合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各施工段上的工程量应大致相等,相差幅度不超过10%~15%,确保施工连续、均衡地进行。

(2)划分施工段界限应与施工项目的结构界限(变形缝、单元分界、施工缝位置)相一致,以确保施工质量和不违反操作顺序要求为前提。

(3)施工段应有足够的工作面,以利于达到较高的劳动效率。

(4)施工段的数量要满足连续流水施工组织的要求。

4)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是紧密联系的,施工机械的选择是施工方法选择的中心环节,不同的施工方法所用的施工机械不同。在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时,要充分研究施工项目的特征、各种施工机械的性能、供应的可能性和企业的技术水平、建设工期的要求和经济效益等,一般遵循以下要求。

(1)施工方法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应统一。

(2)兼顾施工机械的适用性与多用性。

(3)辅助机械与主导机械的生产能力应协调一致。

(4)机械的种类和型号在一个施工项目上应尽可能少。

(5)尽量利用现有机械。

在确定施工方法和主导机械后,应考虑施工机械的综合使用和工作范围、流动方向、开行路线和工作内容等,以使机械得到最充分地利用,并制定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

2.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对施工项目中的任何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应列出几个可行的施工方案,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在其中选出一个工期短、质优、省料、劳动力和机械安全合理、成本低的最优方案。

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常用方法。

1)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结合施工实际经验,对几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根据以下指标进行评价确定。

(1)施工操作上的难易程度和安全可靠性

(2)能否为后续工作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

(3)选择的施工机械设备是否可能取得。

(4)能否为现场文明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5)对周围其他工程施工影响的程度大小。

2)定量评价

定量分析是通过计算各方案的几个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从中选择技术经济指标最优的方案。主要指标如下所述。

(1)工期指标。当要求工程尽快完成时,选择施工方案就应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成本较低的条件下,优先考虑缩短工期。

(2)劳动消耗量指标。它反映施工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在方案中劳动消耗量越小,说明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越高。

(3)主要材料消耗量指标。它反映施工方案主要材料的节约情况。

(4)成本指标。它反映施工方案成本的高低。

(5)投资额指标。当拟定的施工方案需要增加新的投资时,以投资额低的方案为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