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模块化与产业价值链

模块化与产业价值链

时间:2022-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模块化与产业价值链产业关联分析是确定产业之间联系紧密程度的衡量方法,但产业关联仅仅告诉我们产业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并没有告诉我们价值的传递过程,本节从模块化和产业价值链的角度进行了分析。④产业价值链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关。

第五节 模块化与产业价值链

产业关联分析是确定产业之间联系紧密程度的衡量方法,但产业关联仅仅告诉我们产业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并没有告诉我们价值的传递过程,本节从模块化和产业价值链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一、模块化的内涵

所谓“模块化”,是指根据共生企业之间的联系规则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过程分解为能够独立设计的半自律性子系统(模块)的过程,即模块的分解;或者按照某种联系规则将可以进行独立设计的子系统(模块)组合起来,形成更加复杂的共生系统的过程,即模块的集中或整合。[6]最早对模块化进行研究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Simon)。[7]他指出,科层(Hierarchy)结构是有关复杂系统的组织原则,它由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而子系统又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及子系统。由于科层组织内这一系统方面的特征,使科层内进行模块化运作成为可能。后来鲍德温和克拉克等人进一步进行了分析,并把该理论应用到了产业集群的分析。模块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模块化是指模块化产品的生产和工艺设计的模块化,而广义模块化是指把一个系统(包括产品、生产组织和过程等)进行模块分解与模块集中的动态整合过程。模块化组织的主要特征是:[8]①模块化是一个经济系统。由于经济系统是经济元和经济元之间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元在这里就相当于模块,所以模块化组织就是模块和模块之间的关系形成的一个组织。②模块化组织内部具有公共信息和隐藏信息。模块化组织内部的公共信息是各子模块共享的信息,这种共享信息有利于建立明确的联系规则。组织内部的隐藏信息则是各子模块的私人信息,这种信息有利于各子模块独立地开展工作。③模块内部各子模块之间具有竞争性质。模块化系统内看不见的信息和看得见的信息使各子模块之间具有既独立又统一“背靠背”(Back to Back)竞争的性质。

二、产业链、价值链与产业价值链

产业链是指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从上游向下游转移并最终到达最终消费者的路径。它一般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三是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四是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

价值链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相互分离的活动的集合。”这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都是价值创造的活动,所以每一个产品的价值创造过程分布于这些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了一个价值链。虽然后来很多经济学家在波特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广泛的研究,但价值链的本质是不变的,也就是说价值链是由一系列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价值创造活动组成的,这些价值创造活动通过信息流、物流或资金流联系在一起。

如果我们把产业链和价值链结合到一起,就出现了产业价值链的概念。随着产业内分工的加深,传统产业内部原有价值链的每一个价值创造单元就会有一个企业逐渐地分解为多个企业,并最终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成了上游和下游的关系,共同创造价值。那么这种围绕某种特定需求或者特定产品生产所涉及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上下游产业之间价值创造链条,就是产业价值链。

产业价值链是价值链在产业层面上的延伸,是多个企业价值链的整合,是产业中个不断转移、创造价值的通道。在产业价值链中,每个节点都由若干同类企业组成,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则是交易关系。产业价值链具有以下特征:[9]①消费者需求是影响产业价值链形成与变化的决定因素。消费者需求是整个产业链运行的核心,也是其最终目标,没有消费者的需求,产业价值链就失去的了目的性。当然,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产业价值链也会发生变化或者转移。②产业价值链的核心是价值创造。研究价值链的核心就是要研究其价值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也就是研究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如何提高效率。③产业价值链中价值分布并不均匀。这就是说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不同的价值单元,其创造的价值大小是不一样的。1992年,中国台湾宏碁公司总裁曾经指出:近年来,产业中的价值分布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销售和售后服务企业由于总量增加和缺乏个体特色而利润下降,掌握技术标准和生产关键标准模块的企业利润仍然较高。这一方面说明价值在产业链中的分布不均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价值分布的动态性。④产业价值链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关。在产品创新期,产业链尚未形成,各个企业的价值链相互独立,结构松散。在产品的成熟期,企业已经被固定在产业的专业环节上,产业链则会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和企业间的关系而形成,并且非常紧密。

三、模块化与产业价值链的整合[10]

(一)产业价值链模块化整合的动因

在制造业中,生产活动对“均衡性”、“连续性”、“稳定性”、“节奏性”的要求与市场活动对“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动态化”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这主要是因为原有的产业价值链是基于分工的上下游一对一的链式结构,结构中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程度很高,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可能对整个系统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所以,传统的产业价值链要求各价值环节在行动上必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就导致价值链中核心企业的协调和监督成本以及交易费用的上升,限制了企业的灵活性和创新的产生。

模块化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方法之一。安藤晴彦认为,随着细微化和复杂化的进一步加深,前后工序之间就有可能会“相互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可将相关工序逐渐集中起来作为“处理模块”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还可以超越前后关系把完成同一功能的一系列工序结合起来构成“功能模块”。具体来说,模块化结构具有结构内动荡性和结构外稳定性的双重特征。结构内动荡性的存在确保了模块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结构外设计规则的稳定确保了模块化结构整体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以及充分的可接入性和拓展性,进而确保了“即插即用”功能的实现。正是由于模块化所具有的这种内生性特征,使其可有效化解“生产稳定性”和“市场多变性”之间的上述矛盾。

在模块化的组织结构中,统一和分散是完全协调一致的。看得见的设计规则是各个子模块必须遵守的共同信息,具有统一的特征,但各个模块在设计上被赋予了很大的自主权力,具有较高的分散特征。在“背对背”竞争的驱使下和对高额创新收益的追求下,模块化结构演进的动力长盛不衰。

(二)模块化制造网络

从目前的全球实践来看,模块化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产品制造层面的模块化,另一个是产业价值链整合层面的模块化。前者构成了后者的依托,后者则是前者的深化。基于产品制造层面的模块化造就了“柔性制造”、“成组加工”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基于产业价值链层面的模块化则形成了标准模块化制造网络。而产业价值链中功能独立,且共享同一标准界面结构的价值环节则构成了标准模块。标准界面结构同原有分包体系下发包企业为承包企业设定的特定界面规则不同,它是针对整个产业而设立的通用规则,因此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只要遵守界面规则,并能够开发出更高性能模块的企业,都可以随时加入。由此,当产业价值链实现了向模块化制造网络的转换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的标准模块企业加入进来,其对新企业的吸纳能力以及产业的创新速度,都是原有产业组织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标准模块化制造网络由两类企业组成:一是标准模块集成企业,二是标准模块制造企业(其中又分为通用标准模块制造企业和专用标准模块制造企业)。每一个集成环节和制造环节都会聚集若干个企业,一个上游的模块集成企业可以同时面对若干个下游模块制造企业,而一个下游的模块制造企业也可以同时面对若干个上游的模块集成企业,原有的单向链式的契约关系被打破,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了网状的契约关系,产业价值链也完成了向立体价值网的演化。企业双向动态的选择过程和多对多的产品生产格局,使产品的创新速度出现倍增效应。生产过程中选择集合的丰富直接与需求的多样性相对照,同时提高了对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市场的响应速度(找到与需求相匹配的产品较以往容易得多),使产业的“柔性”与“敏捷性”都大大增加。

(三)厂商间的竞争与合作

在模块化网络制造中存在这厂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一般来说,合作存在于上下游模块之间,他们为扩大市场占有率,为获取共同的市场利益而共同奋斗。竞争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模块之间的“背对背”竞争,具体为相同模块之间的竞争;二是模块内部的竞争,主要是指模块内部同类厂商之间的竞争。

思考题

1.产业关联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2.什么是投入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3.如何根据产业间关联效应和中间需求与投入分析产业的基本类型?

4.分析产业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内涵。

5.分析产业链、价值链与产业价值链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戴伯勋等:《现代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2.王俊豪:《现代产业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3.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4.杨公仆等:《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5.列昂惕夫,崔书香译:《投入产出经济学》,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

6.芮明杰等:《论产业链整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7.铃木多加史:《日本产业构造》,中央经济社1995年,第145~146页。

8.青木昌彦、安藤晴彦著,周国荣译:《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9.Simon,H.A.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2nd ed.)[M].Cambridge:MIT Press,1981,pp.48-72.

10.曹虹剑:“模块化组织及其竞争优势”,《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

11.李平:“产业价值链模块化重构的价值决定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9)。

【注释】

[1]王俊豪:《现代产业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4页。

[2]载《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1936年8月。

[3]列昂惕夫著,崔书香译:《投入产出经济学》,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第142页。

[4]列昂惕夫:《投入产出经济学》,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第19页。

[5]铃木多加史:《日本の产业构造》,中央经济社,1995年,第145~146页。

[6]青木昌彦、安藤晴彦著,周国荣译:《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7]Simon,H.A.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2nd ed.)[M].Cambridge:MIT Press,1981,pp.48-72.

[8]曹虹剑:“模块化组织及其竞争优势”,《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第78~81页。

[9]李平:“产业价值链模块化重构的价值决定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9)。

[10]李平:“产业价值链模块化重构的价值决定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