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省工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

我省工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我省工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我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来,工业速度效益大幅提升,工业结构显著优化,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取得显著成就。制约我省工业发展的矛盾:资源与环境的矛盾。

(六)我省工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

我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来,工业速度效益大幅提升,工业结构显著优化,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取得显著成就。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大格局中,我省工业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发展的任务非常紧迫。

1.发展速度方面的差距

前5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发展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慢了0.72个百分点,去年增速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9位,仅高于新疆、贵州、宁夏。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竞相发展工业,都在奋力抢占竞争制高点,我们如果不加大推进力度,我省工业就会失去良好机遇,发展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2.发展质量方面的差距

我省工业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特征非常明显。“两高一资”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3%左右。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5.8%,单位电耗创造工业增加值低54.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33.1个百分点。

我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速度与质量问题突出:

从发展速度看,前5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发展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慢了0.72个百分点,2007年增速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9位,仅高于新疆、贵州、宁夏。2008年,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排位对比中,甘肃省名列倒数第4位,仍然只是排在青海、宁夏、新疆之前。而贵州上升到了倒数第8位,为顺数第24位。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展速度平均水平为12.9%,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发展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慢了3.4%。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发展速度为9.5%,贵州为10.1%,比贵州慢了0.6%。2008年,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排位对比中,整体排在甘肃省之后的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了21.5%、15.1%、15.5%。并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其增速的位次,分别为第7、17、16位。

从发展质量看,我省工业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特征非常明显。工业成本费用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5.85%,单位电耗创造工业增加值低54.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33.1个百分点。从工业总量看,2007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5%,我省只有39.52%,低4个百分点。我省人口占全国2%左右,而工业增加值仅占0.99%。从工业结构看,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消费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国有经济比重大,民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比重较小;小型支柱企业较少,中小企业较弱,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制约我省工业发展的矛盾:

资源与环境的矛盾。资源和环境双约束,严重影响工业持续发展,我省的工业发展模式还属于依赖资源外延开发模式,直接制约工业发展。工业产业链条短的矛盾。工业产业链条短,极大限制工业发展空间,当前产业链上端(研发)和下端(服务)变为创造价值的高端,中端(生产)被挤到创造价值低端,严重削弱了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工业结构单一的矛盾。特殊的工业结构,使我省工业发展难题更加突出。我省属典型的资源性省份,“两高一资”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3%左右,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就显得更为迫切。

3.工业总量方面的差距

2007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5%,我省只有39.52%,低4个百分点。我省人口占全国2%左右,而工业增加值仅占0.99%。

4.工业竞争力方面的差距

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消费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民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比重较小;大型支柱企业较少,中小企业较弱,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我省的经济竞争力劣势较明显。2007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表明,2007年甘肃省经济结构竞争力综合排位处于第30位,在全国劣势和滑势明显,甘肃省经济结构竞争力总体状况欠佳。在8个二级指标中,只有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在全国第八位,其他指标均处于全国最后几位,其中劣势指标为产业经济、财政金融、可持续发展。从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分析,大多数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排名升降与产业经济竞争力的排名升降基本同步,要大力提升我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必须紧紧抓住产业经济这一关键指标。因此以新型工业化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合理布局是改善经济竞争力的核心。

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制约了工业的发展。近些年,我省加快了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制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环保、民用核技术、航天育种等领域的高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步伐不断在加快,但从战略高度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其增加值仅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的2.73%,处于全国第23位;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优势不明显。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共109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仅3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处于全国第30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很不均衡,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科技成果相对较多,占高新技术领域项目数的40%左右,其次是农业,约占30%,而贴近工业产业调整的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信息技术分别仅占5%左右,核应用技术所占比例不到0.5%。正因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致使我省的工业竞争力弱化。

5.我省的中小企业凸现融资瓶颈,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目前我省中小企业已发展到8.95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以上,产值占到全省GDP的1/3,有164家企业通过了IS09000认证,30家企业的多个产品获得国家、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中小企业对经济活跃、社会稳定和强县富民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是制约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融资渠道狭窄,融资结构失衡,主要依赖间接融资。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拒绝率是大企业的2至3倍,其所占信贷份额与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不相称。银行目前的授信评级制度客观上将大量的新建投产企业拒之门外,银行尚没有形成为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机制,缺乏为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6.全省农业转型的步伐缓慢,为工业不能提供充足的原料

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弱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繁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特征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现代农业生产环境的建立有赖于农业科技创新。目前,我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仍未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左右;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全省农林牧渔业科技机构政府投入的科技经费支出仅占全省财政支出的0.6%,占农业总产值的0.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技术人才缺乏,全省每万人口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拥有量不足7人、农业研究人员仅1.6人,而且布局不合理,农村基层农业科技人员非常匮乏。此外,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化程度低,社会发育程度和农民素质低也是建立现代农业制度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难点。

正因为我省的农业发展缓慢,拖了工业的后腿,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工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